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模式初步形成 生物科技公司風險與收益並存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 融資模式初步形成 生物科技公司風險與收益並存

今年4月份,港交所對主板上市規則進行了較大修訂,允許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同股不同權的新經濟公司在上市,一度吹響了今年新經濟公司在港上市的熱潮。

或受此政策的影響,根據今年10月初港交發布數據統計,2018年前三季度共有166家公司在香港上市,較去年同期的114家上升46%。

對於生物科技板塊來說,除去已經上市的歌禮製藥(歌禮製藥-B,01672,HK)、華領醫藥(華領醫藥-B,02552,HK)、百濟神州(百濟神州-B 06160,HK)以及即將上市的信達生物(信達生物-B,01801,HK),還有近10家生物科技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正在排隊上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些生物科技公司有這不少共同特徵。公司早期大部分是採用「海歸」創始人+VC模式,一旦達成上市條件再進入到二級市場進行融資。與此同時,這類公司普遍具有「高收益」和「高風險」的特徵,由於大多數生物科技公司在上市時沒有盈利,甚至沒有主營業務收入,無疑增加了投資人選擇標的的難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融資模式初步形成

今年4月港交所出臺的新政,被稱為「25年來最大變革」,其中對尚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條件進行了具體規定,主要包括:上市前估值需達到15億港元,從事核心產品研發至少12個月、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已經通過概念階段進入第二期或第三期臨床試驗。

這給尚未盈利,甚至主業尚未有任何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了在二級市場融資的渠道。

在這樣的背景下,信達生物將於10月31日登陸港交所,從而成為在港股上市的第四家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

記者注意到,這些生物科技公司創始人的履歷,大部分都具備海外學習工作背景。比如信達生物創始人俞德超,就在國外藥企有近10年的工作經驗,熟悉國外生物創新藥從研發到銷售的整個流程;還有今年8月登陸港交所的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歌禮製藥,公司創始人吳勁梓從南京大學碩士畢業後就踏上了赴美求學之路,經歷了法國、美國藥企的歷練後,又加入了跨國藥企葛蘭素史克,辭職回國後創辦了歌禮製藥;此外,百濟神州於2016年在納斯達克掛牌,今年8月又登陸港交所,其創始人之一王曉東憑藉細胞凋亡領域的成就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而華領醫藥創始人陳力曾任羅氏研發中國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官,擁有20多年新藥研發創新及管理經驗。

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在生物醫藥行業具有相對的先入優勢,生物醫藥精英人才在海外歷練後回國創業成為一種潮流。醫藥領域資深分析師葉聰向記者描述道:「這兩年國家醫藥政策很明顯的方向就是迅速向國際靠攏,包括很多規則和國際接軌。」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已經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在企業發展史上都經歷過若干輪融資,不過相比於第一輪主要為國際資本介入,後續輪次融資中逐漸出現了中資的身影,且有逐漸增加的態勢。如歌禮製藥的B輪融資中投資方出現了前海股權投資基金、蔡氏家族投資公司等。目前生物科技板塊的融資發展模式已經初步形成,「海歸」創始人+VC作為前期的起步階段。在此基礎上,已經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的生物科技企業,可以通過二級市場進行融資,從而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融資生態體系。

「通過這個生態機制可以培養出優秀的生物科技企業,這套規則建立起來是好事,因為它會用一種更市場化的手段激勵企業做一些新的創造。」葉聰說。

風險與收益並存

由於很多生物科技公司在上市之前並沒有產品投入市場,所以在初始階段他們大都處於「虧損」狀態。

根據信達生物的招股書,公司尚無商業化產品收入,累計虧損14.92億元並且未來可能會持續虧損。數據顯示,信達生物2017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853.8萬元及443.6萬元,全部收入均來自2017年向一家生物製藥公司授出授權、2017年下半年開始向該公司提供研發服務。信達生物最接近投入市場的藥物就是旗艦藥物PD-1信迪利單抗,目前正處於上市前的最後審批階段,預計2019年能夠上市。

信達生物業績情況 圖片來源:公司招股書

信達生物上市時的業績情況,幾乎是所有在港交所遞表尚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共同特徵,產品研發周期長,投入巨大、持續虧損都是生物科技公司面臨的挑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已經遞表的生物醫藥公司中,大部分都還沒有形成醫藥產品的銷售收入,能夠上市銷售的僅是個別企業的藥物品種。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講,研發投入高也是生物科技公司能夠突出重圍的根本所在,其中信達生物於2016年、2017年的科研投入分別為約3.85億元、約6.12億元。今年上半年,信達生物科研投入為約4.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約2.25億元又有明顯增幅。

是的,除了信達生物,對已經遞表的生物科技公司來說,「燒錢」是他們在初始階段所具備的共性特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已經上市的3家生物科技公司均發布了2018半年報。數據顯示,以C肝治療為主要突破方向的歌禮製藥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為5973.1萬元,較去年同期的4007.5萬元有較大提升;專注於癌症治療的百濟神州上半年研發投入約2.7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約1.84億美元;以治療糖尿病為主要研發方向的華領醫藥,今年上半年投入約為9569萬元,而去年同期僅為3491.5萬元。

