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囊咖啡機煮出手衝的感覺?想說一句,少瞎扯吧……

2021-02-14 簡擇生活

——簡擇 · 讓挑剔更簡單——

茶水間可能發生的故事,

一點都不少於辦公室的任何角落,

因為等待一杯咖啡的時間,足夠長。

直到老闆買回來一臺膠囊咖啡機……


      十年前迷戀過一波星巴克,然後追逐了精品咖啡一段時間。

      手衝——量豆,磨豆,量水,煮水,測溫,燙壺,放粉,一浸,二衝,三濾。乾粉的香,溼粉的香,咖啡的香。一字曰……麻煩

      一樣的豆子,不同的烘培程度,磨的粗細不同,味道就不同。

      一樣的豆子,一樣的烘培程度,一樣的粗細,水溫不同,天氣不同,味道就不同。

      豆子和水溫都一樣,這次的水流比上次的急一點,或者時間長了一點,味道也差很遠。

      所以大部分的人,其實都衝得不並好喝。



      有人說,膠囊咖啡機可以做出手衝的感覺(向精品咖啡靠攏的意思,嗎?),其實大可不必。手衝在於多變的DIY,以及無時無刻不散發著香氣。而膠囊咖啡,除了快,省事,穩定之外,最大的區別是,人家衝出來的是濃縮(espresso)啊 - -。

      為了不當被廣告詞迷惑的無知群眾,下面一起來掰扯掰扯膠囊咖啡是個什麼原理吧。



      把膠囊咖啡拆解一下,可以變成 咖啡膠囊 和 咖啡機體 兩部分。

      咖啡膠囊裡面,裝的其實就是咖啡豆磨成的(不是濃縮液什麼的)。所以咖啡膠囊的質量,決定於豆子的質量,以及膠囊內的保存條件。例如,illy喜歡選用阿拉比卡(Arabica)的豆子,雀巢採用單個膠囊的衝氮包裝(保存風味的時間更長),都是加分項。

      咖啡膠囊和咖啡機之間,是互相配對的關係,並不通用,所以在選定咖啡機的時候,必須要識別能對口哪些咖啡膠囊,買回來如果那系列的膠囊都不喜歡,就只能換機子了……

      而對於咖啡膠囊的選擇,各種測評其實都是沒有用的,因為口味實在是非常主觀而私密的。

      較真一點的話,其實可以提前把選定的咖啡膠囊買回來,用咖啡機或者當成掛耳包煮出來試試口味。酸度和苦度,風味的特點,還是可以略見一斑的。

      比起咖啡膠囊的玄乎,咖啡機體 就好選多了。根據咖啡萃取的原理,一般需要在意的無非是幾個點。

      1,有沒有牛奶系統

      有沒有牛奶系統決定機子能不能做奶咖,牛奶系統又分為兩種。

      分體式牛奶系統,也就是帶一個蒸汽棒或奶泡機,可以添加牛奶並手動注入奶泡。

      自動式牛奶系統,含有牛奶盒,機子自動識別牛奶盒,完成加熱+打奶泡的程序。

      風險就是,如果沒有自動斷開的話,會比較費電。並且,機打的奶泡,或許,可能,木有靈魂魂魂魂……

      2,振動泵的壓力bar值

      一般的Espresso要求在9bar大氣壓下萃取。目前的大部分膠囊咖啡機,基本都可以達到這一要求。只不過對意式咖啡機來說,壓力(也就是bar值)越大,萃取出的油脂(crema)越濃密,就是傳說中絲滑飽滿的口感咯。

      而有些二段或多段萃取的功能,就是模仿手衝中,先倒點水讓咖啡粉與水接觸,浸泡,膨脹充分後,再開始注水的過程。可以讓香味分子釋放得更好,粉也更容易翻滾,從而達到更好的萃取效果

      3,DIY的程度

      在專業咖啡愛好者眼中,親自研磨、壓粉、控制水溫水量……這一系列體現製作者匠心的過程,是一杯咖啡不可替代的內涵。你說,我都喝膠囊咖啡了,我還在意DIY嗎?額……

      像Tassimo就是傻瓜機的代表,它的每隻膠囊上都有條形碼,只需放入機器即可識別,自動加入適合水量,無需再按按鈕選擇。

      而像東菱的3合1,Dolce Gusto的7段控水,就是另外一個極端了,你能選擇咖啡的濃度,其實自由度也蠻大了不是?

