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臻楊氏:氣血不足怎麼辦?中醫教你1個方子調好氣血!

2020-12-23 御臻楊氏健康說

如果把人體比作生長植物的話,氣就是陽光,血就是雨露,二者共同作用於人體,使其茁壯成長。一旦氣血不足,長時間下去將導致人體機能全面失調。那麼,氣血不足的人有什麼症狀呢?又有什麼方法可以調理氣血呢?不妨來了解一下。

氣血不足的表現:

①舌質

氣虛的人,舌質為淡,有齒痕,舌苔為「薄白苔」,有津液。

②症狀

易心悸、驚悸、膽怯、食欲不振、納食不香、月經短少、疲乏、不耐疲勞、不耐思慮。

現代很多青年女性,動不動身體就出現睏倦乏力、手腳冰涼、記憶力下降、月經紊亂的情況,這些其實都是氣血兩虛的表現,女性群體因為身體構造的不同,身體對氣血的流失情況更多,對氣血的需求也更多。如果出現以上的表現,且伴有舌像淡白,脈細弱,那一般就是屬於氣血兩虛的狀態,必須及時調養,以恢復身體健康。

1個方子教你補氣益血:

氣血虛,就要補益氣血,因為氣血有一種互生互化的關係,血充足了,它可以載氣也可以營養氣,氣充足,也可以化生新的血液,所以氣血不足的人要「氣血雙補」!

八珍湯:「氣血雙補」有一個很著名的方子叫做「八珍湯」。「八珍湯」有四味藥叫「四君子」,「四君子」分別是黨參、白朮、茯苓以及甘草,負責給身體補氣。另外還有四味藥,叫做「四物湯」,分別是當歸、白芍、熟地黃以及川穹,負責給身體補血。「四物湯」和「四君子湯」合到一起用叫做「八珍湯」,達到氣血雙補的作用。

用量:當歸(酒拌)10克、川芎5克、白芍藥8克、熟地黃(酒拌)15克、人參3克、白朮(炒)10克、茯苓8克、炙甘草5克。

服法:清水兩杯,加生薑三片,大棗兩顆,煎至八分,飯前服用。

配伍特點:全方八藥,實為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的複方。用法中加入姜、棗為引,調和脾胃,否則的話會加重脾胃的負擔,脾胃不能運化,就會導致鬱熱上火。

生活中如何調理氣血不足:

除了掌握一些補氣養血的藥膳良方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更好地輔助氣血調理。

①勤鍛鍊

運動有助於脾胃將營養物質轉化為氣血,供身體所用,還可以疏通經絡,讓氣血充盈!

②遠寒邪

中醫認為,「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寒邪會讓血液瘀滯,導致經絡不暢,這樣會給我們身體帶來比較大的傷害。我們平時應該注意遠離寒邪,冬季應注意保暖,夏季切勿貪涼。

③勿勞心

人的血液循環同心有關,大腦的血液靠心臟源源不斷供給,若思慮過度,就會耗傷心血,所以我們一旦感到大腦疲勞時,就要調節一下,勿勞心傷神。

氣血是健康之本,中醫講:內調外養氣色好。從內到外把身體調理好,人自然也就精神了。如果你發現自己氣血有虛,那就趕快調理起來吧!

