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中國人的工資真相:賺錢的5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2022-01-22 插座APP

單純靠打工,要拿到年薪百萬,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對大多數人而言,年薪20萬已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年薪10萬,就打敗了90%的中國人。這篇文章6900字,預計18分鐘讀完,帶你了解真實的收入真相。

很多人都有疑問,為什麼都是985,畢業幾年以後,薪酬待遇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為什麼都是跳槽,有人越跳越高,有人越跳越低,甚至面臨失業風險?

有人說金融行業年薪百萬,為什麼自己只有月薪5000元?

這樣的問題其實都是一個,決定薪酬的關鍵是什麼?

本文就是來探討一下薪酬的層級和規律,幫助大家在求職跳槽的時候,作出正確的選擇。

年薪百萬是中文網際網路的情結,動不動就有人宣稱年薪百萬,甚至在知乎,「年薪百萬,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已經成了一個笑話。

但是據統計,2019年畢業生求職季,37個主要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為8452元,深圳也突破萬元大關。

但別急,看另一個數據,根據2019年,深圳市薪資水平報告顯示,深圳人的平均工資5199元,其中,6000元/月以下的比例佔到了61.5%。

數據是會騙人的,比較這兩個數據,你會發現,一個說深圳平均工資5000元,一個說,深圳平均招聘薪酬破萬,因為畢業季主要針對的就是大學生,而平均工資反映的是勞動者普遍水平。

這就提醒我們一個事實,薪資並沒有多數人想像的高。

中文網際網路有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成千上萬的人在用「我朋友」,「我同事」,「我上司」,「我親戚」編故事,在網上吹牛*,所以導致浮誇風盛行。

真實的職場不是這樣的,真實的世界裡,從月薪5000元到年薪百萬,其實都是中產,共同構成了中產的各個層面。

1、月薪5000元


在營銷號裡,月薪5000元是社會底層的標準象徵。

但是,實際上月薪5000元是深圳市的平均工資,作為北上廣深最接地氣的城市,也是最海納百川的城市,深圳的薪資水平也相對接地氣,平均5000元就是深圳的工資水平。

而一般新一線城市,還達不到這個薪資水平。

月薪5000元究竟是什麼水平?

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如果沒有什麼核心技能,也不是IT行業,金融行業等高薪行業員工,一般來說,工資水平就在5000元。

如果進入一線城市,可能略高一些,能夠達到6000元左右,甚至達到8000元。

大部分非一線城市非江浙滬廣東非艱苦地區的公務員,一線城市的前臺、行政等非核心崗位人員,大概也是這個薪資水平。

總之一句話,基層員工,大概的薪資水平,就是月薪5000元左右。


2、年薪10萬

年薪10萬,大概月入8000元左右,能達到這個薪資水平的有幾類人:

IT小廠的工程師,第一種很典型,銀行櫃員,外企央企總部員工,小個體戶,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工程師(非IT),還有早幾年追捧這幾年又被踩到不值一錢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央部委和一些富裕地區或艱苦地區公務員,這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白領。

也有一些特殊行業,比如需要大量戶外作業或者有危險性的技術工人,比如石油、電建、電力、核電行業,也可以達到過萬。

3、年薪20萬

年薪20萬+,月入1萬5左右,加上獎金,最典型的人群就是程式設計師,剛畢業的碼農,如果特別優秀,剛畢業進入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可以拿到15k(1萬5)的薪資水平,15-16個月工資,這樣的人,一般是985碩士以上,名校出身,腦瓜聰明。

同樣能剛畢業拿到這個薪資水平的,還有就是金融行業員工,確切的說是證券和投資銀行的員工,投行助理這個檔次,這些人跟IT行業一樣,同樣是名校背景+聰明腦瓜,有些甚至需要父母有一定人脈。

所以,剛畢業就能進入IT行業和金融行業,優越感是非常強的,在同齡人裡面基本就是碾壓的水平。

不考慮新人,看一個數據,根據BOSS直聘整理的《2019年晶片人才數據洞察》顯示,2019年晶片人才平均招聘薪資為10420元,十年工作經驗的晶片人才平均招聘工資為19550元,僅為同等工作年限的軟體類人才薪資水平的一半。

