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對帶屏智能音箱的應用場景和生態進行了洞察,主要是家庭健身場景和開發者生態兩個部分。作者全面細緻地分析了帶屏智能音箱行業的發展現狀,幫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智能音箱行業。
關鍵結論:
智能音箱開始帶屏幕(文章中亦使用「智能屏」作為代稱)的產品形態起源於2017年,經過3年的發展之後,智能音箱的在中國出貨量(2019 年 3682 萬臺)就已經能夠比肩 iPad 的全球出貨量,且有12%-16%的用戶願意選擇帶屏幕的智能音箱設備。
僅僅是選擇帶屏幕版本音箱的用戶,體量就已經完全滿足一個中型硬體賽道的體量了。比如全球的教育平板(步步高家教機等品牌)市場年份額440萬臺,低於中國帶屏音箱 508 萬臺的體量。
國內自從2020年新冠疫情開始以來,「家庭健身」主題的App (如:Keep、每日瑜伽、Wake)日活、硬體銷售額都呈現了50%以上的同比增長。
從2018年開始,矽谷就出現了以Tonal(智能健身牆)、Mirror(智能健身鏡子)、Peloton(智能健身單車,納斯達克市值129.7億美元) 為代表的三家智能健身公司,都服務於家庭健身場景且獲得投資追捧(如下圖,從左到右分別為:Tonal、Mirror、Peloton 的產品)。產品形態上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針對健身需求,在家中多了一塊屏幕。
眾多線下健身品牌如超級猩猩、Keepland、Shape 等都在疫情期間上線了線上直播付費課程,且證明業務可長期運轉。
(1)智能音箱已經出現特定人群的指向性
下圖來自小度智能屏的網站,可以看到年輕人、老人、孩子三個不同的人群指向性,而最右邊的產品更是直接使用「教育」的產品定位,和最新發布的天貓精靈CC 相同。
最左邊的「年輕人」群體,則和 Keep 、超級猩猩等健身品牌的主要用戶群體存在交叉。
(2)智能音箱會以極高的性價比替換相同功能的硬體
因為智能音箱在各家廠商的戰略中都是「流量入口」級別的產品,所以如果智能屏和某一項硬體具備了相同的功能,那麼就存在「被智能屏替換」的風險。
短期來看,帶屏幕的智能音箱是明確會影響這些品類的產品銷量的:
所以也可以做一個假設,上文中提到的Tonal、Mirror、Peloton 三家公司的產品,如果這塊「健身專用指導屏幕」能夠被智能屏替換掉,是不是意味著智能音箱也能在家庭健身場景立住?
(1)小白人群獲得專業內容指導是剛需
基於「在家健身」的場景,用戶存在這些方面的訴求(從輕到重):
以 Keep App 為代表的健身操(如下圖)就是這個場景下的典型內容:具備專業性的視頻指導讓小白用戶在無需專業器材的情況下完成訓練,滿足了前兩個項目的訴求,這一策略也被認為是 Keep 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
(2)智能屏是比手機和平板相對更優的選擇
這個需求在沒有智能屏的情況下,是有一些尷尬:動作指導屬性的內容需要8寸左右,比手機打的屏幕,放在輕鬆就能看到的位置,方便觀看。
但平板電腦顯然不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相比來說,智能屏就是一個更合理的硬體:
(3)智能屏結合視覺技術可以出現 AI 化的解決方案
類似 Fitmate(如下圖), Coach AI 等 App 已經在使用手機攝像頭針對人體關節進行識別,從而反饋不合理動作,實現「AI 教練」的效果。這樣的技術應用隨著智能屏攝像頭、晶片等能力的提升,同樣有機會實現。
華為的另外一條產品線 智慧屏(電視)已經通過攝像頭實現類似功能,不過接近4000元的消費門檻和智能音箱帶屏幕600元的消費門檻還是有較大區別。
(1)面向年輕健身人群使用細分產品定位
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一系列功能定位:
(2)智能屏具備健身內容、服務的增值付費服務潛力
如上文提到的三家矽谷健身服務公司,都在購買硬體之後還有50美金不到月服務費,可以享受直播課程等內容;健身人群的小額會員、課程類付費已經是一種常見的消費習慣,這同樣可以作為智能屏的一個付費業務期望。
關鍵結論:
在美國亞馬遜智能音箱的用戶調研中,已經有51.3%的用戶會使用來自第三方開發的應用。在亞馬遜 Fire 平板產品線出現的一個案例對於我們思考商業形態具備參考價值:
OSMO 是一家「基於 iPad 進行創業的公司」——核心產品是在 iPad 攝像頭上加裝一個攝像頭,配合七巧板等配件,通過視覺識別算法,讓孩子通過娛樂進行學習,如下圖。
我注意到這樣一家原本只針對 iPad 設計產品的公司,在2018年發布了一個僅針對亞馬遜 Fire 平板(不支持其他安卓系統)的產品,而且是他們銷量最好的SKU 之一。
對照這家公司原有在 iPad 領域的業務情況,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數據推測:iPad 在個別市場(例如美國市場)達成了千萬量級的出貨量,就可以支撐這種「開發者衍生軟硬體」的形式進行創業。
同理,預計帶屏幕智能音箱在中國市場大約2021年就可以達成這個量級(2019年出貨528萬臺,推測接下來兩年,年增長高於100%),我們同樣可以認為此時人群的基數會達到要求。
從商業化的角度來說,我們目前也能發現小度音箱已經在進行廣告、內容付費在內的嘗試。
音箱帶屏幕的本質,是硬體面向終端類產品進行迭代,會有新的能力出現,都是可以供開發者調用的能力:
兒童的以下特性是很適合在智能屏上展望付費應用的:
本文由 @胡熙坤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