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關,回家是永遠繞不過的話題。對於無數在外的遊子而言,世界最美的風景,都不及回家的路,此時,回家是最幸福的事情。但每年也都有那麼一群人,在最應該跟親人團聚的時刻,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直到最後時刻,有的甚至不能回家過年。他們心中也充滿了對家鄉的思念,眼中充滿了對團圓的渴望。
大白新聞在春節來臨之際,採訪了7個不同行業的人,在熱鬧喧囂的春節背後,帶你走進他們的故事,傾聽他們對家人想說的話語和願望。
醫務工作者篇
提起春節,在北京廣安門醫院的吳醫生認為,對醫院而言,其實完全放假不值班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
就她所在的醫院而言,春節期間每個病區都會有一名一線醫生和一名二線醫生值班,另外還需要兩名護士,共同管理30-40個病人。同時這並不意味著其他人可以完全放鬆。春節期間管病房的主任、急救小組的主任都不許離京,必須隨叫隨到,以防緊急情況。即便醫院的行政人員、院領導也要安排值班。如果是西醫院,甚至還會有三線。
吳醫生說,每個科室的一線醫生,無論發生任何事情他要去處理。而二線則是主任級別或者年資很高經驗豐富的醫生,當一線遇到了處理不了的情況,就會去請二線出馬。
至今,吳醫生已經在廣安門醫院工作了三年多,在她工作的前兩年,除夕和初一都是在北京度過的。第一年的除夕,在急診值班,本以為會很清閒,結果卻發現異常忙碌,很多老人身體不好送來醫院急診。第二年是初一值班,在腦病病房。前兩年都是她的父母來北京團圓。
對廣大醫務工作者,吳醫生說,廣大醫務工作者是真的很辛苦,節日也還要堅守崗位,期望所有醫務工作者都能保重身體和安全,永葆活力!
家政人員篇
付阿姨第二次不回家過年(李影/攝)
作為千萬北漂者之一,來自黑龍江哈爾濱的付阿姨,已經53歲了,現在是一名住家保姆,來北京工作已經一年有餘,而今年是她第二次不回家過年。
付阿姨說,自己的兩個女兒都已工作多年,大女兒在北京已經7年了,2018年的時候決定和愛人來北京打工,一是覺得這邊賺錢相對多一些,更重要的是來這邊也能照顧女兒。
談到不能回家過年,付阿姨則微笑著表示,「今年是我們第二年沒有回家過年了,但愛人和兩個女人今年都在北京,所以在哪裡過年都是一樣的,也很開心。」說到新年願望,她則有些抱歉的說,「父親已經80多歲了,以前每年初七都會陪他過生日,但是今年要缺席了,雖然不能回去看他,但祝親人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希望父親身體健康,來年一定回去看他。」
飯店安保篇
作為北京遊客量最大的美食一條街,常年飄香的簋街上大部分餐館春節假期仍照常營業。「95後」陝西小夥小盧在簋街一家生意紅火的飯館做安保,主要負責引導顧客停車,並在客流高峰期間應對店內的各種突發情況。臘月的京城寒風格外凜冽,但他得在店外一站就是大半天。他穿著一身黑色羽絨服、戴耳罩,臉凍得微微發紅,笑起來帶著年輕人特有的朝氣。
小盧是簋街某家餐廳的安保人員,今年不回家過年(郝佳/攝)
小盧說,今天春節不打算回家過年了,原因簡單也無奈:「沒錢」。來到北京打工一年有餘,談到現在的工作,他說,累倒是其次,但做服務行業有時會遇到態度不好的客人,「心裡就有點煩」。而食客一個暖心的眼神,一聲對其工作認可的「謝謝」,又化作他努力做好分內事的動力。
小盧表示,以前老在外頭跑也不戀家,但近兩年格外想家了。他最牽掛的就是遠在老家的母親,希望她能身體好好的。常年在外打拼,小盧現在一有空就會跟媽媽通個視頻、打個電話,給她匯報近況。他說,母親最近看著有點胖了,希望她多散散步,注意飲食健康。
談到2020年的願望,小盧有些靦腆地說,盼著今年能跟對象把婚結了,在北京有自己的小家。
超市員工篇
2017年1月17日晚上10點鐘,在鄭州市東瑞園小區門口的一家超市裡,40歲的店員劉霞仍在忙活:一會幫顧客過稱,一會掃碼收錢。超市夜裡12點打烊後,她才能回到另外一個小區的出租屋。
夜裡10點,劉霞還在忙活(趙三軍/攝)
