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9日,「致敬最可愛的人——上音抗疫原創作品音樂會」和「致敬祖國——經典作品感恩音樂會」兩場音樂會在上音歌劇院舉行,來自滬上各大醫院的醫護人員及中小學生代表參加了活動。上海音樂學院的青年藝術家、青年學子等以音樂歌頌抗疫英雄,歌頌偉大的人民,激勵人心、凝聚力量,傳遞愛和希望。本次活動也是上海音樂學院「四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上海市文教結合項目。
圖說:音樂會現場
感恩抗疫英雄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堅定果敢的勇氣和堅忍不拔的決心,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上音師生們,以滿腔的敬意和感激,譜寫成了一首首動人的旋律。在戰疫期間,全校共徵集180餘首原創抗疫公益歌曲,其中《保重》《媽媽要上戰場》《深呼吸》等三部作品入選中國唱片集團遴選的全國25部優秀抗疫歌曲與MV一併投入出版,在學習強國等平臺廣泛傳播,以「我把外公和媽媽都借給你」為背景創作的歌曲《等一等,光就來了》兩次受到央視新聞報導。
12月8日晚舉行的《致敬最可愛的人——上音抗疫原創作品音樂會》,分《逆行》《同在》《歸來》三大篇章,是上音抗疫原創公益歌曲中遴選出來的優秀作品,也包含了已經獲得表彰和推廣的音樂作品。
圖說:致敬最可愛的人——上音抗疫原創作品音樂會
上篇的《楚天闊》《逆行的你》《逆風天使》《今朗夜行》等4首作品,生動描繪了萬千白衣天使千裡馳援湖北的動人場景,中篇的《同在》《深呼吸》《愛是人間最美的春天》《風月同天》《All will be fine》等5首作品,細緻表現了全社會與抗疫英雄們並肩作戰的決心,下篇的《你好嗎?》《媽媽,我等你回家》《寶貝》《等你回來》則是深情呼喚和美好祝願,深刻表達了對早日徹底戰勝疫情的期待。當全體演員與現場觀眾一同高歌《我和我的祖國》,整場音樂會的氣氛達到了高潮,令人熱血沸騰。
致敬強大祖國
2020年還是全國上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之年。 12月9日的《致敬祖國——經典作品感恩音樂會》則優選了中國各時期、各民族的經典作品,通過上音優秀師生的演繹,表達了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對國家凝聚力的自豪。
圖說:致敬祖國——經典作品感恩音樂會
音樂會用傳統的「風雅頌」作為三個篇章的分類。上篇《風》展現了中國地理人物風情,曾獲CCTV金獎的上音打擊樂團用一首震撼人心的打擊樂重奏《古風》,揭開了整場音樂會的大幕,隨後的少數民族特色歌舞聯唱《情姐下河洗衣裳》《帕米爾姑娘》《阿哥的白牡丹》《新阿里郎》《北京的金山上》,分別由上音的少數民族學生演唱,極富民族風情,竹笛與鋼琴《中國隨想曲》則是上音青年教師登臺;中篇《雅》展現的是中國古今詩歌文化,包括了古箏重奏《漁舟唱晚》、古詩詞歌曲《幽蘭操》、藝術歌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秋花秋蝶》《憶秦娥·恆山月》《長相思》等作品,上音正致力於系統整理和推動中國藝術歌曲的發展,如今,學術成果開始反哺社會;下篇《頌》,是歌頌家鄉、歌頌祖國,男聲獨唱《祖國慈祥的母親》、民族歌曲《駿馬奔馳保邊疆》、女聲小組唱《在希望的田野上》、鋼琴獨奏《戰颱風》《茉莉花》,一曲曲耳熟能詳的作品,讓人油然而生自豪感。
這兩場音樂會,凝聚了上音多學科融合,名師名家獻演,師生同臺共樂。不僅如此,通過藉助新媒體技術,讓抗疫中的一幕幕細節、祖國大好河山重現在觀眾眼前,使得音樂會縈繞在磅礴的氣勢與溫暖的大愛氛圍中。上音的主創團隊介紹,接到演出任務的師生,一聽是為白衣戰士慰問演出,紛紛表態非常榮幸與光榮,無論是名家還是新秀,排演間隙,都一遍遍共同溫習抗疫最艱苦階段的種種動人事跡,將「凡人英雄」甘於奉獻的高尚精神、堅定執著的必勝信念,將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當中。來自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感染科黨支部書記葛豔玲、護士長夏愛梅等多位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來自各大醫療機構的白衣天使觀演,他們成為本場音樂會的真正主角。醫生們也表示,「藝術的力量,讓我們忘記了抗疫工作的勞累,感受到了上海這座城市的溫度。」同時,來自上海市的部分中小學生一同參與,讓孩子們現場受到愛與奉獻,音樂與責任的美育教育。(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