      其次就是顏值,省電程度,能不能便攜等等附屬性,就看應用場景了。

      說了一堆,還是有點懵嗎?給大家傳遞一些各品牌的標籤唄。

Nespresso(雀巢):口味最為豐富。除了官方提供的 膠囊外,它還可以兼容比較多的第三方膠囊。

Tassimo:德國,最簡單傻瓜的。膠囊掃碼、可變杯架高度、自動清潔和節能自動關機功能,還有淨水濾芯,能減輕咖啡機的清理工作。

illy:義大利,程序和咖啡口感上最接近專業設備,適用的膠囊比較少,也比較貴。

DolceGusto(雀巢)製作花式咖啡比較方便,放兩粒膠囊就可以了,但是成本也是兩倍哦。

此外還有價格比較宜人的義大利lavazza,法國的tassimo和日本的ucc等。想先低成本入門嘗試一下的,不妨選擇東菱美的等等,國產品牌其實也有不錯的性價比了。

     

 你選好適合自己的膠囊咖啡機了嗎?

bset wishes & good luck

相關焦點

  • 科普膠囊咖啡機,膠囊咖啡機怎麼選?
    說到膠囊咖啡機,最出名的要數雀巢公司的 NESPRESSO,來自義大利的咖啡品牌 illy和 LAVAZZA也有膠囊咖啡機產品。德龍DeLonghi、西諾CINO、AAA、燦坤這些也是比較知名的膠囊咖啡機品牌。    首先必須要知道的是,有的品牌會在機器結構中做特殊設計,只能使用同品牌的咖啡膠囊,所以在選擇膠囊咖啡機的時候要注意選擇那些具有膠囊兼容性的咖啡機。
  • Nespresso 膠囊咖啡機使用報告
    當時不懂,只知道應該選一個適用於咖啡粉的器具來煮著喝,就買了個摩卡壺。但是買大了,那隻壺一次出的是相當於6杯濃縮咖啡的量,一個人很難喝完。而且也沒有熱奶的設備,咖啡加涼奶是有點苦的口感,我喝了一段時間就放棄了。當嘗試過一些單品咖啡和不同的衝煮方式之後,發現我對於油脂的熱愛才是永恆。
  • 能模擬手衝咖啡的膠囊咖啡機,2分鐘帶你品嘗全世界好咖啡 試用
    不論是休閒,還是工作間隙,咖啡對很多小夥伴來說都是不能少的。
  • 親測Nespresso膠囊咖啡機|一人戀物
    我用自己的體驗說下:1.Nespresso 咖啡機壓力大,衝出的咖啡有油脂,很香。大氣壓(BAR),是衡量咖啡機功率的一種標準,通過壓力的原理,快速將咖啡精華萃取出來,煮出來的咖啡比較香濃,而且會有一層油脂沫。
  • 想自己煮咖啡,摩卡壺、法壓壺還是買個咖啡機,哪個更適合?
    想自己煮咖啡,摩卡壺、法壓壺還是咖啡機比較適合呢?要說哪種更適合,我先來給大家講講這幾種製作咖啡的方式分別有哪些優缺點吧。你看完之後,應該就能很容易地選出適合自己的方式了。咖啡機通常說的咖啡機,從萃取方式來分,大概包括如下這幾種:意式咖啡機、美式滴濾咖啡機、膠囊咖啡機。
  • 懶人的精緻生活:膠囊咖啡機
    (於是只能屈服於速溶咖啡和添加各種芝士奶蓋的「快餐咖啡」的面前)畢竟除了需要專業器材,還要有研磨、過濾等煮咖啡步驟的耐心。不想再與速溶咖啡為伴,又想省事地體驗咖啡應有的濃鬱香味和豐富口感?等等,讓學霸君在「好物小口袋」裡找找先。有了!學霸君為你帶來完美的解決方法——心想膠囊咖啡機!不過這裡要先介紹一下膠囊咖啡。
  • 提升生活幸福感好物之膠囊咖啡機