劉霞來自河南省柘城縣安平鄉後王村,家中有兩個孩子,14歲的女兒正在上初中,12歲的兒子在上六年級,兩個孩子是她的全部希望,「孩子學習成績一般,不指望他們將來能考上多麼有名氣的大學,只希望他們能平平安安。」劉霞說。
劉霞的丈夫在上海打工,夫妻平時就難得見一次面,這個春節,劉霞所在的超市春節不歇業,她和另一名店員要留下來值班,仍然無法與丈夫團聚,好在兒子前幾天剛剛來到鄭州,準備陪她一起過年,這給了她莫大的安慰。談及春節值班的感受,劉霞淡淡說,她也想回家與親人團聚,但店裡總要有人值班,「都是為了生活,沒辦法。」
新聞工作者篇
2017年1月26日,央視主播朱廣權在進行新聞播報的時候說:「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風裡雨裡節日裡我們都在這裡等著你,沒有四季,只有兩季,你看就是旺季,你換臺就是淡季」。
小張是一名參加工作近4年的新聞工作者,對他而言,今年的春節和往年一樣,都是:回家過年+在家值班。小張說:「只要有電腦,我的工作在家裡也可以做。在春節期間,我和我的同事們會輪流在家值班,把我們要做的工作做好。」
「就像央視主播朱廣權說的那樣,只要有受眾需要我們,我們的工作就會365天不停歇」。小張說,他一年只能回2次家,一次是國慶節,一次是春節。還好,2020年,家鄉的高鐵就要開通了,到時候回家會非常方便,就可以經常回家看看。
2019年,小張買房了,訂婚了。2020年的春節就快到了,小張想對爸媽說,小張已經參加工作,不再花家裡的錢了,希望爸媽可以不用那麼辛苦,可以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
小張說,2020年,希望全家人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家和萬事興。希望2020年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工作順利、心想事成。希望2020年所有人都好好的,有更多的美好發生。
教師篇
27歲的小樂,是一名高中英語教師,從事教師這一行業已經5年了,小樂說:「教師是一個走心的行業,因為我不僅要為自己負責,更要為我的學生負責,尤其是緊張備戰高考的高三生。」
小樂在去往家教的路上(李影/攝)
「高三的學業任務相當緊張,不僅假期非常短,很多上進的學生們甚至利用自己僅有的年三十到初六的7天假期玩命學習,想要在6月取得滿意的成績,學生們都沒有鬆懈,身為老師怎麼能夠鬆懈呢。」小樂說道。所以今年,小樂要在北京和她的高三學生一起度過忙碌的除夕新年,這也是她第一次在外邊過年。
談到沒有回家過年,小樂很釋然地說:身為老師就是要和學生並肩作戰,現在雖然覺得累一些,但等到6月高考結束,看到自己的學生取得滿意的成績,那時就會覺得當老師是最有成就感的事。而且到了婚嫁的年紀,父母都開始擔心我以後的小日子過的苦,所以也正好趁著現在年輕,多賺些錢,再回家鄉。
對於新年願望,她說,希望家人都平平安安,身體健康,財源滾滾。並且爭取在明年和男朋友結婚,有個自己的溫暖的小家。
企業職工篇
對於剛剛參加工作的楊女士而言,今年是她回家過春節最晚的一次。楊女士說,「我今年剛剛參加工作,目前是在一家國企做黨務工作。我是臘月二十八那天才回家的,正月初九就要離開家鄉去北京上班」。
楊女士說,「爸爸媽媽平時工作特別辛苦,好在今年我參加工作開始掙錢了,爸爸媽媽就可以不用那麼辛苦了。我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趕緊給爸爸媽媽準備一個大紅包,這是我的新年願望」。
「我會在回家見到爸媽的時候,當面告訴他們:小烏鴉要反哺了,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楊女士說。
奔波之後,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忙碌之餘,才發現從從容容才有情。堅守崗位,不僅是對工作的一份支持,更是為了更多家庭美好幸福生活的堅守。
在此大白新聞向春節期間仍堅守崗位的各行各業的人們致敬!並祝大家新年快樂,闔家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