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事者統計,與西門慶淫亂的女人大概有十九位之多,其中還不包括他的正妻吳月娘。這些女人中其中一部分,不是妓家女,便是奴僕婦,她們與西門慶來往,所圖不過財物,比如李桂姐,鄭愛月,宋慧蓮,賁四嫂等;還有一部分是希冀通過情慾的蠱惑,嫁進西門大院,找到穩固的靠山,衣食無憂,比如潘金蓮,孟玉樓,李嬌兒等。
如果我們把這些人物與《紅樓夢》中的「千紅萬豔」做個對比,我們就能看出,西門慶的市井寒酸,因為這十九個女人,沒有任何一個「金枝玉葉」式的閨閣名媛,更別提釵,黛,湘,妙等那一流人物了。潘金蓮潘金蓮自幼失身於王招宣、張大戶,後又嫁給三寸丁武大郎,其微賤不堪如此;李瓶兒原本是太監手裡的玩物,且是花子虛的遺孀;春梅、迎春、繡春和蘭香都是使女、丫頭,根本上不了臺面;孟玉樓年齡偏大,是個再醮婦人,且在西門慶死後再度改嫁;李嬌兒是妓院出身,西門慶死後仍歸於妓院;孫雪娥是家中負責上灶刷鍋的「廚役」式人物,西門慶只有在要人捏背捶腿的時候,才會想起她來;林太太是一「半老徐娘」;如意乃一奶媽;宋蕙蓮、惠元、王六兒、賁四嫂均為夥計下人的媳婦,為西門慶所霸佔取樂;而李桂姐、吳銀兒、鄭愛月之輩,本來就是勾欄青樓中人。
這些女人們,年齡長相雖各有差異,但她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西門慶一勾搭便到手。換句話說,就是西門慶與這些女人們打交道時,沒有遇到一絲一毫的困難與阻力。西門慶憑藉著自身的財力與能力,讓女人們對他心悅誠服。可是,凡事也有例外,在《金瓶梅》的世界裡,就有那麼一兩個女人,使西門慶魂牽夢繞,卻又百般求而不得的。
這個女人就是王三官兒的老婆黃氏。
在書中,黃氏從未正式出場,我們只能從旁人描述中得知,她長得標緻,仿佛從畫上走下來的人物一般;她身份顯貴,是六黃太尉的親侄女;她雙陸,棋子都會,妖冶風流.西門慶為了黃氏,不但在黃氏婆婆林太太身上用足了功夫,還利用手中職權,籠絡黃氏丈夫王三官兒,幫他打走跑上門來訛詐錢財的小混混,又將王三 官兒收為義子。
西門慶可謂費盡心思,以為如此這樣,妙人兒黃氏指日可待,誰承想,等到西門慶一命嗚呼之時,他竟然連黃氏的面都不曾窺見。
西門慶生命中最後一個元宵節(當然他並不知道),他在家裡大擺筵席,請了眾多男女賓客,大家都陸續到場,唯有何千戶娘子、王三官母親林太太和娘子黃氏還沒到。西門慶等得不耐煩,叫人接二連三去請,到了中午,林太太來了,但王三官娘子沒有來。
(西門慶)問:「怎的三官娘子不來?」
林氏道:「小兒不在,家中沒人。」
林太太的回答很耐人尋味。她所說王三官娘子沒來的理由一點說服力也沒有。家中留個小廝看守也就是了。真的不行,也可以請文嫂幫忙啊。可見林太太心裡有數,知道西門慶為什麼要請王三官娘子。
我們可以想像,西門慶聽到這樣的回話,心裡是有多失落,多懊惱。這場元宵筵席,在我認為,很多程度上是為黃氏一個人舉辦的,當所有的配角都到場,主角卻缺席,西門慶哭笑不得,心中鬱郁不已,還得陪著一眾男賓飲酒作樂。
那麼,黃氏為什麼沒來呢?
顯然,真正的原因肯定不是如林太太所說「家中沒人」,這等破綻百出的藉口,因為之前西門慶在枕席之間向林太太發邀請時,林太太那時已知道兒子王三官要過了元宵才能從東京回來,但她卻「滿口應承都去」而不曾推託。所以,王三官娘子本次不來,或是因為林太太心裡知道西門慶意在三官娘子,不願意滿足他的願望(可能是嫉妒,不想成全西門慶);或是因為三官娘子聽到了什麼風聲知道西門慶的底裡,不願意與婆婆林太太同往。
不管怎麼說,黃氏始終不曾露面,她在書中的存在,仿佛一個傳說,虛無縹緲卻又真實生活在眾人之中,她身處煊赫招宣府,卻又遠離塵囂,她丈夫那麼膽小猥瑣且荒淫,整天流連勾欄瓦舍,她規勸無用,只能清心寡欲守著,實在忍受不了,便向位高權重的親戚六黃太尉求援,利用體制內的行政職能,教訓丈夫一頓。除此之外,她什麼也做不了,只能躲在深閨中虛度自己的青春。
如此絕豔寂寞清冷的麗人,西門慶用盡氣力,始終不曾得手,於是,我們知道了,在《金瓶梅》的世界裡,還有那麼一個堅守底線,不被時代洪流裹挾而沉淪的女子,她是值得尊重與敬愛的。
潘金蓮,王六兒輩,不顧廉恥,利用自己有限的資本,為自己謀取更多更好的生活,也許是熙熙攘攘塵世中更便捷有力的生存之道。但是,我相信,大多數人還是嚮往正向的,純潔的,美好的人或事,所以,不管時代如何改變,終究還是鄙夷潘金蓮而讚美黃氏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