相關焦點

  • 氣血不足,容易疲勞的中醫調理法(十全大補湯)
    然後,中醫蓋樓的精神再次被發揚光大,因為很多時候,人們會氣血兩虛(因為氣血是互生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那麼,此時該怎麼辦呢?這個八珍湯,和乾隆皇帝吃的八珍糕可是不一樣的,這個方子是氣血雙補的,由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結合起來,有八味藥,分別是: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在需要滋補氣血的時候,中醫醫生經常會開出此方的。
  • 氣血不足,容易疲勞的中醫調理法(十全大補湯)!
    然後,中醫蓋樓的精神再次被發揚光大,因為很多時候,人們會氣血兩虛(因為氣血是互生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那麼,此時該怎麼辦呢?這個八珍湯,和乾隆皇帝吃的八珍糕可是不一樣的,這個方子是氣血雙補的,由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結合起來,有八味藥,分別是: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在需要滋補氣血的時候,中醫醫生經常會開出此方的。
  • ✎ 氣血不足,容易疲勞的中醫調理法(十全大補湯)
    四物湯被後世醫家稱為「婦科第一方」,「血證立法」及「婦女之聖藥」等。組方思路:本方以甘溫味厚的熟地為君,補腎滋陰養血。配伍當歸補血養肝,和血調經;白芍養血和營以增強補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氣,調暢氣血。綜合全方,補血而不滯血,和血而不傷血,因此,血虛者可用之以補血,血瘀者可用之以活血,是既能補血養血,又能活血調經的常用方劑。
  • 怎樣改善氣血不足?
    調理氣血不足,要辨證,一是要根據主要身體不舒服的表現來選擇補益氣血的藥物,二是要搞明白氣血不足的情況,哪個更嚴重一些。我們先來看看,女人氣血不足五大表現看頭髮頭髮烏黑、濃密、柔順、光亮代表氣血充足;頭髮乾枯、掉發、白髮等都是女人氣血不足的表現。
  • 女性氣血不足的表現,中醫食療方法
    看眼睛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這就表明你氣血不足了。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乾澀、眼皮沉重,都代表氣血不足。皮膚白裡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無斑代表氣血充足。反之,皮膚粗糙,沒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 工作勞累導致氣血不足,你需要這個中成藥!
    四物湯是補血的基礎方,是由熟地、當歸、芍藥、川芎四味藥組成。這個方子最早見於晚唐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被用於外傷瘀血作痛。以後在宋代《衛生家寶產科備要·產後方》、明代《醫方考·調經用四物湯》、清初《濟陰綱目·調經門》等醫學書籍中均有記載和評說。四物湯被後世醫家稱為「婦科第一方」,「血證立法」及「婦女之聖藥」等。
  • 氣血不足怎麼辦?老中醫推薦:多吃4種食物,把流失的氣血補回來
    女性過了30歲之後,自身的機體循環代謝下降,如果再保養不當,就很容易出現、臉色蠟黃、膚質粗糙等表現,皮膚也變得越來越黯淡,這是氣血不足的表現。氣血不足是30歲之後,女性的通病,但是為什麼有的女性光彩如舊,而又得人就會氣血丟失呢?
  • 氣血不足,容易疲勞的道醫調理法(十全大補湯)!
    然後,中醫蓋樓的精神再次被發揚光大,因為很多時候,人們會氣血兩虛(因為氣血是互生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那麼,此時該怎麼辦呢?這個八珍湯,和乾隆皇帝吃的八珍糕可是不一樣的,這個方子是氣血雙補的,由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結合起來,有八味藥,分別是: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在需要滋補氣血的時候,中醫醫生經常會開出此方的。
  • 如何從身體看氣血不足,調氣血5個步驟!
    看眼睛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這就表明你氣血不足了。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乾澀、眼皮沉重,都代表氣血不足。
