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半澤直樹》這部講述日本銀行業的影視作品,讓男主演堺雅人聲名鵲起,一下子成了能和木村拓哉在收視率上分庭抗衡的存在。七年後的《半澤直樹2》首播,憑藉22%的收視率,打破了木村拓哉作品《南極大陸》保持的記錄。
當初《半澤直樹》完結之後,第二部的呼聲就非常高,因為結尾並不是一個圓滿的大結局,而且留下了巨大的懸念
結局中,男主半澤直樹揭發了常務董事大和田的巨額違規貸款,為東京中央銀行挽回了巨大的損失,同時也讓中野行長擺脫了危機,鞏固了自己總行長的位置。
然而,就在很多同事都認為半澤直樹即將被升職,甚至可能連跳兩級直接進入董事會的時候。中野行長的處置卻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犯下巨大錯誤的大和田,只是從常務董事降為了普通董事,繼續保有席位。
而立下功勞的半澤直樹,卻從總部營業二部次長,調職到東京中央證券企劃部擔任部長。表面上看,從次長成為部長是升職,實際上卻是從母公司被下放到了子公司。這在日本的職場體系中,更像是處分。
這個結尾中,中野行長為什麼要如此對待自己的「恩人」半澤直樹,成為很多人的疑問。
對於大和田的處置,劇中給出了解釋,那就是除掉一個大和田簡單,但是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大和田出現。中野行長的目的是解決東京中央銀行派系的問題。所以收攏大和田,控制大和田代表的舊產業銀行勢力,才是最好的結果。
而在第二季開頭,我們也看到,大和田已經向中野行長表態效忠,並且喊出了「知恩圖報」的口號,和半澤直樹的「加倍奉還」異曲同工。
但是這並不能解釋半澤直樹被貶職的原因。於公於私看,培養壯大半澤直樹都對中野行長更加有利,他根本不需要用犧牲半澤直樹,來討好大和田。這樣做反而會給自己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例如「卸磨殺驢」。
中野行長能在混亂的局面裡,穩居總行長多年,能力絕對不簡單。他對半澤直樹的安排也不會是表面那麼簡單,那麼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這個答案終於在七年後,《半澤直樹2》第一集中,浮出了水面。
大和田代表的勢力雖然倒下了,但是東京中央銀行內部的派系鬥爭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董事會裡還有另外一個巨大的山頭,那就是三笠副行長代表的勢力。三笠之前在董事會裡和大和田分庭抗衡,加上中野行長,勉強是一個三角制衡的穩定局面。
如今大和田倒下,中野行長勢力壯大的同時,三笠的勢力一樣壯大,在《半澤直樹2》的第一集裡就顯露了這個人的野心。他想要統一所有的派系,取代中野坐上總行長的寶座。
三笠毫無疑問,是這一季最大的boss,中野行長最大的敵人,也是半澤直樹的敵人。所以,中野調任半澤直樹去東京中央證券,目的就是為對付三笠副行長做準備。
三笠作為董事,分管的是東京中央銀行和旗下子公司的所有證券業務,其中就包括了半澤直樹所在的東京中央證券的業務。然而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業務是存在競爭關係和利益衝突的。
把這些信息聯繫到一起之後,便可以分析出,中野行長的目的,應該是培養半澤直樹取代三笠,成為負責證券業務的董事會成員。如果安排到銀行的證券部,在三笠的眼皮下,半澤很難得到機會和成長,所以調任到東京中央證券剛剛好,等待時機成熟,重新回歸銀行證券部。
按照第一季的劇情節奏,半澤直樹大概率會在第一個副本,也就是spiral公司被收購案後,調回東京中央銀行,取代伊佐山成為銀行證券部的部長,正式和三笠副行長展開較量。
對於半澤直樹來說,負責證券業務更符合他的人生理想。銀行貸款終究厭惡風險,需要抵押品。對企業經營只能是錦上添花,難以雪中送炭。但是股權融資,卻能從更長遠的方向,去考慮和幫助企業的成長。
而對於中野總行長來說,最終在董事會裡培養出半澤直樹和大和田兩座山頭是最好的結局,兩邊因為過往的仇怨互相制衡,但卻都是他的人,恰好達成一種最有利於他的平衡。
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當然如果半澤失敗,中野也不會造成什麼損失,他只是下了一步閒棋,給了半澤機遇和風險,剩下的就看半澤發揮了,期待「以牙還牙」。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