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丹陽郭裡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2020-12-23 騰訊網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唐代嚴維《丹陽送韋參軍》

丹陽郭裡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譯文

在丹江外城邊上送別行舟,今天一別我知道兩地悲愁。

天晚我仍站在江南望江北,烏鴉都已歸巢只見水悠悠。

注釋

參軍:古代官名。

丹陽:地名。唐天寶間以京口(今江蘇鎮江)為丹陽郡,曲阿為丹陽縣(今江蘇丹陽縣)。二者地理位置相近。

郭:古代在城外圍環城而築的一道城牆。

行舟:表示友人將從水路離去。

別:離別。

日晚:日暮,此處暗示思念時間之久。

江:長江。

寒鴉:也叫慈烏,體型較小,背部為黑色。

悠悠:長久遙遠。

賞析

江淹《別賦》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古往今來,多少人為世間的「生別離」而浩嘆、而惆悵。發而為詩,便出現許多傳世的佳作。嚴羽說:「唐人好詩,多是徵戍、遷謫、行旅、離別之作,往往能感動激發人意。」(《滄浪詩話·詩評》)因為這一類作品一般都感情真實充沛,極少造作,故最易打動人心。

《丹陽送韋參軍》是一首送別的好詩,它感情真摯深厚,造語清麗流暢,讀之餘味無窮。

首句「丹陽郭裡送行舟」,交代了送別的地點——丹陽的內外城之間,友人出行的方式——由水路乘船。古代城防有內外兩道,內為城而外為郭。丹陽是江城,故郭裡也能行船。

次句「一別心知兩地秋」,交代送別的時間——秋天。「一葉落而知天下皆秋」。「兩地秋」之語,並不是說兩地秋色有何不同,而是說同樣秋色,而人已分兩地。惜別之情,溢於言外。值得注意的還有句中隱含著的「愁」字。「愁」字可以被分解為「心」、「秋」兩字,故詩人往往用「秋心」、「心上秋」之類的辭藻來暗指「愁」字。本句「一別心知兩地秋」,明寫秋而隱寫愁,耐人尋味。

第三、四句寫別後的情景。「日晚江南望江北」,點明友人遠行的方向——江北。蘭舟已逝,離情難捨。天色向暮;連成群的寒鴉也紛紛飛盡,各自歸入巢中。但是,詩人仍在江畔佇立,久久地凝望著友人離去的方向。「寒鴉飛盡水悠悠」,是望中之景,然而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合為一體。友人遠去,相見無期,鳥兒飛盡,無蹤可尋。天地間顯得多麼空闊、多麼寂寞。只有那無盡的江水在無言地流淌,恰如詩人心中無限的憂愁。

補充:這首七絕是作者抒寫他給韋參軍送行以及送走之後的情景,表現了他們之間的真摯情誼。

嚴維

嚴維(生卒年未詳),約唐肅宗至德元年前後(公元七五六年前後)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紹興)人。初隱居桐廬,與劉長卿友善。唐玄宗天寶(742—756)中,曾赴京應試,不第。肅宗至德二年,以「詞藻宏麗」進士及第。心戀家山,無意仕進,以家貧至老,不能遠離,授諸暨尉。時年已四十餘。後歷秘書郎。代宗大曆(766—779)間,嚴中丞節度河南(嚴郢為河南尹,維時為河南尉),闢佐幕府。遷餘姚令。終右補闕。官終秘書郎。

