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一生沉浮,一路坎坷,他卻道:「也無風雨也無晴」

2021-01-09 吳阿靜1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號稱東坡居士,所以也稱蘇東坡。蘇軾在詩、詞、散文、書、畫方面都有極高的成就。

蘇軾的名字也很有深意,其名字中的「軾」字,原意為車前的扶手,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蘇軾本人生性豁達,為人率直,頗有道家的風範,正因為他才氣橫溢,思維敏捷,也幫助他化解了很多難題。

在蘇軾二十歲的時候,一次去京師科考。有六個氣驕自傲的舉人看不起他,決定備下酒菜請蘇軾赴宴,然後打算戲弄他。不明其裡的蘇軾接受邀請後欣然前往。入席後,那幾個舉人就提議行酒令,酒令內容必須要引用歷史人物和事件,這樣就能獨自享用一盤菜。其餘五人一同跟著叫好。

「我先來。」年紀較長的說:

「姜子牙渭水釣魚!」說完第一位捧走了一盤魚。

「秦叔寶長安賣馬,」第二位神氣地端走了馬肉。

「蘇子卿貝湖牧羊,」第三位不客氣地拿走了羊肉。

「張翼德涿縣賣肉,」第四位急衝衝地把肉端走了。

「關雲長荊州刮骨,」第五位迫不及待地搶走了骨頭

「諸葛亮隆中種菜,」第六個傲慢地端走最後的一盤青菜。

菜全部被分完了,六個舉人興高採烈的正準備邊吃邊嘲笑蘇軾時,蘇軾卻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併吞六國!」說完把六盤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諸位兄臺請啊!「。六舉人呆若木雞,只好眼巴巴地瞅著蘇軾自己獨自大快朵頤。

這個小故事僅僅是蘇軾的一則茶餘飯後的軼事,雖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但是對於蘇軾這個人來說,他真的是一個全能型的奇才,說到他的奇,包括 的:詩、文、書、畫、詞,可用四個字來形容:歷史罕見!

他的詩,站到了宋詩的最高點;他的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書法,他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為「北宋四大家」;他的繪畫,他最早提出文人畫的概念;他的詞,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流派——豪放派。《四海一生踏歌行》這本書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一生沉浮,一路坎坷,他卻道:「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本書結合蘇軾的人生經歷,對其詞進行了情感化的解讀。讀他的詞,可以醫心;品他的人生,讓人奮發。

這本《蘇軾詞傳》的書僅是浪漫古典行中六冊書中,其中的一本書,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辛棄疾傳》、《倉央嘉措詩傳》、《納蘭容若詞傳》這五本,堪稱本本經典!

書中娓娓到來的是蘇軾的人生經歷、讓您細細品位是蘇軾的浪漫情懷、讓您深深了解的是蘇軾的灑脫心境!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連結看看:

相關焦點

  • 蘇東坡:「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是我最好的人生態度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是蘇東坡與朋友春日出遊,醉酒歸途中恰逢驟雨,即景而作。最前面部分是小序,介紹寫作此詞的直接原因:三月三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只能冒雨前行。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麼覺得。一會兒天放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 蘇軾《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 也無風雨也無晴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詞的結尾是整部作品的點睛與升華之筆。既然生活中總會遭遇意外的風雨,風雨過後又是一個晴天,不就像是一種循環和輪迴嗎?再回想方才風雨交加的情景,又算得了什麼呢?於是詞人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淡然歸去。
  • 「也無風雨也無晴」——如果感到痛苦,就來看看蘇軾吧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譯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臺灣詩人余光中曾經說:「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為他不負責任,沒有現實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嚴肅;而蘇東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們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 蘇軾一生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宋詞,雖僅有7字,但寓意深刻
    在他的一生中,雖屢遭貶謫,仕途坎坷,但無論被貶謫到哪個地方,他都能去調整自己的內心,好好去面對眼前的一切。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大徹大悟後寫下宋詞名句,雖僅有7個字最讓人深刻,但裡頭的每個字都寓意深刻,不妨跟著我來了解理解。
  • 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是我的人生偶像,他具有這些閃光點
    我最喜歡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的詩詞,蘇軾本人的高風亮節,蘇軾的人格魅力更是吸引著我。我是蘇軾忠實的粉絲之一,蘇軾能給我們普通人帶來精神上的力量。蘇軾的人生波瀾壯闊,蘇軾就是一本厚重的書籍,值得人們研究和品讀。蘇軾為什麼如此優秀呢?他出生在一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四川眉州。蘇軾的祖上蘇味道可是一位名人,擔任過唐代的高官。
  • 蘇軾: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豁達的極致是平靜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宋代: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寫於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的第三年,作者與朋友春日遊玩,突遇大雨,朋友皆狼狽,唯獨作者安然自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心胸不夠寬廣的人,總是執著於生活中的不如意,而忽略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內心充滿了負能量,鬱鬱寡歡,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
  • 蘇軾風雨中寫下一首詞,短短幾句道盡人生沉浮,林語堂讚不絕口
    人生沉浮,若想在這浮塵之中保持生命最初的本真,便要有能夠洗滌心靈的能力,而擁有這種能力的人少之又少,而大文豪蘇軾則是難得少有的能夠給心靈深處鉛華洗盡的人。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老先生輕易不怎麼誇人,而他在《蘇東坡傳》中特地為蘇軾提序,在這當中有一句話更加是誇讚蘇軾本人是難得可貴之人:「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
  • 行且吟水雲間,也無風雨也無晴
    行且吟水雲間,也無風雨也無晴賈如冰深夜讀書至倦怠,翻到蘇軾的這首《行香子·清夜無塵》,頓時眼前一亮,困意全消。這首詞清麗曠達,潔雅脫俗。而一句「幾時歸去,做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蘇軾便是這樣一個豪放的大文豪,興高採烈地來,滿面春風,精神矍鑠地走,自在逍遙。 那首《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何等的瀟灑: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歷經芳華,寵辱不驚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一蓑煙雨任平生,為了最後的尊嚴,只有豁達面對了,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最終的歸宿,也只有自己的心靈了。
  • 也無風雨也無晴(昌君作品)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宋)蘇軾蘇軾在看到「山頭斜照卻相迎」後,風停了,雨停了,天晴了,被貶的心情也許就釋放了。是什麼支撐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又是什麼讓蘇軾有底氣大聲呼喊「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我覺得就是希望的力量。希望到底是什麼?
  •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等閒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 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 比翼連枝當日願。——清·納蘭性德《木蘭詞》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的境遇,很多的人,都還如初見時的模樣該多好呀!若只是初見,一切美好都不會遺失。很多時候,初見,驚豔。驀然回首,卻已是物是人非,滄海桑田。
  • Dancing in the rain, 雨中翩翩起舞,也無風雨也無晴
    在小雨中的城市街道上跑步怡情,那是「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儘管身在都市的繁華中,心境卻回到了青山綠水間;在大雨中的白雲山和朋友一起跑步,分不清雨水還是汗水;風雨過後,那種「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的清爽卻會讓你覺得這風雨中的美麗真是值得。「生活不是在等待風暴過去,而是學會在雨中翩翩起舞」,這杯雞湯不暖身,卻可以暖心,讓你享受暴風雨中的節奏!
  •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大文豪蘇軾在北宋的文壇能夠 說風靡一時的風雲人物,蘇軾的詩詞作品一寫出來便流傳天下。作為北宋文壇巨擘,蘇軾也為我們留下來了太多的膾炙人口的作品。
  • 蘇軾初居貶所,有朋友看到他生活艱難,為他請得荒廢的營地數十畝
    黃州實際上是他的放逐之地。蘇軾初居貶所,有朋友看到他生活艱難,便為其請得荒廢的營地數十畝。他在此建了五間房,榜曰東坡雪堂。蘇軾攜子鋤草,翻地,揀瓦礫石子,種糧種菜。他經常汗流浹背,臉曬得黑瘦。物質的匱乏也還可以支撐,更痛楚的是精神。蘇軾心有餘悸,便杜門幽居,客至也辭。以出口落筆遭殃,就閉口休筆,以求平安。
  • 蘇軾結婚之日,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了名篇!讀完讓人臉紅
    如果說宋朝最偉大的一位文學家,也許有人會說是歐陽修吧,其實不然,而是一位叫蘇軾的莫屬。蘇軾是歷史上最「乾淨」的一位文人,他給後人留下的印象的確是狂放不羈,樂觀豁達。雖然他文採飛揚,但是一生的仕途卻是極其坎坷。
  • 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人生的風雨,你要坦然面對
    你是會想到他性格的狂放不羈,還是他為人的守正不阿,或是他說話的詼諧幽默,而我首先想到的是每當憂患來臨時,他的那種自得其樂,一笑置之的灑脫和奔放。蘇東坡一生宦海沉浮,屢遭貶謫,仕途的不順並沒有讓他失意消沉,而是讓他更加無所畏懼,坦然對待。比如,他的這首《定風波》,全詞如下: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
  • 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何意?詩詞大會上難倒53位高手
    這也恰恰是蘇軾的高明之處,從意境上來看,寫景清麗淡雅,通篇沒有出現一個"愁"字,卻寫出了離別的傷感和對對方的不舍。這首詩是公元1091年,老友錢穆父親經過杭州,要去瀛洲赴任,這是他又一次被貶外調,蘇軾想到自己兩起兩落的經歷,不免感傷,寫下的。
  • 蘇軾22喪母,30歲喪妻,49歲兒子夭折,一生坎坷也成就他一生
    蘇東坡的一生,都在世事波瀾中,體驗著人生的苦辣酸甜。21歲科舉出仕,22歲失去母親,30歲失去妻子,31歲失去父親,42遭遇烏臺詩案,49歲兒子夭折,50歲又被召回京師,60歲又被貶謫,終於在66歲,走到了他生命的盡頭。常聽人說:把臉朝向陽光,陰影就會被甩在身後。蘇軾的一生,不是已經被貶謫,就是走在被貶謫的路上。
  • 蘇東坡為什麼能寫出也無風雨也無晴?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世事的風雨滄桑,草木的萬千變化,都被收納進蘇東坡的生命裡。假若他不曾遭遇「烏臺詩案」,假若他不曾躬耕東坡,心境必然大大不同。不經歷那些痛苦與折磨,他不會知道"也無風雨也無晴",竟是讓人喜悅。
  • 嶽德彬:也無風雨也無晴(四章)
    也無風雨也無晴——讀蘇詞是水土潤奇才,還是奇才潤水土?一朵彩雲,於峨眉山下的眉山隨風而起,飄漾京都,輾轉東南。之後,一個名字便橫絕令人仰望的峨眉之巔。大江東去,雄姿英發,都說你詞家豪放,其實你內心蓄滿起伏跌宕的世路坎坷、宦海風雲。「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仰望,你在不勝其寒的高處;鳥瞰,你在竹杖芒鞋的低處。謝謝你,謝謝你那一輪陰晴圓缺的月,涼涼的浸潤我這過於熱辣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