非BAT的碼農,一般要5年左右經驗,才能拿到年薪20萬,而傳統行業的工程師就更慘了,一般10年左右的工程師,可以拿到這個薪資水平(外企會少幾年)。

而年薪20萬,已經是大多數行業的上限,很多上市公司的高管,也就是這個薪資水平,停留在這個行業裡面,能夠拿到的最高薪資水平,不會超過20萬-30萬這個檔次。

四大5年左右的員工,也是20萬-30萬的薪資水平,這就是為什麼四大為什麼越來越被名校diss(輕視),就是因為成長太慢,在四大呆五年才能跟投行比。

這些人都是非常有優越感的,但是如今痛批996的時候,我們都知道,這些人全部都是996,除了少數外企員工,幾乎都在沒命加班。

這個薪資水平,同時也是多數藍領的天花板。

我們知道的所謂「高級技工」,一般來說待遇就在這個檔次,大型塔吊司機、高級模具工人、高級廚師,薪酬一般都在這個水平,同時這也是很多個體業主的天花板,我們在新聞裡看到的生意特別好的煎餅大媽,賣牛肉麵的大叔,蔥油餅大爺,如果不僱人,一般一年也就在20萬上下,他們其實也都在變相996。

4、年薪50萬

年薪50萬,基本已經是所有打工者的天花板。

對,不是年薪百萬,年薪50萬大概什麼水平?我們還是看BAT和華為。

大概就是BAT的P6,T3-1,拿阿里來說,P5、P6就是幹活的主力,新進來的畢業生就是P5,晉升一級就是P6,區分兩者的一個標準就是能否獨當一面,P6是資深工程師,這個資深,一般是5年經驗,對應領域3年以上經驗。

要當BAT的P6,要麼是開始就進入大廠,要麼就進入有一定技術實力的有潛力的獨角獸。


至於其他的企業,我給大家看一組數據吧。

2017年A股上市公司的高管平均薪酬達到44.72萬,也就是說,大部分上市企業的高層,收入也只有50萬左右,而且年薪50萬並不是年年都可以達到。

2018年高管的離職率是12%,很多高管,其實也很難把這樣的高薪穩定在50萬超過3年。

5、年薪百萬

幾乎所有宣稱自己年薪百萬的人,都沒有達到年薪百萬,年薪百萬什麼水平?


還是拿阿里舉例,年薪百萬,就是阿里的P8。

能夠達到P8的,在行業內都是有名的技術專家,至少在某一領域相對很難替代的專業能力,僅此還不夠,還要運氣,沒有站錯隊,Boss(老闆)給力,跟Boss關係良好,各方面運氣都好到爆。

也有一些阿里收購的網際網路公司的專家,運氣好可以到P8,比如小藍單車的產品負責人,就給了P8。

而且P8實際上不是年薪百萬,僅僅是頭四年可以達到年薪百萬。

阿里P8,股票4年拿完,頭四年相當於70萬現金+50萬股票。

後面每年就是70萬現金,但是要升到P8有多難?阿里到處都是P6排隊升P7,你最少要跟幾百人競爭。

P5升P6需要三年,基本都能升,但是要從P6升P7,很多人都卡住了,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跳槽離開大廠的原因。

P7升P8,多數人幾乎沒有可能,就是我說的,人脈好+老闆給力+技術能力強+運氣好,4者缺一不可,即使這樣拿到這個薪資也需要10年最少,到了P8,就可以參與分肥。

所以,阿里的P6很多都會選擇跳槽,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P7升不上去,升P7都這麼難,你可以想像P7到P8有多難。

如果合法納稅的話,各地社保公積金政策不同,一般來說,稅後是70萬出頭。

當然還有一些人可以達到年薪百萬,就是上市公司的總裁CEO們,還有一些熱門行業,比如地產、金融、IT行業的高管,合伙人,總裁們,這些人的薪資幾乎沒有價值,也不在討論之列。

通過這個梳理分析可以看到,單純靠打工,要拿到年薪百萬,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對大多數人而言,年薪20萬已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年薪10萬,就打敗了90%的中國人。

