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 | 拉斐爾《雅典學院》之七

2021-02-08 藝文志略

~ art is a kind of intellectual light ~

名畫《雅典學院》(義大利語:Scuola di Atene,英語:The School of Athens)是義大利藝術家拉斐爾在1509-1511年創作的一幅溼壁畫,位於梵蒂岡宗座宮拉斐爾房間之一的籤字廳的東牆上。這幅畫作被廣泛認為是拉斐爾的代表作,也被認為是文藝復興時期古典精神的完美化身,象徵著文藝復興全盛期的精神。

畫作名稱: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

作者: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

年份:1509-1511年

原作材質:壁畫/Fresco

原作尺寸:500cm×770cm

館藏處:梵蒂岡使徒宮籤字廳/Apostolic Palace (Stanza della Segnatura), Vatican City

我們分七期介紹《雅典學院》這幅世界名畫,今天是第七期:

第一期:作者和畫作簡介;

第二期:畫作位置;

第三期:畫作中的著名人物(一);

第四期:畫作中的著名人物(二);

第五期:畫作中的著名人物(三);

第六期:畫作中的神話人物;

第七期:畫作中的彩蛋。

四級臺階

壁畫《雅典學院》的主題是哲學辯論,蘇格拉底指出,一個學生要進行哲學研究,必須經歷四個階段:幾何學、天文學、數學和立體幾何學。拉斐爾正是以此為依據,在通向殿堂的路上畫了四級臺階以對應這四個階段。

△ 一般認為,蘇格拉底伸出手作數數狀是在向學生們表達他四個階段的理念


在壁畫中,可以比較容易地找到:(1)彎腰向學生們演示星形幾何圖樣的歐幾裡得,代表幾何學;(2)手持星象儀的瑣羅亞斯德,代表天文學;(3)蹲著抄寫黑板的畢達哥拉斯,代表數學。但是,似乎沒有找到立體幾何學相對應的代表人物。

△ 暗喻立體幾何學的方形石塊

研究表明,用肘倚靠在方形石塊上的男子赫拉克裡特是在壁畫基本完成以後才額外添加的。藝術史學者馬提亞斯·溫納則給出了這樣一個解釋:添加上去這個形象是為了更為明確地指代立體幾何學。

仔細觀察這幅畫中赫拉克裡特的體位,其實他只能坐在第一級臺階的楞上,不可能坐在地上或者第一級臺階上,如果一開始就設計好赫拉克裡特的位置就不應該出現這個情況。而且在拉斐爾《雅典學院》的設計草圖上沒有赫拉克裡特和方形石塊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 拉斐爾《雅典學院》設計草圖

房角石

壁畫中方形石塊的含義還不僅僅如此,教宗儒略二世更喜歡將這塊「活石」看作教會起源的隱喻。這來源於《新約聖經 》的第21卷書《彼得前書》。《彼得前書(the First Book of Peter)》是耶穌十二使徒中的彼得(原名西門)寫給當時在小亞細亞幾個教會的信,時間大約是公元60年。《彼得前書》第二章寫到:

2:4 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棄的,卻是被神所揀選、所寶貴的。

2:5 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

2:6 因為經上說: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

2:7 所以,他在你們信的人就為寶貴,在那不信的人有話說: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

2:8 又說:作了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盤石。他們既不順從,就在道理上絆跌(或作:他們絆跌都因不順從道理);他們這樣絆跌也是預定的。

在這裡,基督被描述為「房角石」。拉斐爾描繪了這樣一塊房角石,而且在壁畫《雅典學院》中顯而易見。

競爭者

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是拉斐爾的前輩。終其一生,拉斐爾對達·文西都敬佩有加。隨著歲月流逝,拉斐爾卻成了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上與生意場上的對手。他們兩人都尋求教宗儒略二世和利奧十世的支持,以得到教廷的訂單。而在羅馬的狹路相逢,拉斐爾在生意場上勝出,米開朗基羅在壽命上勝出。拉斐爾比米開朗基羅小八歲,卻比米開朗基羅早逝世四十多年,是相當短命的藝術家。

