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請看杭州的這些「關鍵詞」

2020-12-16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何晟

12月14日下午,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杭州專場,杭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戴建平介紹了相關情況(此前報導戳這裡)。

會上,戴建平也就大家關心的培育數字經濟、做大做強都市圈、城市營商環境登方面,回答了記者提問。

1、杭州培育數字經濟的經驗做法是什麼

記者問:杭州的數字經濟一直非常亮眼,而且賦能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杭州培育數字經濟的經驗做法是什麼?

戴建平:杭州培育數字經濟的經驗和做法主要有三條:

一是構築發展新體制。成立由書記、市長為雙組長的杭州市數字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連續3年開展「三化融合」「雙引擎」的比學趕超活動。建立完善具有杭州特色的分行業監測體系,作為年度重點工作進行專項考核。先後出臺了軟體名城、集成電路、5G產業發展等若干政策。在市本級工信專項資金中每年安排5億元,在科技、文創等領域每年安排10多億資金,加大對以數字經濟為重點的產業項目扶持。

二是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緊盯「卡脖子」的技術清單,搶抓國產的替代機遇,推進中欣晶圓、中電海康、紫光恆越等一批晶片項目落地。與阿里巴巴、中電海康、大華股份等建立戰略合作,加快數字安防、通信網絡設備兩大主導產業鏈的提升。

2020年10月16日,杭州,觀眾在2020全球人工智慧大會上觀看英偉達推出小型智慧機器人。CFP

三是推動數位化發展變革。積極探索「網際網路+製造」,率先走出一條從「機器換人」到「工廠物聯網」再到「企業上雲」「ET工業大腦」的智能製造之路。2019年起實施製造業數位化改造「百千萬」三年行動計劃,全市組織實施攻關項目139個,推廣項目1067個,企業上雲數量累計達到8.9萬家;23家企業被認定為全省數位化車間/智能工廠,佔全省總數的20%。

2、杭州準備如何做大做強都市圈

記者問:今年以來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不斷深入推進,都市圈、城市群成為城市發展的主流。請問杭州在做大做強都市圈方面有哪些舉措?

戴建平:杭州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做大做強都市圈:一是互聯互通交通圈持續推進。商合杭高鐵今年6月全線建成通車。杭紹城際線實現貫通,杭海城際建成在即,繞城西複線、千黃高速浙江淳安段將於年底建成通車。

杭州繞城西複線。CFP

二是產業協同都市圈持續推進。德清在杭州紫金眾創小鎮建設「莫幹智谷」飛地,安吉成功籤約杭州人才飛地。杭州錢塘新區和嘉興海寧市成立全面戰略合作委員會。餘杭海寧合作開發區塊、江幹安吉合作產業園、濱江「諸暨島」、衢州海創園等項目持續推進。

三是綠色共享都市圈持續推進。啟動編制《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專題研究》。共同舉辦杭州都市圈文化旅遊新春惠民大聯展、錢塘江詩路之旅啟航等活動。全面深化千島湖、新安江上遊流域和浦陽江流域水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推進異地就醫備案「就近辦」「一證通辦」「零跑辦」。杭衢實現信用碼一體化互通。杭州與嘉興、湖州、紹興籤訂公共服務、綜合交通、文化旅遊、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等合作協議。

3、在促進低收入人群增收方面,杭州做了什麼

記者問:杭州的城鄉居民收入比已經達到了一個很低的水平,處在全國領先的水平,請問「十三五」期間,在促進低收入人群增收方面,杭州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戴建平:在促進低收入人群增收方面,我市主要做了兩方面工作:一是加強城市居民兜底保障精準救助。「十三五」期間,我們改革了低保標準調整機制,城鄉低保標準從原先依據企業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改為按每年公布的年度居民人均消費指數的30%自然調標增長,低保標準從2016年的819元,增長至2020年的每人每月1102元,低保標準位居全國第三。2017年全市低保標準實現城鄉一體化。困境兒童、特困群體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全部按居民人均消費指數進行調標增長,為困難群眾共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加快發展村級集體經濟。2019年,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126.3億元,比2015年增長了43.7%,集體經濟總量居全省首位;消薄增收成效明顯,2019年所有行政村完成「3010」(總收入30萬元以上、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目標,到今年底所有村基本都能實現「3020」的目標任務。

