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至3月27日期間,外賣平臺的監管和食安問題依然牢牢佔據輿論焦點,繼「餓了麼」被央視3.15晚會曝光存在問題,「美團外賣吃到蟲子」又被媒體所重點關注。美團在事件處理過程中表現出較為積極的態度,避免了事態的擴大化,但事件依然加劇了民眾對外賣平臺的不信賴感。「韓國遊餐廳」被披露食物差,存在質量問題引起國內網民憤怒和不滿,只接待中國遊客被部分網民解讀為好過國內無良商家只賣國內消費者,該事件再次說明提升中國消費者信心任重而道遠。老字號糖果品牌大白兔奶糖攜手法國時尚品牌推出限量珍藏版,漲價9倍引發熱議,大白兔企業強調更換的是經營理念,以及普通包裝售價不受影響消解了網民疑問。近日,中國雨潤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南京雨潤未能按時償還短期融資券,已構成違約。雨潤深陷債務危機再次引發媒體關注,雨潤存在的激進擴張、管理問題和如何度過這次危機成為關注重點。
【食品行業輿情熱點解讀】
1.女子叫美團外賣吃到蟲子 外賣平臺信任度再受挫
3月24日,《京華時報》曝光盧女士通過美團外賣在「小嘿冒菜」訂餐後發現餐中有數隻蟲子,之後索賠2000元遭拒。3月25日,《京華時報》進行了跟蹤報導,稱美團外賣和涉事商家「小嘿冒菜」分別向盧女士致歉。美團給予盧女士500元卡券賠償。「小嘿冒菜」則給予盧女士2000元賠償。美團外賣表示,美團外賣與商家合作前,會進行相應的審查工作,該商家證件齊全,且之前無不良記錄。美團外賣堅持以消費者為首位,事發後,已對該商家作出下線處理,並將持續對商家的衛生進行監督。
媒體多以轉載《京華時報》報導為主,網絡輿論場的討論相對更為激烈,網民不僅批評外賣平臺監管不到位,對賠償金額等問題也存有不少疑慮。事情雖然獲得較為圓滿的解決,但電商外賣在「315」重點曝光後備受質疑,美團外賣再現蟲子使得網民對電商平臺外賣的信任感急劇降低。多彩貴州網評論指出,「網際網路+」的電子商務經營模式不僅是與時俱進的新型商業經營行為,而且是適應生活快節奏的現代時尚商業經營服務的新生事物。政府不能僅僅偏重於對「網際網路+」的社會輿論宣傳,而應當高度關注如何對廣大消費者的利益負責,而應當在法律層面明確監管職能。只有監管只能更加明確,才能讓監管部門和監管工作者依法履行好監管責任和義務。只有這樣,廣大消費者的權益才能不受侵害。
美團再出食安問題,電商外賣平臺信賴度堪憂。上一周央視315晚會曝光「餓了麼」黑作坊問題之後,電商外賣平臺對入駐商家的監管問題就成為熱議話題,媒體「樂此不疲」的深挖各個電商外賣平臺存在的問題。在此輿論氛圍下,美團外賣吃出蟲子成為典型,雖然美團較為迅速和正面的處理了事件,防止了負面影響擴大化,但作為四大外賣平臺之一的美團,監管缺位實質上暴露的是整個外賣平臺的普遍性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為食品行業發展之基礎和根本,外賣平臺所暴露的問題,是新生事物發展過程面臨的必然阻礙,需要平臺自身、政府監管部門以及民眾的共治。
網民對賠償問題存疑,合法合理性懲治機制待普及。美團和商家共同賠償了受害者2500元引發了爭議,有網民指出受害者消費23元,按照退一賠十,不足千元的按照一千元賠償的標準,索賠2000元的訴求沒有法律依據。實際上,《食品安全法》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索賠2000元並不是無法可依,網民多忽略了「要求支付損失三倍的賠償金」的這一規定。對於媒體和政府監管部門而言,除了鼓勵消費者積極維權,還應普及相關維權法律知識。
2.「韓國遊餐廳」食品存問題引中國網民不滿
3月13日,韓國電視臺「A頻道」(Channel A)在《飲食X檔案》節目中曝光了韓國的一些只接待中國團體遊客卻禁止韓國人入內的所謂「中國團體遊客食堂」。遊客反映這類餐廳的食材顏色異常和口味奇怪,甚至「不知道吃的什麼」。3月23日,新華網報導《韓團遊黑幕:餐館只接中國人 海鮮生產日期為三年前》,「韓國遊餐廳」亂象引發關注。3月25日,《北京青年報》對這一問題再次做出重點報導,記者還就該問題向韓國旅遊發展局求證,韓國旅發局表示不清楚情況,正在調查。鳳凰網、南方網等媒體的轉載,促使輿情熱度達到高峰。
「韓國遊餐廳」只接待中國人,食物存問題引發中國網民憤怒情緒。韓國節目和國內媒體曝光了韓國遊的種種黑幕特別是餐廳飲食存在的問題後,在網絡輿論場掀起波瀾,多數中國網民極為憤怒,謾罵和指責性言論呈現出民族情緒,不少網民呼籲抵制去韓國旅遊,也有部分網民表示旅遊團存在很多的類似問題。
「只接待中國人」引另類解讀,中國食安環境再遭詬病。被曝光的「韓國遊餐廳」由於「只接待中國人,禁止韓國人入內」被解讀為韓國商家坑害國外遊客,有網民指出對比中國,國內商家只把問題食品賣給自己同胞更為「可恨」。國內食安問題的頻發使得民眾嚴重缺乏安全感,即使是國外出現食安問題都最終會引向對國內的抱怨,足見國內網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和擔憂,要消解這種悲觀情緒,不僅需要媒體客觀公正的報導和解讀食品安全問題,讓民眾理性看待國外和國內食安問題差異,更為重要的是要從根本上改善國內食安環境。
