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話梅的媽媽(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新年的腳步已經日益臨近,想必家家戶戶都已經開始熱熱鬧鬧的準備新年,囤年貨、貼春聯、買菜準備年夜飯,而新年不只是大人們期待帶的日子,孩子們也是翹首期盼新年的到來,
因為只有在這這個時候,他們才可以吃美食,不上學,更重要的可以收到長輩們給的紅包,也就是壓歲錢。
不過,孩子的壓歲錢該怎麼處理,可是家長們比較糾結的事情
在以前,孩子們收到紅包之後,總是能聽到媽媽說,
「紅包媽媽給你收著,等你長大給你」,
「紅包我先給你收著,等你上學的時候給你當學費」,
「紅包給媽媽,媽媽給你存卡裡,」
這些話,家長們應該都對孩子說過,只不過,這些壓歲錢最終都「不知去向」,等到新的一年的時候,家長們又是重複的話,孩子真正能得到的壓歲錢是少之又少,
不過,到了現在,孩子們的壓歲錢更像是「紅包互換」,因為如果親戚給了自家孩子紅包,那作為家長也要同樣給親戚家孩子紅包,一來二去,都是「富了孩子,窮了父母」,
所以,就有很多家長會和孩子說清楚,就是他的紅包還要用另一種方式還給人家,不過,如果家裡老人給孩子的紅包,那就是孩子的了,新年的時候,也能收到很多。
不過,家長別在眼饞孩子的壓歲錢了,讓孩子自己管理,有家長忽略的3個好處
1、可以培養孩子的理財技能
在孩子小時候,對金錢沒有太大的概念,而且,現在家長們也更願意用手機支付,孩子對金錢的概念也就越來越模糊,甚至有的孩子還不認識錢,
所以,家長在給孩子零花錢的時候,最好可以給孩子現金,一是能讓孩子直觀的認識到錢都可以買到哪些東西,二是現金能讓孩子知道自己花錢的流速,
所以,家長可以把壓歲錢用零花錢的方式給孩子,讓他們懂得理財,而且,孩子們也會知道父母掙錢的不容易。
2、可以讓孩子了解我國的習俗
迄今為止,中國已經有了5000多年的歷史,其中,跟隨歷史遺留下來的不僅僅是民族文化,還有民族習俗,
當孩子收到壓歲錢的時候,家長可不要讓孩子以為過年只是收壓歲錢,可以讓孩子知道「年」的意義,以及「除夕」的含義,當然,還包括「壓歲錢」的意義,
壓歲錢不僅僅是老人給予小輩的金錢,其中,還包含著老人對小輩的祝福和期盼,因為壓歲錢和「壓祟錢」諧音,寓意著小輩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免受邪祟的困擾。
3、可以讓孩子對家庭更了解
逢年過節的時候,不僅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也是親戚們聯繫感情的時候,所以才有了拜年這一說法。
在拜年的時候,小輩要向家裡的各個長輩拜年,而且家裡的長輩也要給小輩封紅包,一是對家裡小輩的一種祝福,二是能讓小輩多認識一下家中的長輩,
其實,有的家人一年到頭都很難團聚一次,孩子對家庭觀念沒有太深的了解,但是,在過年的時候,恰好可以和家中長輩多接觸,畢竟,這樣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話梅媽媽寄語:
其實,紅包只是一種祝福方式,是長輩給孩子的祝福,如果金額不是很大的話,而孩子又比較懂事,家長還是可以將零花錢給寶寶自己管理的,但如果金額太大,而寶寶又對金錢沒有概念,還是家長幫忙保管比較好。
看完這篇文章,你覺得孩子可以支配自己的壓歲錢嗎?孩子的壓歲錢你是自己留著還是給孩子呢?歡迎留言討論!
-----------------------
我是@話梅的媽媽,在育兒帶娃的過程中,每個寶媽都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你的難題正是我所存在的意義,因此當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情時就可以來諮詢我。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希望您將本文轉給更多的寶媽,讓育兒不再成為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