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父母都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這樣一個誤區:「只有刻苦讀書才是激發孩子右腦發育的最佳方案」。#育兒有方法#
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裡博士證實了大腦不對稱性的「左右腦分工理論」,並因此榮獲198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據麻省理工科研團隊研究發現:「3-6歲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案,不是靠「死讀書」,而是這4中科學啟蒙遊戲」,在此之前還有一位來自美國的學者「貝蒂哈特」通過3000萬字的調查論證了嬰幼兒大腦發育規律。
約有42個家庭參與該調查,最終得出來的結論為:生活條件困難家庭的孩子,到6歲時,與生活條件一般家庭的孩子對比下,會少聽到約4千萬個英文單詞。
最終定論:
①詞彙量大的孩子學習成績多數高於詞彙量少的孩子。
②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主要因素不是詞彙量的多少,而是父母在孩子幼年期的交流方式與啟蒙遊戲是否做到位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③在掃描孩子腦電波規律時發現:孩子與父母間交流的頻率越多,孩子右腦匯總語言相關的區域活動數值就會越強,這點與家庭收入、父母的文化水平無關。
依據調查出來的數據不難發現,聰明的孩子思維邏輯都要強於同齡人且左右腦發育的好,無論是人際交往能力、情商、財商都要遠遠超過同齡人,父母在培養孩子思維能力時採用最便捷的方式便是使用科學的親子互動類遊戲。
多方實驗證明,孩子腦部發育的關鍵期在3~6歲,我們的大腦也有「左右腦」之分;
3~5歲之前完成60%的發育;
6歲之前完成90%的發育;
右腦在4歲前會變得發達;
左腦從4歲開始發達;
成年期的右腦僅有3歲左右的四分之一。
左腦主要負責語言表達、邏輯分析能力的發展;右腦主要負責形象力、靈感創作、情商能力的發展;兒童在6歲前若能對右腦做有效的開發,對於他的創新能力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3-6歲左右腦開發的4種遊戲
1、反向指令遊戲玩法:父母先做出一個動作讓孩子進行反向模仿,我們讓孩子用右手摸鼻子,孩子應該伸出左手摸鼻子,如果孩子覺得這個動作太難,父母也可以使用簡單的「單字」,比如父母說「上」,孩子需要回答道「下」;
用這種方法來鍛鍊孩子「右腦的靈敏度」,能夠使孩子的大腦神經元更加活躍,這樣做還能對孩子的整體腦域起到刺激的作用,在國外很多的幼兒啟蒙班也在使用這種「反向指令」的方法來幫助孩子開發右腦。
2、捏橡皮泥遊戲玩法:這一類的遊戲主要是激發孩子左腦的「想像力」,這是因為3-6歲的孩子正是處在精力旺盛卻無法表達的年紀,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東西被鎖在腦海中無處釋放,給孩子準備一些橡皮泥,可以讓孩子將腦海中的想法展現在橡皮泥上,當孩子腦海中想像出新東西時,便能夠將手中的橡皮泥捏出各種奇形怪狀。
橡皮泥不僅能夠增長孩子頭腦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還能夠提高手指的靈活性,相比於傳統的積木玩具來說,橡皮泥的發展空間要遠遠高於積木。
3、科學實驗書對於孩子左右腦開發這方面,我們國家的早教研究團隊可是投入了很多功夫,我國徐九奎教授、李子明教授、田雲江教師聯名推薦《遊戲中的科學》其目的便是為了讓中國的孩子能從小在遊戲中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從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探索力、思考力」成為「小小科學家」。
《遊戲中的科學》就是我給孩子精挑細選的科學啟蒙書籍!這一整套一共有6本,書中內容選取了經典、可操作性強的科學實驗,這些材料非常簡單在家中就能找到,讓孩子能在書中既學到科學知識,又能感受到科學的神奇與樂趣。
在與孩子玩這個科學遊戲的過程中,我明顯地發現孩子專注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升了不少,現在孩子也6歲了,每天回到家寫完作業後,滿腦袋想的不是玩遊戲,而是想看更多關於科學實驗類的書籍!把這套科學啟蒙書籍分享給有需要的父母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