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白菊花」成致富「金鑰匙」——記山東首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2021-01-18 齊魯網

原標題:「嘉祥白菊花」成致富「金鑰匙」——記山東首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成功路

來源:中國消費網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尹訓銀)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批准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嘉祥白菊花」產品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這是一張行走市場的「通行證」,也是脫貧致富的「金鑰匙」。千百年來堅強生存的嘉祥白菊花,開始了新的生命旅程。

嘉祥——曾子故裡,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東鄰京杭大運河。因是麒麟發祥之地,取其嘉美祥瑞之意而得名,嘉祥白菊花,簡稱「嘉菊」「祥菊」,因明清時期,嘉祥白菊花通過濟寧京杭運河,航運至上海、北京,行銷全國,故又稱「濟菊」。嘉菊作為中國傳統的八大名菊之一,品質好,但產量比較低,農民自種收益有限,因此不願意大規模種植。進入21世紀,只是留存於嘉祥部分老人居住的房前屋後,有人上火的時候用來泡茶飲用。

十年前,這朵美麗的地標之花一度瀕臨滅絕。山東朵雲清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孫兆軍深有感觸:2011年,企業在嘉菊的傳統種植區——紙坊馬市村、黃村、新莊、於莊等地方,不得已用高價收購農民房前屋後僅存的一些珍稀菊花苗種,歷經一年收集了大概2000餘株,移植在南山菊圃有機種植基地。經過三年不斷地育種、提純、繁育,才避免了嘉菊可能滅絕的窘境。

嘉菊的特性決定了其成活稀少,產量比較低,無法同其他菊花品種競爭。於是,政府和企業共同樹立了高端化、出精品、高品質的產業發展路徑,著重品牌建設。2013年,遭遇了嚴重的蟲害,這讓剛剛步入規模化種植的嘉菊苗死亡率大概在80%左右,基地裡每隔20米,才有一株生存的菊花。當年的產量也就能保證正常利潤的20%,這對企業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當地政府和企業一直堅守有機種植理念:不使用農藥,不使用化肥,寧肯絕產,也不能讓不符合有機標準的產品流向市場。在對產業負責,對消費者負責的同時,企業又加緊了跟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在他們的指導下,用生物滅蟲,有機肥的釋放來保證產量,抵禦蟲害。

早期因為經驗不足而走過的彎路,讓企業意識到知識產品的運用和保護格外重要,此後在嘉祥縣市場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強化專利申請和商標保護,並在這個過程中,成功打掉了一批侵犯其智慧財產權的不法行為,維護了市場秩序和品牌聲譽。經過三年的保護,有機嘉菊已經具備了足夠的產量可以推向市場,品牌影響力逐步提升。

目前全縣共有嘉祥白菊花從業人員近萬人,種植面積以每年25%的速度逐年遞增,現已達8200百畝,年銷售額達3000萬元,帶動種植基地附近農民共同致富。嘉祥縣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付廷峰告訴記者:「近年來,嘉祥縣把開展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工作作為縣知識產品保護的重要抓手,不斷加強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工作力度,和龍頭企業一起挖掘地方特色,形成一批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質量品牌,有效增強了縣域群眾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

起源於唐代的嘉祥白菊花至今已有1000多年栽培歷史,既是山東省773件地理標誌商標之一,也是第80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確體現了山東地標品牌的特點:蘊含豐富的歷史和人文精神。這也給了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和農業企業以復興、繁榮嘉祥白菊花的使命感。

對智慧財產權創新的保護,時刻體現在市場監管人的行動上。付廷峰說,嘉祥縣人民政府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積極進行了嘉祥白菊花地理標誌產品申報工作。為此專門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申報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同志多次聽取申報工作情況匯報並作出批示,協調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同時組織人員對地域範圍、品質特徵、生產歷史、自然環境進行了進一步的論證和分析,起草了嘉祥白菊花產品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在申報過程中,縣裡得到了省、市市場監管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並在各個環節上給予技術指導。省局多次指導系統申報和編制申請書,並積極和市場監管總局溝通協調,讓縣裡充分了解技術審查會的流程和細節性要求,為技術審查會做了充分的準備,保證了嘉祥白菊花地理標誌產品申報工作的順利進行。

近年來,嘉祥縣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推進改革攻堅,抓質量、促品牌,引導企業提升生產、加工的全流程質量管理水平,完善產品質量保證體系,促進企業進一步增強品牌意識和核心競爭力。目前,縣裡擁有山東名牌9個,山東優質品牌12個、山東知名品牌9個,一家企業獲得濟寧市市長質量獎、一家獲得濟寧市市長質量獎提名;成功創建2020年度山東省優質大豆基地,山東聖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創建2020年山東優質大豆種子基地龍頭骨幹企業。截至2020年10月底,全縣有效發明專利60件,其中17家企業擁有發明專利30件。全縣有馬德裡國際註冊商標4件,馳名商標4件。

