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記者李順
隨著新能源汽車迅速發展,鋰電池市場需求大增,先導智能(300450.SZ)擬募資擴產搶佔機遇。
日前,先導智能25億元的定增預案獲得證監會受理,一旦通過,公司新一輪擴產計劃將馬上啟動。
鋰電池設備是先導智能主要營收來源,近三年,鋰電池設備佔公司營業收入比重均超八成。同時,公司目前產能較緊張,去年設備製造產銷量分別為3290臺、4262臺。根據規劃,先導智能擬募資25億元主要用於鋰電池設備擴產,達產後預計將增利5億元,佔去年淨利潤7成。
先導智能是國內鋰電池生產設備龍頭企業,目前公司全自動卷繞機等設備已逐步形成進口替代。在研發推動下,6年時間公司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增長25.77倍、19.7倍。
擬募資25億擴大鋰電池設備產能
定增預案顯示,先導智能本次非公開發行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5億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用後用於先導高端智能裝備華南總部製造基地項目、自動化設備生產基地能級提升項目、先導工業網際網路協同製造體系建設項目、鋰電智能製造數位化整體解決方案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先導高端智能裝備華南總部製造基地項目將投入7.66億元,將實現年產智能化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後處理系統50條,滿足寧德新能源、寧德時代、特斯拉、Northvolt等客戶的擴產計劃;鋰電智能製造數位化整體解決方案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將幫助下遊企業實現全面的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除此以外,自動化設備生產基地能級提升項目將升級公司整體製造能力。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僅上述三個項目達產後,先導智能將增加營收33.42億元、淨利潤5.15億元,均接近去年公司業績的七成左右。
同時,隨著募投項目的實施,公司各類鋰電池前段工藝、中段工藝和後段工藝對應的設備的產能將擴大,並將實現鋰電智能製造數位化整體解決方案的研發及產業化,提升鋰電池設備的集成化、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擴大市場佔有率。
此次擴產主要針對泰坦新動力,以緩解泰坦新動力的產能壓力。2017年,先導智能13.50億元收購泰坦新動力100%股權,切入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後處理設備領域,泰坦新動力去年營收11.52億元,較收購時,兩年增長1.4倍。
鋰電池設備形成進口替代
目前,先導智能已成功研製鋰電池焊接卷繞一體機、輥壓分條一體機、雷射模切分切一體機和切疊一體機等鋰電池成套設備。公司鋰電池生產設備已被國內的多數高端鋰電池生產企業認可,並形成了進口替代。
鋰電池設備為先導智能主要營收來源。2017年—2019年,鋰電池設備佔公司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83.72%、88.53%和81.38%。
此前鋰電池高端設備被日韓企業壟斷,其中日本平野塗布機、日本CKD卷繞機、韓國PNT的塗布機、輥壓機、分條機、卷繞機等鋰電設備,市佔率較大。近年來,國內企業大力投入,在鋰電池設備自主研發方面取得較大突破的,還有贏合科技的卷繞機、科恆股份的塗布機、杭可科技的充放電設備、內阻測試儀等,國產鋰電設備已逐步實現替代進口。
由於新能源汽車的迅速發展,鋰電池需求正增長迅速。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測算,2019年動力鋰電池出貨量為71GWh,同比增長9.2%,市場規模為710億元。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AdroitMarketResearch發布的報告稱,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將在2018年—2025年的預測期內以14.3%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預計到2025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估計將超過1000億美元。而我國鋰電池產業發展迅速,2018年國產鋰電設備佔設備總需求量的比例接近90%,我國動力鋰電池全球動力出貨量佔比約為67.74%。
在鋰電池市場擴張機遇下,公司擴產或將進一步提高市佔率,實現增長。
淨利潤6年增近20倍
先導智能2003年從為日本松下配套開發電容器裝備起步,在2008年才進入鋰電裝備行業,2009年進入光伏裝備行業,目前形成了高端自動化成套裝備的布局。
先導智能能一步步在高端自動化成套裝備領域取得突破,並實現進口替代,不斷投入自主研發是重要推動力。
2017年—2019年,先導智能研發投入分別為1.23億元、2.84億元、5.32億元,佔營收比例分別為5.65%、7.29%、11.36%。今年僅一季度就投入1.37億元研發,佔營收比例升至15.76%。同期公司研發人員分別為662人、1193人和2192人,研發人數佔總人數比例從18.76%升至32.43%,呈快速增長的趨勢。
目前公司掌握了包括自動卷繞技術、高速分切技術、疊片技術、塗布技術和化成分容技術在內的多項核心技術,極大地提升了自動化技術在鋰電池設備、光伏自動化生產配套設備、汽車產線設備和薄膜電容器設備等智能裝備製造行業的應用水平。去年公司在疊片機、鋰電池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鋰電池設備領域的產品品類進一步豐富。
在除了泰坦新動力,未有其他併購的情況下,研發助力先導智能內生增長,產品銷量穩步提升。2015年—2019年,公司的設備製造銷量分別為404臺、826臺、2189臺、3597臺、4262臺,四年銷量增長9.55倍。而去年公司設備產量僅為3290臺,遠小於銷量,這也是公司籌劃擴產的原因。
財報顯示,2014年開始先導智能業績保持高速增長。2013年,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1.75億元、3746.47萬元,2019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增至46.84億元、7.66億元,六年間整體分別增長25.77倍、19.7倍。
視覺中國圖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