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羊 楊淨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用AI的方式為祖國慶生!
在新中國成立71周年之際,1956年黑白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MV重新上線了。
還是4K高清彩色版的那種,來看看一鍵高清、上色的效果~
△央視頻號:光華路甲一號
這是由央視頻出品,中國電影資料館製作而成。
一陣笛聲開場~就把我們帶回到了1952年上甘嶺戰役那個年代。
隨後,就是電影《上甘嶺》的女主角玉蘭上場,雖然看上去未施粉黛,但一點不遜色於今天的女明星~
一群人圍坐在一起,都聽著她唱歌。
在歌的高潮部分,就屬於集體合唱的part。他們個個傷的傷,衣服破的破,卻眼裡有光,嘴角含笑~
一個士兵進到坑道裡見到此景,也不由帶上了笑意:
當年影片中祖國的山川、河流,也同樣被彩色重現:
還有當時的工業建設的場景:
此歌此景,難怪不少網友表示:有點好哭。
AI「百萬後期」不僅解析度大大提高,還賦予了經典黑白電影真實的色彩,這樣的「百萬後期」是如何實現的?
央視頻官方微博提到,這次採用的是4K+AI影像修復技術。
其實,這樣的AI「百萬後期師」,在修復老電影、老影像資料方面,已是聲名卓著。
比如,俄羅斯網友Denis Shiryaev就曾將1896年的古董電影《火車進站》,用AI修復成4K 60fps的高清畫質。
修復前:
修復後:
其中主要涉及到的技術,包括AI插值、對抗生成網絡著色等等。
AI插值插值算法的作用,是對圖像進行分析,識別其細節和結構,而後將額外的「信息」補充到圖像中。
比如說,《上甘嶺》電影原本的畫質只有480p,也就是640×480,總像素307200,而4K高清是3840x2160,總像素是8294400。
那麼,要把《上甘嶺》的畫面修復到4K高清,就需要額外填充近800萬個像素。
而插值算法要做的,就是根據需要補充的像素周邊的像素,估計估計每個新像素要顯示什麼內容。
這一過程可以依靠深度卷積神經網絡來完成。
市面上也有成熟的商業軟體提供了此類功能,比如Topaz實驗室的Gigapixel AI。
Topaz實驗室介紹:
神經網絡會分析成千上萬對照片,了解圖像細節是如何丟失的。算法會根據所學知識在新圖像中填充信息,有效地為照片添加新細節。
插幀算法提高了解析度,還有幀數的問題需要解決。
老影像資料由於技術限制,幀率比較低,容易出現「卡頓」的情況,不夠絲滑流暢。
而插幀算法,簡單來說,就是在兩幀之間補出畫面,讓畫面更連貫自然。
比如上海交通大學開源的插幀算法DAIN,就能夠「腦補」慢動作,通過探索深度信息來檢測遮擋,一口氣把30fps的視頻插幀到480fps。
並且,這項技術不僅適用於真實拍攝的視頻,電影、定格動畫、動漫都能搞定。
AI著色搞定了清晰度和流暢度,上色部分,AI也能一手搞定。
在去年Facebook的F8大會上開源的DeOldify,就是位「上色大師」。
基於NoGAN這一對抗生成網絡,DeOldify既能保證視頻著色的穩定性,也能消除視頻中的噪點。
訓練流程是:先用常規方法訓練具有特徵損失的生成器,接下來從中生成圖像,並把辨別器當成一個二元分類器,區分輸出圖像和真實圖像之間的差距。對於辨別器來說有一個拐點,在拐點附近生成圖像質量最佳。
不過,要找到這個拐點,就需要人工調試了。
網友:求全片修復,影院重映「一條大河波浪寬」的音樂一響,就足以讓人陷入回憶,心潮澎湃。
而4K高清的彩色重現,更是讓網友們直呼「精彩」。
不少網友紛紛表示,期待全片修復,重新在影院上映。
那麼,如果4K版《上甘嶺》重映,你會去看嗎?
最後,祝各位小夥伴雙節快樂,假期愉快~
完整版播放地址:
https://m.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n000044xggp
— 完 —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籤約帳號【量子位】原創內容,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原標題:《用AI的方式給祖國慶生!《我的祖國》MV變4K高清彩色版》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