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牆繪的起源,肯定是離不開宗教的發展。十四世紀初,宗教開始在全球野蠻發展,為了擴大影響力,發展信徒,他們開始在牆壁上繪製各類宗教圖案,這個方式繪製的圖案基本都是宗教圖案,以宗教為題材,主要繪製在教堂、教會等場所。這種繪畫方式能增加教堂環境的神聖和嚴肅性,還能記錄各種神話故事,起到裝飾建築物和教化信徒的作用。這是最初的一種牆繪藝術。#牆繪藝術#
而在中國,牆繪藝術主要發展在西藏,也和宗教有關。為了祈福平安驅除邪惡,人們喜歡把佛祖畫在牆上或者唐卡上(一種宗教捲軸畫)。不論在什麼國家哪些宗教,在牆壁上雕刻繪畫都是有跡可循的,這些記錄了可以讓我們了解到當時生活情形和宗教情況的壁畫,正是如今的牆繪藝術發展的見證。
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街頭逐漸出現graffiti(塗鴉)藝術,從簡單的標語書寫到數字和字母的拼合,再到經過近四十年餘年的發展,塗鴉藝術已經可以走出美國的牆角,開始逐漸成為全球的創作藝術。
等塗鴉風靡全球,慢慢成為了一種時尚的時候,這個風潮開始席捲牆面裝飾領域。現在的生活中,越來越多人追求獨立個性,不想再拘束於一成不變的牆面,那牆繪藝術的發展也越來越好。牆繪藝術表現形式多樣,滲透範圍廣,從傳統文化傳承的社區文化牆,到彰顯個性的家居裝飾牆面,都有牆繪藝術的影子。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能接受這個藝術,有的甚至親自動手參與進來,將牆繪藝術發揚光大。
牆體彩繪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已經變成了很多年輕人喜歡的潮流代表了,牆繪通過在牆壁上繪畫來表現一種人文風格,我國許多沿海城市牆繪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關注並喜愛,人們喜歡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最主要的還是手繪牆畫可以根據他們之間的喜好和個性自定義牆面裝飾。這對很多已經厭倦千篇一律裝飾畫的年輕人來講,確實是非常好的選擇。
牆繪多是在裝飾建築物和天花板,是公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最古老的藝術形式,牆繪雖不如瓷器般被我們熟知,但對我們來說也不是很陌生,牆繪藝術是在牆繪、巖畫的一種衍生的藝術表現形式,其本質並沒有什麼不同。隨著新工藝,新材料,新思想的變化發展,牆繪藝術可以更多地展現內容情節,讓人們感受到作者的意圖與感受,還能適應建築物的環境要求,表現出工藝的特殊美感。
牆繪藝術從古代宗教教堂的牆壁,到上世紀街頭的牆角,再到如今的社區街道,或者是家庭居室,表現形式越來越多樣,承載的意義也越來越深遠。一面毫不起眼的牆,經過人類最靈巧的工具——手,繪製創作成一幅作品,遠比許多形式複雜的藝術更能傳達作者的心境與當下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