1542年,米開朗基羅在給一位紅衣主教的信中,表達了對拉斐爾這位年輕對手的不屑和厭惡:「我和教宗儒略關係惡化要部分歸咎於布拉曼特和烏爾比諾的拉斐爾……他們想要趕我走。拉斐爾當然有這本事。他在藝術上的所有知識都是從我這兒學到的。」

拉斐爾向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學習是不爭的事實。拉斐爾在聖阿戈斯蒂諾教堂繪製壁畫《先知以賽亞書》時,建築設計師布拉曼特偷偷帶著他的親戚拉斐爾,趁米開朗基羅去羅馬的空當觀摩了他在西斯廷禮拜堂的壁畫。瓦薩裡認為,這次學習後拉斐爾改進了畫風,畫筆下的人物形象更加端莊高貴。而這些特質正是1512年聖阿戈斯蒂諾教堂訂單所要求的。不可否認的是,拉斐爾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本事。

△ 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繪製的穹頂畫《創世紀》和壁畫《最後的審判》

拉斐爾的傳記作家保羅·吉維奧對拉斐爾博採眾長的做法讚許有加。拉斐爾以他的聰明才智在去世之後依然給了米開朗基羅以巨大的打擊。米開朗基羅通過好友藝術家塞巴斯蒂安·德·龐博這個關係,向教宗利奧十世提出承擔梵蒂岡君士坦丁大廳裝修項目的申請,但他的努力失敗了,拉斐爾的學生拿到了老師的設計稿,這個方案已經被採納。

利奧十世對君士坦丁大廳的裝修項目關注有加,該項目旨在鞏固教廷對現世領土控制的合法性。教宗的寶座乃至整個梵蒂岡,都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的一份禮物,他將永恆之城送給了當時在位的教宗。拉斐爾的設計非常符合教廷的政治趣味,無疑是教宗利奧十世的首選。

儘管如此,教宗或許也並不認為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一樣充滿創造力。「當我看到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設計的《最後的審判》時,我明白了拉斐爾式的優雅和他對美的創造力。」這則評論來自作家阿雷蒂諾1545年的一封信,從中也可以想到教宗的態度。

米開朗基羅脾氣暴躁,不合群,和達·文西與拉斐爾都合不來,也經常和他的恩主頂撞。米開朗基羅對拉斐爾的輕視和厭惡溢於言表。那麼溫潤的拉斐爾對米開朗基羅的態度卻似乎不太明確。

我們再來看看壁畫《雅典學院》的那一塊房角石,房角石旁邊的人,他的面孔是依照米開朗基羅繪製的,有一個說法是,拉斐爾以此向米開朗基羅致敬。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如前文所述,這個塊房角石對不信的人來說作了絆腳的石頭。是的,米開朗基羅在拉斐爾的筆下倒在了房角石旁。

輔導員

拉斐爾的《雅典學院》要表現出古今著名人物的交流,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拉斐爾對這些人物的了解就不能停留在僅僅知道名字的程度。因此,拉斐爾必須向人文學者請教,這個人不僅要告訴他一些基本史料,最好還能與他交流一下如何在繪畫中表現相關人物。現在我們可以知道,這個人就是詩人和圖書館員託馬索。

託馬索·英吉拉米(Tommaso Inghirami,1470年-1516年9月5日或6日)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道主義者和演說家。他曾在梵蒂岡圖書館任職多年,並擔任第五屆拉特蘭理事會的秘書。

畫作名稱:託馬索肖像/Portrait of Count Tommaso Inghirami

作者: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

年份:1516年

原作材質:油彩 木板/Oil on wood

原作尺寸:89.7cm×62.2cm

館藏處:美國波士頓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在拉斐爾這幅託馬索的肖像畫中,託馬索的視線向上看,拉斐爾用這個神態掩蓋了託馬索的斜視眼疾。正如拉斐爾的作品所示,託馬索的體重至少在他的最後幾十年裡都是超重的。