這不是我瞎掰,國家統計局2017年的數據,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25973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36396元,年薪10萬,就是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倍。

而這個估計也可能過於樂觀,2018年個稅改革,把個稅起徵點調整到5000元,繳納個稅的人數沒有給出具體答案,但新浪財經根據財政部、人力資源部和社會保障部的公開信息進行推算,稅改後應繳納個人所得稅人數將下降到6400萬。

也就是說,月薪超過5000元的人,也不過6400萬,不到人口的5%。月薪5000元,年薪6萬,就已經是前5%,而年薪10萬,很可能已經是1%。

不用聽那些散布焦慮的營銷號和各路大V的,能夠做到年薪上萬,幾乎都是大學以上學歷,要知道中國真正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也才4%。

這個數據可能讓很多人鬆了一口氣,但是對想提高收入的人來說,並沒有意義。

那麼,真正決定高薪的因素是什麼?決定薪酬的關鍵密碼是什麼?

1、專業

真正的高薪收入就是集中在金融和IT兩個行業,而普通人能夠憑努力拿到高薪的,可能只有IT一個行業,這個等下講,所以選擇這兩個專業的人,有很大的優勢。

2、學歷

知識是有用的,教育是有用的,名校出身,985畢業,能有效地提升你的起薪,而且很有可能影響你未來的高度。

3、城市

幾乎所有的高薪職業,都集中在幾個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要想獲得高薪,必然要到這些城市去。

別拿三線城市企業或者煤礦的經理高管,你朋友你親戚舉例,這樣的職業有多少,怎麼得到都是玄學,並不具備參考價值。

4、家世背景


我拿前阿里CFO衛哲舉例吧,衛哲之前跟投行女互撕,衛哲何許人?

在校讀書期間到萬國證券實習,被管金生看中成了他的秘書,24歲就成了萬國證券資產管理部的副總,這樣的履歷牛*吧?

不過衛哲的父親是上海建工的總經濟師,1998年上市就是與萬國證券合作。

從這次撕*我們也能看出來,金融行業就是一個非常看資源的行業,名校+學歷+履歷,本質上也是看你的資源,真的碰上背景厲害的,一切都可以商量。

5、年齡


我們在前面也提到了,傳統行業的工程師要5-10年才能積累到月薪兩萬以上,塔吊司機技能的磨練也需要十年,上市公司高管一般就是40多歲。

所以有時候,我們說高級技工工資高,高級工程師工資高,往往忽略了一個前提,年齡,這些高薪職位,沒有一定年齡,你是拿不到的。

其實其他行業職場也是這樣,在低階段晉升靠個人能力,但是每一個收入檔次都是一次裂變,都需要截然不同的能力和素質。

你在下一個層次完全正確的思路,到了上一個層次就是完全錯誤的打法。

專業學歷城市家世固然重要,但是每一層次都有自己的潛規則,只要滿足這些潛規則,不滿足上面的這些硬體,你同樣可以獲得同檔次的薪水。

1、第一層:靠體力賺錢

月薪5000元以下,都是靠體力賺錢。

可以這麼說,月薪5000元以下的工作,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說的,中學生就能幹的工作,之所以現在需要大學生來幹,就是因為大學擴招了,水漲船高,稍微好一點的勞動力,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所以門檻擺在這裡。

但實際上,在這個層次裡,學歷根本並不重要,就是拼體力,拼聽話,拼忠誠。

這個層次裡,決定你是否勝任工作的關鍵,就是聽話和責任心以及團隊精神,這個階段的工作,幾乎都是需要集體完成,就是比誰做一顆螺絲釘做得好,這一層叫「工」。

決定這一層次收入的關鍵就是,你能把體力壓榨到什麼程度,體力壓榨到極限,你可能在短期內收入比高層次的還多,但要長期維持,還是要遵循你的體力極限。

2、第二層:靠技能賺錢

到了月薪破萬這種檔次,開始靠技能掙錢,無論是文案技能,財會技能,編程技能,還是開鏟車,挖掘機,都是需要一定時間練出來的工作技能。

決定你能不能進公司相應職位的關鍵,是你的技能是不是匹配。

因為即使給人開後門,讓他站在這個層次的崗位上,還是要做事的,沒有基本的技能保障,上去了還是掉下來。

這一層的區分關鍵是,你用多長的時間積累夠這個技能,有些人在大學期間就參加計算機協會,找實習工作,積累夠了編程技能,本科畢業就是前端工程師,所以剛畢業就能進IT行業,甚至厲害的還能直接跨入這個階段進入大廠,區別就是技能。

