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的2020:維持飼料產業領先地位,做光伏新能源排頭兵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總資產468億元、同比增長21.66%,營業收入375.55億元、同比增長36.39%,淨利潤26.35億元、同比增長30.51%,上述一連串的財務數字勾勒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通威股份」)在2019年提交的一份亮眼成績單。

經過多年的精心深耕,通威股份當前形成了以農業及太陽能光伏為雙主業齊頭並進的局面,並通過「漁光一體」實現兩產業的協同效應。在農業方面,通威股份主營業務為水產飼料、畜禽飼料等產品的研究、生產和銷售。在光伏新能源上,通威股份以高純晶矽、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形成上、中、下遊產業鏈的貫通。

2020年,通威股份初心不改,繼續做強、做大雙主業業務。先實現中短期發展規劃「打造高純晶矽世界級領先企業地位、鞏固太陽能電池世界級領先企業地位、鞏固水產飼料世界級領先企業地位」,再邁向長期發展目標「世界級健康安全食品供應商和世界級清潔能源運營商」。

農業板塊韌性十足

2019年在「非洲豬瘟」肆虐、自然災害頻發的大背景下,飼料行業競爭更加白熱化。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統計數顯示,2019年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22,885.4萬噸,同比下降3.7%。其中,豬飼料7,663.2萬噸,同比下降26.6%;蛋禽飼料3,116.6萬噸,同比增長9.6%;肉禽飼料8,464.8萬噸,同比增長21.0%;水產飼料2,202.9萬噸,同比增長0.3%。

通威股份農業板塊的飼料業務卻逆勢而上。其2019年財務數據顯示,去年飼料及相關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66.89億元,同比增長9.53%,實現飼料銷量490.05萬噸,同比增長15.75%,其中水產飼料同比增長21.31%,特種水產飼料同比增長44.72%,增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經營業績大幅度的提升得益於通威股份對原材料、生產、內部管理等方面的良好運營。一般來說,飼料產品成本構成中直接材料成本佔比會達90%以上,且原材料價格變動對板塊盈利水平影響較大。國際政治局勢、氣候變化、進口政策、原料主產區的產量變化、收儲及補貼情況、匯率波動、物流成本等因素都有可能引發原料行情的波動,進而影響飼料業務的成本及毛利率。

通威股份的應對策略為,持續優化採購信息化平臺,與戰略供應商合作更加緊密高效,按照「二八原則」布局採購渠道,戰略採購比例達75%以上。而在生產、銷售上,通威股份優化生產模式,整合各分子公司優勢資源進行產能統籌,根據水產飼料、禽飼料、畜飼料等不同特點進行專線生產,既保障品質持續提升,又提高產能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採用經銷和直銷兩種線路,加大直銷力度,縮短渠道和中間環節,近年來通威股份飼料產品產銷率均保持在95%以上。

「未來,打造世界級的安全食品供應商。鞏固公司全球水產飼料行業領先地位,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堅持飼料業務專業化和規模化並行。優化完善產業鏈,通過海外建廠、國內外併購等外延式發展和內生式增長,實現飼料產業穩定發展;基於公司水產飼料行業領先的資源優勢(養殖資源、渠道資源),向下遊深入拓展水產養殖,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提高產量。提升水產養殖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和環保標準,推動傳統漁業向現代化漁業轉型升級,打造領先的全程可追溯安全水產品生產基地。」這是通威股份農業板塊的願景。

光伏新能源的排頭兵

2019年是我國光伏產業由補貼時代邁入平價時代的元年。儘管在政策調整下,國內光伏裝機規模有所下滑,但受益於海外市場的大幅增長,我國光伏產業規模穩步擴大,技術工藝不斷創新,出口增速持續提升。

通威股份為光伏新能源方面的排頭兵,表現出色,2019年在高純晶矽、太陽能電池產銷量較上年大幅提升,主要系高純晶矽、太陽能電池項目完工並投產,產能規模得以提升。同時隨著各項指標的進一步優化,生產及管理效率的持續提升,產品質量及綜合性價比一直得到市場的較高認可。

進一步看,高純晶矽、太陽能電池產能利用率遠超同行業,以高純晶矽為例,2019年3月其包頭新產能達產,2019年5月樂山新產能達產,全年平均產能利用率92.46%,2019年第4季度公司產能利用率達116.84%,而據光伏行業協會統計年產能大於1萬噸的企業平均產能利用率為85%左右。截至去年末,通威股份高純晶矽業務實現高純晶矽銷量6.38萬噸,同比增長232.5%,全年平均生產成本4.33萬元/噸,在市場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30%-40%的情況下,實現毛利率24.45%。

