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和肚子裡的寶寶朝夕相處之後,孕媽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時間能夠過的快一點,那樣就可以早點見到寶寶了。
哪一瞬間感覺寶寶要出生了?
逗媽在懷我家大寶的時候,在離預產期大概還有一周多點的時候,有天晚上我飯後和老公出去散步,那天晚上走路時感覺特別的不同於以往,恥骨處特別的酸脹,並且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寶寶下墜了很多。
當時的我腦子裡浮現出個念頭,就是寶寶可能很快要出來了,果然在第二天的凌晨,我的羊水破了,寶寶發動了。
可見很多時候,身體的感覺比預產期更加能夠讓孕媽感覺到寶寶是否就要出生了。
其實很多時候預產期只是作為一個預估寶寶出生的時間,並沒有辦法具體的預測到寶寶會在什麼時間出生。
所以很多時候,有的寶寶是在預產期還未到的時候就發動分娩了,而有的寶寶在超過預產期好幾天都還沒有發動的跡象。
不過,除了預產期的預估之外,身體在分娩發動時,會有一些很明顯的徵兆,一旦出現這些跡象,那麼代表著寶寶即將要到來了。
分娩前會有哪些徵兆呢?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分娩前的徵兆也是有所不同,但無外乎是以下幾種。
1. 見紅
一般在分娩發動前24-48小時內,胎膜和子宮壁發生脫離,引發毛細血管的破裂,因此會有少量的出血,混合著宮頸粘液一起流出。
這是很常見的臨產症狀,出現這個情況的時候,孕媽不要著急去醫院,一般在見紅24到48小時之後才會發動。
可以趁著這段時間好好洗個熱水澡,然後等到出現比較規律的宮縮之後再去醫院等待分娩。
2. 破水
在孕晚期,當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下,突然發生類似尿失禁的失控感,不斷有水流出,而且這種水是無色無味,顏色清亮透明的液體,那麼就很有可能是羊水破了。
這種情況就會比較危險,孕媽們這時就不要走路了,應該立刻找個地方躺下,並且抬高臀部,防止羊水繼續外流,然後儘快讓家人送去醫院。
3. 規律的宮縮
臨產前如果出現有規律的宮縮,並且肚子也是一陣比一陣疼,疼得時間也是越來越長,那麼這也是臨產的徵兆了。
總之,孕晚期的時候,寶寶隨時都有可能要出生,孕媽們要隨時注意身體的反應,儘量不要出遠門,以免分娩發動時手忙腳亂,措手不及。
我是逗媽說育兒路,倆個孩子的媽媽,多平臺原創作者,專注於孕產、育兒領域多年,只願將我所知分享予大家,讓大家能夠安心渡過孕產期,科學養娃帶娃,讓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