    半自動意式咖啡機就是說這個機器只有萃取的部分是自動的,其它的都需要手動完成,也就是說這臺機器只會幫你完成衝煮過程,其餘的步驟(磨粉、裝填、壓粉、打奶泡)都需要製作咖啡的人自己完成,這就需要衝制咖啡的人有衝煮咖啡的技能,可玩性很高,比較適合那種享受做咖啡的達人,在每一次製作中都可以對咖啡有不同的嘗試,逐漸提升咖啡技能,衝出自己理想中的咖啡。
  • 全面分析2020雙十一膠囊咖啡機哪個牌子好
    2、早餐小孩子經常喝豆漿      3、沒有手衝咖啡技術,更沒有這個時間,每天帶孩子都快忙瘋了,不可能再花時間去研究衝咖啡     本來之前想買某陽的膠囊機,除了可以衝Costa的咖啡,還可以衝奶茶,還可以衝豆漿,而且據說這款的豆漿相當巴適,畢竟是做豆漿起家的。
  • 怎麼使用膠囊咖啡機?
    不管是速溶的雀巢咖啡,還是咖啡店裡的咖啡,它們帶給你的感覺都不會像自製的咖啡一樣的自然,不會讓你如此的欣慰。 之前每次喝咖啡都在咖啡廳裡點咖啡喝,咖啡廳氛圍很好。後來漸漸的工作忙了,沒有空閒的時間再去咖啡廳慢慢喝咖啡,也發現每天在咖啡上的開銷也是不小的一筆。但是對咖啡的喜愛還是一點不減,反而喜歡上了自己做咖啡,有空時就往朋友家跑,玩玩朋友的咖啡機。
  • 讓你忘了星巴克,科貝爾CALLBELL膠囊咖啡機
    題記測試一臺膠囊機對於我來說簡直駕輕就熟,雖然我是開咖啡館的,但是我一點也不排斥——甚至還有些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自家廚房或者自己的辦公桌上煮一杯咖啡,而實現這一點最最方便的就是依靠膠囊咖啡機。感謝極果網給我這次機會讓我測試這臺【科貝爾 CALLBELL 單杯膠囊咖啡機】。
  • 咖啡機中的經典設計 E61 衝煮頭工作原理
    e61衝煮頭最早於1961年出現在Faema E61型咖啡機上,是一個精巧的設計,已成為意式咖啡機的一個經典。
  • 膠囊咖啡機這個主角不能少
    所以,如果要尋找辦公室的最佳伴侶,估計膠囊咖啡機是我們的不二首選噢。那我們應該怎樣去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膠囊咖啡機呢?小編給大家推薦了幾款不錯的產品噢,先一起來看看吧。無論是訂外賣還是親自去選購,恐怕所費時間都不會少,除非賣家都擁有一個叫做「膠囊咖啡機」的神器。科貝爾智能單杯飲品機讓喝咖啡變得簡單,不需要等待,不需要害怕選擇困難。省去傳統咖啡機繁瑣複雜的研磨時間,只需一鍵,你就可以輕鬆享受香醇的咖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科貝爾智能單杯飲品機還可以兼容衝泡多種品牌的單杯膠囊,更支持手機APP操作,用戶可以在手機上操控,更顯智能。
  • 懶人裝逼鬼必備—Nespresso膠囊咖啡機
    >我不會否認一開始我想要的是德龍全自動咖啡機自己研磨、壓粉、打奶泡仿佛成為咖啡大師,帥!>選擇Nespresso膠囊咖啡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那麼多膠囊那麼多口味那麼好看,時尚裝B懶鬼太合適了這麼有質感的膠囊真的讓人心情大好總的來說膠囊咖啡機的表現是非常不錯的出品穩定迅速,油脂充足,香味撲鼻美人魚咖啡那種隨意的打奶泡、不滿杯就想給我的出品基本是可以淘汰了
  • 全面分析2020雙十一膠囊咖啡機哪個牌子好?
