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最後一公裡」 成都新都區創新推進「跨區通辦」試點

2020-12-22 四川在線

陳宇 四川在線記者 張紅霞 文/圖

「不用回戶籍所在地,今天花半小時在木蘭就辦好了營業執照,好驚喜!」10月9日,國慶大假後的第一天,成都市青白江區姚渡鎮居民葉精忠沒想到在新都區石板灘街道辦完了青白江區企業稅務登記變更業務。

當天,葉精忠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到了新都區石板灘街道木蘭便民服務中心服務大廳。這個新鮮的服務項目,是他聽同行說的。半個小時後,葉精忠的訴求得到實現。

「『跨區通辦』已經是創新了,居然還下沉到了街道一級,點讚!」面對葉精忠的表揚,現場工作人員解釋,為服務「成金青大港區」和石板灘街道航空產業新城和軌道交通產業新城建設,新都區推進了「跨區通辦」政務便民利企服務試點。

為何要推出「跨區通辦」服務?

今年5月初,在充分調研基礎上,新都區率先推出了涵蓋與企業、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首批25項「跨區通辦」業務,包括工商註冊、納稅服務、個人信用報告查詢、居民醫保信息查詢、參保證明列印、醫保卡補辦、電信相關業務、公積金等,企業群眾可以選擇就近辦理業務,不僅減少了來回跑路的麻煩,也縮短了辦事時間。同時還設立了蓉漂驛站,為大學畢業生、外地來蓉人員提供一個創業交流、休憩的空間。

據新都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跨區通辦」服務不僅打破了地域限制、統一了審批流程、突破了傳統審批模式,三區縣窗口服務、證明材料、審批結果等也實現了等效互認。這是新都區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實增強企業群眾辦事體驗感和獲得感的一項具體舉措。目前,在石板灘街道木蘭便民服務中心進行試點,三地研究建立了跨區域線上線下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辦理機制,以「跨區域同標準通辦」模式打通服務企業群眾「最後一公裡」。

石板灘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城市服務領導小組組長彭柳源介紹,試點以來,已經先後為企業群眾辦理業務474件,不但提升了行政審批效率,也極大縮短了企業群眾跨區域辦理業務的地理距離,真正拉近了區域群眾的心理距離。

「因為『成金青大港區』建設和石板灘軌道交通新城和航空動力新城的建設,吸納了不少企業和人力資源向石板灘區域聚集,因此,我們正在梳理和石板灘接壤的成華區和龍泉驛區企業、群眾辦事頻率高的事項上報給新都區行政審批局,通過審批局與其他區域對接,讓我們的「跨區通辦」朋友圈持續擴容。」彭柳源說。

全省首個「便民服務微中心」進小區

「簡直太快,太方便了!」10月7日,家住新都石板灘街道保利獅子湖小區的居民堯忠秀手機收到一條標註為「獅子湖便民服務微中心」的簡訊,簡訊內容是告知她申請的個體戶工商營業執照可以隨時到中心的AI智慧政務服務空間站領取了。

「在AI空間站,通過機器5分鐘提交完申請,並將證件按指令鎖放進空間站文件櫃。工作人員代辦,3天後證件就放到空間站文件櫃,我刷身份證和取件二維碼就可以領證了,太安逸了,不出小區在家門口就把事情辦好了。」堯忠秀開心地告訴記者。

「獅子湖便民服務微中心」是新都區探索撤鄉並鎮機構改革「後半篇」——創新審批服務便民化的一個示範。據悉,該中心是全省第一個小區便民服務微中心,也是推進國際化營商環境3.0版本建設的具體舉措。

石板灘街道獅子湖小區,位於新都區和成華區交界處,有住戶近2萬人。雖然小區內有籃球場、兒童遊玩區、幼兒園等基礎公共配套服務,但整個區域內的公共配套設施仍然較少,且距離新都主城區約10公裡,距成都主城區約6公裡,相對較遠,交通不便利,出行困難,無法滿足小區居民的政務服務與生活服務需求。

為破解社區治理遠端便民服務功能不足的問題,新都區探索在人口聚居的小區內設立政務服務微中心,推進審批便民服務布局向小區拓展,深入區域的神經末梢,打通了便民服務「最後500米」。

記者走進獅子湖便民服務微中心看到,自助辦理業務的智能設備還挺多,有24小時AI智能機、社保自助終端機、百貨自助售賣機等,目前可以實現圖書自助借閱、ATM自助服務、24小時醫生、5G智能網絡服務等功能。

在這個便民服務微中心,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臺「藍胖子」,這就是AI智慧政務服務空間站。據介紹,這是一款基於AI人工智慧技術,一站式為廣大群眾和企事業提供政務服務的智慧空間站,全程採取語音和動畫結合方式引導用戶自助辦理,能夠辦理大部分自然人和法人的行政審批及公共服務事項。

