只有工作能力是不夠的,還得有好的心態

2020-12-26 仔仔小祖祖

上個月公司炒掉了一個同事,原因是他在公司抱怨太多,傳播負能量。其實這位同事的工作能力挺強的,擅於提出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案,工作效率高,業務上手快,之前還曾在幾家上市公司待過。

可見身在職場,只有工作能力是不夠的,還得有好的心態。

有人說,沒有不合理的職場,只有不合理的心態。

或者可以這麼說,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快樂與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態度。

「我」是一切的根源,也許我們不能選擇外部的環境,但至少我們可以選擇改變自己。

曾經聽過一個小故事:有一個老太太,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賣傘的,小女兒是賣布鞋的。晴天的時候,她就擔心大女兒的傘賣不出去;下雨天的時候,她又擔心小女兒的布鞋賣不出去。為此,老太太整天憂心忡忡,弄得自己疾病纏身。

後來遇到一名智者,智者對她說:「你可以反過來想,晴天的時候,小女兒的布鞋賣得好;下雨天的時候,大女兒的傘賣得好。」老太太聽了恍然大悟,從此以後每天都開開心心,身體也健康起來了。

這個小故事詮釋了著名的ABC理論,A代表事件,B是個體對這個事件的看法或想法,C是看法所導致的情緒或行為結果。每個人看法或想法都不同,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結果。看法不一樣,行為也就不一樣。

人的一生難免會遭遇一些不如意,也許我們改變不了這個事件,但至少我們可以改變看待它的心態,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

