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揪出國企蛀蟲 推進標本兼治 ——我省縱深推進國有企業反腐綜述
「真是觸目驚心!這些國企蛀蟲靠企吃企,損公肥私,把企業當成了自己的搖錢樹,最終身敗名裂。我們要警鐘長鳴、引以為戒!」
甘肅省紀委監委近日將拍攝製作的警示教育片《國企蛀蟲》下發至全省各級黨組織觀看,迅速在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國有企業管理人員中間引起強烈反響,影片成為進行警示教育的生動教材。
違規決策、靠企吃企、關聯交易、設租尋租、利益輸送……國有企業存在的這些「常見病」「多發病」如何治?
甘肅省紀委監委一手強力反腐,一手督改核查,既斬斷伸向國有資產的「黑手」,又堵塞監管漏洞,推進標本兼治,為省屬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重拳出擊 嚴查國企腐敗
《國企蛀蟲》中的「主角」,分別是省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王永生,省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樹軍和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原理事長雷志強。
這3人在擔任企業一把手期間的所作所為,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將國有企業變成了自己的「獨立王國」和「私人領地」,罔顧民主集中制原則,凌駕於公司治理架構之上,凌駕於紀律法律之上,儼然成了「一霸手」。
王永生在懺悔書中反思:「把國有企業當成自己的私有企業,不講規矩,不講黨性原則。重大事項我極少向黨委書記匯報、極少建議黨委會進行研究,總以總經理辦公會議代替黨委會進行決策,有意弱化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
楊樹軍擔任一把手期間,連續12年沒有召開黨代會,未組織黨委換屆選舉,用行政文件對黨委班子進行分工,將黨委會議審議事項提交行政會議研究。
雷志強在接受組織審查調查時說:「全系統的幹部使用、提拔、交流我說了算,制度流於形式,幹部使用上優親厚友。幹部使用時我的個人看法、個人好惡大於組織考察。」
政治上的迷失與經濟上的貪婪,往往相伴相生。
王永生、楊樹軍、雷志強作為國企一把手,手中人、事、財權高度集中,但他們卻把管理國有資產的權力當作中飽私囊的「搖錢樹」,把稀缺的國有資源當作利益交換的籌碼,與不法商人內外勾結,靠企吃企。
審理查明,楊樹軍為他人在生產銷售、企業改制、項目審批、工程承攬、工程款結算、工作調動等方面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2231萬餘元,濫用職權共造成國有資產損失6316萬餘元;雷志強一審被控在貸款審批、匯票承兌、授信業務、幹部選拔等過程中,為他人及近親屬謀取利益,收受42人財物24160萬餘元,另有8198萬餘元財物不能說明來源;王永生一審被控為他人在業務合作、工程承攬、工作調整等事項方面提供幫助,收受1200餘萬元,另外對1500餘萬元的財產不能說明來源。
國有資產資源是全民的共同財富,國企中存在的違紀違法問題,必須從嚴整治,一刻也不能放鬆。
甘肅紀檢監察機關深入推進國企反腐,讓國企中搞了腐敗的人付出沉重代價,讓想搞腐敗的人斷了念頭。2017年以來,省屬國有企業共立案審查調查141人。
緊盯問題 展開督改核查
近年來,甘肅省紀委監委收到的涉及國有企業信訪舉報中,企業選人用人、工程建設、財務管理、投資決策等方面和招投標、物資採購等環節是舉報反映的重點。同時,省委巡視、省審計廳審計均發現省屬國有企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影響到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1月19日,省紀委四次全會召開。這次會議把嚴查國有企業問題作為今年反腐敗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確提出對靠企吃企、設租尋租、關聯交易、利益輸送、內外勾結侵吞國有資產的嚴懲不貸;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從嚴處理;對虛報產值、空轉貿易、薪酬管理混亂、盲目境外投資以及違規決策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等問題嚴格倒查追責。
今年6月起,甘肅省紀委監委牽頭,聯合省委巡視辦、省審計廳、省政府國資委,抽調80餘名精兵強將,組建4個督改核查組,以巡視、審計發現問題整改為切入點,對22家省屬國有企業開展為期3個月的專項整治,嚴查靠企吃企、利益輸送、關聯交易、侵吞國有資產等突出問題。
甘肅省紀委監委第六監督檢查室指導4個督改核查組採取「一託五」「一託六」等方式,交叉進駐相關企業,結合日常監督、問題線索辦理、巡視整改、審計移交等方面問題,因企施策,建立完善22家省屬企業「一企一冊一臺帳」,對重點問題梳理匯總、分析研判,逐條逐項「過篩子」。
同時,為有效檢驗企業是真整改還是假整改,各督改核查組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了「1+6」整改工作模式,並通過查問題、看措施、核資料、對標準、督整改、評效果等6步工作流程,確保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巡視反饋和審計移交22家省屬企業的1190項問題,已整改到位1145項。
做好督改的同時,核查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針對巡視、審計等移交的問題線索,各督改核查組逐條分析研判,嚴格展開核查,對即知即改的問題,督促企業紀委立行立改;對違反規定需追責的釐清責任嚴肅問責;對靠企吃企、利益輸送、關聯交易等腐敗問題深挖細究,一查到底。據了解,專項整治以來,共核查問題線索80條,擬立案審查調查22件,組織處理47人。
「採取『督改+核查』的方式,就是要把問題整改與線索核查相貫通,推動各類問題得到徹底整改,相關責任人得到追責問責,長效機制更加完善。」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委副主任張雲生說。
對症下藥 封堵監管漏洞
隨著甘肅正風反腐的步步深入,一些違紀違法的國企領導幹部相繼被查,除了王永生、楊樹軍、雷志強,還有八冶建設集團公司原黨委副書記、董事長李萬福,省農墾集團公司原黨委副書記張金虎等。反觀這些人在擔任國有企業領導期間,都出現了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的問題。
同時,甘肅省紀委監委在督改核查時還發現,一些企業黨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沒有落實到位,向下傳導壓力不夠,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比較突出;有的企業出臺的制度合規性、針對性、可操作性不夠強,與黨中央、省委省政府的相關規定不一致;有的企業雖然建立了相應的制度,但執行制度不夠嚴格,特別是在決策重大事項時容易出現「打擦邊球」現象;有的企業「四會一層」權責邊界不夠清晰,黨委會前置研究討論重大事項要麼直接決策,董事會成了擺設,要麼只是走程序,弱化了黨的領導……
為此,甘肅省紀委監委要求督改核查組認真對照國有企業黨建30項重點任務和省屬企業黨建質量提升行動方案,著力督改並推動解決企業黨委履行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不到位、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到位、黨內政治生活不嚴肅不經常、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監督不嚴格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各督改核查組堅持問題導向,從制度建設入手,著力推動建立健全全面從嚴治黨、依法規範經營的長效機制,督促指導22家省屬企業從強化理論學習、加強黨的建設、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幹部選拔任用、重大事項決策、風險防控等方面規範完善制度2204項。
與此同時,甘肅省紀委監委督促省政府國資委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省屬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若干措施》《省屬企業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實施細則》《省屬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六要六禁六不準》,修訂了《甘肅省省屬監管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甘肅省省屬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等制度,法治化、市場化的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逐步形成。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鑫 通訊員 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