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鄉讓孩子們溫暖過冬、學田鄉技術培訓提高群眾養殖積極性...

2020-12-16 澎湃新聞

【鄉村快訊】太平鄉讓孩子們溫暖過冬、學田鄉技術培訓提高群眾養殖積極性...

2020-12-15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太平鄉

讓孩子們溫暖過冬

為了讓鄉村的孩子們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近日,太平鄉五三村駐村第一書記侯俊為村裡的孩子們爭取了230雙棉鞋,目前五三村20多名孩子已經領到了棉鞋,剩餘的棉鞋將分給其他各村的孩子,讓他們可以穿上新鞋,溫暖過冬。(太平鄉 尹健輝)

學田鄉

技術培訓提高群眾養殖積極性

近日,奕豐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突泉分公司在金星村開展肉牛、肉羊養殖培訓會。養殖培訓技術人員就飼草料生產和利用技術,肉牛、肉羊的飼養管理技術,動物疫病防控技術和糞汙無害化處理技術等方面作了全面詳細的講解,並與貧困戶進行現場互動,解答在養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現場氣氛活躍,學員積極性高。進一步調動了貧困戶發展科技養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快了脫貧致富的步伐。(學田鄉 楊衛東)

水泉鎮

發揮榜樣力量 共建和諧社會

她無償幫助孤寡老人打掃衛生、洗衣做飯、買米買面,她就是水泉鎮水泉村「助人為樂星」高玉華,在水泉鎮每個村都有這樣的一顆「星」,他們腳踏實地,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用真心、真情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用實際行動讓社會充滿愛。自「積分爭星」活動開展以來,水泉鎮每月評選單星級文明戶,用星榜樣力量推動身邊人向善、向美,共建和諧社會。(水泉鎮 王瑩瑩)

九龍鄉

九龍鄉再入戶宣傳「積分爭星」和垃圾分類工作

九龍鄉十家子村加大「積分爭星」和垃圾分類工作宣傳力度,通過幹部入戶宣講等方式,著力培養農戶養成「積分爭星」和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確保大家「記得住、用得上」,上到七旬老者、下到幾歲孩童,全村人人動手一起為改善生活環境而努力,共同為九龍鄉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九龍鄉 王丹)

六戶鎮

興泉村開展保潔員實操培訓

為進一步提升村屯環境衛生質量,確保環境衛生保潔工作常態化開展,六戶鎮興泉村積極開展保潔人員培訓會,對不及時處理的衛生死角、垃圾清掃及堆積物處理等問題進行重點強調。培訓結束後,保潔員們紛紛回到崗位上不遺漏一個部位,不放過一個細節,地毯式開展雜草、垃圾清除等工作。(六戶鎮 孫玉茹)

永安鎮

「木耳書記」王光明

2018年3月,王光明主動申請成為一名準能集團駐村扶貧工作人員,入村後,便一頭扎進千頭萬緒的脫貧攻堅工作中。從內蒙古準格爾旗薛家灣鎮至興安盟突泉縣永安鎮永安村,作為一名扶貧幹部,王光明將這1000多公裡的距離濃縮為深深的責任和使命,將一腔激情傾注在扶貧工作中。在他的傾心幫扶下,永安村黑木耳養殖基地正在逐步完善,預計明年菌棒生產規模是今年的5倍,達到50萬棒,每棒可產幹品0.1斤,除去2元成本,每棒純收入1元以上,50萬棒可以幫助種植戶帶來50多萬元的利潤,因此,他也被永安村村民親切的稱呼為「木耳書記」。(永安鎮 溫暖)

杜爾基鎮

分類小黃車跑出垃圾分類新常態

杜爾基鎮黨委、政府持續加大對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的推動力度,廣大群眾的分類意識大幅提升,能夠準確將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每日清晨,黃色的分類小黃車行走在大街小巷,有序回收群眾家門口的垃圾,已成為一種新常態,現在的杜爾基鎮大街小巷乾淨整潔,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分類不僅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認真生活的態度。(杜爾基鎮 郭娜)

