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作家海明威曾說過:
「我始終相信,內心生活更嚴肅的人,也會在外表上開始生活得更樸素。在一個奢華浪費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類真正需要的東西是非常之微少的。」深以為然。
生活中,人們總說「為人處事要大方」,所以不懂節制、隨意浪費,好像只有這樣,才是與這個世界最恰當的相處之道。
其實,相比一個人的「大方」,那些對待人生「摳門」的人,才更讓人欣賞,更值得他人學習。
對感情「摳門」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愛別人,永遠不要超過愛自己。」
愛得太滿,給對方帶來壓力,也讓自己遭到無謂的傷害。
演員程莉莎在節目中,曾講過與丈夫郭曉冬的故事。
兩人結婚後,程莉莎將生活的重心都放在郭曉冬身上。
每次丈夫外出歸來,她都要去接機;每次丈夫拍戲回來,她一定在家裡守候。
可是後來,節目中她卻對另一位嘉賓說:
否則,你的所有都來自於老公、孩子,不會再有自己。」對人對己,最怕的,就是過猶不及。任何時候,都別愛得太用力。
想要別人在意你,就要學會先在意自己。
「凡事當有度,不及難成,過之易折。」
愛一個人,別太「大方」,七分對人,三分對己。
只有給自己留有餘地,才能更好的愛對方。
對時間「摳門」
《時光會記得》中有這樣一句話:
「人生最美妙與最殘忍的事情是同一件,那就是不能重來。」深以為然。
人生,別把太多時間,浪費在別人身上。
很多人總喜歡把時間浪費在別人身上,對待自己,卻十分「摳門」。
別對他人太「大方」,也別對自己太「摳門」,學會如何經營自己的生活,把時間放在自己身上,充實自己,豐厚人生。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叫孟敏的古代書生,買了一隻陶罐,卻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摔碎了。
孟敏連看都沒看一眼,逕自離開。路人覺得奇怪,便上前追問:
孟敏回答道:「罐子已經破了,看它又有什麼用?」
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有成本,當你為了不值得的事情浪費時間,必然會錯過其他的美好。
與其把時間糾纏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不如以此充實自己。
說到底,人生就是不斷前行的過程。
別與爛人爛事糾纏,別浪費時間在無謂的東西上。
因為生命,也本不該被浪費,而時間本就不該任意揮霍。
對身體「摳門」
在這個快節奏時代,每個人拼命工作,熬夜加班。
殊不知,每一次的消耗,都在以健康為代價。
李開復曾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在他眼裡,睡眠是最沒有意義的事情,他更願意把時間用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
所以,周末加班、晝夜顛倒,凌晨2點起床,5點工作。
在他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身體卻因為過度消耗每況愈下,最終被診斷出了淋巴癌。
自此之後,李開復才開始重視作息,身體也逐漸恢復。
我們總把年輕當資本,卻不知沒有了健康,一切都等於0。
茨威格曾說:
「一個人年輕的時候,總以為疾病和死神只會光顧別人。」
不要心存僥倖,透支身體,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來。
沒事早點睡,有空多運動。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比健康更為重要。
對自己「摳門」一點,對身體「摳門」一點,好好活著,健康地活著,才是對自己的最好交代。
對金錢「摳門」
曾看到過一句話:
而高級的欲望,放縱是實現不了的,需要的是自律和克制。」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我們看過太多因為「過度消費」而失去自我,走向墮落的例子。
學會克制自己的「消費欲」,將生活過得「摳門」一點,才能抵禦突如其來的意外,成為對抗這個世界最好的籌碼。
有人說,安穩的日子,都是「摳」出來的。
現在的年輕人,活得比誰都認真,比誰都「摳門」。
他們懂得賺錢的不易,所以更加珍惜每一分錢,更知道把錢花在最值得的地方。
有人說,學會「摳門」,是每個成年人都應該具備的能力。
學會區分「想要」和「需要」,才能避免每一次的過度消費。
懂得合理消費,才能避免讓自己陷入一次又一次的困境。
演員郭麒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賺的錢,那是我一嘴一嘴說出來;一個妝一個妝畫出來;一個節目一個節目、一個戲一個戲拍出來的,怎麼能浪費呢?」深以為然。
作為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成年人,只有在金錢上「摳門」,才能避免浪費;只有學會「摳門」,才能懂得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
對精力「摳門」
有人說,人的大部分精力,其實都消耗在了毫無意義的瑣事上。
當你花在「吃喝」上,你的身材必將失控;當你花在「交際」上,你將會沒有自我時間。
而當你將全部精力,放在投資自我上,你將會擁有一個全新的自我。
一位老婦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氣,有一天她去找高僧求教。
高僧聽完把她領到一間禪房,落鎖而去。
婦人氣得破口大罵,罵了許久,高僧也不理會。
後來婦人終於沉默了,高僧來到門外,問她:「你還生氣嗎?」
婦人說:「我只為我自己生氣,為什麼要來這裡受罪?」
過了一會兒,高僧又問:「還生氣嗎?」
婦人說:「不生氣了。」
「為什麼?」
「氣也沒辦法啊!」
當高僧第三次來到門前時,婦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氣。」
生活中,我們總會為了各種小事生氣,卻沒想過,與其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生氣,不如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有人說,你的精力花在哪裡,決定你成為怎樣的人。
不妨從現在開始,不浪費不必要的時間,不去做不必要的事情。
將精力節省出來,去做真正想做的事,去過想過的生活。
對生活「摳門」
《逍遙遊》中有這樣一句話:
意思是,鷦鷯生於深林,不過需要一根樹枝,就能當作巢穴;鼴鼠就算在河裡喝水,也不過就是喝一肚子水罷了。
動物如此,人又何嘗不是?
好看的衣服、限量的包包、新款手機、限定鞋子.
我們總在購買必需品和奢侈品,可說到底,人生在世,所需要的不過就是一處棲息之地,一些果腹之食,一點生活必需品。
一位退休老人為了不給子女添麻煩,選擇去養老院生活。
老人雖生活富足,但卻並沒有帶走年輕時收藏的珍品。相反,他只挑選了幾件耐穿的衣物,幾本書,一些炊具。
後來,老人感嘆道:
「這些所謂的財富,都是多餘的,它們並不屬於我,我只不過是看一看,玩一玩,用一用。它們實際上只屬於這個世界,輪番降臨的生命,都只是看客。」梭羅曾說:「一個人放下的越多,越富有。」
有時候,人之所以不快樂,不是因為情緒所致,而是物慾太強,想要的太多。
學著對生活「摳門」,放下欲望,不迷失在物質的世界中。
這世界,學會簡單生活,才是最大的幸福。
就像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說的那樣:「less is more。」
▽
《道德經》說:「萬物之始,大道至簡。」
生活中,每個人都在說慷慨、講大方,但如果能活得更純粹,為什麼不讓自己「摳門」一點呢?
網上有一個「100-1=0」的公式,意思是,你對一個人,做了100件好事,只要做一件他覺得對不起他的事,之前的好就全部抵消。
如果對別人的大方,最終會委屈自己,不如學著「摳門」一點。
少一些強求,多一些簡單。你會發現,人生在變「摳門」的同時,它也在變得高級。
希望你不用咽下所有委屈
不用原諒那些不值得的人
也不輕易容忍這世間的惡
點擊文末視頻
和周周老師一起學會「摳門」
做一個剛強的人
記得點讚關注「有書視頻號」~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