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中蜂王不走的技術

2021-02-15 蜂蜜課題

歡迎加入蜂蜜課題

養蜂是我們生活中非常有樂趣的一份事業,點上面箭頭上的「蜂蜜課題免費關注我們,每天獲得與蜜蜂相關的知識!

在養蜂過程中,一個蜂群的發展好壞與快慢,蜂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蜂王能否正常產卵決定著蜂群的發展群勢,而在我們養蜂中蜂王飛逃或帶著蜂群一起飛逃,也是常有發生的事,那我們在養蜂中要如何防止蜂王飛逃事故的發生呢?特別是養中蜂的新手可以好好了解一下。

一、蜂王為什麼會逃跑?

1.蜂群分蜂:蜜蜂群勢發展過大後,蜂群就會發生分蜂熱,工蜂就會建造王臺,培育新的蜂王;這個時候老蜂王就會帶走一部分蜜蜂飛走,原來的蜂巢由新蜂王接替。

2.天敵迫害:蜂群長期遭受到馬蜂、螞蟻等天敵的危害,造成蜂群的嚴重損失,嚴重影響蜂群的日常發展,蜂王就會帶領蜂群飛逃。

3.疾病蟲害:蜂群因管理不當,使得蜂箱內產生大量巢蟲或發生疾病等情況,而蜂農又沒有及時處理巢蟲和疾病治療,使得蜂巢內不適宜蜂群的繁殖生存,蜂王就會帶著蜂群飛逃。

4.溫度過高:夏天天氣炎熱,蜂農沒有將蜂箱搬移到能遮擋太陽的地方,蜂箱又沒有採取降溫措施;使得蜂巢內溫度過高,時間一久,蜂群因受不了過高的溫度,就會逃跑。

5.蜜源匱乏:外界長期沒有花蜜或蜜源稀缺,蜂農沒有做好人工飼養,蜜蜂就會因沒有蜂蜜可吃而造成飢餓,蜂群就會集體逃跑。

二、如何防止蜂王逃跑?

1.注意觀察:經常觀察蜂群的動向,蜂群飛逃是有預兆的,主要表現為工蜂消極怠工,採粉採蜜不積極,在蜂箱周圍成群結隊,「嗡-嗡」亂飛,飛逃前數天,工蜂減少對蜂王的飼喂,讓蜂王「瘦身」,利於飛逃,並派出蜂巢偵察蜂到附近偵察選擇新的巢穴。

2.蜂王剪翅:發現蜂群有飛逃動機後,立刻給蜂王剪翅,同時調入兩框帶蜜的卵蟲脾,並且查明原因,迅速糾正。蜂群缺蜜,先補加蜜脾,再調人子脾免幼蟲被工蜂拋棄,以後接連數日在傍晚進行獎勵飼喂,使蜂王恢復產卵。注意防治巢蟲。如果是病害引起的,需查明原因,及時治療,進行換箱換脾,調給無病帶蜜的封蓋子脾。

3.飛逃處理:蜂群發生飛逃,往往會引起蜂場上其他蜂群相繼飛逃。為了防止擴大,立刻關閉鄰近蜂群的巢門,打開紗窗通風,等處理好飛逃群後,再開放巢門。

三、怎麼養蜂王才不跑?

1.適宜場所:外界環境對蜜蜂生活有很多大的影響,主要有溫度、溼度、光照、和其他氣候因素的影響;我們需要將蜂場選擇在一個蜜源充沛、周圍無汙染、有乾淨水源、遠離嘈雜鬧市的地方;並做好蜂群的日常衛生清理工作。

2.補助飼養:在外界蜜源匱乏時要及時進行人工飼養,可用蜂蜜加溫水二成稀釋(結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釋後的蜂蜜,可採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入框式飼養器內飼餵蜜蜂。在早春時每天飼養一次,每框蜂飼養50~100克糖漿即可。

3.分蜂處理:蜂群分蜂的時候,蜂王很容易逃跑,所以我們要早做處理,可以給起分蜂熱的蜂群增加巢框。增加巢框是為了增加工蜂的工作量,增加工作量讓蜜蜂沒有分蜂熱的情緒。