縣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鄉村快訊】太平鄉讓孩子們溫暖過冬、學田鄉技術培訓提高群眾養殖積極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太平鄉小積分激發大動能、突泉鎮初冬的城關村大棚蔬菜開始供應…
    在志願者入戶的過程中,村民們一邊聆聽志願者找出的不足,抓緊改正,一邊向排名靠前的村民學習好做法、好經驗,爭取再進步。(太平鄉 尹健輝)突泉鎮初冬的城關村大棚蔬菜開始供應寶石鎮黨群服務中心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防控期間的業務辦理指引和現場工作流程圖,並在中心門前設立「辦事群眾諮詢點」,在解答群眾疑惑前,對群眾進行體溫測量,如發現有發熱、咳嗽等症狀並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或人員接觸史的群眾
  • 青川縣做好提前量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根據困難群眾需求,撥付救助資金1102萬元,及時採購補充900餘斤米麵、3800床棉被、330頂帳篷等過冬物資。同時加強政策落實,保障困難群眾權益,及時發放各類補貼。截至目前,為135名孤兒發放生活費38.07萬元,累計發放11969人次高齡津貼85.215萬元,發放城鄉特困人員供養金951.30萬元。(3)宣傳「廣」。
  • 武漢發放棉衣棉被 確保今年洪澇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武漢發放棉衣棉被 確保今年洪澇受災群眾溫暖過冬武漢已發放棉衣棉被1.3萬件確保今年洪澇受災群眾溫暖過冬楚天都市報訊(記者葉文波 通訊員吳學智 實習生劉錫文 馮佩瑤 陳肖依)近日,武漢市備災中心倉庫門前排滿了多輛大貨車
  • 「我的扶貧故事」想群眾所慮 急群眾所難丨興仁市魯礎營回族鄉堵汆...
    2015年5月,我被選派到魯礎營回族鄉堵汆村擔任第一書記,至今已有五年半時間了。入村後,我通過向村支兩委打聽、走訪群眾等形式,了解村情民意。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村民董建,走進他家,院壩打掃得乾乾淨淨、屋內整潔大方,他家有6口人,夫妻二人及4個女兒。
  • 福泉市鳳山鎮三舉措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福泉市鳳山鎮三舉措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發布時間:2020-12-18 10:20:03      來源:黔南日報   近日,氣溫急劇下降,福泉市鳳山鎮積極採取措施
  • 及時發放禦寒物資 幫助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市民政部門將困難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迅速制定工作方案,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走訪慰問困難群眾,送上棉衣、棉被、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資,幫助困難群眾溫暖過冬。針對此次寒潮降溫急、氣溫低、持續時間長的特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安排部署,要求在毫不鬆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用心用情關愛睏難群眾,切實做好兜底保障工作,重點做好睏難群眾防寒保暖工作,確保他們有飯吃、有暖衣、有避寒場所。市民政局迅速行動,組成5個督導組,由局黨組書記鄭東婭和局長馮波帶領相關人員到各地開展送溫暖慰問活動。
  • 合作市仁多瑪村群眾收到「新年禮物」
    元旦將至,一份意想不到的「新年禮物」讓佐蓋多瑪鄉仁多瑪村群眾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12月16日,合作市佐蓋多瑪鄉仁多瑪村五隊犏牛繁育農民專業合作社舉行分紅儀式。    「在入股合作社的這五六年裡,鄉政府給予我們合作社很大的扶持和幫助,合作社發展的越來越好,我們心裡也感到很踏實,這兩年也有了分紅,現在合作社在我們群眾中也很受歡迎,真正為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拿到分紅的仁多瑪村五隊犏牛繁育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拉瑪扎西高興地說。
  • 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不落一人 ——沂水縣組成聯合督辦核查組深入...
    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不落一人  ——沂水縣組成聯合督辦核查組深入鄉村,落實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各項工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通訊員 聶曉峰 劉曉明 李振慧 攝影 袁誠茂
  • 內生動力何處來,「志智」雙扶「心」動能——靜寧縣激發貧困群眾...
    縣果品研究所所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科技科普志願者李建明開展果園管理技術培訓致富帶頭人、農民技術員培訓縣畜牧獸醫中心主任、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科技科普志願者李宏強開展養牛技術培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科技科普志願者田間地頭開展果園管理技術培訓
  • 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過節
