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君簡介】
穎兒 |博物繪畫愛好者
2014年開始關注博物學,進行博物繪畫的創作和推廣
曾為以下博物書籍繪製插畫
▼▼▼
√《呦呦有蒿-屠呦呦與青蒿素》
√《燕園草木補》
√《崀山草木情》
√《滇香四溢》等
2015年11月赴北京大學
參加中國首屆博物學文化論壇做發言
2015年12月赴武漢/北京/上海廣東
進行博物繪畫傳播活動
If I love you, what business is it of yours? (我愛你,與你無關。)
這大概是我讀過歌德的眾多名句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的,歌德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隨便張口就能說出優美哲思的詩人和作家。(我猜大多數小夥伴應該也是如此,對吧!)
所以三年前,在一本植物學書籍上偶然看到歌德還有植物學家的身份,頓時驚呆了。(後來又陸續知道歌德還是個思想家、科學家和畫家,真是全才)
歌德試圖尋找一種自然界的「原型植物」作為一切植物的本源,他覺得只有存在這樣的「原型植物」,人們才能認定不同形態的植物都是「植物」。後來在西西里島上,歌德靈感突發——未必是原型植物,也可以是植物的某一個器官,作為一切植物的原型,在無數的變化中形成各種植物。而這一器官,歌德認為就是葉子。
由此,歌德得出了他的「葉子變形理論」——植物是從最簡單的葉子演變而成的。從種子萌發那一刻開始,葉子逐步變得多樣化、減損、增加,並且變得更完美、更細、更輕、而後集中到花中,最終把種子釋放,或再開始一段新的歷程。
歌德的浪漫主義不僅僅體現在了它的文學作品裡,還體現在了他的植物學研究裡。可是,這種浪漫簡直是顛覆了我這個植物小白的認知啊——都是葉子變的?可是,根哪裡像葉子了?莖哪裡像葉子了?萼片哪裡像葉子了?(話說好像有的萼片還真有點像)還有花瓣,花瓣哪裡像葉子了?……
綠萼 (圖片來自網絡)
嘖嘖!不可思議!無法理解!
算了,理解不了的事情還是暫且拋之腦後吧。
這一拋就是兩年多,直到今年在北京植物園看到一株植物。
綠萼
那是一種渾身上下綠油油的植物,在枝條盡頭看到花朵的瞬間,覺得稱之為花朵實在有些勉為其難——狹長的「葉形」、清晰的「葉脈」、具齒的「葉緣」,還有略顯乾燥的質感,實實在在就是一簇葉子啊!
當時第一個湧上腦海的就是歌德的植物變形理論——花是由葉子變形而來,眼前這種花顯然就是葉子變成花瓣後一不留神又返祖了,重新顯現出葉子的模樣。
這是什麼花?
答曰:綠萼,一種古老的月季品種。
月季!!!
仔細打量一番,除了花不像,其它部位倒確實是月季的樣子。
真奇怪,必須好好了解一下!
綠萼Rosa Chinensis,花形奇特,色彩純綠,花蕊退化、花小無香,因其花瓣猶如綠色萼片得名「綠萼」,又因花色像三國時候關羽的綠色袍服得名「帝君袍」、此外還有綠繡球的別名,後來又被老外們稱為「月季世界中的怪物」和「中國綠色月季」。
綠萼因其花心退化成一團捲曲的萼片,沒了生殖器官,不能進行有性繁殖,只可通過扦插、壓條、嫁接等方式進行無性繁殖。
古代時候,受技術所限,綠萼算是稀有之物。而現在,我查了萬能的某寶,一株綠萼只需要二三十塊錢就能輕鬆進入尋常百姓家。
初識綠萼時,我拍了好多照片,前幾天偶然翻手機相冊看到,勾起美好的回憶,頓覺手痒痒,便畫了一朵。
著色的時候,我刻意加強了光影,因為我希望在畫出綠萼之奇美的同時,表現出一點陽光的燦爛。
畢竟已經冬天,大東北的寒冬總是漫長寂寥。我想,清新的綠意和暖暖的陽光,光是畫畫、看看,也足以慰藉了吧。
明天恰好是我四十歲的生日。這幅生日前夕完成的《綠萼》,就算是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祝福我的四十歲以及以後的歲月裡,如花綻放,在陽光裡。
最後,我們一起欣賞歌德《植物的變形》:
……
寶貝兒!園中的花朵們正是上帝的唱詩班
唱給人們隱秘的法則,唱給人們神聖的奧理。
啊!且讓我滿懷著甜蜜幸福告訴你一個簡單的答案吧!
一定要留意植物的生長過程
觀察它們怎樣萌芽、怎樣一步步開花,而後結果
……
畫材介紹:
紙:康頌丹楓葉
筆:秋宏齋 蒲公英、小染
顏料:泰倫斯丙烯
小編寄語:今日冬至,乃北半球白日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由此進入數九寒冬。各地習俗不一,一般北吃餃子南吃湯圓。願各位與這冬日陽光一起,就著各地習俗吃好這一碗冬至水貨,準備迎接春天的到來!
-END-
如果喜歡,轉發哦
編輯|西遇
重 拾 自 然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微信號:zhiwufenleiqun
新浪微博:重拾自然
新浪博客:重拾自然
註:本公眾號由重拾自然工作室運營
重拾自然工作室長期承接以下業務:
野外科學考察,物種鑑定,科研材料採集,戶外拓展活動與博物旅行,家庭園藝,自然、文創課程分享,自然類自媒體運營與主題影展,基礎農產品推廣與自然農業傳承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重拾自然工作室,了解更多活動和產品
聲明
1、本公眾號推文部分涉及觀賞、食用、藥用的介紹僅是根據作者生活經驗或文獻檢索的個人分享,未經任何科學考證,如需使用,請自行謹慎甄別或諮詢更專業人士,同時也絕不作為野外採挖的依據。
2、本公眾號頭條推文均為原創內容,歡迎閱讀者在個人網絡媒介進行由原文連結轉發的全文轉載;謝絕改編、摘錄、部分轉載,謝絕全文複製或重新編輯後自創新的連結發出。轉載時保留能夠跳轉至原文的連結,並保留本聲明。
3、超出上述許可的範圍如其他微信公眾號或印刷品等,如需轉載或使用,請先發函至郵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聯繫。如有非法轉載,將追究一切侵權行為。公眾號長期接收自然類原創文章,投稿可發至郵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