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黑坑釣魚和野釣有著很大的區別。野生魚相對比較健康,吃餌乾脆且力度大,但是黑坑中的魚不僅吃口更輕,甚至還會出現滑口魚,也就是魚被多次釣放後對子線的存在非常敏感,在吞餌的瞬間一旦感覺到了子線的存在就會立馬吐鉤。
所以在釣黑坑回鍋魚以及滑口魚時,都會使用更細的子線,目的是能夠讓這些警惕性極高的魚順利吞餌,但是使用細子線又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子線的強度降低,切線的概率大增。在黑坑中經常有一些釣友一場魚釣下來切線跑掉的魚比釣上來的魚還多,如果能夠避免切線,那麼成功上岸是沒有任何懸念的,於是很多釣魚人就會產生使用PE線的想法,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大力馬」,理由是PE線不僅細,而且很軟,最關鍵的是PE線的強度高,不易切線。但是在實際垂釣的過程中,情況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美好。
不是所有的PE線都很軟
PE線是由多股線繩編織在一起做成的,因此可以分為3編、4編、8編、9編、12編等不同類型,編數越多硬度越高,擋口的概率也就越高,但是編數越多的PE線強度越高,所以這也說明沒有任何一種魚線是完美的,在強度與硬度之間總是會存在矛盾。這也是PE線與尼龍線之間最大的區別,尼龍線雖然非常柔軟,也很細,但是強度低,PE線只有3編和4編柔軟度比較高,而且強度比尼龍線高很多。
PE線並不細
如果將尼龍線與PE的線徑對比就能發現,PE線的線徑普遍小於尼龍線,但是強度卻比尼龍線高很多,這也是很多釣魚人認為PE線比尼龍線更好的重要原因,其實PE線很細這是我們被測量數據所欺騙而導致的錯覺。
PE是線繩編織在一起製成的,而這樣的線繩很容易在受到擠壓時變形,也就是說PE線在受到擠壓之後會由圓柱形變成扁平形,這樣一來在測量工具上顯示出的數值也就會很小,其實並不是PE線很細,只是線被壓扁了而已。
黑坑使用PE線的利與弊
總體來說,PE線更適合在野釣的時候來使用,因為野生魚吃餌非常乾脆果斷,不容易出現擋口。但這並不意味著PE線不能用來釣黑坑,只是對魚情有特定的要求。
PE線的強度高,但是在水中的隱蔽性很差,想要在黑坑中使用PE線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垂釣的必須是生口魚。PE線的隱蔽性非常差,回鍋魚甚至是老滑魚很容易察覺到PE線的存在,極易出現擋口。
第二,魚的密度必須高。魚吃餌越乾脆擋口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在魚的密度較高,形成搶食狀態時才能使用PE線,所以PE線在密度較高的大炮黑坑中最常見,因為魚的密度非常高,不易出現檔口,釣魚人基本都會使用PE線搭配飛磕或飛抄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