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夜來香港腳,臭的不得了。
香港腳,學名足癬,又稱「臭田螺」、「腳溼氣」等,在中國發病率約為30%以上,由於中國南方地區夏季氣候溼熱,是腳氣發病的重災區。
誰是始作俑者
腳氣的罪魁禍首便是真菌了,其中紅色毛癬菌、念珠菌和鬚毛癬菌是造成腳氣的「三大巨頭」,夏季溫暖溼潤的環境,運動量較大、大量出汗的人群,加上不透氣的鞋襪,讓真菌在指縫間肆意生長,縱情高歌。
真菌大量繁殖,侵襲皮膚,便有了泛紅、水泡、瘙癢、脫屑甚至糜爛,反覆地刺激還讓皮膚肥厚,到了冬天還會皸裂疼痛。
在醫學上分為水皰鱗屑型、浸漬糜爛型和角化過度型。
而且撓到哪裡就「種植」在哪裡,導致手癬、股癬、體癬等……嚴重的會侵犯指甲,造成灰指甲,甚至由血循感染,引發丹毒。
林醫生就接過一例足癬合併手癬、灰指甲的小飯館患者,重點是,我還吃過他們家的砂鍋,enmmm.....只能安慰自己高溫殺菌了。
圖片來源:giphy
腳氣不是病,癢起來要人命
很多人覺得腳氣只是小病,到藥店買點藥膏,或者用藥粉泡泡就能好,大多數患者來就診的時候問他們用過什麼藥,都會甩出一支「皮炎平」
這種激素藥膏短期內仿佛有如神助,但是激素藥膏只有止癢作用,但是無殺真菌作用,在塗藥後只是一時止癢,但是治標不治本,只是暫時壓下去了炎症,給你一種腳氣已經好了的錯覺。
實際上真菌依然存在,隨時捲土重來,長期過量不規範使用這種激素藥膏,會導致皮膚角質變薄、毛細血管擴張、毛囊炎等副作用,而且激素藥物還會促進真菌生長,加重腳氣的症狀。
也有人喜歡嘗試各種偏方,糖醃、醋泡再加點姜,隔壁的小孩都饞哭了!
浙江義烏,魚療服務最早在14世紀的土耳其興起,但是這些偏方都不能治腳氣
這些偏方有效性暫且不提,比如生薑很容易引起刺激反應,可能存在過敏的風險,甚至加重症狀。
有個患者腳部嚴重的糜爛,部分皮膚剝脫,一問緣由,居然是他覺得腳氣是「毒」,就直接將純84潑在了腳上,震驚之餘,只能感嘆,兄弟是個狼人啊。
一頓操作猛如虎,帳單不到一百五
治療腳氣正確的姿勢當然是到皮膚科接受規範的治療。
首先醫生會給你做一個真菌鏡檢,確定是足癬的話,會根據類型選用不同的抗真菌藥和表皮剝脫劑,如複方酮康唑乳膏、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水楊酸等。
如果同時伴有灰指甲,還需要口服一些抗真菌藥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祛除肥厚增生的甲板並外用抗真菌藥膏。
一般一次普通腳氣的治療下來多少錢呢?真菌鏡檢一般是50-100元不等,外用藥膏30元左右,加上掛號費,也就一頓飯錢。
但是在外面「黑」治,可能就是無底洞了,之前我遇到過一個患者,在某足療店被「診斷」為灰指甲,前後花了幾千塊錢,後來到醫院做了真菌鏡檢,發現根本就不是灰指甲,而是其他疾病導致的指甲增生。
其實去醫院治療腳氣價格並不高,治療費用可以通過醫保報銷
此外對於口服抗真菌藥物,大家也不必把它視為虎狼,規範合理的用藥,定期檢查肝腎功等指標,它就能成為對付真菌的利器。
來醫院規範診療,不僅花費少,還可以避免掌蹠膿皰病、天皰瘡等被當成「腳氣」而失治誤治。所以,偏方激素摳腳心,不如醫院抗真菌。
如何徹底根治腳氣
1.鞋襪分開
洗腳盆、擦腳毛巾、拖鞋等都應該分開,不能混用,避免交叉感染。
要儘量穿著透氣的鞋襪,勤換洗,對洗腳盆、襪子和擦腳毛巾定期消毒(蒸煮、暴曬等)。
2.一鼓作氣
80%以上的人每年腳氣復發兩次以上,很多人以為不癢了就是好了,其實真菌只是暫時「偃旗息鼓」伺機「暗度陳倉」,所以對於腳氣的治療也要「一鼓作氣」,堅持足量用藥至少4周,以達到治癒的目的。
揚州「三把刀」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全面啟動
3.薄塗藥,面積大
很多人以為治療腳氣時,塗藥越多越好,其實不是的,藥膏中主要成分為基質,如果塗藥太多會引起局部皮膚過於潮溼反而有利於真菌生長,因此每次塗抹藥薄薄一層即可,塗藥後皮膚表面無藥膏痕跡。
再嘮叨一句,很多患者塗藥時只塗在有皮疹或瘙癢的皮膚,這樣也是不對的,因為周邊皮膚雖無症狀或瘙癢,但也有可能感染真菌,易引起腳氣再復發。
因此平時塗藥物治療腳氣時,需要面積塗大一些,這樣才可以更好徹底治療腳氣。
4.控制血糖
此外,真菌喜歡在高糖環境下生存,機體抗抗力低下者更易患真菌感染,因此控制好血糖,提高機體免疫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最後,希望大家都遠離腳氣,遠離瘙癢和腳臭,擁有健康光潔的jiojio。
圖片來源:giphy
參考文獻:
[1]暴芳芳,王淑芬,於永翔,於長平,尤家寶,韋寶建,劉紅,張福仁.22855例真菌病患者病種及其致病菌種分析[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誌,2018,34(01):8-11.
本文來源:陣雨 責任編輯: 徐祝青_NBJ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