根據演示,居民通過刷個人身份證獨立進入空間站,選擇市民服務、主題式服務等菜單,進行查詢、申報流程,通過身份核驗、證件掃描、提交文件、在線審核、現場列印或資料入櫃代辦等程序,居民們可以輕鬆完成470項事項的自助辦理。

此外,獅子湖小區便民服務微中心還以群眾多元需求為導向,設立服務站點,固定2到3人,由「社區工作人員+小區志願者」組成。其中,社區工作人員由獅子社區根據服務辦理需求,動態統籌調整社區5名工作人員,輪班到獅子湖小區和轄區內其他人口密集小區辦事點下沉服務,可以辦理事項覆蓋社保等50項事項及區域通辦25項。同時,依託社區網格員、志願者、小區物業,進行上門代辦服務,實現群眾「辦事不出小區,小區內獅(事)必辦」。

「這樣的探索很有意義,功能集成的服務終端下沉到小區,不僅營造了雲端集成、智慧生活的智慧場景,解決社區生活與管理中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還實現政務服務、生活服務和社區服務的覆蓋。」成都市社治委副主任江維說,新都的便民服務集成進小區正符合《成都市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總體規劃》的精神。目前,新都區正在推進審批便民服務布局,向「1個政務中心+9個鎮街+180個村社+N個小區」拓展。