3.大白兔奶糖換裝漲價9倍引爭議
近日,老字號糖果品牌,大白兔奶糖攜手法國時尚品牌「agnesb.」推出限量珍藏版——藍色、粉色兩款兔形鐵盒裝的奶糖,售價是傳統普通包裝大白兔奶糖的10倍。對此,Agnes b上海分公司的工作人員稱,2014年的時候,公司希望能夠和國內一些知名的老品牌合作,用新設計來為老品牌提供一些時尚風格。當時他們請公司的設計師分析了大白兔奶糖的特點,雙方最終確立了這種風格,希望這種設計可以讓產品顯得更年輕。
新包裝的報價引起了較多的爭議,正反觀點兼而有之。正面觀點如四川在線就認為應理性看待「大白兔奶換了身衣裳」,如果大白兔奶糖僅僅是換了一個包裝,價格就貴的離譜,它早早晚晚還是會被消費者拋棄的,消費者不是憨子不是傻子,未必就不如商家聰明。不妨把選擇權交個市場,交給百姓,何必搞輿論審判?《內蒙古日報》認為,大白兔奶糖通過「換馬甲」實現身價暴增,形象、直觀地佐證了創新的巨大能量,劍走偏鋒的蛻變之旅,對很多經營者或是一次「猛醒」。反面觀點則認為大白兔的換衣創新微乎其微,南方網指出,作為國內知名奶糖品牌「大白兔」,好不容易出現了一次外包裝創新,卻不但企業自己沒有可用的自主產權包裝設計,即便是放眼國內也很稀缺,不得不穿上「洋裝」,成了「洋大白兔」,無疑更多凸顯的還是我們長期以來,包括企業在內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創新,以及這些產權的現實產能轉化,依然是不足和令人擔憂的。長江網則質疑,大白兔換新包裝後價格上漲10倍,是否存在欺騙消費者的嫌疑。
對於大白兔換包裝後的漲價,網民態度有一個轉換過程。初期,不滿和困惑佔據主流,多數網民先是紛紛「吐槽」物價飛漲,再也吃不起大白兔了,詢問以後是否都是這個價。待明白只是限量特別版之後,不少網民表示了理解,認為這只是營銷宣傳的一種手段而已,並非所有的大白兔都漲價,部分媒體報導有些危言聳聽。
輿論除了聚焦漲價問題之外,對於大白兔穿上「洋裝」這一創新舉動也進行了深入探討,有稱讚其勇於創新的,但也有認為依靠外企說明自主創新意識不足的,該事件不失為一次成功的營銷活動,其引發的關注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白兔的品牌知名度。特別是大白兔企業不斷強調「換的不僅是一個包裝,還有產品的配方,還有經營的理念」「普通款不受影響」,及時說明了漲價緣由,回應了輿論關切點,從而消解了公眾疑惑,避免了事態朝不好的方向發展。
4.雨潤深陷債務危機再獲關注
3月21日晚,雨潤集團下屬上市公司中國雨潤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雨潤食品」)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附屬公司南京雨潤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南京雨潤」)未能按時償還短期融資券,已構成違約。此外,3月21日,南京雨潤已兌付短期融資券的部分2.2億元本金及所有累算利息3225萬元。雨潤食品在公告中表示,南京雨潤違約情況或已觸及集團所訂立的若干借款的交叉違約條款,從而可能會導致雨潤食品需立即償還14.5億元。
媒體多聯繫祝義財被查一年的背景,並從公告和之前雨潤的表現作出評價,認為雨潤已經陷入了債務危機的漩渦中。《祝義財被查一年後:雨潤資金鍊岌岌可危》、《雨潤債務危機升級 董事長祝義才首富變「首負」?》等報導都深入分析了雨潤所面臨的嚴峻局面,指出這已經不是雨潤食品第一次面臨債務危機。2015年10月12日,南京雨潤就曾發布公告聲明,「其將於10月18日到期的13億元中期票據本息兌付存在不確定性」,之後又表示,中期票據已如期兌付,外界猜測支援南京雨潤的神秘資金來自於當時有意收購雨潤集團的融創老總孫宏斌的運作。對於雨潤為何會陷入財務危機,媒體分析認為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一是與激進擴張有關,此前雨潤大量建設新的加工項目和物流基地,形成過多的產能無法利用,而新建工程又佔用大量資金難以回籠;二是自身管理存在在問題,雨潤食品安全屢屢出事導致產品市場份額持續下滑;三是祝義財被查對南京雨潤經營、融資及財務等方面造成很大的衝擊,提前觸發了南京雨潤的債務危機。從媒體報導和分析來看,雨潤危局頻現,發展前景不被看好。
雨潤資本市場受挫,雨潤食品3月18日發布停牌公告,3月22日復牌後股價大跌,跌幅一度高達14%。雨潤如何度過危機也成為媒體的重要關注點。《時代周報》稱雨潤正在尋找新的「第三方」,這個新的「第三方」或是楊國強的碧桂園,與融創中國相比較,碧桂園無疑對收購雨潤集團有著更為強大的動力。《國際金融報》則引用中投諮詢顧問崔瑜的話指出,給出建議:「雨潤要想度過此次危機,一方面可以剝離雨潤集團旗下的地產業務,眾多房企都垂涎於雨潤的房地產業務以及商業、農產品物流、保險等業務;另一方面以雨潤食品為籌碼,與其他企業談合作。雨潤食品是一個上市平臺,且在國內的肉製品市場也是排名前三的企業,對其他企業有較大的吸引力。」
(責編:王曉華、朱明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