    為切實應對寒潮天氣,做好2020年受災困難群眾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近期,市應急管理局下撥冬春救助物資42010件,>保障受災群眾衣被需求。目前,物資已全部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2020年是極為特殊的一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災害疊加影響,受災困難群眾生活較為困難。
  • 海南採取禦寒措施保障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省民政廳供圖記者12月20日從省民政廳獲悉,全省民政系統連日來積極開展送溫暖活動,走訪了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收入家庭、困境兒童等救助對象的日常狀況和基本生活需求,全面排查農村敬老院防寒保暖物資和需求情況,採取各種禦寒措施,保障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 溫暖過冬!湖北17萬件救災物資陸續送到困難群眾手中
    ,確保受災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近期,襄陽市氣溫迅速下降,雨雪天氣多發,受災群眾受疫情和自然災害的疊加影響,冬季禦寒問題變得尤為突出。湖北省應急管理廳下撥的用於幫助受災困難群眾過冬禦寒的生活救助物資迅速運抵襄陽市。為確保該批救助物資儘快送達各地受災困難群眾手中,襄陽市應急管理局組織各地及時安排車輛、人員現場進行裝載調運。
  • 泰安市民政局:主動入位 擔當作為 確保我市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張澤文記者從1月15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全市困難群眾溫暖過冬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入冬以來,市民政局立足部門職責,主動入位、擔當作為,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用足用活用好社會救助各項政策,打好社會救助「組合拳」,全力保障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廣河縣阿里麻土鄉巴家村:綠色養殖鋪就致富路
    綠色養殖鋪就致富路民族日報記者馬志傑近日,記者來到廣河縣阿里麻土鄉巴家村,平整的柏油路寬闊乾淨、孩子們在文化廣場嬉戲玩耍、村民們在大棚內忙碌……微風拂過,一幅鄉村秀美畫卷徐徐展開巴家村地處山區,全村362戶群眾全部為東鄉族,其中易地搬遷戶83戶,村民收入主要來自傳統種植業和外出務工,如何讓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是全村首要任務。基於該村的牛羊養殖傳統,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加之牛羊產業經濟效益高、見效快,2018年,縣上從張掖市購入西門塔爾基礎母牛,向全村農戶發放163頭。
  • 擬定幼兒園開展「迎冬至,溫暖過冬」創意主題活動
    通過移動多元化本質安全技術就是要利用多媒體、物聯網、大數據、雲技術、人工智慧、5G、4K、互聯互通技術、資料庫(智庫)、混合現實技術(MR)連接,能隨時隨地了解幼兒園擬定開展「迎冬至,溫暖過冬」創意主題活動的方法,得到一定評估為下一步規劃提供數據依據。
  • 溫暖過冬!海南省民政廳多措並舉有效保障冬季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溫暖過冬!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省民政廳制定三項工作措施,赴降溫明顯的中部市縣開展慰問活動;多措並舉、綜合施救,有效保障冬季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對低保對象、困境兒童、低收入家庭等困難群體禦寒情況全面排查,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 鋪滿玫瑰的鄉路
    見村民有了積極性,王潤曉便和村黨支部書記一起,帶著種植大戶們南下雲南考察學習。在雲南,他們見到一家園藝公司不僅做到了專業玫瑰種植,而且有全產業鏈布局和電商物流鏈,於是就選定這家公司進行合作。不到一個月,對方的技術人員來到招賢鎮。然而經過考察,他們覺得當地氣候冬冷夏熱,不適合大面積種植玫瑰。
  • 梅花鹿養殖託起群眾致富夢
    南屏鹿業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6年1月,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是一家集繁育、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鹿業專業合作社,主要銷售優質梅花鹿種鹿、鹿茸、鹿肉、鹿血等系列鹿副產品。張阿龍告訴記者,相較於牛羊養殖,梅花鹿養殖不需要那麼多勞動力,飼草料成本也可以降低三分之一左右。
  • 確保群眾溫暖過冬!仁化多措並舉應對低溫冰凍天氣
    「老人家,這件棉衣送您,天冷了注意保暖!」「給你帶了新棉被,蓋上暖和……」連日來,仁化縣民政局以及各鎮街持續巡查敬老院、救助機構、分散特困人員等,結合「豐衣計劃」為敬老院老人送棉服,走訪特困人員檢查禦寒取暖、生活保障、安全用電等情況,組織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上街勸導生活無著人員,形成24小時全天候救助機制,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救助和妥善安置,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 讓孩子們溫暖過冬 四川省關工委2021年「老少牽手·溫暖童心」暖冬...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5日訊(記者 胡旭陽 )15日,由四川省關工委、省關心一代基金主辦的2021年「老少牽手·溫暖童心」暖冬行動啟動儀式在巴中通江縣沙溪鎮中心小學舉行,主辦方向沙溪鎮中心小學贈送了洗衣機、取暖器、防寒服等暖冬用品,讓孩子們溫暖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