  • 氣血不足,五臟皆病!調氣血5個步驟助你有個好身體!
    血就是陰,晚上是養血的時候,你不睡,怎麼可能不氣血虧呢?晚上很疲倦的時候洗澡也是很耗氣血的。洗澡還有一個忌諱就是不要早上空腹洗,最近我碰到氣血虧虛的病人,首先就問這個原因,很多都中招。從人體經絡的運行來看,最符合養生規律的洗澡時間是下午五至七點。中醫認為,是脾胃吸收了食物的營養物質,將其轉化為血液。有的人會問,不是血液的來源是造血幹細胞嗎?
  • 脾胃虛弱的人,氣血也常不足,三個方面調理,補益氣血
    脾胃虛弱的人,氣血也常不足,三個方面調理,補益氣血。生活中,您是否經常有那種不想吃東西、全身乏力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來、逐漸沒有了運動的欲望,稍微活動一下就氣喘籲籲的、還時不時來點頭昏眼花之類的?如果上述這些感覺多少存在,那麼,不得不提醒您,您的脾胃有點不好,氣血有點不足了。
  • 中醫怎樣調理氣血不足?看看老中醫怎麼鑑別的
    中醫學覺得,當人出現臉部暗黃、秀髮枯燥乏味、精神不振、全身乏力、女士出現例假量少等病症時,全是氣血兩虛的主要表現,由於血氣來源於五臟六腑,運於經脈,當出現虧本時候造成全身一系列的轉變,非常是女士,因為存有經期,氣血兩虛的狀況更加廣泛。那麼,當氣血兩虛出現時,應當怎樣開展調養呢?
  • 氣血不足之十全大補湯
    這種正氣不足的人,在現在的職場中非常多,但是卻仍然在承擔著非常重的工作任務。此時,可以休息,但是,對於有的人,僅僅休息是不夠的,可能還需要滋補,這個時候,會用到一個經典的方子,叫「十全大補湯」或者「十全大補丸」。
  • 氣血不足容易老!這六個表現幫你迅速判斷氣血到底足不足!
    「氣血不足了吧?」「你快抹個口紅吧,這嘴太白了,趕緊喝點桂圓紅棗茶,補補氣血!」「你這黑眼圈好明顯,是不是氣血不足啊?」女人面部氣色的好與壞,通常與這個時期身體內的氣血、精神、疾病等有關。當一個女人氣血不足的時候,最直接的表現就在臉上,看起來臉色暗黃,無精打採。就算是有再神奇的化妝術,也只能是讓人短暫地擁有「好氣色」。
  • 女人氣血不足怎麼辦,切記「兩個八」!
    可是,眼睛乾澀、眼皮重的話氣血是不足的。眼白顏色混濁及發黃,說明是肝臟氣血不足。眼白出現血絲,可能是肺部和大腸熱。眼袋大則是脾虛,兩目呆滯,晦暗無光等都是氣血不足的表現了。氣血充足手是溫暖的,手心會偏熱或出氣汗,冰冷等都是氣血不足的症狀。指腹扁平、薄弱及指尖細都是氣血不足。指腹飽滿,肉多彈性豐富就是血充足。如果你的手指上沒有半月形,或者只有大拇指有半月形的話那就是寒氣重、氣血不足了。
  • 氣血不足 斑上臉
    但是,想要達到這個目的並不容易,一些不正常的生活規律以及飲食習慣都會導致臉色變差,如果身體出現了氣血不足的情況,不僅僅會導致身體變差,同時臉色也會越來越不好,長斑就是典型的氣血不足的情況。氣血不足臉上長斑中醫方面認為,血液對於身體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
  • 氣血不足,這5個表現很難「隱藏」,多喝「2種粥」,氣血雙補!
    氣血是中醫的一種說法,中醫認為氣血是人生命中最為重要的兩種物質,氣與血如果少了任何一種,生命活動就不能正常運行。氣在人體起到推動調節、中介以及防禦作用,而血則起到滋養調和的作用。氣血不足有何表現?氣血不足指的是氣虛以及血虛,長期氣血不足會導致腹髒功能衰減,從而對身體的健康造成影響。氣血不足的人通常會出現以下幾種表現:手腳冰涼氣血不足的人通常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無論外界氣溫如何變化。
  • 氣血不足,這5個地方一看就知道,趕緊看看吧!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判斷自己氣血是否充足?一、看眼睛俗話說「人老珠花」,也就是說通過觀察眼白的顏色即可判斷出自己氣血是否充足。眼白的主要表現為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這就表明你氣血不足了。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乾澀、眼皮沉重,則代表氣血不足。
  • 氣血不足是定時炸彈嗎?氣血好壞看臉便知!教你3招讓氣血動起來
    氣和血可以在人體的一些細節中發現出來,只要分辨出這些小細節,就能認清各個臟腑氣血的運行狀態,有助於預知疾病、保持健康。既然氣血不足在身體中佔據這麼重要的角色,那麼將氣血不足比喻成一個能影響到身體健康的「定時炸彈」有錯嗎?氣血不足真的會是「定時炸彈」嗎?
  • 氣血足不足,就看這兩處,還有補氣血的四大招!
    1、看耳朵:紅潤、飽滿、有彈性是氣血充足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