我們也可以在《雅典學院》中找到託馬索的形象,他是壁畫左邊、戴著月桂花環、在一段斷了的柱子後面站著、手上正在寫著什麼的伊壁鳩魯。

△ 壁畫《雅典學院》中的託馬索形象

在當時,有信件暗示託馬索是同性戀,他也有一個不太尋常的女性暱稱費德拉(Phaedra)。壁畫《雅典學院》支持了這個暗示,一個半隱藏的男性人物把雙手扶在託馬索的肩上。

運用你的幻想

《雅典學院》創作約500年之後,1991年9月17日,美國硬搖滾樂隊Guns N' Roses同時發行了第三張專輯《Use Your Illusion I》和第四張專輯《Use Your Illusion II》。愛沙尼亞裔美國藝術家Mark Kostabi截取了壁畫《雅典學院》的一小部分設計了這兩張專輯的封面。

△ 音樂專輯《Use Your Illusion》的封面靈感

這張雙CD專輯一發行馬上就攻佔美國排行榜的第一和第二名,佔據排行榜108周。成為當時美國樂壇的新記錄(直到後來嘻哈藝人尼利打破這項記錄)。

人生的兩條路

英國攝影師奧斯卡·古斯塔夫·雷蘭德(Oscar Gustave Rejlander,1813-1875年1月18日)創作的、維多利亞時代的寓言作品《人生的兩條路(The Two Ways of Life)》是以《雅典學院》為藍本進行布局的,對應《雅典學院》的哲學道路的選擇,展示了人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選擇,以黑白攝影呈現出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風格。

△ 攝影《人生的兩條路》

攝影作品《人生的兩條路》在1857年的「曼徹斯特藝術珍品展覽會」上首次展覽。攝影師動用了16個以上的專業模特,32張底片無縫蒙太奇拼接,耗時6周。作品描述了一個人被善惡天使引導後的行為。 