太陽能電池業務上,通威股份成都三期項目和安徽項目在2019年第一季度達產,去年多晶電池產量3.37GW,產能利用率112.24%,單晶電池產量10.03GW,產能利用率114.89%,遠超光伏行業協會統計年產能大於2GW的企業平均產能利用率為80%左右平。

數據顯示,2019年通威股份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實現銷售收入122.71億元,同比增長60.56%;銷量13.33GW,同比增長106.92%,實現毛利率20.33%;當前,已形成20GW產能規模,位列全球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通威股份太陽能電池業務的成本優勢突顯。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19年太陽能電池行業平均非矽成本約0.31元/W,而通威股份非矽成本為0.2-0.25元/W,僅為行業平均水平的60%-80%。「未來隨著技術工藝的進步和產能的擴大,非矽成本將進一步下降。」通威股份稱。

此外,通威股份還在包括江蘇泗洪、江蘇如東、江蘇揚中、江西南昌、廣西欽州、廣東臺山、四川西昌、安徽和縣等全國多個省市開發建設了「漁光一體」基地。截至去年末,建成以「漁光一體」為主的發電項目56個,裝機併網規模1,469MW,2019年實現發電172,259萬度。

「在發電業務開展過程中,將強化差異化競爭力的打造和提升,突顯『水上產出清潔能源,水下產出優質水產品』複合增效優勢,同時緊緊圍繞『543』的成本目標,加快推進光伏平價上網。」通威股份稱。

2020年繼續做大做強

疫情爆發以來,存在復工延遲、用工緊缺、物流不暢、原輔料及設備供應延遲等一些問題。但通威股份認為「完全可控」,對2020年的目標沒有變,繼續做大做強。「2020年公司將堅持圍繞既有的產業領先優勢,以『漁光一體』模式為紐帶,通過在水產飼料、高純晶矽、太陽能電池等產業領先地位的鞏固和打造,提升公司價值,提高股東回報。」通威股份在年報中稱。

根據上述計劃,2020年,通威股份飼料及相關產業鏈業務力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超過200億元,堅持「揚長砍短,戰略聚焦」,繼續優化產品結構及客戶結構,鞏固公司在水產飼料的優勢地位。

在光伏新能源板塊,通威股份表示,2020年高純晶矽業務力爭實現9萬噸的產銷量,太陽能電池業務力爭實現20GW以上產銷量;光伏發電業務預計新增投資建設「漁光一體」項目1GW以上。

具體來看,通威股份在光伏新能源板塊擬採取以下措施,「推動智能園區建設,運用機器人、智能安全帽、智能監控、智能鑰匙、5G數據傳輸、大數據分析等信息化手段,提升單晶料比例並維持在90%以上,根據市場需求,擴大N型料供應比例。生產成本方面,永祥多晶矽生產成本降低到5萬元/噸以下;永祥新能源和內蒙古通威生產成本穩定在4萬元/噸以下。

「並優化工藝設計和設備選型,打造全新的智慧化工廠,啟動樂山二期3.5萬噸高純晶矽項目建設,預計2021年9月底前竣工投產;啟動雲南保山4萬噸高純晶矽項目建設,預計2021年11月底前竣工投產。」通威股份在年報中稱。

4月21日,通威股份進一步擴張,發布《關於年產7.5GW高效晶矽太陽能電池項目投資進展》公告稱,通威股份下屬通威太陽能(眉山)與甘眉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籤署了《投資合同》,擬在眉山市甘眉工業園投資建設該項目,主要從事高效晶矽太陽能電池生產、研發和銷售,項目總投資預計為24億元。2020年4月,眉山一期已建成投產,眉山後續項目和成都金堂項目也將根據市場情況推進,預計2020年底產能將達到30-40GW。

對於光伏發電業務的規劃,通威股份表示,繼續深化「漁業+光伏」的協同優勢,集中資源打造「漁光一體」發展模式並建成一定數量大型示範基地,預計新增投資建設「漁光一體」電站1GW以上,預計全年實現上網電量25億度,力爭最優項目的系統投資成本突破3元/W以下。

通威股份稱,今年將進一步加快主營業務發展,充分發揮「農業(漁業)+光伏」產業協同效應,構築飼料、安全水產品生產和綠色新能源開發的共生業務,不斷提高公司盈利能力,鞏固農業、光伏業雙領先地位。

