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的意義在於什麼?除了健康,減肥的最重要的訴求就是擁有漂亮的形體。對於男性,全身體脂降低一般而言是好事。如果換成女性,就要另當別論了。你可以這樣設想一下,如果一位女性不是特別胖,她想追求前凸後翹的漂亮曲線,但是只要一減肥,就掉胸部和臀部的脂肪,而腹部脂肪卻不怎麼動。那我們還要不要做全身消耗型訓練來減肥呢?
女性體型的關鍵在於腰細,如果能局部的減少腰腹部脂肪,哪怕其他地方的脂肪都沒有減少,身材在視覺上也會呈現出美的改善。
這個時候,局部減肥意義就非常大了。
很遺憾的是,局部減肥的效果並不理想.運動生理學家告訴我們,脂肪不是動哪裡就減哪裡。每個人脂肪減少的部位和速度是由基因決定。
他們給出了兩個研究。
第一個是實驗是這樣子。他們評估了個體27天仰臥起坐運動前後腹部、肩胛下和臀部脂肪的活檢標本。在這一運動中,從第一天做140個仰臥起坐開始增加次數,到第27天時增加到336個。儘管進行了大量的局部鍛鍊,但是腹部脂肪並沒有比臀部和肩胛下的脂肪減少的更多。
另外研究人員還比較了高素質網球運動員的左、右手的前臂圍度和皮下脂肪量。優勢打球手的前臂圍度超過另外一隻(肌肉增加了),但皮褶厚度測量表明,多年網球運動並沒有減少運動手臂的皮下脂肪。
這兩個研究說明局部減脂似乎沒有可能性。
但是我們仔細思考下, 第一例子中, 實驗的時間太短, 才1個月,如果時間拉長到半年一年呢?而且我很難保證被測試者在仰臥起坐的時候能精準的練到腹肌。
第二個例子同樣有問題,因為研究的對象並沒有控制飲食。沒有在熱量負平衡的大前提下進行。最近就有研究指出, 如果在禁食(16小時)後,局部減脂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當然我承認脂肪減少部位的差異性是由基因主導,但我們同樣可以做出努力,實現某種程度的局部減脂。理論依據是:人體調用和動員脂肪分解的能力,可能與局部體溫、毛細血管豐富程度、體液循環強度等正相關。
所以我們將局部減脂的思路放在如何增加局部區域的血流量。因為局部區域的血流量增加會提高更多分解類激素到達靶細胞的可能性。另外局部血流量的增加會使區域溫度上升,提高脂肪脂解酶的活性,更有利於脂肪動員。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局部激活
比如從脂肪堆積的位置看。男性身體容易將多餘脂肪堆積在腹部,也就是俗稱的向心型肥胖,而女性偏向於將脂肪堆在臀腿部。但是現在還是有好多女性腹部脂肪出現了過度堆積,是否跟她的核心廢用有關呢?如果將她的核心激活, 讓她在平常的工作生活訓練中都能積極的調用核心, 讓腹部的微血管增生,局部血流和淋巴循環改善。是不是就能提高腹部脂肪的動員來瘦肚子呢?
2.訓練前充分的熱身
溫度也會影響脂解酶的活性,不同的區域對溫度的要求不一樣,比如核心區域可能需要更高的溫度,才有利於增加脂解酶的活性,而遠端的需要的溫度就相對低一些。因此運動前,進行充分熱身與局部激活,長期看來能夠對脂解酶的活性有一個正向的引導,有增加局部區域的脂肪分解的可能性。
3.體態調整
如果人的體態有問題,不良的身體姿態以及長期久坐造成局部區域肌肉的僵緊。讓區域內血流減少同時造成淋巴淤堵,這對區域脂肪的動員是不利的。
4.局部推拿
國內學者做過相關的實驗和研究,推拿可以使局部的體溫升高,可以使局部的體循環更活躍。隨後的研究中,間接證實長時間揉按脂肪組織,可以破壞膨脹程度大的脂肪細胞,使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增加,從而加速局部的脂肪調用率。
那麼如果推拿有用的話,拉伸或者筋膜放鬆同樣會使局部區域的體循環更通暢。按理說也有幫助。
5.做一些鏈條式的訓練
「鏈條式」的訓練讓身體的力線更通達、不堵滯。或者說讓身體的筋膜中的膠原蛋白在受力的過程中更加的平整順滑,這些更平整的筋膜有利於力的傳導,同樣其中的循環系統也會更加通暢。讓不易動員脂肪的區域,脂肪動員更加活躍。
局部減肥對女性身材的塑造意義重大。減肥先掉哪裡的脂肪,主要由基因決定。但是我們通過對局部區域溫度、血流、淋巴循環甚至體態,力線的幹預。實現局部減肥還有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