相關閱讀

繪畫 | 拉斐爾《雅典學院》之一

繪畫 | 拉斐爾《雅典學院》之二

繪畫 | 拉斐爾《雅典學院》之三

繪畫 | 拉斐爾《雅典學院》之四

繪畫 | 拉斐爾《雅典學院》之五

繪畫 | 拉斐爾《雅典學院》之六

7/7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每日名畫 | 拉斐爾《雅典學院》
    《雅典學院》繪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舉辦雅典學院之逸事。整個畫面以縱深展開的高大建築拱門為背景,描畫了共11群組的57個學者名人。畫面的中心是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柏拉圖指著天,亞里斯多德指著地,他們邊走邊談,引經據典的樣子。
  • 拉斐爾《雅典學院》【藝術賞析】
    《雅典學院》,拉斐爾.桑西,1510~1511年,義大利,壁畫,2.794mX6.172m,義大利梵蒂岡博物館藏讀懂一幅油畫需要具備如此豐富的知識。但是按照達 • 芬奇的界定,藝術,尤其是繪畫,不但是一種科學,甚至是 「 所有科學之後 」 。作品賞析一這幅《雅典學院》(1510~1511年作),是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建的雅典學院為題,以古代七種自由藝術——即語法、修辭、邏輯、數學、幾何、音樂、天文為 基礎,以表彰人類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 認識拉斐爾名畫《雅典學院》
    其中一張圖,借鑑了拉斐爾名畫《雅典學院》的構圖和布局,28隻小可愛拍了一張全家福。混設計圈不懂點藝術史恐怕說不過去。《雅典學院》是義大利畫家拉斐爾·桑西於1510~1511年創作的一幅壁畫作品,現收藏於義大利梵蒂岡博物館。
  • 「影響西方藝術史的百幅油畫名作」拉斐爾《雅典學派》
    《雅典學派》所呈現出的莊嚴靜穆與和諧之美被公認為代表了文藝復興盛期強調人文主義精神的最高典範。
  • 『每日一畫』天才少年拉斐爾和他的《雅典學派》~
    》拉斐爾·桑西1510-1511 2.794X6.172m 布 油彩  義大利梵蒂岡博物館名畫賞析這幅《雅典學院》(1510~1511年作),是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建的雅典學院為題,藝術家企圖以回憶歷史上「黃金時代」(注希臘時期繪畫鼎盛被西方稱之為黃金時代)的形式, 寄託他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它的主題思想,就是崇拜希臘精神,追求最高的生活理想, 這正是人文主義藝術家自己的宿願。 全畫以縱深展開的高大建築拱門為背景,大廳上匯集著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學派的著名學者,有以往的思想家,也有當世的名人。
  • 拉斐爾全集
    《美惠三女神》《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1509年,收藏於梵諦岡宮籤字大廳拉斐爾的古典西洋繪畫對後世畫家造成很大的影響。代表作《雅典學院》是裝飾在梵蒂岡教宗居室創作的大型壁畫。而他的建築風格在《雅典學院》中表現,特別是室內優美裝飾,給予後世很大的影響。
  • 文藝復興盛期的藝術——才華橫溢的天才拉斐爾
    拉斐爾熱愛繪畫,從小便展現出在繪畫上的天賦,並接受了良好的藝術薰陶和藝術教育,這讓拉斐爾在以後的藝術道路上走得更加順利。同時,拉斐爾也是一位勤奮多產的畫家,在逝世之前短暫的生命中,為世人留下了300多幅寶貴的代表著文藝復興時期光輝的藝術作品;其中,最著名的要屬《西斯廷聖母》、《雅典學院》。
  • 拉斐爾·聖齊奧的「秀美」畫作
    拉斐爾·聖齊奧(Raffaello Sanzio,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義大利畫家、建築師,與列奧那多·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合稱「文藝復興三傑」。拉斐爾所繪畫的畫以「秀美」著稱,畫作中的人物清秀,場景祥和。他為梵蒂岡教宗居室創作的大型壁畫《雅典學院》是經典之作,他將柏拉圖和亞裡斯多德,將基督教和異教,統統融合在一起,創造出和諧的場面。
  • 拉斐爾全集精選200幅(油畫、壁畫、素描)
    東牆)「雅典學院」這幅畫中,拉斐爾把不同時期的人全都集中在一個空間,古希臘羅馬和當代義大利五十多位哲學家藝術家科學家薈萃一堂,表現自己篤信人類智慧的和諧、並對人類智慧的讚美。這麼多哲學家集中於一畫面,拉斐爾很聰慧的把不同人物,按其個別的思想特點,以最易讓人理解和感覺的方法繪畫出來。
  • 相比達·文西,拉斐爾簡直就是天使乙方!
    但提到拉斐爾,人們可能只能想到《西斯廷聖母》柔和的笑容。其實他不僅僅愛畫聖母,也畫過大氣開闊的《雅典學院》。如今,人們可以在梵蒂岡宮籤字廳見到這幅畫。▲ 《聖母子與小聖約翰》。這三個人物的結構顯得靈動流暢,他們位於一處佔據了畫面較大空間的自然布景中:圓形牧場上生長著小灌木叢,古老的廢墟兀自立在小湖邊上,而泛著微藍色調的群山則聳立於後景裡。