相關焦點

  • 張麗君:@黨員幹部不妨多一些「懷才不夠」的心態
    身邊有不少進入機關事業單位的中老年幹部,工作了幾十年依然得不到提拔和重用,而後來的年輕人卻成為自己的領導。針對這種情況,很多人覺得是自己懷才不遇,習慣從客觀上去分析問題,而不善於從主觀上找原因。只有認識到工作升遷、職位晉升的事與願違是自身才能的不足,抱著一顆「懷才不夠」的心態,才會不斷激發自身學習的動力和激情。要樹立「學習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將人生失意當作學習進步的機會,以「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自覺,利用各類平臺不斷充實和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在克服缺點的過程中學習進步、成長成才。
  • 在職場上,年齡造就出閱歷,閱歷才有不同的工作心態
    不同的人看完這個視頻之後會有不同的感悟,我想這裡最主要的差別就是在年齡問題上,年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生閱歷與否。而閱歷不同則心態不同。中年人經歷過歲月的磨打,心態相對年輕人更為沉穩;年輕出入茅廬更有活力,相對於中年人更有熱情,二者各有優勢也各有缺陷。那麼,對於職場上的我們要有怎樣的心態,才能更好地工作呢?
  • 你是以什麼樣的心態在工作
    因此,工作的質量、標準都不高。我們到底是在為誰工作呢?工作著的人都應該問問自己。如果不在年輕的時候弄清這個問題,不調整好自己的工作心態,那麼我們很可能與成功無緣。有這麼一個故事,說的是有個叫傑克的人,他在一家貿易公司工作了一年,由於不滿意自己的工作,他總是忿忿不平地對朋友說:「我在公司裡的工資是最低的,老闆也不把我放在眼裡,如果再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我要跟他拍桌子,然後辭職不幹了。」當時有些人聽了一笑了之,但是,其中有一個朋友問了一句:「你把現在這家貿易公司的業務都弄清楚了嗎?弄懂了嗎?」他老老實實地回答:「還沒有!」
  • 工作能力強的人,都有這些特點!
    工作能力不單指一種能力,一個工作能力強的人往往是多種能力的綜合。這些能力能夠讓他們在職場中如魚得水,受到老闆的器重,升職加薪的機遇。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他們具有以下八種能力。
  • 心態對了,工作就順了,事就成了
    但是,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我們會以積極行動的方式來對待工作,還是以一種消極對抗的方式來對待我們的工作,取決於我們的心態。我們也完全可以把心態看作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很關鍵,影響著我們平時說話的方式,我們的觀點,以及我們看待世界、職業以及生活的眼光。斯坦福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她把心態分成固定型心態和成長型心態。
  • 快回國工作了,如何調整心態?
    畢業於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陳晨也曾有過同樣的焦慮:「剛畢業的時候非常激動,覺得終於有機會證明自己了。但在進入職場之後,我發現工作不同於學習,不是簡單地憑分數高低展現能力,需要展示綜合素質,最重要的是要有責任心。」有些留學生畢業回國後發現薪水與自己的期望存在落差。高磊認為,施展能力、學有所用更為重要,「不要僅僅著眼於現在的待遇。
  • 大事有主見,小事能超脫,人的心態才會好
    一個毫無主見的人,會缺少獲取幸福的能力,因為思想決定了心態,心態決定了生活。 大事有主見,人生的方向要自己把握,想要的就去爭取,不想要的懂得拒絕,得到的珍惜,得不到的釋懷,人的心態才會平和。 ,小事能超脫,人的心態才會好。
  • 受害者心態:內在自我的匱乏與人生掌控能力的喪失
    受害者心態就是最毀滅幸福、破壞關係的心態。你有受害者心態嗎?受害者心態:是一種認為「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認為自己在生活裡處處遭受著不公平對待,而自己對此根本無力控制。 在這個狀態之下,你會認為自己很可憐,好像整個世界都在反對你,每個人都對你不夠好,覺得自己時時陷在困境與被傷害的感覺裡。
  • 這個世界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心態,不抱怨,幹就完了
    一個人經歷得越多,他的抱怨就會越少。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因為跟那些成天抱怨的人比起來,他經受的波折可能更多。越是優秀越是努力這一現象的癥結在於,優秀的人總能看到比自己更好的,而平庸的人總能看到比自己更差的。
  • 心態不好的人,即使你能力再強,也過不好生活
    欲望過度的人,他們看不見那些已經擁有的東西,心裡只裝著那些尚未擁有的東西,因為得不到而常常陷入痛苦中。欲望過度,必會衍生出很多不必要的煩惱,只有懂得知足,才能減少那些不必要的欲望,清除心中的煩惱,享受當下的幸福生活。《老子》有這麼一句話:「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常足也。」
  • 端正工作心態的正能量句子
    行為變了你的能力也就變了。3、在工作面前,態度決定一切。沒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重視工作的人。不同的態度,成就不同的人生,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行為,從而決定不同的結果。4、工作需要熱情和行動,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奮,工作需要一種積極主動、自動自發的精神,工作中的樂趣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
  • 素質高、心態好、能力強、有信心
    素質高不一定能力大,能力大不一定價值高。素質高不一定就能力強。能力大的人不代表價值大(看他的用心程度,寧願用一個70分的人120的努力,也不要一個120分的人用70分努力)素質結構:1、銷售內驅力;(天敵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
  • 餘生,只有讀懂了「安靜」,才能過得好
    倘若取得了成功,也要戒驕戒躁,學會讓自己暗暗竊喜的心歸零,時刻明白當初為何選擇出發,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朝著夢所在的地方,不斷前行。無論一個人身在何處,遭遇了多麼大的困難,只要內心深處能都保持絕對的安靜與冷靜,都會能夠脫離困境,化險為夷。
  • 如果你不想工作,也不想和別人打交道了,多半是這幾種心態
    對於自己的生活狀態,覺得不夠滿意,但是也不知道如何去改變,甚至已經放棄了改變的想法。人生是一個過程,匆匆忙忙,只是一轉眼功夫,就長大了,就變老了。人生一輩子,到底有什麼意義?忽而回頭,感慨萬千。人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小時候想法很天真,覺得努力讀書,就有希望,就能夠當上科學家、數學家、航天員……越長大,反而覺得自己和夢想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 心態好的人,都有這5種習慣,有一種就很了不起
    心態好的人,都有這5種習慣,有一種就很了不起。 今年7月,武漢一位81歲的老人向社會求助,稱自己的兒子已經在家宅了很多年了,不肯工作。他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怕哪天離開了,兒子的生活就沒著落了。老人說,他每個月有五千多的退休金,自己平日買藥和日常開支,也花不了多少,只是因為小兒子的狀況,家裡日子過得非常緊張。而面對老人的擔心,兒子卻表現得很反感,甚至指責老人「多管閒事」。本該自立的年紀,不僅沒有能力給家人幸福,還要依賴父母才能生活。
  • 快樂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能力
    快樂是一種能力快樂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能力。人生的幸福快樂,不是性格使然,而是自身努力創造的結果。部分離退休老同志由於社會角色的轉、人際關係的巨大反差,心理上易產生失落,導致快樂指數下降,影響晚年生活幸福。
  • 職場工作心態很重要,良好的心態可促進事業的成功
    每天沉浸在工作中的你,忙忙碌碌,總期待自己會有一個好的成果,到頭來卻發現自己一事無成;你想努力提高業績,卻還是沒有別人做得好。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你每天只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嗎?是因為你只是機械的執行任務而忽略好壞嗎?
  • 你的心態,決定了你的工作狀態!在職場,你應該有的10種好心態
    你的心態,決定你的工作狀態!在職場,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態,才能在困難面前建立信心,才能不斷迎接新的挑戰,才能在事業上取得卓越甚至是輝煌的成績。以下分享在職場,你應該有的10種好心態!在職場,真正厲害的人,工作上往往有這10種好心態,早晚出人頭地。
  • 解憂故事:心態好的人,都有這3種生活方式
    我們經常會聽到人說「心態崩了」。 對於心態這件事,近些年被多次提及。前輩們從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奮鬥,到現在只要有動手能力基本能吃飽穿暖,更有人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勞動積累了眾多財富。當生理上得到基本滿足時,心理需要就漸漸出現在大眾視野裡。
  • 真正成大事的人,能力不是唯一,有這三種心態者,註定人上人
    西方有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心態是橫在人生之旅的十字路口,人們可以朝著正確的方向走,走向成功;也可以朝著錯誤的方向走,陷入失敗。」 面對這種人生的十字路口,並沒有能力高低之分。有時候,能力高的人,雖說各方面的素質都不錯,可因為心態不好,反而會陷入不可自拔的泥坑。能力平平的人,雖說素質比不上能力高的人,可因為,他們擁有良好的心態,反而容易獲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