4、杭州營商環境建設有哪些具體做法

記者問:我比較關注城市營商環境的問題。據了解,杭州在《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綜合排名全國第五,被選取為世行營商環境參評備選城市、全國營商環境首批創新試點城市,能否介紹一下杭州營商環境建設的具體情況?

戴建平:好的。我們始終認為城市的競爭,表面看是經濟總量排名的競爭,但是深層次看是營商環境的競爭。近年來,我市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城市建設的實踐範例,主要成效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突出「一件事」「跑一次」。實施「一件事」集成改革,圍繞企業和個人兩個全生命周期,將282項單獨的辦事事項用「套餐」的形式合併為75項「一件事」事項。投資項目審批提速,實現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從賦碼備案到竣工驗收「最多80天」,低風險小型項目「最多15天」,在「親清在線」上工業項目按「小時制」審批。率先建成商事登記「一網通」,開辦企業實現「一個環節、30分鐘」,電子印章與實體印章「同模同軌」。線下設立「企業財產登記專窗」,將原先3個窗口、6個環節整合成「一個窗口、一個環節」,線上搭建「登記財產綜合平臺」,實現企業轉移登記涉及的稅收、不動產登記線上業務「一平臺、一網辦」。用水用氣報裝實現1個工作日、0材料、2個環節。小微企業獲得電力辦理環節2個、承諾辦電時間8天、接電零成本。

工作人員演示用智能服務終端實現「最多跑一次」辦理各項事務。CFP

二是著力打造「移動辦事之城」。力推「一證通辦」「一網通辦」,推出「杭州辦事服務」APP,推廣24小時綜合自助服務機,深化市、區、街道、社區四級便民服務站點建設,在15分鐘生活圈內即可辦理個人事項。落實李克強總理提出的「政策資金要直達地方、直達基層、直達民生」的要求,首創「親清在線」數位化政商服務平臺,截至10月底,已有256條政策、58.62億元「紅包」直達企業和員工;累計辦理各類業務410385件、服務企業2884924次。

三是著力破解資源要素制約。積極落實好國家和地方各類稅費優惠政策,截至三季度,已減免企業社保費257.69億元,惠及企業38萬家,返還社保費27.45億元,惠及企業16.51萬家。兌付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兩直」資金10.92億元,惠及市場主體15.2萬戶。上線杭州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截止三季度,累計撮合融資金額430億元,新增普惠小微貸款1620.1億元、民營經濟貸款2833.4億元,分別增長52.3%和22.7%。持續深入推進「標準地」改革,截至9月底,全市工業用地均實現100%「標準地」供地。

四是強化法治和信用體系建設。成立全國首家網際網路法院,案件平均審理周期較傳統模式縮短57.32%;成立杭州破產法庭, 創新財政資金支持+管理人內部互助的破產費用雙重保障機制;成立智慧財產權法庭和浙江(杭州)智慧財產權訴調中心,建立阿里巴巴智慧財產權保護平臺和打假聯盟,成為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推進試點城市和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推進守信激勵試點建設,打造阿里芝麻信用、市民卡公司錢江分、杭州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三大信用載體,成為全國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

五是打造更加開放的貿易投資環境。加強與上海、寧波、乍浦等口岸城市港口的合作,全面啟用「一次申報、分步處置」通關模式,2019年杭州企業進出口貨物通關時間比2017年壓縮一半。

5、未來杭州將如何進一步增強數字賦能社會治理

記者問:我們都知道杭州在數字賦能城市治理當中積累了很多的杭州經驗,創造了很多杭州樣本。最直觀的一個感受就是「健康碼」在戰疫情促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請問接下來杭州在進一步增強數字在社會治理上面會有怎麼樣的作用和做法?

