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冬天穿的既輕薄透氣,又能暖和,是人們的終極要求。
這些年,市面上就出現了一些號稱「發熱科技」的內衣。很多品牌,「遠紅外纖維」、「Outlast材料」等,一些拗口的「高科技」名詞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在某購物平臺上搜索「發熱內衣」,價格從五六十元到上千元不等,賣家們的月平均銷量都在千套以上。「輕薄保暖自發熱」「3秒極熱」「37℃恆溫保暖」各種宣傳語讓人心動。
在受到追捧的同時,追問和質疑之聲也隨之而來。發熱內衣究竟能不能發熱?它的保暖效果真的像商家說的那麼神奇嗎?
有的材料宣稱可以吸收人體的水分——發熱。原理聽起來有點像自熱火鍋,自熱米飯,還能吸汗,真是一舉兩得。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的優衣庫HEATTECH系列,它的原理是利用纖細纖維吸收皮膚散發的水分,轉化成熱能,聽起來很黑科技的樣子。
還有一種「紅外線」發熱。號稱可以吸收外界能量之後會將其轉換成遠紅外線再輻射給人體,從而實現給人體供熱。但是問題來了,首先,人的體溫是37度,戶外幾乎找不到超過37度的地方,哪裡有多餘的熱量?要吸收只能吸收人體本身的熱量了。根據能力守恆定律,想要發熱,必須要消耗點什麼,不可能自己發熱的!再多拗口的名詞,也不可能繞過這個道理。國家紡織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3款自發熱內衣進行了測試,又和傳統的純棉內衣做了對比。
根據實驗結果來看,自發熱內衣確實提升了溫度,並且比普通內衣的發熱效果更好,不過沒有很大的差距。
其實,對於貼身穿的秋衣秋褲來說,保暖也不是它的首要任務,排汗、透氣才是。一些秋衣秋褲因為材質問題,厚但不透氣,捂出汗沒法兒排出去,你就覺得涼颼颼了。
你會覺得冷,是因為空氣帶走了人體散發的熱量。只要圈住了空氣,也就圈住了熱量。圈住的空氣會形成一個保溫層,這個保溫層越厚,人就越暖和。
大冬天穿一條緊身牛仔褲,哪怕它再厚實,你也會被凍得瑟瑟發抖,就是因為緊身牛仔褲不能形成空氣保溫層,熱量很快就跑走了。
▲薄薄的報紙揉皺了裹在身上,也能困住空氣形成保溫層,起到一定保暖作用
秋衣秋褲也是一樣的道理,關鍵不在厚薄,在圈住空氣量的多少。
不過話說回來,貼身穿的秋衣秋褲,困住的空氣量能有多少?
秋衣秋褲貼身穿,要是透氣性不好,把人捂出汗了排不出去,不僅身上黏糊糊的很不舒服,小風一吹一著涼,還很容易感冒。而且,如果粘了汗液不及時洗的話,還可能導致皮膚瘙癢、過敏等問題。
尤其對小朋友來說,他們新陳代謝比較旺盛,每天跑跑跳跳活力四射,貼身的秋衣秋褲要是吸汗排汗、透氣不好的話,很容易悶出病來。
對於內衣的要求,起碼摸上去不能「凍手」,不然穿上衣服瑟瑟發抖的感覺,會讓你一天都感覺寒冷刺骨。做一件好的內衣其實並不容易,以市面上常見的一款熱銷內衣來看,它的材料上有:「聚酯纖維、粘膠纖維、腈綸、氨綸」這 4 種面料。
聚酯纖維:大家更熟悉的名字可能是「滌綸」、「的確良」,是最常見的化纖,彈性好、抗皺性能佳;
粘膠纖維:吸溼性非常好,保暖性也不錯;
腈(jīng)綸:注意人家不叫晴綸,保暖性超好,賽過羊毛;
氨綸:大家熟悉的「萊卡」就是氨綸的一種,擁有無敵彈性。
腈綸負責保暖;粘膠纖維負責透氣排汗,順便輔助保暖;滌綸負責抗皺;氨綸負責讓衣服更貼身。根據保暖能力的不同:粘膠纖維和腈綸總的佔比也會提高。
已經買回家自發熱內衣完全就是智商稅嗎?那也未必,其實不保暖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你沒穿對!
最近,日本NHK電視臺就特別製作了發熱內衣科普節目,告訴大家發熱內衣的原理以及糾正大家的越穿越冷的錯誤穿著方式:
由於發熱內衣吸溼度才能發熱,如果沒有直接接觸肌膚當然就會讓功效大減……
很多人買了發熱內衣,怕洗過之後會縮水,或者有的人討厭貼身的感覺因此購買大一號的尺寸,如此以來也會大大降低發熱內衣捕捉水蒸氣的效果,讓發熱功效大減。
最後就是從事運動這類會大量流汗的活動,如果此時穿著發熱內衣,大多的水分導致發熱內衣無法迅速排光,結果纖維吸著一大堆水分反而讓身體覺得更冷了。
② 輕薄透氣和保暖不能兼得,保暖內衣發展那麼多年就是為了追求完美平衡。③ 沒有戶外不冷、屋裡不熱的神奇材料。及時增減衣服,最最重要!尤其是的對於孩子來說!看完上面的這些科普,
你有沒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呢?
穿錯的話要趕緊糾正過來哦!
來源:上海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清單、DrX說、和風日語學習
供稿:年年
@所有版權歸原創者,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商務合作:027—85620173
《老年文匯報》國內統一刊號:CN42—0074,郵發代號37—68,是湖北省唯一一張專門為老年人服務的全國公開發行的報紙。
2020年的《老年文匯報》4開28版,版式大氣美觀。內容分為文史、健康、時政和副刊。
每期零售價3元,全年訂閱價150元(50期),立即撥打全國郵政熱線11185,即可享受上門訂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