歌禮製藥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百濟神州上半年研發投入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北京鼎臣管理有限公司高級合伙人範紹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生物技術行業要求研發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生物技術、要求長期大量的資金投入。」但一旦研發成功,也會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研發方向和產品的選擇,基本決定了項目的難度和風險,也預示了未來的回報。

以PD-1單抗領域為例,全球最最先上市的百時美施貴寶歐狄沃(Opdivo)和默沙東的可瑞達(Keytruda),其營業收入自開始銷售後迅猛增加,2014~2017年,歐狄沃銷售額從2000萬美元增長到57.53億美元,可瑞達從5500萬美元增長到38.09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歌禮製藥已經扭虧為盈,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約為3412.5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虧損1746.7萬元扭虧為盈。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新材料、盛視科技IPO申請獲批;艾美斐生物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
    會議宣布同意康希諾生物發行上市(首發)。意味著這家2019年在港交所上市的「港股疫苗第一股」,在科創板上市進程中再進一步,有望成為全國第一家「香港18A+科創板」的生物科技企業。該公司成立於2010年,總部位於東莞市,是一家工業廢水處理服務供應商,提供廣泛服務涵蓋與廢水處理有關的諮詢、設計、建設、營運、管理以及研發。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三年內,該公司的總收益分別為1.62億元、2.68億元和3.69億元。毛利分別為4500萬元、8630萬元和1.38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943萬元、4199萬元和7277萬元。
  • 匯聚金融力量 賦能實體經濟——打造科技鏈網融資模式促進科技創新...
    、人才、政策等創新基礎要素吸引、分解、延伸至科技鏈網的每一個研發節點,實現科技鏈、信用鏈、資本鏈有機融合,消除信息不對稱,分散科技研發投資風險,助力解決科技發展中的重大瓶頸和難題,形成政府、企業、科研機構、金融中介協作共贏的科技生態網絡。
  • 雲捲雲舒看質押:風險的形成、處置與前瞻
    初步統計,到2020年12月中旬,滬市控股股東質押比例超過80%的公司已低於百家,較2018年的峰值已減少約五成,質押融資餘額相比年初淨減少近1700億元,主要風險指標都有顯著改觀。這兩年來,市場各方合力推動,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化解有了階段性的成效。但歲末回首,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對質押風險背後的成因也還需深思索、細琢磨,引為後來者戒。
  • ...與一家科技公司就合作方案做初步討論;恆大發布6款車型;LINE...
    張一鳴內部信:正嘗試與一家科技公司就合作方案做初步討論@獵雲網 張一鳴於近日發布內部信,他表示:「近一年來,我們一直在積極配合CFIUS對我們2017年底收購musical.ly的項目進行的調查。我們嘗試與一家科技公司就合作方案做初步討論,形成方案以確保TikTok能繼續服務美國用戶。」有用戶反饋稱,視頻會議軟體Zoom向用戶發送通知表示,將從2020年8月23日起,不再向帳單地址為中國大陸地區的客戶直接銷售新的Zoom服務或升級服務。Zoom退出中國?
  • 金斯瑞的創新與生物時代的奮進,一個中國生物科技公司的進化史
    那時的金斯瑞位於南京紫金山腳下的一個街道工廠,進入公司的巷子名叫「雙拜巷」。  「誰能想到,雙拜巷裡飛出了一隻金鳳凰,10年後的金斯瑞成為了全球基因合成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公司,也是南京地區第一個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其孵化的子公司『傳奇生物』更是在2020年,以生物科技板塊融資最高紀錄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CAR-T上市第一股。」
  • 生物科技公司諾唯贊完成5.5億元融資 夏爾巴投資等參與跟投
    5月8日消息,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諾唯贊)宣布近日完成5.5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國人壽大健康基金獨家領投,夏爾巴投資等參與跟投。諾唯贊成立於2012年,是中國少有的掌握生物科技關鍵原料自主研發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家集生命科學、體外診斷、生物醫藥領域關鍵共性技術——酶、抗原、抗體及終端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技術平臺型公司。
  • 金斯瑞的創新與生物時代的奮進:一個中國生物科技公司的進化史
    那時的金斯瑞位於南京紫金山腳下的一個街道工廠,進入公司的巷子名叫「雙拜巷」。「誰能想到,雙拜巷裡飛出了一隻金鳳凰,10年後的金斯瑞成為了全球基因合成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公司,也是南京地區第一個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其孵化的子公司『傳奇生物』更是在2020年,以生物科技板塊融資最高紀錄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CAR-T上市第一股。
  • 保險投融資動態:健康險科技公司BIMA新融資2530萬歐元 Decent融資...
    數字健康保險科技公司BIMA近日完成2530萬歐元的新一輪融資近日,領先的數字健康和保險科技服務提供商BIMA,已獲得2530萬歐元的新一輪融資以應對市場對數字健康服務需求的激增。在COVID-19的影響下,消費者希望獲得更多的針對生命和健康風險的遠程醫療和保險。