本文轉載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詩詞丨99句「秋天」詩詞,品讀靜美初秋
    詩詞君應廣大詩友的要求,整理了99句關於秋天的詩詞,不管初秋到深秋,不論清秋與暮秋,只喜與秋重逢時,在淺秋的歲月裡留下我們的痕跡…… 秋啟了,與秋同行,看見了秋的風姿,一支妙筆,半盒彩墨,花葉黃了,楓葉紅了,蘆花白了,澗水碧了……哦,怎一個秋字神韻了得。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陽)篇
    1、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漁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2、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晏殊3、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4、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 秋漸濃,細數帶有「秋」字的104句古詩詞!
    」的喜悅,是「晴空一鶴排雲上」的疏曠,是「留得枯荷聽雨聲」的情致,是「叢菊兩開他日淚」的悲涼,就讓我們,走進這個金色的季節,聆聽詩人們的秋日心曲。>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李益《上汝州郡樓》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王士禎《題秋江獨釣圖》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
  • 【詩詞鑑賞】一葉知秋海棠依舊,古詩詞裡的秋海棠,令人肝腸寸斷!
    早在明清時期,人們就將秋海棠栽種在屋後或院落的背陰處。 秋海棠花朵嫵媚、葉片翠綠,清朝文學家袁枚曾有《秋海棠》詩:「小朵嬌紅窈窕姿,獨含秋氣發花遲。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 【詩詞鑑賞】今來商略感秋詩,在詩詞中感悟秋意!
    秋意漸濃,在詩詞裡感悟秋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的《秋詞》,讓人感悟到秋天的美好。 在秋天,只要你用心,亦或隨意取一個視角或角度,秋都會給你一份驚喜或多彩多姿的畫卷,去在詩詞裡感悟秋天的美好吧! 感秋書事 五代-李中
  • 【詩詞鑑賞】秋花絢爛木芙蓉,十首芙蓉花的詩詞,傲霜綻放!
    芙蓉花盛開於農曆九至十一月,此時百花凋謝,它卻傲霜綻放,故白居易詩曰:「莫怕秋無伴愁物,水蓮花盡木蓮開」。蘇東坡更贊芙蓉花性格是「喚作拒霜猶未稱,看來卻是最宜霜」。 秋花絢爛木芙蓉,十首芙蓉花的詩詞,傲霜綻放!
  • 「詩詞鑑賞」十首吟詠秋荷的古詩詞,讓你欣賞秋荷的美麗!
    十首吟詠秋荷的古詩詞,讓我們在詩詞裡一起欣賞秋荷的美麗吧!慈恩寺南池秋荷詠唐-韋應物對殿含涼氣,裁規覆清沼。秋荷清-鄭燮秋荷獨後時,搖落見風姿。無力爭先發,非因後出奇。題惲薵平畫秋荷清-嚴遂成殘紅敗綠化為煙,一柱亭亭立鷺拳。三十六陂秋水夢,恍疑撐出撅頭船。
  • 人生最美,不是那片浮雲,而是詩詞留給歲月的劃痕
    人生最美,不是那片浮雲,而是詩詞留給歲月的劃痕!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人生!追尋時光,翻看歲月,品味人生,非記憶,非圖片,應該是詩詞的刻痕,讓你回味悠然!人海茫茫,幾多茫茫,卻道怎個滄桑!千裡之外,相遇那個網際網路中的人,以詩詞為樂,以詩談心與交流,時光不老,你我依舊!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只想翻看,贈我的詩詞,看看這份美好,留戀那份純真!
  • 「好雨知時節」,透過我國唐代詩詞,談「雨」在詩詞中的意象表達
