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交不諂,下交不瀆——《易經》
解析:與地位高的人交往,不阿諛諂媚;與地位低的人交往,不驕傲怠慢。這是人際交往中的一條準則。一個人無論怎樣發展,首先要保持自我獨立,而一個獨立的人在人際交往中必然會不亢不卑,保持著既有禮貌又自尊自信的風度。然而千百年來,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對上不媚、對下不驕呢?
2、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闢、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
解析: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善於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擇友是門學問,遠離損友,與益友同行,你的人生才會更加精彩。
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至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史記》
解析:在生死患難的時候,才能看出交情的深淺;在貧富有別、地位懸殊的時候,才能考驗友情的真偽。一對朋友,一個面臨生死存亡的困境,一個生活安定平和,後者對前者的態度體現出兩人真正的交情;一個富足寬綽,一個窮愁潦倒,兩人的交往可以看出友誼的真偽;一個身份高貴,一個地位低下,兩人的交往可以看出友情的純真度。
4、以財交者,財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戰國策》
解析:用錢財結交的朋友,當錢財耗盡,交情也就到了盡頭;靠美貌結交的朋友,當年華老去,感情就會變味。這句話告誡人們交友不能以財交、以色交。「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友情是不能用錢財和美色來衡量的。
5、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杜甫
解析:人生在世,交朋友不必在乎年齡高低,也不必一開始就要求志趣相同。有道是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與知心者相交,年齡不是障礙,志趣可以慢慢培養,除此之外其他的世俗事又何必理會呢?
6、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清代藏書家徐時棟
解析:人這一生,能夠得到一個與相知相惜的朋友就足夠了,這輩子要把這個知己朋友當做自己的同胞兄弟姐妹一樣的對待。真正的知交好友,患難相扶,在艱難困苦之中,心靈深處的紐帶會牢固地連在一起。魯迅曾將這句話贈給瞿秋白,並將瞿秋白引為知己。
7、虛偽的迎合是友誼的毒劑,誠懇的批評是友愛的厚禮——藏族諺語
解析:一個好朋友,當他看到對方的缺點或錯誤時,會真誠地指出來,給出適當的批評以及合理的建議,這正是友誼的價值所在。如果一味虛情假意地迎合對方,最終換來的只能是友誼的終結。
8、除了一個真心的朋友之外,沒有一樣藥劑可以直通心靈——英國諺語
解析:面對一個真心的朋友,你可傳達自己的憂愁、歡悅、恐懼、希望、疑忌、諫諍以及任何壓在你心上的事情,這是任何藥劑都達不到的效果。
9、友誼不但能使人生走出暴風驟雨的世界而走向陽光明媚的晴空,而且能使人擺脫黑暗混亂的胡思亂想而走入光明與理性的思考——英國詩人培根
解析:培根這句名言告訴我們,朋友可以帶給我們溫暖和力量,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美好。友誼能夠帶人從黑暗走入光明,幫助我們克服困難,戰勝挫折。
10、跟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跟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會忘記——黎巴嫩詩人紀伯倫
解析:人們常說「同甘共苦」,但其實同甘容易,共苦很難。跟一個人分享你的喜悅是很容易的,但是能讓他跟你一起承擔痛苦的人,你永遠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