4.病害防治:蜂藥可以很好的控制蜜蜂疾病危害,保證養蜂業的健康發展,提高蜂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所以養蜂人要根據其養殖的蜂種購買蜂病的防治藥劑,加強蜂群的疾病預防,並了解病害種類,可以很好的對蜂群對症下藥,讓蜜蜂早日恢復健康狀態。

5.消滅天敵:蜜蜂的天敵有很多,養蜂人需要做好蜜蜂天敵的清楚工作,如若發現蜂箱周圍有蠟螟、蟹蛛等蟲害,應及時處理,將蟲害消滅;以免影響蜜蜂的日常生活。

6.蜂箱處理:飼養蜂群的蜂箱要做成活動式的,防止開蓋時驚動蜜蜂,使其逃跑;要保持箱內乾淨衛生,沒有巢蟲,為了蜜蜂在蜂箱內更好的繁殖,及時更換新脾。

蜜蜂養殖的10大忌諱》,長按下方圖片,關注蜂蜜課題後,回複數字「33」即可閱讀。

蜂蜜課題 :fmktyn

1、按住此圖

2、識別二維碼

3、關注我們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

相關焦點

  • 養蜂必學技能蜂王被圍的3種解圍方法
    養蜂過程中每年進行淘汰老王更換新王是必不可少的事情,還有盜蜂嚴重,檢查操作不慎,蜜蜂敵害進箱蜂群受到驚嚇,都有可能引起,蜂群部分工蜂排斥蜂王的過程叫做「圍王」。我們為了減少損失常用蜂王的解救方法有以下三種:(1)丟水解圍法:將被圍蜂王與蜂團用湯勺盛起,丟進水中,工蜂會因落入水中而爭相逃命而停止圍王,後將蜂王抓住放進蜂王誘入器再次誘入。(此法最常用)
  • 空手抓蜂王技術,一點都不科學,不如發1元握掌這樣的抓蜂王方法
    春天是培育蜂王的好時機,也是養蜂人接觸蜂王最多的時期。一般老蜂農都習慣空手抓蜂王,而新手養蜂人卻有許多的顧慮,一方面抓蜂王技術不到位,另一方面總感覺這樣抓蜂王,容易壓到或者弄傷蜂王。其實閩南蜂哥以前也會這麼想,因為空手抓蜂王的時候,必須掌握手指頭的力度,這一點新手養蜂人很難掌握。
  • 3種蜂王儲存技術,讓蜜蜂主動餵養多隻蜂王,中蜂適用嗎
    蜜蜂儲存蜂王技術,向來都是養蜂人經常討論和研究的技術,特別是中蜂如何儲存多隻蜂王技術,更是業餘養蜂人夢寐以求的技術。由於中蜂對蜂王的保守性,導致中蜂很難接受其他蜂群裡的蜂王,尤其是同時接受多隻蜂王,所以中蜂儲存蜂王,要比西蜂儲存蜂王難得多。
  • 養蜂初學者該怎麼做
    ,而且還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養蜂初學者該怎麼做吧!第三步:確定蜂場的位置養蜂場位置是養蜂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選擇合適的養蜂場所可使養蜂事半功倍,注意這裡說的是中蜂(意蜂因要追花逐蜜而不多作討論),首先你要知道中蜂的有效採集半徑是3公裡,其次中蜂喜歡安靜且溫溼度都適宜的環境,最後養蜂場附近的敵害(胡蜂、螞蟻)
  • 蜂王發育過程
    蜂王卵孵化後 三天,蜂王幼蟲體已佔王臺底四分之一,王漿已布滿王臺底部,並較為濃稠。 蜂王卵孵化後 三天半,蜂王幼蟲體已佔王臺底 的二分之一,王漿全部浸潤包圍幼蟲體 。 蜂王卵孵化後 四天,蜂王幼蟲體已填滿王臺巢房底部,首尾相接浸潤於王漿中。
  • 囚住工蜂蜂王會走嗎?
    囚住工蜂蜂王會走嗎?囚住工蜂蜂王不會走,但工蜂和蜂王都會活不下去。在養蜂過程中,有時需要把蜂王囚禁起來被囚禁的蜂王有蜂王信息素控制工蜂,工蜂還是會來飼餵照顧蜂王,蜂群還會正常運行。可能有的人就想,如果把工蜂囚禁起來,蜂王會不會走呢?
  • 蜂王的交配和產卵