戴建平:我們要進一步整合共享數字資源,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社會治理模式由強制管理向自主調節轉變,促進各部門由單一創新向複合創新、由單部門獨自創新向多部門聯合創新的升級轉變,進入跨區域、跨部門、跨領域密切協同的2.0時代。

圖片來源:CFP

比如繼續利用「健康碼」系統做好疫情科學防控、閉環管控、精密智控,積極拓展「健康碼」的應用範圍,如利用「健康碼」掛號就醫、養老護理、健康狀態線上查驗等已經被《人民日報》等平臺向全國推廣。在現有的政策兌現和行政許可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推進「親清在線」式的流程再造,消除信息不對稱引起的資源錯配,實施機關內部辦事流程再造,深化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切實提高機關內部的辦事效率。建設數據開放創新應用示範區,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經濟社會、環境、交通、文化等領域的資源開放。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科學方法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高度統籌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打贏決勝全面小康三大攻堅戰,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科學方法論。這一科學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集中體現,為決勝全面小康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實踐指南。 從戰略高度認識與謀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 從居民收支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就
    世紀之交,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從新世紀開始,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發展階段。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和方針政策,居民收入水平持續較快增長,消費水平穩步提高,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生活質量明顯提升,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人民生活正闊步邁向全面小康。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啟示
    全面小康社會要求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這樣一來,中國要建成一個什麼樣的全面小康社會,怎樣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就完善和明確了。這一過程說明兩點: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逐步明確和設立的一個階段性目標。
  • 學習貫徹「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 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收官
    我們要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確保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懈奮鬥。
  • 中山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探索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強國富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中華民族和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一、中山高質量全面小康建設的主要成就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面小康,覆蓋的領域要全面,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全面小康社會要求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 ...國際社會對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認識和評價
    中華民族和人類社會的歷史豐碑  ——國際社會對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認識和評價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世界政黨研究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
  • 「從脫貧攻堅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四川之路」研討會召開
    四川在線記者 郝勇2020年是黨和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布局和實施脫貧攻堅重大戰略的收官之年,為回顧四川從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總結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經驗和實踐經驗,為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積極獻計獻策,近日,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省委黨史研究室,涼山州委、州政府,省中共黨史學會聯合主辦,涼山州史志辦公室承辦的「從脫貧攻堅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四川之路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獻禮大劇《我們的小康時代》在章丘...
    ,靠黨建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故事。 劇中,三泉村被評為區裡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示範村」。主人公高雲溪(王力可 飾)與養父、村幹部李永福(陳逸恆 飾)對三泉村未來發展的理念不同,一個要實現村民收入翻番,一個要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並因此產生摩擦。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浙江一張張生動笑臉怎麼來的?
    仔細一想,可不是嘛,全面小康為的就是你我的笑臉。淳安縣下姜村黨總支書記姜麗娟說:「去年,下姜村總接待遊客量達到73.3萬人次,人均可支配收入有39693元。」鄉村振興了,錢包鼓起來了,村民們的笑容越來越多了。
  • 咱們都是小康發言人解鎖這組「關鍵詞」看小康圖景「江蘇卷」(二)
