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學設計上兔課網」原創,圖片素材來自網絡,僅供學習分享
做互動設計有哪些過程步驟?很多朋友在問互動設計過程中的步驟有哪些?一般而言,互動設計師都遵循類似的步驟進行設計,為特定的設計問題提供某個解決方案,當然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案。設計流程的關鍵是快速迭代,換言之,建立快速原型,通過用戶測試改進設計方案。那麼互動設計過程中的步驟有哪些呢?
一個完整的互動設計過程中的步驟主要分為:用戶調研、概念設計、創建用戶模型、創建界面流程、開發原型以及用戶測試、實現、統測試。
道了互動設計過程中的步驟有哪些,如果想要知道具體怎麼樣,請繼續往下看:
用戶調研
通過用戶調研的手段(介入觀察、非介入觀察, 採訪等), 互動設計師調查了解用戶及其相關使用的場景,以便對其有深刻的認識(主要包括用戶使用時候的心理模式和行為模式),從而為後繼設計提供良好的基礎。
概念設計
通過綜合考慮用戶調研的結果、技術可行性、以及商業機會,互動設計師為設計的目標創建概念(目標可能是新的軟體、產品、服務或者系統)。整個過程可能來回迭代進行多次,每個過程可能包含頭腦風暴、交談(無保留的交談)、細化概念模型等活動。
創建用戶模型 Scenarios/Personas/Profiles
基於用戶調用得到的用戶行為模式,設計師創建場景或者用戶故事或者storyboard來描繪設計中產品將來可能的形態。通常,設計師設計用戶模型(persona)來作為創建場景的基礎。
創建界面流程
通常,互動設計師採用wireframe來描述設計對象的功能和行為。在wireframe中,採用分頁或者分屏的方式(夾帶相關部分的註解),來描述系統的細節。界面流圖主要用於描述系統的操作流程。
開發原型以及用戶測試
互動設計師通過設計原型來測試設計方案。原型大致可分三類:功能測試的原型,感官測試原型以及實現測試原型;總之,這些原型用於測試用戶和設計系統交互的質量。原型的可以是實物的,也可以是計算機模擬的;可以是高度仿真的,也可以是大致相似的。
實現
交互式設計師需要參與方案的實現,以確保方案實現是嚴格忠於原來的設計的;同時,也要準備進行必要的方案修改,以確保修改不傷害原有設計的完整概念。
系統測試
系統實現完畢的測試階段,可能通過用戶測試發現設計的缺陷;設計師需要根據情況對方案進行合理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