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工人大火,只要不是老闆,你我都是打工人。這樣就有個問題,打工是為了什麼?打工為了賺錢,為了養家餬口,那除了這些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呢?同樣是打工,怎麼才能超越自我,達成更好的成就。
每個人對於人生工作的方式有不同的理解,稻盛和夫在《幹法》裡面總結了他創辦京瓷,成為大企業家的人生工作公式。
稻盛和夫先生是日本著名的企業家丶哲學家,他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信(原名DDI,現名KDDI,目前在日本為僅次於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來一起看看如何理解他的人生公式。
1如何理解人生·工作的公式?
稻盛和夫在《幹法》裡面提到了人生·工作的公式,人生·工作的結果=能力 X 熱情 X 思維方式, 在這個公式裡面,包含著人生工作的因素,已經他們之間的關係。
1) 首先是「能力」
就是指智能、運動神經或者健康等,這是由父母或上天授予的,人出生而帶有的,當然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也不斷發展自己的能力,這個分數從0到100分
2) 然後是「熱情」又可稱為「努力」
從缺乏幹勁、霸氣、朝氣、懶散潦倒的人,到對人生和工作充滿火焰般熱情拼命工作的人,這中間也有個人的差別,也從0分到100分。
3) 最後是思維方式
這個最為重要,不厭辛勞,願他人好,願為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這樣的「思維方式」就是正值;相反,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誠的人生態度,這種「思維方式」就是負值。分值從-100到100分。
這樣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天才,加有點努力,這樣分數是90 X 50 = 4500, 而一個普通人,非常努力,這個分數為60 X 80 = 4800, 可以得到一樣的效果,甚至超過天才。
當然了,要度過幸福的人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事業做到最大,就無論如何必須具備正確的、正面的「思維方式」。
2提高能力
一個人的能力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父母或者上天授予的,人出生就帶有的,還有一部分是後天自己努力提升而得到的。
1) 對於人出生而自己的能力,不要氣餒
根據考克斯勒智力分數分布圖,總體中68%的人落在100上下15分範圍,而96%的人落在100分上下30分左右,也就是大多數人是普通人,平時碰到的大概率也是普通人。
所以不要氣餒,大家相差沒有那麼大,稻盛和夫自己就說自己普普通通,上了一個普通的大學,沒有特殊的才能,最後成為了新型陶瓷領域專家,從產、官、學各方面都獲得了很高的評價,獲得了「新型陶瓷先驅者」的榮譽。
2) 對於後天提升的能力,需要努力達成
大家都是普通人,那明天做一點,持續的力量能將平凡變為非凡。所謂人生,歸根結底,就是「一瞬間、一瞬間持續的積累」,偉大的事業乃是樸實、枯燥的工作的積累。
京瓷滋賀縣哦那個工廠裡,有一個工人,初中畢業,他的上司教他,他總是一一記住,認真完成,默默無名,但從無牢騷,也從無怨言,兢兢業業,孜孜不倦,持續從事著單純而枯燥的工作。
20年以後,他當上了事業部長,而且成長為頗有個人魅力,有見識的領導了。儲蓄的努力讓他從平凡變成非凡。這就是持續的力量。
成長期的小公司,比如當年的阿里,那些頭腦靈活、思維敏捷的人才,正因為他們聰明,成長很快,或許就會認為眼前的工作太平凡,待在公司裡大材小用了,於是不久就會辭職離去。所以,最終留在公司裡的、有用的,恰是那些最初不被看好、頭腦遲鈍的人(用詞可能不當)。
將努力變為「持續的力量」,就能讓你這個「平凡的人」變為「非凡的人」,你就會具有強大的力量。
當然, 要持續的進步,就需要每天比昨天更進一步,要每天進行反省。在人生中,提升心志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實踐並不簡單。
當驕傲自滿、自以為是這一類邪惡的念頭在心中冒頭時,就立即給自己一個反省的機會。對今天做過的事,老老實實地進行反省,發誓從明天起認真改進。這樣度過反省的每一天,我們不但能避免工作上的失敗,而且有利於在人生中提升心志。
3熱情
1) 人為什麼要工作?