這也就是IT為什麼比很多傳統工科專業有優勢的地方,IT是一個更「自我」的技能,你有臺電腦就可以自己開發遊戲,開發軟體,只要你想學習。

但是傳統的工科,機械、材料、土木,你在學校期間根本不會有多少技能積累,牛*一點的985工科,會有車間和實驗室供你學習技能,很多三本院校,甚至連好的實習機會都沒有,所以只能畢業以後到工廠車間去用時間磨技能。

一磨就是十多年,985可能需要4-5年,你不可能自己修煉這個技能。

因為我相信所有的家庭,不可能為了讓你練技能拿到上萬的月薪,給你買萬噸水壓機,給你買精密工具機,讓你造一座橋。

所以你只能在工作中通過一個個項目積累經驗,大的公司項目密度高,你積累經驗快,就能更快拿到高薪。

這一層叫「匠」,決定這一層次收入的是你的技巧深度。

3、第三層:靠時間賺錢

到了年入20萬這個檔次,這一層次和上一層次很像,都是靠技能賺錢,區別就是,時間。

大廠也好,金融行業也好,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它們可以更高密度地組織生產,把工作者的時間填充滿,這也是為什麼小廠更難拿到高薪的原因。

小廠無論管理還是組織上,以及能夠拿到項目的資源上,都不足以讓員工高效的生產,所以儘管小廠也加班,但是在有效生產上,通常是比不上大廠的。

而為什麼大廠喜歡使用名校學生,其實名校畢業生不見得智商就高過普通高校學生,但是名校學生有一個優勢,就是專注力強,抗壓能力強,更適應這種高強度的工作環境。

同樣,在這個階段,那些賣小吃的小老闆,之所以能夠掙到錢,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他的買賣一定火到,至少有半天的時間,是一直在忙碌的,也就是說,同樣是有技能,他的技能可以不停複製產品,而別人不行。

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當你擁有一定技能之後,如果你的薪資達不到月薪兩萬這個層次,關鍵就是你的工作沒有飽和,那麼你可以通過找兼職,開發副業賺外快。

這一層叫「師」,決定這一層次收入的是你是否把時間高效利用起來。

你的技術,毫無疑問,到了這一層次已經開始是稀缺的,區別只是誰能把時間更恰當地分割,變成產品,更高效地出售。

4、第四層:靠資源賺錢

年薪50萬,就已經不是堆量堆時間的問題了。

無論是碼農也好,公司的管理層也好,投行的投資經理,其實都在強調一個能力,你能夠調動多少資源,無非是技術資源,客戶資源,還是管理資源。

拿碼農來說,側重於考察獨當一面的技術能力,何謂獨當一面,除了自身技術能力過硬,也一定要有能帶領幾個人完成某方向項目的能力,當然也不排除有個人能力超強的技術專家,把技術資源變現。

所以要想達到這一層的收入,主要看你能夠積累到多少資源,如果技術能力強,那麼就積累自己的技術資源,如果拉客戶的能力強,那麼就積累客戶資源,如果能抱老闆大腿,那就抱老闆大腿。

職場老鳥都知道一句話,「做業務比非業務的強」,強在哪,就是因為,業務工作更方便接觸人,能夠接觸到更多客戶和人脈資源。

這一層叫「家」,他們的特點,已經在行業內有一定名氣,能夠獨立連接整合各種資源,完成目標任務,取決於收入的關鍵是能夠整合連接多少有價值資源和信息。

5、第五層:靠資本賺錢

到了年薪百萬這個層次,毋庸置疑,都是靠資本賺錢,這就是錢生錢,因為我們現在已經處於一個資本的時代,資本賺錢比靠自己能力,人脈賺錢要容易得多,達到年薪百萬的,可以說,100%是靠資本,靠錢生錢。

