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部分網友表示,給貓貓做絕育手術非常的不人道,剝奪了貓貓做父母的權利。但在花花和很多養貓的小夥伴看來,不給貓貓做絕育手術,才是真正的不人道。現在外面有很多的流浪貓,一部分就來自於沒有絕育的家貓,在主人沒有預料的情況下繁殖出來的,主人不打算養這麼多貓貓,又沒有太多的渠道把貓貓送給他人領養,於是就只能把生下來多餘的貓貓拋棄掉,這才是真正的不人道。
養貓貓的人,都是希望自家貓貓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長長久久。不給貓貓適時絕育,會讓貓貓一直受到發情的困擾,母貓更容易患子宮囊腫、子宮內膜炎、陰道囊腫等等疾病。而沒有絕育的公貓,也會更加的好鬥,更容易與其他的貓貓打架。
而且未絕育的貓貓,為了在發情的時候,到外面尋找交配的對象,還會有很高的走失率。習慣了人類餵養的貓貓,走失後沒有被找回或者他人領養,基本是死路一條。母貓不斷地發情嚎叫,會影響鄰居和你的作息生活,也會讓飽受發情困擾的母貓的身體也會越發消瘦。公貓發情會到處滋尿,味道十分的難聞。
花花之前公司養過一隻狸花母貓,平時活潑乖巧,發情時卻十分可怕。它發情時大概八個月大,它會一直嚎叫,聲音類似於低沉版的嬰兒啼哭,發情的頻率很高,時刻需要人輕拍它的屁屁來安撫它。要是花花和其他同事因工作忙忽略了它,就會被咬手,雖然沒出血,但也是非常的疼,牙印要一兩天才消。所以,無論是對於貓貓還是鏟屎官,給貓貓絕育都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在美國,大多數獸醫認為越早絕育,恢復越快,他們建議貓貓在兩到三個月齡,就可以開始實施絕育手術。而中國臺灣的醫生則普遍認為貓貓五到六個月大時,貓貓一般來說還沒發情,健康狀況較為穩定,是給貓咪絕育的最佳時機。而花花給家裡大橘絕育前,諮詢了國內某著名連鎖寵物醫院的醫生,該醫生認為,貓貓大於五個月,身體健康,精神狀態良好,就可以絕育。貓貓絕育前最好先做個檢查,各項指標合格後,再進行手術。如果貓貓體重小於五斤的,最好選擇呼吸麻醉,會比較安全可控。貓貓身體健康,體重大於五斤,又不會過於肥胖的,也可以選擇靜脈麻醉。
花花家大小橘都是母貓,都完成了絕育手術。大橘七個半月齡時進行了絕育手術,當時大橘還沒發情,重6斤半,選擇的呼吸麻醉。小橘九個月才做絕育,也還沒發情,因為小橘體重較輕,九個月才五斤,才放心給它做的絕育,選擇的是靜脈麻醉。所幸的是大小橘手術後都恢復得很好。
那麼貓貓絕育前要做哪些準備呢?首先,小夥伴要準備一個能容納貓貓完全平放下來的航空箱,帶貓貓去做絕育手術、手術完後將貓貓先放在裡面、接貓貓回家都需要用到它。然後要準備兩個伊莉莎白圈,可以替換。貓貓絕育手術後幫它戴上,防止它舔舐傷口。手術前10個小時禁食禁水,預防貓貓麻醉手術時嘔吐造成窒息。購買術後專用的AD罐,用於貓貓術後恢復。手術前徹底消毒、打掃屋子,準備好無塵的貓砂,像豆腐砂,預防貓貓術後感染。
手術後的一周內,貓貓餵食量是平常的2/3,不要胡亂給貓貓過量進補,過量進補反而不利於貓貓手術後的傷口恢復。手術後三天,貓貓可能會出現食欲不振,這是正常現象。預防貓貓拉稀,可以只餵貓糧。如果貓貓實在什麼都不吃,可以給貓貓灌一些葡萄糖。三天後,減少貓糧的餵養量,可以給貓貓吃些術後恢復的AD罐,但記住所有食物的總量是平常的2/3就好。
給貓貓做絕育手術唯一的不好,就是貓貓術後容易發胖。絕育後的貓貓會更加的乖巧安靜,會變得不愛運動,也會吃得更多。所以鏟屎官在貓貓術後要記得它的控制食量,不要因為貓貓愛吃就拼命喂,要克制住自己。
小夥伴們,你家貓貓是幾個月絕育的呢,選擇的是什麼絕育方式?還有你認為貓貓絕育的時候有什麼要特別注意的嗎?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哦。以上就是這期的全部內容。小夥伴們,我們下期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