  • 《雅典學院》人物深度解析
    網際網路上可以搜索查詢到關於拉斐爾及其繪畫的大部分詳細資料,再次不一一贅述。本篇單一解析拉斐爾最重要的代表作——《雅典學院》的畫面人物分析在網際網路上有些相關介紹,但相對較簡單,並且在具體人物究竟是誰的問題上相互轉載並以訛傳訛不能盡信。
  • 壹揚美術館|"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之一 拉斐爾·聖齊奧
    所繪畫的畫以「秀美」著稱,畫作中的人物清秀,場景優美。他著名的宗教畫聖母系列將宗教的虔誠和非宗教的美貌有機地融為一體;為梵蒂岡教宗居室創作的大型壁畫《雅典學院》也是經典之作。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創作了大量的聖母像,他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安寧、協調、和諧、對稱以及完美和恬靜的秩序。所繪畫的畫以「秀美」著稱,畫作中的人物清秀,場景優美。
  • 拉斐爾經典作品欣賞
    《雅典學院》中的人物拉斐爾的性情平和、文雅,創作了大量的聖母像,他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安寧、協調、和諧、對稱以及完美和恬靜的秩序。代表作《雅典學院》是裝飾在梵蒂岡教宗居室創作的大型壁畫。而他的建築風格在《雅典學院》中表現,特別是室內優美裝飾,給予後世很大的影響。
  • 【NO.150】趣讀拉斐爾:優雅的天才
    請大家欣賞《椅中聖母》,拉斐爾的巔峰之作,整個畫面,無論構圖還是顏色,無論人物還是配飾,都只能用「完美」來形容。整幅畫洋溢著拉斐爾對美的崇拜,對每一個細節美的嫻熟掌控,讓人心生美好,成為後世典範。從這些畫中可以感受拉斐爾對母親的依戀和崇敬之情。那個時代的大戶人家一般把孩子交給奶媽餵奶養育,但拉斐爾的父親堅持讓拉斐爾的母親親自照顧,因此拉斐爾得到了很多的母愛。母親,在拉斐爾心中,象徵著溫暖、安全、美好,展現在每一個聖母形象中。
  • 拉斐爾傳世經典高清全集
    《雅典學院》中的人物拉斐爾·桑西(Raffaello Santi,全名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1483年3月28日或4月6日—1520年4月6日),常稱為拉斐爾(Raphael),義大利著名畫家,也是「文藝復興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從事理想美的事業所能達到的巔峰
  • 拉斐爾的《雅典學派》,只看裡面都有誰就太枯燥了
    文明沉澱內涵,知識點亮靈感借著上期介紹拉斐爾《阿爾巴的聖母》的餘熱,今天再一起欣賞一下拉斐爾最著名的壁畫《雅典學派》(school
  • 拉斐爾: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37歲留下了300多幅傳世作品
    佩魯吉諾肖像在佩魯吉諾的門下,拉斐爾再次展現了強大的學習能力,他和老師畫的幾乎一摸一樣,連自己人都難辨真偽。當時,佩魯吉諾剛開始描繪「聖母的婚禮」主題,少年拉斐爾也投身於這一主題的練習中。但拉斐爾在畫面中呈現出更優秀的空間感,突出了自己的繪畫風格;而老師描繪的橫向簷壁以及人物的展現方式略顯生硬。聖母的婚禮。
  • 「最」有名氣的西方繪畫作品——驚世駭俗那種
    拉斐爾《雅典學院》不久前,幾個畫友閒聊時,就西方繪畫作品哪個最有名氣的問題爭論不休,到最後茶罷人散也沒個最終結論。在我所知的範圍內,自己有很多敬為神作的大師作品,下面就展現出來,大家來品評一下,各抒己見,就像上面的拉斐爾的《雅典學院》裡所表現得那樣。因為在每個人心目中可能都會有自己認為的最有名的西方藝術畫作,那麼看看是否也在其中?
  • 世界藝術大師拉斐爾: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37歲留下了300多幅傳世作品
    第一幅為拉斐爾所作,第二幅為佩魯吉諾所作 這副畫不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魯吉諾的藝術精華,而且後來居上。 17歲時,拉斐爾在畫作中的署名已經排在同事之前,落款是「magister」,即「大師畫家」。 他不再以學生的名義繪畫,而是能夠以獨立的身份籤訂繪畫合同了。
  • 人物丨拉斐爾: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37歲留下了300多幅傳世作品
    佩魯吉諾肖像在佩魯吉諾的門下,拉斐爾再次展現了強大的學習能力,他和老師畫的幾乎一摸一樣,連自己人都難辨真偽。當時,佩魯吉諾剛開始描繪「聖母的婚禮」主題,少年拉斐爾也投身於這一主題的練習中。但拉斐爾在畫面中呈現出更優秀的空間感,突出了自己的繪畫風格;而老師描繪的橫向簷壁以及人物的展現方式略顯生硬。聖母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