「嘉祥白菊花」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認定,會更好地提升嘉祥白菊花的品質和聲譽,成為當地打造特色農業產業,提升品質,打造品牌,擴大市場空間的助推器。同時,作為和歐盟互認的國際標準,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認證會成為其開拓歐盟等海外市場的通行證,對推動嘉祥縣特色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下一步,嘉祥縣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嘉祥有機顏料、高端針狀焦、日化用品、裝配式建築、新能源儲運裝備這五大新興產業,大力挖掘縣特色產品和優勢產業,不斷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引導企業持續提升自主智慧財產權創新能力,以園區、產業集群,行業協會等為依託,計劃建設品牌培育指導站,積極推動龍頭企業培育自主品牌,強化監管,講好地標故事,不斷擦亮品牌,有效、持續推進嘉祥品牌化建設工作,提高嘉祥各類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嘉祥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安徽天長:龍崗芡實獲批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關於批准「龍崗芡實」等4個產品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公告,正式批准「龍崗芡實」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自公告之日起實施保護。  「龍崗芡實」是安徽天長市土特產品。天長市從2017年開始「龍崗芡實」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申報,國家知識產權局先後對「龍崗芡實」進行了形式審查與專家技術評審,歷經三載,批准「龍崗芡實」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打造地區的「特色名片」-地理標誌產品證明商標的申報流程及意義
    地理標誌是工業產權的保護對象之一,這一點早在一百多年前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以下簡稱《巴黎公約》)中就已經得到確認。在世界貿易組織的《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議》中對地理標誌也做了專門的規定和保護,重申了地理標誌是智慧財產權法的保護對象。作為一項智慧財產權,地理標誌具有顯著的經濟價值。對於侵害地理標誌的行為,要採取相應的措施加以制止。
  • 膠州市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地理標誌產品優勢 打造高端農產品品牌
    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農產品一向具有附加值高、市場銷量好的品牌優勢,其價格通常要比同類產品高20%-90%。註冊地標對提升特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地域知名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積極意義。目前,我市共有「膠州大白菜」、「裡岔黑豬」、「膠萊大蔥」、「膠萊大姜」4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地標數量居青島各區市前列。
  • 陽泉打造地理標誌助力特色產業發展
    11月24日,記者獲悉,「平定砂器」和「西南舁蘋果」成功申請國家地理標誌商標,這是陽泉市加快地理標誌培育、助力特色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地理標誌是一項重要的智慧財產權,其在拉動區域特色經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提升品牌優勢和競爭力等方面作用十分明顯。
  • 以新地理標誌專用標誌啟用為契機 促進地理標誌產業跨越式發展
    多年以來,我國多種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並存使用,不僅不利於消費者對地理標誌產品的識別,也增加了部分生產者的運營成本,還加大了智慧財產權部門監管執法的工作難度。《辦法》的頒布標誌著我國地理標誌專用標誌實現了統一,為我國建立地理標誌統一認定製度下的保護模式打下重要基礎,必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地理標誌保護水平。
  • 對保護開發地理標誌產品的幾點思考
    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對保護開發地理標誌產品的幾點思考     □ 喬 軍    深化5個認識   地理標誌產品是質量和信譽的結晶,是名牌、是品牌,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各產地政府、相關部門、有關涉農企業,要進一步深化對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此項工作抓緊抓實抓細,使其成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道獨特風景、一張靚麗名片。    把握4個關係    進一步做好地理標誌產品的悉心挖掘、精心培育、科學保護工作,要重點把握好以下4個關係。
  • 成扶貧銳器後,地理標誌產品如何創品牌
    (原標題:《地標產品如何真正成為品牌》)地理標誌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於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准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在目前已經全部脫貧摘帽的832個貧困縣中,超過六成的地方擁有地理標誌。」
  • 關於推進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近年來,三明市質監局立足山區農業地域優勢,積極挖掘具有悠久歷史的名特優農產品申報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建立了三明市地理標誌產品資源庫。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5個產品獲批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其中14個為農產品),佔全省的29.4%,位列全省第一,全國前列。
  • 擦亮湛江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金字招牌」
    12月8日,湛江市市場監管局批准發布《地理標誌產品 覃鬥芒果》《地理標誌產品 流沙南珠》《地理標誌產品 廉江紅橙》《地理標誌產品 愚公樓菠蘿》等四項地方標準。覃鬥芒果、流沙南珠、廉江紅橙、愚公樓菠蘿均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是我市最具特色的農產品之一。
  • 山東嘉祥:小手套 大產業
    她說,能夠在照顧三個孫輩之餘,到手套車間打工貼補家用,挺好!在山東濟寧市嘉祥縣萬張村一家手套車間內,記者看到狄世菊等三十多位女工在忙碌,有的在縫製手套,有的在分揀配件等。已經在手套行業耕耘20年的車間負責人方林榮告訴記者,這個車間每月能加工兩萬雙手套,女工們每月工資從2000元到3000餘元不等,這在魯西南農村是不錯的收入。
  • 甘南州4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地方標準通過技術審定
