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同學會問到我,手機後期修圖,會不會影響到畫質?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答。
就像問你,喝咖啡、喝奶茶會不會損害身體,跑步會不會磨損膝蓋一樣。
任何之於個體的附加行為,都一定會產生影響。
這種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
所以,回到修圖這件事上來說,答案很明確。
影響畫質?
一定會!
但是,這個減損的度,是多少,
就要單說了。
1.總體上看,修圖是正收益
必須搞清一點的是,手機修圖是在表現力上做加法,在畫質上做減法。
一張照片好不好看,畫面的像素細節,是決定因素之一,但絕對不是主要因素。
修圖,可以讓照片變得更好看,
而這些在光線、色彩、二次構圖上獲得的「正收益」,
是會遠遠超過修圖對畫面造成的負影響的。
所以,手機修圖,只能讓照片看起來更好。
因為怕影響畫質而不修圖,
絕對是個藉口。
2.JPG和PNG的區別
不知道你在使用手機修圖軟體的時候,
進沒進過設置頁面,
以snapseed為例,點擊上面的設置:
會看到「格式與畫質」這個選項。
點擊進去,有四個選項。
JPG和PNG。
實際上,多數的修圖軟體在保存設置裡,都可以選擇這兩種格式。
那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簡單的來說,PNG是無損,JPG是有損壓縮。
PNG體積更大,JPG體積更小。
所以,相對來說,PNG畫質會更好。
一看到體積大、無損,
你是不是以後,都想保存PNG了?
先別急,接著聽我講。
3.JPG並沒有那麼差
既然PNG那麼好,為什麼JPG是主流?
答案是,經濟實惠。
以這張照片為例,我分別使用JPG的95%畫質和PNG模式保存。
得到兩張照片,
第一張,是JPG80%,只有2.2MB大小。
第二張,是PNG,28.4MB!
體積上相差了10倍,但畫質呢?
我用電腦將兩張照片放大100%,看下差別,看得出來嗎?
JPG
PNG
嗯,差別幾乎肉眼不可辨。
那接著放大,
當我放大到700%的時候,會發現,兩者出現了差異,JPG的馬賽克會更多一些,而PNG更自然。
問題是,真有這個必要放這麼大看嗎?
如果考慮到PNG巨大的體積,
那麼我認為,JPG其實對於日常攝影愛好者來說,
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4.PNG的用處
那麼,PNG就沒有用處了嗎?
當然不是,實際上,我們現在的手機創意修圖,經常會用到摳圖這個技能。
那麼,摳出來保存的圖片,就一定要用PNG格式來保存。
因為PNG可以保存透明通道,這樣,當你扣出來的素材,就可以以貼紙的方式添加到別的照片上。
如果你將扣出來的圖,保存為JPG,
那麼就會發現,當你再次使用這張貼紙的時候,它的背景被被自動填充上顏色。
5.保存與導出
再說回snapseed,
這是大家日常使用最多的修圖軟體,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保存照片,畫質才最好呢?
在設置裡,看到JPG有80%、95%、100%三個選項。
他們之間的體積差異,基本是成倍數增減的。
但畫質之間的區別呢?
卻並沒有成倍數增加或減少。
所以,snapseed的默認保存格式,就是95%的JPG。
如果你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那麼,可以改成100%的JPG。
如果,你的手機空間不足,那麼,就推薦你改成95%的JPG。
但需要指出的是,
這個設定,只有當你在修完照片後,點擊「導出」這個按鈕,才會生效。
如果你點擊的是「保存」,那麼,不論你在設置裡做了何種修改,
系統都會默認是用95%的JPG來保存。
6.打開方式
既然說到保存,也捎帶著要說一下照片的打開方式,
估計很多人用snapseed來進行修圖時,習慣的路徑都是選好照片,點擊「分享(發送)」,然後找到snapseed打開吧。
那這樣修完的圖,只能點擊「完成」按鈕,保存成95%的JPG,而不能使用設置的大小。
另外,就是用這種方式打開圖片修圖,
當你切換到別的應用,或者進行接電話之類的操作後。
切回來會發現,
後臺的snapseed會自動退出,
那也就意味著······你白修了。
所以,我也非常建議,
大家還是按照,「打開修圖軟體」——「選擇照片」這樣步驟來在進行修圖。
別圖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