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一直說「唐詩宋詞」,不過詩詞這兩種文學體裁在唐宋年間並不是直線分布的,而是相互穿插的。
唐代也有很多大文人寫詞,就像「詩仙」李白就曾寫下《憶秦娥·簫聲咽》,被譽「百代詞曲之祖」,更不要說活躍在晚唐和五代時期的花間詞派,它們也為宋詞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到了宋代,雖然詞取代了詩的主流地位,但是喜歡寫詩的文人也不在少數,尤其是受到「詩以言志,詞以言情」的影響,宋詩比起唐詩更是多了一些哲理意味。
而在眾多宋代詩人中,王安石無疑是箇中高手,尤其是那首《登飛來峰》,更是膾炙人口,年年入選語文課本,其中「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哪怕時隔千年依舊被很多人當作座右銘。不過本期筆者要分享的並不是這首詩,而是王安石的另一首經典之作。
《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這首詩創作於剛剛拜相開始推行自己新政時期,整首詩看似是對於春節的描寫,其實其中也蘊藏著王安石的政治隱喻。
其實「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兩句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畢竟每到春節時,總能聽到有人提起。如果問起這兩句的意思,相信很多人也能說上個大概,就是千家萬戶將門上的舊桃符換成新桃符。不過真要說到其中的某些字眼,可能很多人並不清楚,就像「曈曈」和「新桃」、「舊符」。
在《詩詞大會》中就曾考:「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的「曈曈」是指什麼?
A、太陽初升的光亮;
B、形容熱鬧的樣子;
C、正午陽光燦爛。
當時現場100位詩詞高手中有75個都答錯了。大多數選擇錯誤的選手都選擇了B選項,因為結合整首詩,爆竹聲聲,春風送暖,千門萬戶新桃換舊符,那這裡的「曈曈日」應該指的就是熱鬧的日子。但實際上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A,太陽初升的樣子。
在前文中我們也提到了,王安石這首詩是有政治隱喻的,當時的他正好是剛剛拜相推行新政初期,所以「千門萬戶曈曈日」其實深層意思就是千家萬戶都迎來了新政,正好和表意「千門萬戶迎照太陽初升的明亮」相對應。
而「新桃」「舊符」其實分別代指「新桃符」「舊桃符」。「桃符」是古代一種風俗,農曆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鬱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這裡的「新桃換舊符」其實也有著新政取代舊政的意味,有著全新開始的喜悅和欣慰。
這首詩看似簡單,意思也很容易理解,但是真遇到相關的問題,答錯的人卻這麼多。要知道參加詩詞大會的選手本都是對古詩詞有所涉獵,比普通人對於古詩詞的了解程度要深,但是在他們中答錯率都這麼高,如果這是放在我們普通的學子當,這答錯率又該有多高呢?
其實這也暴露出我們在品讀古詩詞時最大的問題,只是記住了詩詞的優美,但是對於其中的字眼卻沒有深刻去理解。古詩詞在每年高考中都是必考內容,所以古詩詞的透徹理解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麼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夠加深我們對古詩詞的理解和鑑賞能力嗎?
在這裡我向大家分享一套正版《中國詩詞大會》圖書,這套書總共8本,每本都有一個主題,基本上考試範圍內的經典詩詞都有收錄,而且有著詩詞大會專家們考究準確的解讀,同時又不乏趣味性。可以說作為孩子的課外讀物可以極大程度上提高他們古詩詞的鑑賞能力,當然,即便不是學生,這套書對於熱愛詩詞的你來說同樣不可錯過。如果喜歡這套書,可以點擊上面的連結購買。
閱讀更多文章:
史上最經典的一首詠月詞,年年入選課本,其中兩句卻被很多人用錯
席慕蓉建議將《愚公移山》移出課本,她提出的理由說得過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