    養蜂的細活多的腰酸背痛腿抽筋,越想管好就越累,越想管好,反事與願違的。下面就簡單說一下蜂王交尾和產卵,供參考。處女蜂王羽化後第二天就要出巢試飛,以辨別方位,熟悉巢門,那些不健壯的蜂王就被自然淘汰。羽化後4-7天,處女王達到了成熟,進行婚飛,婚飛的當天中午,有一批蜂環繞在處女王的周圍,有些工蜂在處女王與巢門之間排列成行,像在引導處女王。同時工蜂停止採集活動。處女王起飛以後,工蜂在巢門口舉腹發臭,以招引蜂王返巢。蜂王一般在風和日麗的下午2-4時出巢婚飛,在空中先後與7-17隻雄蜂交配。
  • 工蜂能決定蜂王生死,工蜂與蜂王,哪個更重要?真相是這樣的
    在過去由於養蜂技術不發達,加上我國採用的土法養殖,雖然有很多養蜂人,但是」可視化「的養蜂對我國的傳統養蜂來說還是不太現實,加上網際網路不發展,消息閉塞,很多國外養蜂技術進入國內比較困難,導致長期以來我國的養蜂業上總是存在太多的錯誤觀點,其中最大的一個錯誤觀點就是認為蜂王是一個蜂群中的統治者,管理著整個蜂群,沒有了蜂王,整個蜂群就會滅亡。
  • 養蜂31點你必須會
    自然斷子是指外界缺乏蜜粉源或氣溫低於蜜蜂安全飛翔溫度(中蜂7℃以下、意蜂10℃以下)時,蜂群本能地通過蜂王停止產卵,直至幼蟲和蛹全部消失,以減輕工蜂飛翔、哺育、保溫等方面的消耗。這段時期稱為斷子期。人工斷子是通過囚禁蜂王或提走產卵蜂王誘入處女王及王臺,使巢內斷子。主要用於採蜜期和秋季繁殖後期越冬之前,這樣,在採蜜期可以使更多的工蜂投入採蜜提高產蜜量。
  • 淺談蜜蜂生物學特性,如何利用其與飼養管理的關係,優化養蜂技術
    在蜜蜂的發育過程中,工蜂強大的「哺乳力」就得到了體現,蜂群的餵食工作幾乎都是由工蜂來完成的。此外,蜂群雖然只有一個蜂王,但繁殖力也是比較強大的,特別是中蜂,這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到。比如:蜂王的主要工作就是繁殖、通過信息素維持蜂群的正常秩序等等,也可以說是蜂群中的大腦中樞;雄蜂的主要職責就是與蜂王進行交配;而工蜂是蜂群中數量最多的,但也是最忙的群體,工蜂除了採蜜、餵食蜂王和幼蟲外,還要負責建造蜂房、清理蜂巢等工作。蜂群中蜜蜂的不同工作職責,使蜜蜂成為社會性群居昆蟲。
  • 暗室養蜂新技術
    暗室養蜂新技術打破了過去的常規養蜂方法。蜂群在暗室越冬能安靜結團,不僅節省飼料,而且壽命延長。
  • 奔流•散文|子光:蜂王
    但在這些寶貝中少了一樣,那就是蜂蜜。因為它在經濟發展中沒佔主導地位,於是蜂業的發展歷程鮮為人知。有這樣一群養蜂人,他們像蜜蜂一樣,勤勞善良,不求回報,默默地為人類做著貢獻。10月7日,我受託到靈寶見到了靈寶養蜂協會的段立法會長。段會長聽說有人關注他的養蜂協會,情緒馬上高漲起來。段老身材魁梧,目光如炬,當談到靈寶養蜂業時他如數家珍。
  • 定點活框土養中蜂,基礎分蜂法之四,養蜂新手必看必學的技術
    在學習養蜂技術的時候,新手朋友們,一般在學習養蜂日常管理技術,各個方面的時候,第一個面對的困難問題,其實就是分蜂技術。因為這也是養蜂技術裡面,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也是用到最多的操作技術。雖然分蜂的原理簡單,但是,也有很多的技巧,很多的小竅門。
  • 收捕分蜂群,怎樣快速找出蜂王?了解蜂王的懼光性,輕鬆找出蜂王
    蜜蜂在分蜂時,分蜂群因為某些原因在周圍分散為幾個蜂團,蜂王在哪,其餘小蜂團就會飛往有蜂王的那團,收捕分蜂群,先找到蜂王,那麼收蜂就變得簡單許多,在分蜂群裡找出蜂王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首先要認識蜂王,在掌握一定養蜂經驗,才能快速從分蜂群裡找出蜂王。