所以除了一些天賦和運氣都好到爆的碼農,能夠賺到這個錢的,無論是自己創業成功的老闆,還是地產、製藥等熱門行業的高管,本質上都是一個原因,被熱錢追捧,同樣是高管,在傳統工業企業和房地產、電子、計算機、製藥等熱門行業,薪資是兩個水平,無他,就是因為後者是資本青睞的行業,水漲船高。

這一層次本質上來說,就是幸運兒,要麼是家世背景都不錯,要麼就是抓住了時代的一兩個風口,要麼就是職場一帆風順,事業順心。

另外還有一個特殊的行業,就是新媒體,可以說,這幾年靠自己努力純粹白手起家賺到百萬以上收入的,幾乎都是做自媒體的,這是一個特殊的行業,不在這裡分析。

透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選擇遠遠比努力重要,如果想在職場獲得高薪,那麼記住3點:

一是儘量選擇離錢近的行業。

大河有水小河漲,資本湧入的行業,才有可能水漲船高,獲得高薪;

二是儘量選擇崇尚個人奮鬥的行業。

越是崇尚個人奮鬥,越是反團隊精神的行業,個人的努力和價值越容易體現;

三是快速迭代,極早裂變。

你永遠無法靠升級打怪得到高薪,每一次收入層級的躍遷,都是一次重塑自我的過程,都是一次如核爆一樣的裂變。

這就像戰爭一樣,在原始時代,你石斧用得好就是最好的戰士,但是到了戰車時代,你要會駕車,到了胸甲騎兵時代,你必須成為騎士才能打贏戰爭,但是到了火藥時代,騎士就成了火槍手最好的靶子。

上一個時代最強的王者,到了下一個時代,就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圖片來源: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繫。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插座APP立場。

文章轉載自「升值計」(ID:shengzhijjj)升值計:專注個人成長和財富增長,一個讓人生變得很容易的公眾號,也可在新浪微博、知乎平臺搜到@升值計。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點擊「在看」,快速迭代自己,收入不斷提升!