    正如前面所說,唐朝流傳與世的詩詞很多,唐朝時期其中以雨為意向的詩詞更是佔了很大的比重。唐朝時期的每一滴雨都在中國的詩壇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使它在唐代的詩詞中大放異彩。詩的前兩句「問君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把氛圍營造淋漓精緻,看著眼前的池塘被一夜秋雨漲滿,自己的歸期尚未知曉,妻子詢問的日子無法給出確切的答覆,心中的空虛與秋池漲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 「詩詞鑑賞」詩詞裡的荷塘,原來這麼美!
    盛夏,有風拂過,荷香淺淺,一朵朵花開,溫柔地驚豔著時光,或灑脫,或優雅,或小清新,搖曳如詩,美不勝收。詩詞裡的荷塘,原來這麼美!盡日無人只高臥,一雙白鳥隔紗廚。普明寺荷塘上置酒宋-司馬光菡萏飄零水寂寥,敗荷疏柳共蕭條。煙斜雨細愁無限,醇酒千分不易銷。
  • 我與古典詩詞的結緣
    小時候,並沒有唐詩宋詞的薰陶,背誦的,是毛主席詩詞37首,算是我古典詩詞的啟蒙。上初中時,語文課本上,才有了些許唐詩宋詞。一時間,覺得世間的風景、風情和浮生感悟,竟然可以通過幾行文字,表達得如此美妙。從此,便喜歡上了唐詩宋詞。上大學時,更是買了《唐詩鑑賞辭典》和《宋詞鑑賞辭典》細細品讀,那感覺,一如林妹妹讀《會真記》時的回味無窮。
  • 詩詞專輯|獨立蒼茫:夕陽雲外樹,煙水渡頭舟
    野老忘催發,蘭舟莫羨漁。初秋繁花才過眼,弱柳已驚秋。寂寂蟬息影,涓涓泉自流。夕陽雲外樹,煙水渡頭舟。落寞當此際,閒看江上鷗。蘭花草雲木千山夢,人間四月天。園中冥寂士,依柳弄清弦。古道尋芳澤,平蕪泛紫煙。可堪美人折,絕世自成仙。筆架山澄心亭望月古月照今塵,還來覓夙因。空山羈宿鳥,曲道宦遊人。樹合星猶少,蘿長影未真。夜闌聽愈靜,天地好棲身。
  • 「詩詞鑑賞」秋意濃,赴一場色彩的盛宴!
    秋意漸濃,在此時節,讓我們一起用詩詞來提前感受,那絢爛多姿的秋天風景!相信曼妙的秋景,一定會許你一場活色生香的色彩盛宴!秋意宋-李綱清霜夜落梧楸樹,脫葉驚風隕如雨。一番掃盡一番新,策杖閒將黃葉數。秋意宋-周紫芝江城木落又秋高,歸夢難成客鬢凋。擬倩西風吹雨去,莫來窗下打芭蕉。秋意宋-曾豐燕方為去計,鴻已報來期。
  • 【古韻流香】月籠煙波數點舟,一篙驚碎幾成秋.
    半輪明月一江水,幾世相思幾世囚。 春愁薄雲隱月春愁起,朱戶軒窗鎖素心。悲喜樽中安得見,長情一世幾時尋。 劍心問道登高欲取天心酒,琴瑟傳聲皓月歌。三尺青鋒凝正氣,劍心問道上清和。相思(其一)月籠煙波數點舟,一篙驚碎幾成秋。未聞岸上巴人調,自引相思逐水流。
  • 詩詞鑑賞-葉落方知秋漸濃,古詩詞裡的落葉,片片都是詩情畫意
    葉落方知秋漸濃,古詩詞裡的落葉,片片都是詩情畫意!落葉唐-修睦雨過閒田地,重重落葉紅。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風。西風一披拂,顏色已非故。朝看一葉飛,暮落渾無數。葉落畢歸根,明年發陽春。人生豈長好,日月如飛輪。
  • 周嘯天做客酒城講壇 作《毛澤東詩詞鑑賞》專場講座
    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9月23日,酒城講壇·名家大講堂走進瀘州高級中學校,邀請到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得主周嘯天,作《毛澤東詩詞鑑賞》的專場講座。講座吸引了不少詩詞愛好者以及瀘州高中師生等現場聆聽,講座結束後,周嘯天還與瀘州高中學生們進行互動,對同學們在詩詞學習與創作方面提出的問題答疑解惑。講座上,周嘯天通過對毛澤東在不同時期創作的經典詩詞進行了詳實的分析講解,指出了毛澤東詩詞集中反映其本人的思想情感,高度概括了毛澤東詩詞的特點,即:題材重大、氣象大、寫景大筆如椽、語言大氣,對待詩詞的態度從善如流。
  • 梔子花的優美詩詞鑑賞
    梔子花的優美詩詞鑑賞(原創)枯木「梔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藍色百褶裙上,愛你,你輕聲說 ,我低下頭聞見一陣芬芳 」。唐朝詩人王建繼承了蕭綱的詩詞風格,以「宮詞」著稱,關於梔子的詩詞清新明快,爽朗上口。《雨過山村》唐 王建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閒看中庭梔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