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世衛組織建議:給寶寶最佳的斷奶時間在寶寶2周歲左右。
寶寶出生後,母乳餵養是大多數媽媽的選擇。在母乳餵養期間,奶水不足成了上火的問題之一。但餵養寶寶到一周歲、二周歲的時候,卻又因「戒奶」而苦惱,那麼該如何讓寶寶順利度過「離乳期」呢?
1歲半波妞「離乳期」到了,含淚與母乳告別
不久前,在網上看過這樣一段視頻,一歲半的女兒處於「離乳期」階段,媽媽在幫助戒奶的時候,女兒波妞含淚的模樣讓人心疼,網友喊話:太可憐了,不行給孩子晚點戒奶吧!
在視頻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叫做波妞的一歲半小朋友,在面對「離乳期」時是有焦慮情緒的。
但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大,媽媽也不希望孩子依舊依賴母乳,這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任何好處,於是就開始對女兒進行戒奶引導。
媽媽對女兒波妞說:「小巷很喜歡媽媽的奶水,對嗎」?女兒波妞點了點頭。
媽媽繼續說:「可是小巷可以吃蘋果和香蕉了,那麼它應該對媽媽的奶水說什麼了」。
在媽媽說完這句話後,女兒便很自然的說出了「再見」二個字,然後媽媽又用其他小動物舉例子,到了最後,媽媽說:「波妞能吃玉米,能和奶粉了,那麼波妞對母乳要說什麼了」。
聽到這,波妞紅了眼眶,然後哽咽著說了「再見」,說完就小聲抽泣了。這一幕,讓觀視頻的網友很心疼,於是紛紛勸波妞的媽媽,希望她能給孩子晚點戒奶。
但波妞的媽媽顯然不會接受網友的提議,其實看著女兒對母乳依依不捨的樣子,媽媽心裡也不好受,但媽媽卻知道這是最好的戒奶時機,這個時候讓女兒哭泣著離開母乳,總比以後女兒離不開母乳好。
對於孩子來說,母乳是他們的第一頓口糧,且對母乳的感情頗深,讓孩子戒掉母乳確實很難,但每個孩子都要經過離乳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順利吃上主食,完成第二階段的營養吸收。每個孩子在離乳期的時候表現都不同,在面對孩子無法面對離乳期的時候,媽媽應該做些什麼呢?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離乳期
在給寶寶斷奶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情況,在面對孩子這些情況的時候,媽媽就會心軟,就會延遲孩子的離乳期,這樣是不對的,這樣只會讓孩子身體發育遲緩,心理依賴增加。
建議媽媽們在孩子離乳期的時候,做好以下這件事,幫寶寶順利度過離乳期。
1、食物代替母乳
在寶寶離乳期期間,媽媽可以選擇食物來代替母乳。比如孩子的奶粉以及寶寶愛吃的輔食等。
這些食物都可以代替母乳,在給孩子戒奶前,慢慢的讓寶寶減少吃母乳的次數,延長寶寶吃母乳的時間,讓食物代替母乳的位置。
2、循序漸進斷奶
媽媽想要給孩子斷奶,也可以參照這位媽媽的做法,循序漸進的斷奶。當孩子願意聽故事的時候,媽媽們不妨試試波妞媽媽的方式。
除了這種方式外,也可以嘗試著給孩子看一些關於孩子獨立成長的動畫片等等。潛移默化的引導孩子斷奶。
3、注意斷奶時間
在準備給孩子斷奶前也要注意孩子的斷奶時間,不要過早,也不要過晚,在孩子2周歲完成斷奶這件事。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自然斷奶。
不然父母過激的斷奶行為,會影響孩子的斷奶效果,同時也會給孩子心理造成過激傷害。
因此在孩子離乳期,父母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做出過激的行為,如以下幾種常見的斷奶方式要謹慎使用。
常見的幾種斷奶方式
在孩子的離乳期期間,很多媽媽為了給孩子斷奶,總是常用這幾種方式,這些方式雖有效,但也給娃造成不小傷害,那麼這幾種戒奶方式是什麼呢?
1、塗抹刺激物品斷奶
有些媽媽為了給孩子斷奶,會選擇在乳房上抹一些辣椒水或者是臭豆腐等刺激物品,幫助孩子斷奶。
這種做法無疑會讓孩子嚎啕大哭,同時也會讓孩子對母乳排斥,產生應激障礙。因此,不建議使用這樣的方式給娃斷奶。
2、斷斷續續間隔戒奶
當媽媽選擇給娃斷奶時,孩子的哭喊總能打消媽媽的念頭,因此每次媽媽給孩子戒奶都是斷斷續續的。
下定決心時因為孩子的哭聲或別人的勸誡妥協,一來二去孩子戒不了,媽媽也戒不了了。這對孩子與媽媽的心理都會造成傷害,因此,不建議使用反反覆覆的戒奶方式。
以上這2種戒奶方式都不適合孩子離乳期使用,希望父母們避開這兩種方式幫助孩子戒奶。
1歲半的寶寶已經步入了離乳期,早早的找到針對寶寶的戒奶的有效辦法,就能讓寶寶的身體早一天發育,建議媽媽在給孩子戒奶期間,堅持本心,不要動搖。選對方式,堅持到底!
今日話題:你給你家娃斷奶的時候,他是什麼反應呢?你使用的什麼斷奶方式呢。歡迎留言
你的點讚是我的源動力。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