相關焦點

  • 扒一扒「雙眼皮定型霜」背後的真相
    甄垚今天就扒一扒這個雙眼皮神器。任何產品的效果,都要靠所含的成分支撐。商業廣告可以極盡溢美之詞,但只要知道真實成分,就可以幫我們穿透迷霧,了解產品的本質,不被商家的廣告迷惑。甄垚找了兩款產品,分別分析一下背後的原理。圖一:
  • 扒一扒哈爾濱洗澡堂子那點事……(一)
    今天咱們都坐好了,聽小隊長給你們扒一扒關於哈爾濱洗澡的那點事……現在洗澡貌似是一件極其稀鬆平常的事情了,可在很久以前…………對於現在很多小同學來說是沒趕上那時候了,其實小隊長我也沒趕上,我也是聽大人白話的。改革開放以前(1980年以前),洗澡對於哈爾濱人那可是件大事!
  • 決定人生命運的5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說到這裡我們就需要理解,人生選擇的道路是由五個層面的; 一;命運驅動 回到九幾年,假如你準備辭掉國企單位的工作去準備去朋友的私營企業,但是你父母強烈反對,堅持要你留在國企工作,隨後不久,國企股改,你不知不覺就踏上了趨勢。
  • 宜家美食扒一扒,這些美食「物美價廉」,比家具還吸引!
    這一集,就讓咱們一起來扒一扒,宜家最值得一試的幾種美食趴!NO.1 雙色雪糕現在除了麥當勞哪裡還能找到性價比如此高的軟雪糕?宜家家居也!個人覺得宜家這個香腸並盤是性價比最高的產品,26.5RMB。感覺香腸的瘦肉成分畢竟高,即使不配著薯肉吃也不會膩,不過!別以為薯蓉只是配角,真相是這盤食物裡每一樣都很好吃,尤其是薯蓉。NO.4 肉醬意粉額,分量還是槓槓滴,調味精準而且加了不少香草,味道吃起來比較高級。
  • 《天道》揭開:底層窮人的逆襲,需要扒掉這5層皮
    丁元英停頓了說:累死了,你死了嗎?以後不許說「累死我了」,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真的快累死,還剩最後一口氣,但有個條件,說完就得死,不死不行。想幹成點兒事兒,記住兩句話:別把別人不當人,別把自己太當人了。就這點兒規律而言,天下烏鴉一般黑。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工作太苦了受不了,太累了受不了,壓力太大了受不了,責任太重了受不了。
  • 扒一扒韓國素顏霜的美白真相
    簡單粗暴的說:基礎面霜 + 美白成分 = 素顏霜這種新型的美妝爆品與其叫素顏霜,不如叫「懶人霜」,最適合平時習慣淡妝出門,或者趕時間來不及層層疊疊化妝的女生。美白肌膚本來是一場耗時費金持久戰,有了素顏霜之後,塗一抹面霜就能擁有白皙的素顏肌,是不是光聽都覺得很爽?
  • 扒一扒 韓劇《Doctors》你不知道的同款
    距上次扒熱劇《太陽的後裔》同款後就再也沒扒過其它劇,因為它完結後,我覺得就再也沒出現過能吸引我的韓劇了,一瘦下來氣質提升了不少,走哪哪帶光芒!所以說你不減肥永遠不知道瘦下來的自己有多驚豔    樸信惠一改以往清純傻白甜形象,切換為霸道妹子,多少人因為樸信惠的打戲被撩的神魂顛倒?你看看這嫻熟的動作.....
  • 扒一扒 在棒球世界裡, MLB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品牌?
    在上一期我們的『扒一扒 』話題說了Levi’s的復古品牌LVC以後,有幾位童鞋來問了這樣一個問題:▼老闆們趴在地上仔細思考一下,然後嗷地一聲就想通了:「大不了是個抄嘛!」我從原大牌版那裡買一部分設計的版權,然後拆開了仿製成類似的產品。
  • 扒一扒資生堂旗下最好用的5件超人氣高端護膚品,日本旅行必買!
    下面,我要開扒資生堂(Shiseido)這麼多系列中那些口碑與實用齊飛的護膚單品~1、資生堂 紅色蜜露紅色蜜露是資生堂旗下的王牌產品,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不斷創新的高機能化妝液,得到越來越多女性的喜愛。含有生化醣醛酸高複合物會自動在肌膚表面形成一層水分保護膜,保持肌膚的水分在一定的狀態,同時角質層的水分量也可保持正常,給予肌膚滋潤包溼角質層的水分保持狀態。
  • 扒一扒《甄嬛傳》裡的彩妝、飾品都有些啥
    三個女人一臺戲,三千個女人就是一個大劇場啊,扒一扒後宮女人們琳琅滿目、珠光閃閃的妝奩盒後,小編衷心的發出質疑「這哪是為了追求渣渣龍啊,螺子黛不香嗎?蜜和香不香嗎?華妃的鳳穿芍藥不閃嗎?太后的鳳凰步搖不亮嗎?」
  • 扒一扒得毛精愛用的睫毛膏,康康你的有沒有上榜?