  • 雲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首次發布在創業板上市 上市存在風險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雲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雲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化妝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包括霜、護膚水、面膜、精華、乳液等護膚品類產品及隔離霜、BB霜、卸妝水等彩妝類產品。
  • 凱普生物:關於公司獲得政府補助的公告
    證券代碼:300639 股票簡稱:凱普生物 公告編號:2020-165        廣東凱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公司獲得政府補助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
  • 剛完成百億融資 這家金融科技獨角獸又獲3A評級!業務發展步入...
    蘇寧金融的業務也繼承了零售的基因:在網際網路金融野蠻生長的那幾年,眾多資本瘋狂湧向網貸、P2P等新興業態,眾多公司尚未形成盈利模式,便陸續完成海外上市及資本變現;而據內部人士透露,蘇寧金融從那時起便一直嚴格執行「誠信、審慎、穩健、盈利」的發展策略,政策不明確的、風險不清晰的業務一律不碰。
  • 上市與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模式的利弊
    (五)管理層收購激勵模式 管理層收購又稱經理層融資收購,是指收購主體即目標公司的管理層或經理層利用槓桿融資購買本公司股份,從而改變公司股權結構、資產結構、治理結構,進而達到持股經營和重組公司的目的,並獲得預期收益的一種收購方式。管理層收購主體一般是本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
  • 李元豐:低利率對投資提出挑戰 信用出清風險與收益並存
    最後是懂公司。公司是一切商業活動的基礎,一切投資收益的來源,不懂公司,投資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投資都要變成投機。阻止國內債券收益率過快走入低利率環境的力量主要在以下幾方面:(1)以土地為主的信用創造製造了金融體系持續擴張的動力,一些行業依然能夠接受較高的融資成本;(2)地方政府預算軟約束讓城投公司對資金價格不敏感;(3)隱形剛兌,混淆了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界限,讓資管產品收益易上難下;(4)央行往往用提高貨幣市場利率作為宏觀審慎調控手段;(5)低利率的副作用,諸如對經濟主體行為的扭曲
  • 君實生物、永泰生物、宏力醫療上市;26家企業融資
    融資企業業務領域覆蓋腫瘤免疫、癌症早篩、生物醫藥科技、醫療器械、新藥研發、神經介入等。 國內IPO 7月10日,細胞免疫治療生物醫藥公司永泰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泰生物」)在港交所上市。
  • 北大經院學者 | 劉新立:自保公司:企業風險管理的獨特模式
    我國自保公司自成立以來,基本秉持圍繞服務母公司風險管理,落實「防勝於賠」的理念,充分體現出鮮明的石化、鐵路、航運和電力行業特色,並在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和海外風險管理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作為企業風險管理的一種手段,如何利用好其獨特模式,是自保公司能否發揮效力的重要條件。
  • 英國農業生物科技公司TropicBiosciences獲2850萬美元B輪融資
    6月5日消息,據億歐報導,英國農業生物科技公司Tropic Biosciences近日完成了由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領投的2850萬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主要用於研發投入,以提升公司基因編輯技術平臺的性能,並擴展其商業規模。
  • 中金科元基金領投深圳樂土生命科技數億元A輪融資
    此輪融資後,樂土生命科技估值已達72億元人民幣,躋身獨角獸行列。從左至右依次為:樂土生命科技CFO劉書含、中金資本董事總經理馬榮寶、樂土生命科技董事長劉如銀中金資本是中國首屈一指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業務航母,管理著3600億元資本。其旗下的中金科元基金對樂土的股權投資,將是中金資本在大灣區投資生物科技企業重要一環。
  • 大立科技精準拿捏融資節奏
    大立科技對融資的節奏把握得非常精準。其業績多數時候不溫不火,每到增長之際,就是再融資推出之時。打著緩解產能緊張的旗號,卻難以避免「融資到位-業績下滑」的怪圈。三是疫情期間,公司的產品供不應求,回款速度前所未有,2020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3.52億元,超過以前所有年度的總和。當然,股價大漲,確實是再融資的好機會,大立科技帳上如果多了近10億元,每年利息收入都有數千萬元。大立科技對融資的節奏把握得非常精準。2007年業績大增,2008年順利IPO。
  • 華熙生物: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部分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核查意見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泰聯合」或「保薦機構」)作為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熙生物」或「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保薦機構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
    人保金服作為人保集團的科技板塊和綜合創新基地,已初步形成了國有保險集團獨特的科技創新模式,實現了保險科技和生態重點領域的經營實體布局和重點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布局。  智能風控方面,在農險、工程險等領域,平安產險利用紅外熱像檢測、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技術,通過大數據構建自然災害風險評級模型,初步搭建「保險+風控」的創新模式,推動保險服務從事後賠付向事前風險防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