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序更迭,自然景觀也會展現迥異的風貌,在不同的季節露營更可體驗不同的樂趣。如果從天氣和氣溫考量,從5月開始直至進入梅雨季的初夏時期,以及9月開始至10月中旬的初秋,是最適合露營的季節。白天不會太熱,晚上不會太冷,加上初夏的日照時間比較長,更適合長時間在戶外活動。
剛從夏天轉換到夏季,綠意盎然的森林景觀令人心曠神怡;初秋的收穫時期,不論山產還是海味豐碩肥美,讓野外烹飪變得格外誘人;至於10月以後,雖然氣溫逐漸下降,日照時間變短,但山野間逐漸染上楓紅,也是別具風情的另一種美。
當花草開始綻放,露營的季節就來了。春天露營需注意,日間雖然溫暖,入夜後可能還是會冷,別忘記做好保暖措施:帶件抓絨衣或稍薄款的悠度衝鋒衣。當植物開始吐露新芽之後,天氣變暖會更適合出遊。
最適合選在海邊、河邊或是深山、高原等地露營,同時也是能夠利用暑假進行長期露營的絕佳機會,不過各大露 營園區與觀光地人流最擁擠的也是這個時期,想要悠度露營生活還需要有計劃性地提前組織準備,以及別忘帶上抗紫外線和防蚊蟲的長袖皮膚衣,抹上防曬霜。
自炎熱逐漸退去的9月中旬起,就是最適合露營的秋季,山野間逐漸轉紅的楓葉十分美麗,不過10月之後日照時間縮短、氣溫也逐漸下降,須多加注意保暖,出行前別忘帶件悠度軟殼衣或抓絨外套。
在雪地上露營,可以享受到其他季節沒有的澄澈空氣,欣賞著遍地白雪的景觀,感受壯麗氣氛。很多人可能會因為冷而不敢行動,但其實帶上悠度三合一衝鋒衣,選擇合適的保暖睡袋等,做好完全的保暖措施就沒問題了。
冬日露營
雖然冬天已經到了,但想出去露營的心每天都在悸動?現代露營的生活方式其實起源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音樂節,著名的伍德斯託克青年們開創了在戶外滿天星光下露營的「野活」文化,漸漸形成了夏日露營的生活方式,搖滾音樂節不如說就是夏季露營節。
露營並非夏天專屬,事實上,冬天的露營也可以樂趣非凡。一堆火,一本書,一杯熱茶,你就獨享這片萬籟俱寂,想像這些溫暖畫面,想像一個野活的冬天更何況寒冷天氣確實能夠催生一些獨有的享受,比如裹著毛毯喝熱巧克力,又比如燃著火堆圍爐吃火鍋。人生就可以是這麼的簡單。
我們將不同地形的露營地細分為五大類。包括林間露營地,臨海露營地,草原露營地,瞭望露營地和河川,湖畔露營地。
當人置身在野外自然的環境下,對舒適的感受度也會提升,因為寒冷而渴望擁抱,此時的一碗熱湯或是一條毛毯都會讓人熱淚盈眶。
把任何可攜帶的食物都帶到野外去吃。在露營現場烹飪的其實有很多選擇,比如:火鍋、咖喱燉飯、義大利湯麵、炭火燒肉、壽喜鍋、烤豬肉包子、巧克力餅夾烤棉花糖,只有想不到,沒有吃不到,簡直可以稱為露營美食家。以最高的美食禮儀——野外火鍋來致敬天地。
忍不住想快點冬天露營了!各種野外放飛的操作。
屬於今年冬天最時髦的過冬方式就是去野外露營。無論是三人成行的「野活組」,還是一個人露營,現在就可以計劃起來,做個冬日快樂」野活族「吧。
準備露營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各種知識和累計經驗的過程,想要成為瀟灑「野活族」,事先做好詳細計劃絕對是必不可少。需了解當地的地理天氣條件,配備合適的道具和裝備。
文章來源:卡爾文露營文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臺留言聯繫小編,將第一時間更正或刪除。
覺得不錯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