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智慧零售和新零售的落地,設計是貫穿整體定位、經營理念和運營核心的關鍵。
引言:
9月6日,蘇寧極物在重慶來福士開出第二家旗艦店,據蘇寧公布的數據顯示,重慶來福士蘇寧極物開業三個小時內門店客流量突破1.2萬人,到店轉化率達到18%,用戶的平均停留時間已達到45分鐘。
那麼對於網際網路巨頭和資本都持續關注的零售風口,空間設計究竟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正文:
人們對於重慶的印象,除了火鍋,大約就是山城的軌道交通了,這份文藝不輸重慶的辣,而且其他城市不容易看到。
「來福士門店的設計靈感,正是來自於輕軌交通、黃桷樹、吊腳樓等富有重慶地方特色的元素。」蘇寧極物總經理王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而這些元素都被幫浦設計的創始人張杺,通過一條裝滿圖書的發光軌道連接在一起。藝術化之後的黃桷樹、裝載書籍的輕軌車體、裝置化的大禮堂的屋頂、李子壩的穿樓軌道等等這些僅在重慶可見的場景,被用現代裝置手法進行二次設計,形成了新的符號單元。可見為本次蘇寧極物旗艦店提供設計服務的幫浦設計,不僅在空間設計上根據場地進行了量身定做,更在文化內涵上找到了點睛之筆。
但這個藝術設計創意險些因為建造費用和生產周期等問題,無法和消費者見面。
雖然具體的爭論過程不得而知,但至少張杺的堅持讓重慶來福士的蘇寧極物一鳴驚人,他的觀點和態度也很簡單,有些東西可以妥協,比如主觀向客觀,藝術向人性,造型向功能,偏執向共通,但有些東西不能妥協,比如時代感,比如細節,設計終極目標是讓人感動。
重慶來福士開業當天,店內客流達1.87萬人次,次日繼續升至2.1萬人次,而到9月8日,預計客流將超2.1萬人次。開業當天,單店單日轉化率21.2%、平均用戶停留時長超過41分鐘。
重慶來福士是全球最大的來福士,堪稱重慶的地標建築和城市商業名片。5層購物中心共規劃400多個品牌店鋪,而蘇寧極物依然無愧當天的流量之王,其首日訂單數達到6522件按照該店接近600元的客單價,開業當天的營業額接近40萬,開業當天的部分數據的表現甚至優於傳統零售巨頭。根據騰訊位置大數據分析,Costco上海閔行店8月27日開業當天的到訪人次為9667人次(下午暫停營業),8月31日周六達到當周峰值,到訪人次15678人次,去重後的到訪人數不足9千人。
「把一個空間做美其實不難,但我覺得如何把一個空間做的有意思更為重要。設計的可能性絕不只停留在視覺審美一個層面,這就需要設計師朋友們有更多的生活積累和感受體驗,去發現更多的關於設計的可能性。」張杺認為,而對於新零售之類新型商業空間,每一個道具進都需要經過綜合分析,包括功能、落位、樣式、陳列方法、材質、以及和環境的融合度等等。
張杺在2016-2017年被CIDF評為年度十大最具影響力設計師,他從90年代開始一直從事零售業工作,見證了百貨業的青銅時代與黃金時代,20多年的從業經歷,讓他深刻感受零售行業的變化,並洞察了消費者的行為習慣。
2013年,他創立幫浦設計最終選擇商業空間作為公司的方向,除上述項目外,其代表作還有杭州北山十號Carbon法國餐廳,杭州利星百貨1157-最天使書城,羅蒙男裝總部等。
傳統零售業的成功有時容易製造一種假象,只要零售商手裡有錢,投資一家商家並做些廣告和營銷,業績就能起來,生意就做成了。
但今時不同往日,持續被電商教育的消費者,早就習慣了線上「隨時隨地隨心」的消費體驗,如何創造能吸引消費者進入和停留的商業空間,成了所有零售商痛疼的問題。加上零售市場趨於飽和,人力、租金成本的日益升高,商業空間體驗感成了影響消費者消費決策的關鍵,同時,也是商業空間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好的商業空間,至少是值得所有消費者拍照發朋友圈、微博的「打卡聖地」,這樣精準的社交媒體傳播,是任何線上廣告都無法實現的效果。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空間體驗是黑科技的運營。例如在重慶來福士的蘇寧極物門店中,現場全面覆蓋5G網絡,並設置了「5G+沉浸式體驗專區」,對於消費者而言能全方面了解和體驗5G,但對於設計公司而言,不僅需要把各類網關、體驗設備布置在最合理的位置,既隱藏插座和走線,不影響消費者的觀感和體驗,又需要確保設備之間相互協同,以及最佳體驗距離和體驗方式,同時,還要儘可能排除外部環境的幹擾和影響。
憑藉對黑科技的認知和了解,幫浦設計將5G和VR等創新技術,融入到了空間的設計和體驗交互之中,讓消費者即使在門店體驗,也能享受最佳的效果。
事實上,這並不是第一次蘇寧極物在業界引起轟動。2018年3月,全國首家蘇寧極物,南京新街口淮海路店開業時,其400平米佔地的上下兩層空間,分別是以智能生活、個性家居為定位的原創空間明星店,和以海鮮為主題打造新零售模式的餐廳。
不同的所在地區、不同的空間類型、不同的設計特點,蘇寧極物在南京和重慶等地成功背後,離不開幫浦設計對設計商業空間的理解,以及對設計的執著和堅持。
「設計是走鋼絲,平衡杆的一頭是美學,另一頭是實用學,任何一頭重了,都會掉下去。」張杺曾這麼解釋美學和實用之間的關係。這樣的態度也被很好的體現在作品之中,仔細翻看幫浦設計的作品集,不難發現國內不少知名的零售體驗空間,都是出自這家設計公司之手,而且各有各的主題和特色。除了蘇寧極物系列,幫浦設計的經典設計案例,還有京東之家系列、奇客巴士系列、滿屋研選整家體驗館、米車寶新能源汽車之家等。
以奇客巴士為例,其創始人的理念是打造科技界「誠品書店」。為此幫浦設計為奇客巴士最初的四家店中,旗艦店是萊特兄弟的飛機版,Mini店是Tiffnny藍飛碟,標準店是飛艇庫,其共同主題都是「飛翔」,通過這個人類古往今來的夢想,來實現大家的共鳴。
「某種意義上來說,商業空間設計師其實就是商業顧問。空間設計的好壞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品牌的發展。」張杺在此前接受採訪時提到,「商業空間」通常是在做一個品牌的建築,通過這個內外的建築語言去傳達這個品牌的故事和靈魂性的東西。例如,性冷淡不適用於絕大多數的商業空間,因為在他看來,商業本身就是性感的東西。
零售業正在經歷著有史以來最大的變革,新的技術、新的理念正不斷衝擊著這個行業,線下的商業空間並沒有像過去人們預測的那樣,因為電商和社交網絡的衝擊,逐漸消亡,相反,商業空間正在煥發新的生命力,成為新的流量來源和資本風口,而設計正在成為影響商業空間的決定因素。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