相關焦點

  • 「新龍」CP,為什麼是成都新都區與九龍坡區
    兩區要從高新產業之緣、藝術文創之緣、熊貓火鍋之緣、古寺名剎之緣、改革試點之緣出發,深化推進產業發展聯動、文旅融合聯動、城市提升聯動、改革開放聯動、人才交流聯動,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打頭陣、當先鋒、作貢獻,真正促進成渝地區雙城大融合大發展。周勇強調,新都區和九龍坡區要「深化合作情,共促大交流」。
  • 【關注】我市「人才引進一件事」打通「最後一公裡」
    【關注】我市「人才引進一件事」打通「最後一公裡」 2020-12-20 2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城細管監督員「上崗」 打通新都區城市建設管理最後一公裡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陳昊)4月27日,記者從成都市新都區獲悉,香城細管行動啟動後,越來越多的部門、企業、市民參與到城市管理中,首批香城細管監督員也於日前「上崗」,開始走街串巷找茬、找毛病。截至目前,5位監督員已分別巡查了該區九街、匯景花園背後空地、現代交通產業功能區高東路與金泰路,查找到裸土未覆蓋、建築垃圾未及時清理、商家亂倒油汙、車輛亂停放佔用消防通道、井蓋缺失等問題。
  • 德州市陵城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跨區通辦「一點靈」叫響陵城品牌「一...
    (陵城區頒發出第一張跨區通辦營業執照)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德州市陵城區這項惠民利企政策真的是太貼心了,為想跨區投資的企業家吃了顆定心丸,這營商環境實在是贊!」青島膠州市的智享軟體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如是說。
  • 非一般的「道」:天府綠道 打通全域成都綠色「經脈」
    本報記者 羅向明  如果從空中俯瞰成都,14000多平方公裡的大地上,一條條綠道猶如經脈,勾勒出成都新的城鄉景致。  從天府綠道建設提出至今,8個月時間裡,成都已經建成各級綠道785公裡。而未來十多年裡,成都將修建16930公裡的「翡翠長廊」,打通全域成都綠色「經脈」。
  • 成都市新都區努力在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建設中走在前列
    新都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提出,落實區委「154」總體部署,突出「一心四區」建設,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深度融入成德同城化、大港區一體化,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治理現代化,創新提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初步建成現代化國際範成北新中心城區而努力奮鬥。
  • 成都新都區標準化主題宣傳有聲有色
    深入基層送標準,站上舞臺講故事,走進群眾聽民聲……近日,成都市新都區結合國家憲法日,首次將基本公共服務法律法規知識宣傳與標準化試點創建有機結合,組織開展「標準化+法律知識」宣傳周主題活動,在全社會營造「懂法律、知標準、守規矩」的標準化創建濃厚氛圍,進一步擴大基本公共文體服務供給覆蓋面和公眾知曉率
  • 遼寧省瀋陽市9月1日起開展內地居民婚姻登記跨區辦理工作
    按照瀋陽市人民政府加快推進「一事一網一窗一次」改革實現「瀋陽通辦」的要求,瀋陽市民政局本著方便群眾、創新服務的原則,經遼寧省民政廳批准、瀋陽市人民政府同意,決定在瀋陽市實行戶籍在瀋陽市的居民可跨區辦理婚姻登記。目前,瀋陽市是東北地區第一個婚姻登記跨區辦理試點。
  • 婚姻登記全國通辦,到底難在哪?
    澎湃特約評論員 任君針對網友提出的「婚姻登記全國通辦」「全國補辦結婚證」等建議,民政部社會事務司近日答覆稱
  • 2020年四川成都新都區4所高中錄取分數線
    以下是2020年成都新都區4所高中錄取分數線,供大家參考!新都一中:575分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1981年被確認為首批省重點中學。香城中學:545分香城中學是新都區委、區人民政府為推進新都教育均衡化、現代化、國際化,於2007年投資1.6億興建的一所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的公辦重點高級中學。學校面向全國引進名優教師,組成一流的教師團隊,現有教職工272人,教學班62個,學生3092人。
  • 高新、經開、滻灞、港務四開發區 聯合推出258項「四區通辦」便民...
    央廣網西安11月9日消息 2020年11月9日起,涉及工商註冊、納稅服務、公證服務、公積金業務等內容的258項政務服務事項,將在西安高新區、經開區、滻灞生態區、國際港務區實現「四區通辦」。 廣大企業和市民朋友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就近辦理相關業務。
  • ...聯合送法進工業園 打通勞動爭議糾紛服務「最後一公裡」<第708期>
    浦北:法院、人社、工會聯合送法進工業園 打通勞動爭議糾紛服務「最後一公裡」 2020-12-15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州:數字賦能營商環境,2892個事項「一窗式」通辦
    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梁文謙表示,為優化營商環境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正大力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在深化「一窗式」集成服務改革、審批流程革命性再造、跨城通辦等方面發力,並實現線上線下政企互動「隨叫隨應、有問必答」。目前,廣州已為784家企業建設項目提供「全程免費代辦」服務。
  • 趙縣深入開展「三創四建」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趙縣深入開展「三創四建」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徐哲普聶聰超李輝波趙縣縣縣委、縣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深入開展「三創四建」活動,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 成都新都區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總投資160億元 川音文創園等項目加碼...
    原標題:春暖萬物蘇 成都新都區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3月5日,新都區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新都街道川音文創園項目現場舉行。在此疫情防控關鍵階段,項目的集中開工建設標誌著新都區對穩定區域投資底盤、對衝疫情經濟影響、推動經濟平穩運行的堅定信心。此次共有13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60億元,包括仨川航空零部件智造裝配基地等7個產業功能區支撐項目,旭輝廣場等6個城市品質提升及民生服務項目,是涵蓋了完善城市功能、增進民生福祉、提升經濟能級等功能的重大功能性項目。
  • 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裡 山東6大行動優化民企創新發展
    原標題:政策落實、產業升級……山東六大行動優化民企創新發展生態近日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明確從今年起到2022年,我省將實施政策落實、數位化賦能、產業升級
  • 打通電商扶貧「最後一公裡」
    「電商+扶貧」看似只建個電商平臺,其實「+」號背後關聯諸多環節,任何環節出現「堵塞」,都會導致電商扶貧「最後一公裡」受阻。一些貧困村,尤其是邊遠村,長期發展不起來,很大程度上受限於交通設施不足。以筆者駐點的毛感鄉南春村為例,該村資源很好,唯一不足之處,就是交通極為不便。
  • 成都新都區潮玩公園啟動一期設計
    日前,成都市新都香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啟動了潮玩公園一期工程的設計單位招標,該項目已由成都市新都區發展和改革局以川投資備FGQB-0753號批准建設。項目選址在新都區新都街道。項目為打造國內首個體驗式潮玩公園總面積約為210.37畝,分為兩個地塊,地塊一改造面積約為112154.39平方米,約168.15畝,地塊二是打造潮玩花園及農房有機更新,改造面積約為28166.12平方米,約42.22畝。
  • 成都新都區探索特大城市近郊區域鄉村振興新路徑
    該區通過恢復鄉村健康生態肌理、完善公服配套、布局實施高品質生活場景和消費場景,提升閒置宅基地和農房入市價值,在天府沸騰小鎮聚力開發「熊貓+火鍋」兩大世界級IP,打造展示成都天府文化魅力、美食之都美譽的「天下火鍋第一鎮」;在洗心小鎮引入尖鋒旱雪項目,滿足都市白領釋放自我、追求時尚的需求;在音樂足球小鎮,引入「農業+足球+音樂」融合項目,滿足市民熱愛戶外運動、體驗鄉村情調的需求;在蔬菜電商小鎮,引入拾裡共享庭院項目
  • 「一網通辦」推動效能提升,復旦大學信息化建設致力打造智慧校園
    2020年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任務的收官之年,也是復旦大學建校115周年。「一網通辦」是上海探索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一項重大改革,在全市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創新理念深入人心,框架體系基本建成,階段性成效初步顯現,群眾和企業的使用率、好評度不斷提升。復旦大學網上辦事服務大廳(以下簡稱eHall)於2015年9月上線,是「一網通辦」理念在高校信息化服務中的實際落地與充分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