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歷史上,六世達賴喇嘛是最有名的"情僧",也是偉大的詩人,藏族人念得最多的是六字真言,唱得最多的就是倉央嘉措的情歌。
從他留下的情詩來看,他是個有靈氣的詩人,真誠的戀人,也是個不守清規戒律的小和尚。他的一生是難以捉摸的傳奇,三百多年來吸引了無數人去探秘追尋。
世間安得兩全法
相傳倉央嘉措在入選達賴前,在家鄉有一位美貌聰明的意中人,他們終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馬,恩愛至深。進入布達拉宮後,他厭倦深宮內單調而刻板生活,時時懷念著民間多彩的習俗,思戀著美麗的情人。他便經常微服夜出,與情人相會,追求浪漫的愛情生活。
放浪形骸並沒有讓倉央嘉措真正感到快樂,畢竟他永遠不可能回到少年時代的自由天地,永遠不可能與任何一個情人長相廝守。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這是倉央嘉措詩歌中最著名的一首,從中可以讀到這位活佛的痛苦,也能讀到他不同凡俗的悟性。
最大的王,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雖有達賴喇嘛之名,卻並無實權。第巴獨掌大權已久,達賴喇嘛只能作為傀儡存在。生活上遭到禁錮,政治上受人擺布,倉央嘉措內心抑鬱,索性縱情聲色,這既出於他對自由與愛情的嚮往,也是他對強加的戒律和權謀的故意反叛。就像他那首著名的詩歌寫得:「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他某天晚上在雪中去秘會情人,回來時留下腳印,執掌戒律的鐵棒喇嘛發現,以為有刺客,便進入倉央嘉措寢宮,發現他一個人睡在屋裡,鐵棒喇嘛於是循著腳印向另一方走去,找到了倉央嘉措情人的家,率領僧侶以酷刑將這個情人處死。
倉央嘉措也走上了被押解離宮的道路。
永不衰敗的鮮花
1706年,倉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畔去世,據《聖祖實錄》記載:「拉藏送來假達賴喇嘛,行至西寧口外病故」,時年24歲。
還有人傳說,他是捨棄名位,決然遁去,週遊蒙古,西藏、印度、尼泊爾等地,後來在阿拉善去世,終年64歲。
儘管從黃教教規來看,倉央嘉措品行有瑕,但虔誠的藏人認定他是達賴轉世的化身。倉央嘉措為人謙恭有禮,雖遊蕩市井卻從不仗勢欺人,寫下那麼多膾炙人口的情歌,被藏民衷心熱愛。傳說倉央嘉措動身時,無數為他送行的人們淚流滿面,他的身前堆滿了數不清的潔白哈達。
倉央嘉措身已遠去,他的故事和詩歌卻代代流傳,藏族人熱愛這位至情至性的活佛,賦予他許多美麗的傳說。倉央嘉措60多首情詩,如今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幾乎傳遍了全世界,他的詩歌已經超越民族、時空、國界,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
倉央嘉措令無數人懷念著,也成了人們心中最美的詩;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起那一句:世間有兩首極美的詩,一首叫納蘭容若,一首叫倉央嘉措。
納蘭容若與倉央嘉措十分相似,他所留下的詩句作品也是膾炙人口。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故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納蘭容若這句詩詞,也是讓無數人喜歡的情詩,可以說和倉央嘉措的名句不分上下,或許,納蘭容若跟倉央嘉措本就屬於同一種人,他們嚮往自由,熱愛生活,執著於愛情。大概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寫出如此絕美的詩句吧?
他們平生所作的絕美的詩句實在太多,在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他們的作品全部都收錄在《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詞傳》中。
書中不僅收錄,翻譯,整理了他們流傳下來的一些作品,還做了文辭優美的賞析,不偏重學術的分析,只願與詩歌愛好者們分享那些真摯樸實的句子帶來的瞬息感動。
在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上,誕生了太多令人心馳神往的,沉醉其中的文學作品:例如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辛棄疾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等等。
許多年過去,他們的故事我們再難探尋,只有他們的作品永遠地留了下來,陪伴著我們。現在,就讓我們以詞為媒,去探尋被歷史塵封的過往,感受君王之命,詞人之愁,情種之癲吧。
192元精裝版全六冊,現在只需79元!這並不只是一個79元只能買兩盒煙的時代,69元還能讓你近距離感受六位大文豪的傳奇一生,心動就趕快行動吧!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