相關焦點

  • 通威股份雙主業並行增長,夯實行業龍頭地位
    對於在高純晶矽、電池片擁有優勢地位的通威股份,同樣受益。成本僅為行業平均水平的60%~80%行業階段底部,通威股份的毛利率依然可以如此出色,秘訣在哪裡?這同樣可以從通威股份的成本項找到答案。實際上,通威股份還在力求繼續降低生產成本。在2020年,永祥多晶矽生產成本降低到5萬元/噸以下;永祥新能源和內蒙古通威生產成本穩定在4萬元/噸以下;力爭光伏發電最優項目的系統投資成本突破3元/W 以下。另一方面,通威股份並非只降成本,而不顧工藝技術的提高。
  • 高瓴資本看上的通威股份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通威股份不僅僅是矽料、太陽能電池雙龍頭,還是全球領先的水產飼料生產商,光伏、農業兩大主業看似毫不相干,但獨樹一幟的「漁光一體」發展模式體現了通威優秀的資源整合能力,「雙輪驅動」已成為通威股份的獨特優勢。
  • 牧原股份、通威股份、大北農、鵬都農牧,誰是農業風雲再起老大?
    牧原股份牧原股份在經過了前期的長時間橫盤後,最近以連續放量漲停方式向上突破創新高。通威股份主營生產、銷售飼料及飼料添加劑;另外光伏業務也是其另一重點業務。通威股份三季度營收超316億,利潤超33億,同比增長超48%。
  • 2020年中國品牌「奧斯卡」出爐,通威榮獲新能源行業NO.1
    12月22日,被譽為「中國品牌奧斯卡」的2020年「中國品牌年度大獎」頒獎盛典在北京隆重舉行。35個活躍在2020年度中國經濟舞臺的領軍品牌入選2020年「中國品牌年度大獎NO.1」榜單,繼2019年之後,2020年通威再次榮獲「中國品牌年度大獎新能源NO.1」殊榮。
  • 「光」彩奪目 合肥搶灘光伏 新能源產業
    2013年,通威太陽能合肥基地正式投產,深度切入太陽能電池片領域,成為通威布局新能源版圖的關鍵一環,這也成為合肥工業履歷上的一段佳話。2017年,通威太陽能合肥基地高效晶矽電池項目在高新區鳴槍建設,進一步夯實通威在中國乃至全球光伏領域的優勢地位,引領光伏智能製造發展。
  • 這四家光伏企業老闆躋身胡潤百富榜前100名|信義玻璃|光伏行業|...
    記者 | 江帆編輯 |110月20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百富榜》,共有四家光伏企業老闆進入前100名,財富合計2655億元。多晶矽為光伏產品製造的基礎原材料。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截至2019年底,國內多晶矽龍頭企業產能排名依次為:保利協鑫新能源(03800.HK)8.5萬噸、永祥股份8萬噸、特變電工(600089.SH)7.2萬噸、新疆大全7萬噸、東方希望4萬噸。今年6月,東方希望與三門峽市達成合作協議,將投資100億元建設10 GW太陽能光伏組件項目。
  • 隆基股份入股雲南通威高純晶矽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49%
    20日,高瓴資本次再出手,重金入股光伏巨頭-隆基股份。雲南通威高純晶矽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隆基股份,持股49%,公司大股東為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1%。11日,吉電股份發布公告稱,根據新能源發展戰略,公司擬投資建設新疆八師石河子600兆瓦光伏示範項目,該工程總投資225,000萬元。
  • 高位入局隆基股份,高瓴資本日賺35億,重倉新能源賽道浮盈翻倍
    文 | AI財經社 王超編輯 | 張碩頭部光伏企業幾乎全部買入,高瓴資本在新能源領域的涉獵再次拓展。財報顯示,隆基股份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338.32億元,同比增長49.08%;前三季度扣非歸母淨利潤為60.14億元,同比增長76.35%。在隆基股份的最新基金持倉名單中,劉格菘、謝治宇、傅鵬博、鄔傳雁等公募明星基金經理紛紛重倉看好。
  • 通威、中環、隆基:三極鼎立,長板為王
    9月10日,2020第三屆中國國際光伏產業高峰論壇上,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都帶著高管團隊出席,雙方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其中,劉漢元主席在臺上講話和臺下接受媒體採訪時多次強調,行業應該有所分工,各有所長。但雙方都對具體內容諱莫如深。
  • 通威股份(600438.SH):擬與美科矽能源籤訂2021-2023年的多晶矽購銷...
    格隆匯 11 月 17日丨通威股份(600438,股吧)(600438.SH)公布,為充分發揮合作雙方在光伏行業的領先優勢,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營造行業互利共贏新格局,通威股份下屬四川永祥多晶矽有限公司(「永祥多晶矽」)、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永祥新能源」)、內蒙古通威高純晶矽有限公司(「內蒙通威」)、雲南通威高純晶矽有限公司(「雲南通威」)擬與包頭美科矽能源有限公司(「