    近期,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甘南犛牛奶粉、甘加藏羊肉、迭部蕨麻豬肉、迭部羊肚菌等4個產品的地方標準,經甘肅省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定通過。近年來,甘南州市場監管部門圍繞高原特色產業和文化旅遊產業,全面加強甘南品牌創建工作,具有獨特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甘南犛牛奶粉、甘加藏羊肉、迭部蕨麻豬肉、迭部羊肚菌等高原特色產品相繼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進一步提升了甘南品牌的影響力。
  • 入選中歐地理標誌 南京鹽水鴨在歐盟拿到「護身符」
    南報網訊(通訊員 寧市軒 融媒體記者 楊欣 張安琪)近日,歐盟理事會做出決定,授權正式籤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中國100件地理標誌獲得歐盟保護,南京鹽水鴨地理標誌榜上有名。記者從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南京市市知識產權局)獲悉,地理標誌是表明產品產地來源的重要標誌,屬於智慧財產權的一種,是保護特色產品出口的利器。目前,該局正積極推進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讓「知產」變「資產」,助力南京高質量發展。據了解,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是中國與歐盟之間籤署的第一份意義重大的雙邊貿易協定。
  • 「煙臺品牌」叫響全國 共有9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煙臺獨特的地域、人文環境孕育了不少此類獨具特色的產品。近年來,煙臺不斷加大申請、監管、推廣力度,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工作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全市已有煙臺蘋果、龍口粉絲、煙臺葡萄酒、煙臺大櫻桃、煙臺海參、煙臺鮑魚、萊陽梨、萊州梭子蟹、煙臺綠茶等9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數量位居全省第二,「煙臺品牌」正在全國舞臺大放光芒。
  • 廣西十大著名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你知道幾個?
    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於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准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包括:(一)來自本地區的種植、養殖產品。(二)原材料全部來自本地區或部分來自其他地區,並在本地區按照特定工藝生產和加工的產品。經審核批准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今天給大家介紹廣西十大著名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看看你知道幾個。1 百色芒果百色芒果,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具有核小肉厚、香氣濃鬱、肉質嫩滑、纖維少、口感清甜爽口等特點。
  • 威海市市場監管局在文登區組織召開地理標誌保護運用工作推進會
    2021年1月12日,威海市市場監管局、文登區市場監管局在文登區組織召開地理標誌保護運用工作推進會,文登區的西洋參、大櫻桃、蠔等15件地理標誌商標持有單位負責人參會。會議傳達了國家、省相關加強地理標誌商標保護和運用的文件精神,圍繞地理標誌商標品牌提升、授權許可使用、更換新標和標準制定等內容,與地理標誌商標持有單位進行了深入交流。威海市市場監管局、文登區市場監管局相關業務科室針對前期走訪調研中發現的地理標誌商標「注而不用、用而不暢」和「重申報、輕使用」的問題,以及當前地理標誌商標換標工作中反映集中,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問題和困惑進行了解答。
  • 臨沂加入淮河生態經濟帶地理標誌品牌保護聯盟
    淮河生態經濟帶地理標誌品牌保護聯盟成員分別來自安徽、河南、山東、湖北、江蘇等省淮河沿線5個省29個城市。聯盟將建立淮河生態經濟帶地理標誌品牌保護協作機制,形成淮河生態經濟帶地理標誌品牌保護信息互聯、資源互通、區域互助、優勢互補的工作格局,全力打造淮河生態經濟帶地理標誌產業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公開透明的營商環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跨越發展。
  • 原產地好產品,這6種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資深吃貨必定品鑑
    各地都有高品質地方特產,為此國家相關單位為了保護其產品品質專門有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認定和保護措施。下面實驗貓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比較有特色的產品:首先我先科普一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定義: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取決於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准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並進行地域專利保護。
  • 2020年湖南新獲批地理標誌28件
    華聲在線1月4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 通訊員 吳廷瑞 楊婷婷)記者今天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2020年全省新獲批地理標誌28件,總量達266件,同比增長14%。在助力精準扶貧、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地理標誌「金鑰匙」作用持續凸顯。 地理標誌是一種重要的智慧財產權,是證明某一產品源於某一特定產地的標誌。
  • 在基層推進農產品類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一些思考
    在基層推進農產品類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一些思考西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灞橋分局 趙山甲  2016年底,筆者參加了陝西省質監局舉辦的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工作培訓會。通過現場聽課和閱讀會議資料,對全省的地標產品保護工作有了一些宏觀的認識。
  • 貴州企業申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不用再向國家知識...
    2020年8月14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舉行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2019年12月,我省被確定為全國開展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核准改革試點的11個地區之一,試點時間從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這期間,我省企業申請使用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不用再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