工作為了賺錢,為了拿到報酬,這是工作的首要意義,但是不僅僅這些,還有需要更多的理由。稻盛和夫的觀點是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智, 只有通過長時間不懈的工作,磨礪了心志,才會具備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穩而不搖擺。
修建神社的木匠師傅一輩子跟樹木打交道,他說,樹木裡面宿著生命,必須工作的精湛才能經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驗。木匠工作的意義在哪裡?它的意義不僅在於使用工具修築漂亮的房屋,不僅在於提高木工技能,更在於磨鍊人的心志,塑造人的靈魂。
只有明白了工作的意義,才能喚起工作的熱情。
2)「必須得想」
稻盛和夫年輕時,聽松下幸之助的「水庫式經營」的一次講話,松下幸之助被人們尊稱為「經營之神」,經濟景氣的時候,不要以為經濟會一直這樣好下去,要考慮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你該怎麼辦。 財務上有餘裕的時候要注意儲備,就水庫蓄水吃一樣。
水庫就是為了調節雨水,大雨時候,流入水庫,防止水患,乾旱時防止斷流。有人提問松下幸之助,小企業怎樣才能有餘裕,應該如何做? 松下幸之助露出相當困惑的表情,他沉默片刻,仿佛是自言自語道:「不,你不想可不行啊。」
如果非常重要,你就要去想,有強烈的願望,就會千方百計找到具體的方法。不去想,就什麼都實現不了。
3) 充滿熱情的工作
要想擁有一個充實的人生,你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則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一個人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的概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萬分之一
如果對不喜歡的工作勉強接受,不得不幹的消極態度,然後開始怪話連篇,牢騷滿腹,那將一事無成。
只要喜歡了,就能不辭辛勞,不把困難當困難,埋頭工作。只要一心一意埋頭工作,自然而然就能獲得力量。
成為「自燃型」的人,物質可以分為可燃型,不燃型和自燃型, 對於工作的熱情,也可以把人分為三種類型的人。
點火也不燒的不燃型: 相信虛無主義,表情冷漠, 來到公司「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點火就著的可燃型:他們不主動,也不逃避,只有有人拉一把,他們可以燃燒,這種人需要領導不斷的鼓勵才能一直往前。
自己就能熊熊燃燒的自燃型:自燃型的主人翁的精神,眼裡有活,手裡有活。 自燃型的人,熱愛自己工作,同時有明確的目標,整天考慮的就是,公司「應該做這個」「應該那麼幹才更好」這樣的問題。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也會在自己心中描繪自己將來的夢想,思考我想做怎樣的人、我想幹怎樣的事等問題。
4思維方式
說到思維方式,需要堅持「愚直地、認真的、誠實地」工作
其中「欲望」「惱怒」「愚痴」這三者都是卑怯之心,是讓人陷於煩惱的最厲害的東西。它們糾纏於人的內心,要驅趕也驅趕不走。釋迦牟尼把這三者稱為「三毒」,它們是將人的行動導向錯誤道路的萬惡之源。
人生在世又少不了這「三毒」,它們如果根本不存在,人就無法生存。因為人有血肉之軀,為了生存,這「三毒」又是必要之心,是自然賦予人的本能。比如,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人要滿足自己的食慾,對攻擊自己的敵人要表達憤怒,要在達不到自己希望的狀態時發洩不滿,這些都無法戒除。
「三毒」不能完全排除,但卻必須做出努力讓毒素稀釋。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可以說獨一無二的方法,就是拼命地「工作」。
「愚直地、認真地、專業地、誠實地」投身於自己的工作,長此以往,人就能很自然地抑制自身的欲望。此外,熱衷於工作,還能鎮住憤怒之心,也會無暇發牢騷,而且日復一日努力工作,還能一點一點提升自己的人格。
而正面的思維方式如下: 積極向上、具有建設性;善於與人共事,有協調性;性格開朗,對事物持肯定態度;充滿善意;能同情他人、寬厚待人;誠實、正直;謙虛謹慎;勤奮努力;不自私,無貪慾;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等等。
5寫在最後
正如託馬斯·愛迪生所言,成功中「天分」所佔的比例不過只有1%,剩下的99%都是勤奮和汗水。
在我們工作生活中,需要不斷提升我們的能力,以最大的熱情工作,同時需要堅持「愚直地、認真的、誠實地」工作,這樣作為打工人能夠超越自我,達成更好的成就。
歡迎關注【阿布的分享】,跨界理工男,每天分享職場乾貨,認知成長。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別忘了分享點讚支持阿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