  • A股第一隻光伏ETF要來了 值不值得投?
    從成分股的流通市值和總市值分布來看,光伏產業指數中僅有2隻成分股的市值在千億級別,分別是隆基股份(15.87%)和通威股份(13.84%),其餘成分股市值均在千億以下,指數整體更偏中小盤風格。具體來看,光伏產業指數39隻成分股所處產業鏈如下表所示,其中,隆基股份(15.87%)、中環股份(7.26%)和通威股份(13.84%)分別為全球單晶矽片龍頭企業、全球電池片龍頭企業,陽光電源(7.06%)為逆變器龍頭企業,捷佳偉創(3.43%)、晶盛機電(3.32%)分別是電池片生產設備供應商龍頭和矽片生產設備供應商龍頭,福斯特(3.12%)和福萊特(1.20%)分別為電池組件細分領域
  • 這四家光伏企業老闆躋身胡潤百富榜前100名
    記者 | 江帆 編輯 | 1 10月20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百富榜》,共有四家光伏企業老闆進入前100名,財富合計2655億元。
  • 智新諮詢:中環的210軍團與被圍剿的隆基股份,光伏產業打響二十年間...
    2月27日,天合網絡直播發布基於,攜手中環股份、愛旭科技、華為智能光伏、特變電工新能源,步入光伏「5.0」時代。功率突破500W,效率最高21%(此前業內最高水平20.5%),採用三分片設計,以「至尊系列」為名的 天合210mm大矽片吸引了超過百萬的網絡點擊。
  • A股第一隻光伏ETF今日上市 值不值得投資?
    從歷史表現來看,光伏產業指數的波動高於新能源產業指數,交易屬性更強,且指數在上漲行情中的收益領先新能源主題指數,能較好的把握新能源領域的投資機遇。近3年、5年、7年、10年光伏產業指數收益在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的排名始終保持在前30%,具有長期配置價值。
  • 通威股份新增3年14萬噸多晶矽長單 與天合光能合力進軍矽片領域
    此外,通威股份還將與天合光能合作投資4個光伏產業鏈項目,涉及投資金額共計約150億元。業內研究認為,通威股份作為光伏行業重要龍頭,近期先後完成多筆多晶矽產品長單銷售協議,並積極參與產業鏈垂直一體化布局,有利於其產能的擴張與消化,同時提升產業鏈綜合競爭力。 今日通威股份連發三份公告,其中包括兩個多晶矽產品銷售合作框架,以及一個合作投資項目。
  • 特變、科士達、協鑫、英威騰、通威等2017光伏企業財報...
    報告期內,除了工業自動化、網絡能源業務實現較高增長,新能源汽車業務表現出彩,與2016年同比增長277.24%。伴隨能源產業的機會及政策優勢,公司在光伏產業取得高速發展。光伏子公司 2016 年虧損 0.03 億, 2017 年實現淨利潤 0.03 億。伺服、光伏業務扭虧為盈,協同效應逐步顯現。分布式光伏逆變器增長喜人,公司榮獲「2017年度最受歡迎分布式光伏逆變器企業」稱號。
  • 央企「十四五」新能源裝機目標明確!6大央企+8家光伏企業代表→新...
    通過外部合作開發工商業用 房、產業園區分布式光伏項目100萬千瓦。三峽新能源副總經理吳啟仁2020年11月27日,在「2020能源轉型論壇暨第十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上。通威集團劉漢元在光伏新能源產業方面,通威已形成8萬噸高純晶矽年產能,預計明年將突破16萬噸,產能、出貨量均位居全球第一;高效電池產能已超過27.5GW。
  • 碳達峰碳中和——新能源光伏風電首當其衝
    一、「3隻主板+新能源」1、通威股份(600438):核心題材「光伏概念+多晶矽+太陽能+新能源+HIT電池」;2020三季度淨利潤33.33億元,淨利潤同比48.57%;每股未分配利潤2.1344元,每股資本公積金2.4169元,每股淨資產
  • A股第四家千億市值光伏公司誕生背後:泡沫幾何?
    同日股價回調的還有隆基股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兩大光伏龍頭股最近兩個交易日股價持續下跌。作為A股第四家躋身千億市值的光伏公司,中環股份今年以來股價漲幅處於A股光伏板塊前列,並於1月13日盤中市值高達1014億元。但眼下,二級市場對於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公司股價泡沫爭論四起。多空對決之下,部分光伏龍頭公司面臨估值調整壓力。
  • 全線產品升級賦能養殖,攜手通威正當其時
    通威太陽能繼續第4年成為全球電池產能規模最大、出貨量最大、盈利最多、成本最低、開工率最高、建設速度最快企業,各項數據刷新全球太陽能電池行業歷史紀錄。另一方面,2019年也成為通威農牧板塊37年來發展最迅速的一年,通威股份飼料業務突出核心產品水產飼料的競爭優勢,水產飼料銷量創造史上最大增長,禽料增幅遙遙領先行業平均水平,全年實現超出預期的產銷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