  • 同樣的養蜂方法,為什麼別人能實現蜂蜜增產,而你卻把蜂養沒了?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養生也越來越重視,蜂蜜的養生保健價值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養蜂行業的發展,導致很多人都開始投身到養蜂行業中。但養蜂是一項非常考驗經驗和技術的工作,這些只有在養蜂過程中不斷積累和鍛鍊,才能成為真正的養蜂人!
  • 新手想要入門養蜂行,認真掌握這6大養蜂訣竅蜂蜜產量效益好又高
    很多想學養蜂的朋友覺著蜜蜂這麼小,飼養起來已經很方便很容易,但是養好蜜蜂,養蜂能手告訴大家並不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情,就像所有的養殖行業一樣,他們都需要付出心血,付出專業的知識需要了解,很多很多的關於蜜蜂養殖各個方面的技術。因此養好蜜蜂的關鍵就是要學習養蜂的技術,並且要求剛開始養蜂的朋友不斷去積累琢磨養蜂的經驗,否則養蜂的結局,只能是以失敗而告終。
  • 七大蜜蜂養殖秘訣教你怎麼養蜂
    秘訣二:蜂種要合適目前我國飼養最為普遍的是中蜂和意蜂,中蜂的適應性強且善於利用零星蜜源,但蜂蜜的產量遠遠不及意蜂,意蜂的蜂蜜產量高且能生產蜂膠、蜂王漿等並能追花逐蜜,但在適應性和抗病力方面不及中蜂,因此在選擇蜂種時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來選擇,零星蜜源較多的山區建議養中蜂,而大蜜源比較集中的平原地區建議養意蜂
  • 蜂群培育新蜂王,獻給蜂友的4部精彩內容,育王群「養成記」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蜂群在繁殖發展過程中,更換新蜂王,人工分蜂,無王群介入新蜂王,這些蜂群管理都需要新蜂王,養蜂人獲取新蜂王的方法有很多,蜜蜂移蟲育王方法出現的技術背景,《科學育王法》一書中介紹人工移蟲育王技術
  • 【基礎篇】養蜂需要哪些工具?
    巢礎巢礎是供蜜蜂造脾的基礎,多配合巢框一起使用,有蠟制和塑料兩種,養蜂使用的多為蠟制巢礎,因蜂種不同可分中蜂巢礎和意蜂巢礎,基本是從專門巢礎生產廠家購買的,也有人養中蜂時不使用巢礎。隔王板飼餵器是養蜂的專用工具,其原理是利用蜂王與工蜂胸部厚度不同,將隔柵寬度設計成介於蜂王與工蜂之間,從而使工蜂能夠自由通過但卻可以限制蜂王的活動,在控制蜂王產卵和組建雙王群時會用到。
  • 野外收捕的蜂群,蜜蜂發不造脾,蜂王不產卵是什麼原因
    在野外收捕蜜蜂群,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不同類型的蜂群出現蜜蜂不造脾和蜂王不產卵的原因有所不同,只有了解很多的養蜂相關知識,才能每種類型的蜂群出現蜂王不產卵,蜜蜂不造脾的原因是什麼。當然,在野外收蜂,收捕的過程中,傷及蜂王,也會使蜂群出現這種情況,蜂王受損,蜂群處於半失王的狀態,勤奮的小蜜蜂失去積極性,出勤少,甚至不出勤,依靠蜂農飼餵的糖水度日,這樣蜂群極度危險,群勢也在日益減弱。收捕野蜂群過箱,不同的飼養方式,出現蜂王不產卵和蜜蜂不造脾的原因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