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相聲來,那就不得不提德雲社和郭德綱,有郭德綱一手創立的德雲社可以說是如日中天,可以說是相聲界的「扛把子」了。
不過當年郭德綱在剛到北京發展的時候並不是一帆風順,甚至是充滿著荊棘和坎坷,在發展初期郭德綱可以說是嘗遍了世間的酸甜苦辣鹹,這樣也造就了後期郭德綱嫉惡如仇的性格。
要說郭德綱的經歷有多坎坷呢?他剛開始想拜侯耀文為師的時候,侯耀文身邊的人都攔著不讓他收郭德綱;為了能夠賺錢,郭德綱甚至被當成猴子一樣被關在玻璃櫥窗裡48小時,吃喝都有人圍觀,郭德綱一度想放棄,大叫道「這根本不是人幹的!」但是一想到家裡還有一幫弟子「嗷嗷待哺」,郭德綱又只能回到那個「觀景籠」當中。
當然,郭德綱這一路走來也是遇到了許多的貴人,這些貴人在他發展的道路上給他提供了巨大的幫助。他也遇到過許多的對手,只是這些對手並沒有擊垮郭德綱,反而更加激發了他的鬥志,所以某種意義上郭德綱還需要謝謝這些對手。
這其中最為網友們津津樂道的便是姜昆和郭德綱之間的敵對關係了。
姜昆在相聲界成名比較早,可以說是相聲界的老前輩了。當年郭德綱還只是一個無名小子的時候,姜昆的名字已經火遍全國,大街小巷沒人不知道姜昆。
在剛開始的時候,郭德綱和姜昆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到水火不相容的狀態,相反,兩人的關係還算不錯,當時郭德綱在北京舉辦的相聲周末俱樂部還邀請了姜昆來參加。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兩人最後反目成仇了呢?其實說到底就是理論觀念的不同。
姜昆推行的是新相聲。什麼叫做新相聲呢?其實說到底就是新相聲對傳統相聲完全持一個否定的態度。新相聲不需要什麼「說學逗唱」。在當時的主流相聲界,傳統相聲可以說是最底層的存在,根本就沒有人重視。可能各位小夥伴沒有發現,就算是姜昆這樣家喻戶曉的相聲大家,可能連相聲的基本功都不會。
相聲大家都這樣,更何況其他的相聲演員了,所以那個時候的主流相聲可能已經在漸漸脫離相聲的定義了。
但是郭德綱不一樣,他所推崇的是傳統相聲,郭德綱認為,想要說好相聲,就必須得先練好基本功,說學逗唱,太平歌詞,貫口一樣都不能少。
所以說大家在看德雲社演出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德雲社的弟子基本功都很紮實,說學逗唱那是信手拈來。
不僅是基本功,德雲社還在傳統相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郭德綱還成功實現了將相聲「商業化」,這大大提高了傳統相聲的影響力。這個時候人們才發現,原來現在聽到的才叫相聲,以前聽到的可能就是個笑話。
就這樣,姜昆所推崇的新相聲慢慢的就沒有了生存下去的空間,而像他這樣的主流相聲的代表人物也漸漸落下神壇,在觀眾心中的地位大不如從前。
試問,一個人的發展威脅到了你的地位,你還能對他笑臉相迎嗎?
反正是姜昆沒有做到。隨著德雲社發展的越來越好,姜昆和郭德綱之間的關係也是越來越差,直至最後降到了冰點。
後來姜昆還當眾批評郭德綱,說他的相聲不入流,當年的「相聲界掃三俗」運動矛頭便是直指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
只是這個時候的人們已經徹底清醒,郭德綱的相聲也是深入人心,對於觀眾來說,以姜昆為代表的「新相聲」才是不入流的東西。甚至是網上出現了許多批判姜昆的聲音,認為他說根本就配不上相聲大家的稱號。
至此,姜昆和郭德綱之間的矛盾再也無法調和,雖然最近兩年沒有傳出什麼消息,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他們兩個想要回到以前的狀態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不過作為普通觀眾的我們,喜歡誰就支持誰就可以了,我們允許不同的理念存在,因為一家獨大總沒有百花爭豔好看,但是希望還不要再出現「戰爭」,因為這樣對誰都不好!
喜歡的可以點讚,關注,評論一下,你們的支持就是小編創作下去的動力,謝謝大家。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