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讀《道德經》,「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2021-01-18 九品軍師府

柔似水,剛似刀,但是刀卻無法切斷水,水卻能切斷刀(當然是高壓水槍),這個問題也許小孩子都能看得懂,但是其中蘊含著深刻的大道理。好比太極拳裡面講究以柔克剛,用柔的方式去對應剛強,這不是無能,這是大智慧。老子在《道德經》中就闡述了這樣的思想,今天我們來看一看老子是如何表達他對柔和剛的看法。

老子的《道德經》中原文: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正言若反。

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所以沒有任何事物可以代替水。弱可以戰勝強柔能夠勝過剛,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也沒有哪個人能做到。所以有道的聖人這樣說:「能夠承擔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能夠承擔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水作為柔弱的象徵貫穿於老子思想的整個過程之中,也是被老子所稱道的,老子藉助聖人的話來說明真正的君主應該具備的品行,只有能夠承擔國家的恥辱,以民為主,愛惜百姓,才配做天下人的統治者。

春秋時,著名思想家老子的老師常樅病重了。

老子前去看望他,問道:「先生病得如此重,有什麼遺言可以告訴弟子嗎?」

常樅對老子說:「經過故鄉要下車,你記住了嗎?」

老子回答:「經過故鄉下車,就是要我們不可以忘舊。」

常樅又說:「看到喬木就迎上前去,你懂嗎?」

老子說:「看到喬木迎上去,就是告訴我們要敬老。」

然後,他又張開嘴給老子看了看,問道:「你看我的舌頭還在嗎?」

老子說:「當然還在。」

常樅又問:「我的牙齒還在嗎?」

老子說:「早就沒有了。」

常樅又問老子:「你知道原因是什麼嗎?」

老子回答說:「那舌頭所以存在,豈不是因為它是柔軟的嗎?牙齒的不存在,豈不是因為它是剛硬的嗎?」

常樅聽到了這些,滿意的點點頭,示意老子可以離開。

在實際生活中,有的時候要柔,有的時候要剛,也都的時候則要剛柔並濟,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不可墨守成規。事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的,老子和他老師談話中可以看出,他們覺得舌頭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他柔軟,而牙齒顆粒不剩,是因為它過於剛強。充分展示了老子的柔弱無為的思想。

在我們的工作中也是如此,能夠柔和地處理事情,才是自己的大智慧,而不是一味的剛強。就好像我們管理中運用的人性化管理,而不是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這樣才能讓整體的企業和團隊具有活力,剛是讓人屈服,柔是讓人臣服,其中道理不言而喻,大家都懂得。