    當然選擇睫毛膏也是技術活呀,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今天希希來給集美們扒一扒睫毛精愛用的那些睫毛膏吧!1、Mistine睫毛膏緹婭菲洛這款睫毛膏真是深得我心啊,兩個刷頭一個加密一個加長真的絕了,刷頭很好用,刷完不會有蒼蠅腿。
  • 《那年花開月正圓》:賺錢境界分6層,你在哪一層?
    熱播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不僅是部愛情劇,更是一部生意場教科書,劇中把賺錢的境界分6層,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第一層:二虎:乞討為生,只有生存二虎很可憐,家裡有個生病的媽媽,沒錢看病奄奄一息,還有個年幼的弟弟,他是個小乞丐,餓了三天,不得已,搶了周瑩的甑糕。
  • 扒一扒「口紅雨衣」的真面目
    ,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你們一起扒扒看吧~以某款暢銷的(產自日本)「口紅雨衣」為例,我們從成分上來分析分析其功效(成分表見下圖):從成分表可知,產品中含有持久護色成分這些成分可將顏色固定在唇上,牢牢鎖住口紅的顏色; 除此之外,具有一定的成膜作用的二甲基甲矽烷基化矽石和防水防油的護色成分氟系油劑(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矽烷)也給口紅穿上了一層外衣。
  • 扒一扒6大護膚彩妝集團,原來這些常用的牌子都屬於1個集團
    導讀:扒一扒6大護膚彩妝集團,原來這些常用的牌子都屬於1個集團文|小姐姐時尚達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扒一扒6大護膚彩妝集團,原來這些常用的牌子都屬於1個集團!
  • 真真假假:扒一扒《X檔案》背後的6個真實事件
    《X檔案》講述了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穆德和斯卡利調查各類超自然事件的故事,儘管其情節看似非常不可思議,但一直以來許多人都相信《X檔案》其實是對一些被掩蓋的事情的映射,如羅斯維爾事件、51區、第三類接觸案以及地球上的超自然生物等,甚至有的人還試圖沿著《X檔案》中的情節來挖掘著這些事件背後的真相
  • 扒一扒兩款日本溼疹神藥
    :)最近好多朋友拿著兩款日本代購的溼疹膏來問我這個能不能用,思考再三,懶精附體的我決定給你們好好扒一扒這兩款神藥的真身,這篇文章如果有幸被傳播比較多,估計會有很多日本代購殺上門來掘我祖墳,畢竟我下面要做的是斷人財路的事情,嘻嘻1、日本萬能小紫膏先來看下小紅書代上購閉眼吹心動伐,沒激素
  • 扒一扒魔都頂級酒店下午茶的那麼事(開獎了)
    這次我就來扒扒魔都頂級酒店的下午茶。‍----最文藝和美貌的下午茶----地點:浦東香格裡拉大酒店浦江樓一樓大堂紫金酒廊價格:368元+/雙人挑高兩層的大廳,整個色調很柔和,寬大的皮沙發,進門正中和角落擺放著花飾,隨處可見花瓶狀的檯燈和罐子。整個環境顯得很悠閒。
  • 扒一扒睫毛精愛用的睫毛膏,康康你的有沒有上榜?
    所以今天希希來給集美們扒一扒睫毛精愛用的那些睫毛膏吧!5、UNNY睫毛膏這個刷頭還是比較細的,刷出來比較纖長,但是不會特別濃密,還是可以刷的根根分明的7、LB睫毛膏LB這款也很寶藏了,弧度刷頭纖長效果很棒,刷出來也比較有層次感,
  • 扒一扒那些讓你活在以為自己在減肥中的高仿減肥產品!
    你相信嗎?! 但我相信很多人一聽到不用絕食不用運動就能減肥都非常興奮!因為吃正是所有減肥人士的夢魘!講到減肥,當代最正常最普遍的不過就是中飯一份40塊的沙拉伺候,下班就立刻鑽到健身房裡」跑「個四公裡最後擺拍10分鐘。
  • 扒一扒雅詩蘭黛小棕瓶眼霜,到底好在哪裡?
    扒一扒雅詩蘭黛小棕瓶眼霜,到底好在哪裡?雅詩蘭黛小棕瓶眼霜自問世以來,一直風靡全球。它沿襲了原來眼霜的輕盈質地,瞬間吸收,不怕因為過度營養而產生脂肪粒。微細的分子能直達眼肌真皮層,幫助眼部肌膚密集保溼,深入呵護滋潤你嬌嫩纖薄的眼周肌膚。白天,仿佛給眼肌穿上一層潤澤輕柔的保護膜;夜晚,重建眼部細胞自我修護功能及防禦系統,提供全天候呵護。半透明的淡粉色的膏體,質地柔滑,能輕易推開,吸收較快,沒有黏膩感。可有效抗擊自由基氧化,幫助延緩衰老,改善粗糙乾燥膚質,淡化黑眼圈、眼袋、魚尾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