    (因為可以衝咖啡,還可以衝豆漿,想到一家人都可以用上,結果一看差評與追評,太慘了,這款某陽產品還不成熟,還是算了,還是先專業做咖啡的雀巢吧)畢竟外面的咖啡喝多了,口味漸漸挑剔不說,錢包餘額也空了不少。如果你也想入手一款膠囊咖啡機不妨來看看唄:咖啡機的外觀可以說非常小巧了,玫瑰金的配色也是超級好看,顏值控一見鍾情!擺在吧檯上完全不佔地方,和普通的不鏽鋼咖啡機一比,這款簡直就是氣質範兒很足的小仙女了。外形設計上我可以給個滿分。
  • 傻瓜式的智能咖啡機,就算是菜鳥也能衝一杯好咖啡!
    (人滿為患的星巴克)好吧,其實最主要的是,館式咖啡店裡的咖啡 — —太!貴!!了!!!一杯咖啡二三十塊,小二是真的喝不起啊。。喝(he)不(bu)到(qi)館式咖啡店裡的咖啡,小二在想是不是可以給公司買個咖啡機自己煮咖啡。。然而,用過咖啡機的差友肯定都有這樣的體會,傳統咖啡機需要經歷研磨、控溫、加水等過程,做法十分的複雜。。
  • 全自動、半自動、膠囊……這麼多種咖啡機怎麼選?一篇入門!
    inissia/pixie/pixie clips對於喜歡純咖啡,喝奶比較少的值友,這幾款強烈推薦,有性價比、有外觀,還要啥自行車啊。另外還要強調,這幾款對第三方膠囊的兼容性是最好的,最好的,最好的!看起來好像很美好,但其實首先這個電動系統的兼容性很差,好多第三方膠囊都會出現兼容性問題,或出水慢或出水少,而且還沒有調整的機會,因為你還沒來得及調,他已經把膠囊扔出去了,如果其他機器對於水量不滿意,至少還能在補一點,U就不行,只能重新放。
  • 膠囊咖啡機,真治癒還是假擺設?
    每天早晨該如何喚醒沒睡夠又快遲到的自己?這期膠囊咖啡機,就是為你準備的。很多經常熬夜幹活的人都有同一個感覺:能在深夜和第二天起床時拯救自己的,才不是什麼初心和理想,而是一杯香醇濃厚的咖啡啊……但樓下的星巴克和全家拯救不了這種燃眉之急,速溶口感太差,需要磨豆、壓粉的傳統家用咖啡機太麻煩,全自動大都又大又貴……於是就有小夥伴推薦了膠囊咖啡機。
  • 九陽Onecup膠囊咖啡機K6發布:用簡單便捷的方式改變你的咖啡生活
    九陽膠囊咖啡機K6還內置了獨創的SmartDri智能手衝技術,其能真實還原手衝咖啡燜蒸、擾流等過程,精準控制水溫變化,使機器能衝調出一杯像人工手衝一樣口感自然的咖啡。,比如衝煮溫度、衝煮水量、萃取時間等的改變等,目的就是要讓口味不同的咖啡發揮出最精準的口感。
  • 【設計評測】你懶還想喝咖啡? 首選雀巢 Eclipse 膠囊咖啡機
    時至今日,隨著電能的誕生及普及、社會科技的發展,咖啡機的發明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咖啡機的基本功能不言而喻,即通過煮咖啡來滿足人們的需求。雀巢更新了旗下 Dolce Gusto 膠囊咖啡機系列,新款名字叫 Eclipse。
  • 煮咖啡?選好你的咖啡機或咖啡壺吧
    最後,用虹吸壺煮咖啡一定要選適合的咖啡豆,首先是保證豆子的新鮮,其次,因虹吸壺能保持咖啡原有的味道,因此適宜煮單品咖啡,像哥倫比亞豆,藍山,巴西,曼特寧等,那種用虹吸壺煮花式咖啡的說法絕對是逗逼的行為。我朋友圈有個朋友嚷嚷著咖啡機求推薦已經嚷嚷了半年了!竟然還沒有下手,這選擇強迫症真是要逼死人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