希望大家都能讓自己鍛鍊出以柔克剛的本領,當然最希望的還是任何事情都能柔和的方式去處理,畢竟動氣不是好的方法,有興趣的也可以和我互動分享自己的經驗。

相關焦點

  • 道德經,至柔唯水,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大家好,歡迎學習道德經!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我們對道德經的學習也接近了尾聲。今天我們來看第七十八章,以下為本章原文,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 女寶寶名大全:道德經不易重名的女孩名字,每一個都乾淨好聽
    一、《道德經》中不易重名的女孩名字1. 善若出自《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善行,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惟靜惟柔,水能滋潤萬物,能曲能直。柔天出自《老子·德經·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解釋:遍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
  • 道德經解讀: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這話出自《道德經》第78章,它的原文是:【原文】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正言若反。
  • 小男孩名字精選:10個《道德經》氣宇軒昂的男孩名字,肌膚若冰雪...
    一、《道德經》中氣宇軒昂的男孩名字1. 唯賢出自《道德經》: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唯」在文中是只有,「賢」是有德有才的人。所表達的核心是本章雖然只有寥寥數語,卻說破「取捨」之道!勝明出自《老子·道經·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解釋:了解他人的人,只能算是聰明。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有智慧。能夠戰勝別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夠戰勝自己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3.
  • 《道德經》揭示人生成功的秘密!
    柔弱不爭是道教修養自我,處世生活的教義,太上老子從對自然界的觀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闡述了「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的道理。所以「道」以柔弱為用,道教徒信道學道,以柔弱的教義思想規範和修持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 讀《道德經》有感:少私寡慾、悟道修身
    道德經: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譯文:塞住慾念的孔穴,閉起慾念的門徑,終身都不會有煩擾之事。道德經: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譯文:如果打開慾念的孔穴,就會增添紛雜的事件,終身都不可救治。道德經: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譯文:能夠察見到細微的,叫做「明」;能夠持守柔弱的,叫做「強」。運用其光芒,返照內在的明,不會給自己帶來災難,這就叫做萬世不絕的「常道」。
  • 道德經取名大全:天香國豔的女孩名字,將來必定大有可為
    一、《道德經》中天香國豔的女孩名字1. 綿若出自《老子·道經·第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解釋:生養天地萬物的道(穀神)是永恆長存的,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體的生育之產門,這就是天地的根本。連綿不絕啊!它就是這樣不斷的永存,作用是無窮無盡的。2. 之希出自《道德經》: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之,意指持之以恆、善良溫婉。用作人名意指善良、堅持、莫逆之交之義。
  • 老子:道德經五千文,提煉成3個字,悟到的人,一生受用無窮
    《道德經》只有五千文,古往今來,啟發了無數的人覺悟。其精華,提煉成3個字,即:靜、虛、柔。下面詳細分享給大家,悟到的人,勤加實踐,一生受用無窮。靜:清靜為正老子說:「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當寒冷的時候,活動起來,感覺到暖和,這是「躁勝寒」;當炎熱的時候,心靜下來,心靜自然涼,這是「靜勝熱」。
  • 牛寶寶名字:道德經氣質清純的女寶名字,太讓人難以招架了
    以柔出自《老子·德經·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解釋:遍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
  • 鼠寶寶名字全集:10個《道德經》豐盈窈窕的女寶寶名,將來必成大器
    之希出自《道德經》: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之字是一個助詞,相當於「的」的意思。用作人名意指善良、堅持、莫逆之交之義。此名寓意孩子有文採、有才華,前程似錦。2.同玄出自《道德經一章》: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譯文】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 。3.
  • 老子《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可以讓人成熟,「勝讀十年書」
    而老子的《道德經》中這3句話就能讓我們瞬間成熟,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勝讀十年書。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意思是,天地並不是仁愛的,它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有句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現實生活中並不會真正如此。
  • 解密《道德經》:「上善若水」真實的含義是什麼,你真的了解嗎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上善若水」,是說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而無取於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溼的地方。在此後的七個並列排比句中,都具有關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
  • 老子道德經的三個最高智慧,柔、靜、慢!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五千字的《道德經》成就了中國古代哲學的高峰。在此時,我們不妨讀一讀《道德經》,用老子的大智慧,獲得精神上的大清涼。老子的「清涼」主要表現在三個字上面:柔、靜、慢。柔,可以說是老子的第一法寶。《道德經》貴柔。老子讚美水、嬰兒、女人(雌性),主要就是因為他看到了陰柔的力量。
  • 男孩名字大全:道德經堂堂正正的男孩名,可鹽可甜,可奶可仙
    一、《道德經》中堂堂正正的男孩名1. 利民出自《老子·道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教言出自《老子·德經·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解釋:「不言」的教導,「無為」的益下,普天下少有能趕上它的了。3.
  • 《道德經》:「柔弱勝剛強」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老子沒有向孔子闡述什麼是道,卻在出函谷關時,特意留下五千言《道德經》給關令尹,其用意眾說紛紜,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是從歷史看來,《道德經》對於開啟人們的智慧,的確起到了很大作用。《道德經》能開啟人們的智慧,裡面有許多的話涵義極深,很少有人能真正看懂的。
  • 易經解道德經之三十六 微明二字才是本章的核心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六 章將 欲 歙 之 , 必 故 張 之 ﹔將 欲 弱 之 , 必 故 強 之 ﹔將 欲 廢 之 , 必 故 興 之 ﹔柔 弱 勝 剛 強 。魚 不 可 脫 於 淵 , 國 之 利 器 不 可 以 示 人 。後天易都是陰陽之道。要麼是陽長陰消,要麼是陰長陽消。陰陽這一對矛盾時刻處在變化中。
  • 道德經起名大全:10個勇敢堅強的男孩名,讓人魂牽夢縈
    天富出自《老子·道經·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解釋: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4.
  • 道德經,讀不懂也要讀
    從現有《道德經》文字中領會老子的思想,才是品讀《道德經》的核心,而不是考證並為老子的原文原意糾偏。即便非要這樣去做,也是專門研究老子的人該做的事。 回顧一下,自己讀過不下6種版本的《道德經》,目前手頭時常翻看的一本是九州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清代黃元吉所著《道德經講義》。
  •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儒家和法家制定規則不同的是,老子提倡無為而治,要從跟不上解決源頭問題,從每個人的內心去樹立起一個規範的榜樣,而不是流於形式。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學習一下老子的看法。老子的《道德經》中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 品讀經典|《道德經》中有哪些讓人「醍醐灌頂」的句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道德經》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也被譽為「萬經之王」,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