    由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中共江蘇省委網信辦、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江蘇省總工會指導,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網信江蘇承辦的「咱們都是小康發言人——眾說全面小康系列微視頻」,聚焦人們身邊和眼中的民生變化,生動展現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多角度反映江蘇幹部群眾與時俱進、奮力前行的精神狀態,全景式呈現江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嶄新面貌。
  • 咱們都是小康發言人⑮解鎖這組「關鍵詞」看小康圖景「江蘇卷...
    由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中共江蘇省委網信辦、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江蘇省總工會指導,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網信江蘇承辦的「咱們都是小康發言人——眾說全面小康系列微視頻」,聚焦人們身邊和眼中的民生變化,生動展現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多角度反映江蘇幹部群眾與時俱進、奮力前行的精神狀態,全景式呈現江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嶄新面貌。
  • 章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已完成多少,疫情影響多大?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已經完成了多少?還有哪些短板?面對疫情對全球經濟和我國經濟的巨大衝擊,我們該如何如期實現這一目標?本文基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時期扶貧開發理論與政策研究》(批准號:71833003)2020年的研究報告。
  • 迎接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系列人權學術活動在廣東財經大學舉辦
    到2020年12月底,小康社會即將全面建成,這是我國人權事業發展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顯著成就,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為了慶祝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與我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12月10日以來廣東財經大學人權研究院連續三天舉辦了「工商業與人權論壇籌備會議」、人權學術講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基本權利的法治保障研究」學術研討會等系列人權學術活動,在學界產生了積極影響。12月11日,由廣東財經大學人權研究院與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工商業與人權論壇籌備會議」在佛山召開。
  • 「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
    歡迎大家出席溫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民生部門專場。首先,我代表溫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衛健系統9萬多幹部職工,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新聞媒體、記者朋友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近年來,我市全力推進健康溫州建設,加快打造區域醫療康養中心城市,群眾健康水平穩步提升,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健康基礎。
  • 「毛驢上樹2」臨沂開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獻禮
    7月22日,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北京市廣播電視局與中共臨沂市委組織部共同支持,奇樹有魚、精鷹傳媒、山東影視出品,新華文娛、山東煎餅、浙江黑奧、白鶴影視、勵行至上、遼寧于氏、山西拾月、橙紅影業、天津影娛等單位聯合出品,取材於臨沂第一書記故事,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獻禮的網絡電影《毛驢上樹2倔驢搬家》在山東臨沂正式開機並舉辦了開機發布會。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奏響幸福東海讚歌
    五年來,東海縣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東海」總體目標,砥礪奮進,攻堅克難,創新實幹,譜寫了建設「強富美高」新東海的嶄新篇章。 綜合實力在爭先進位中 躍上新臺階 地區生產總值連跨兩個百億元臺階、預計實現568億元,先後入選綜合實力、綠色發展、投資潛力、新型城鎮化、創新能力等5個「全國百強」,累計獲批國家和省部級榮譽50餘項。
  • 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
    小康基礎在三大攻堅中更加堅實。易地搬遷項目進展順利,搬遷入住14153戶51179人。190.8兆瓦光伏扶貧項目全部併網運行,受益農戶達2.7萬餘戶。「西貨東輸」「東客西遊」「東城西就」成功入選「全國十大消費扶貧典型案例」。
  • 萬眾一心加油幹——全面建成小康路上的新探索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題:萬眾一心加油幹——全面建成小康路上的新探索新華社記者齊中熙「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全面小康,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這種「插花式貧困」,一直是非貧困地區小康建設的難點、堵點。「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扶貧幹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貧困村和貧困戶找準問題、找準出路。」黑麋峰村第一書記周若愚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最艱巨的任務就是脫貧攻堅,這是一個最大的短板,也是一個標誌性指標。
  • 「促進鄉村振興 全面建成小康——第三屆莫幹山會議」明日召開...
    「促進鄉村振興 全面建成小康——第三屆莫幹山會議」明日召開,我們德清見!9月23至25日由民革中央和浙江省政協聯合主辦的「促進鄉村振興 全面建成小康—第三屆莫幹山會議」將在德清隆重召開,會議緊扣鄉村振興主題,廣邀全國「三農」相關單位和專家學者,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分享經驗、凝聚智慧、共謀發展。
  • 浙江舉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金華專場)
    原標題:11月17日浙江舉行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金華專場)  11月17日,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金華專場),邀請金華市委書記陳龍,金華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邢志宏圍繞「打造『金』字招牌 譜寫『華』彩篇章」作介紹,並回答記者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