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美國人也迷上了打麻將,還玩出了社交效益

2021-01-15 澎湃新聞

每周一和周四下午,中國人路過紐約曼哈頓市中心的布萊恩公園時總能聽到一些「熟悉」的聲音。

伴隨著一陣陣的「譁譁譁」碰撞聲和人群吆喝聲,走近一瞧,嘿!竟是一群美國老太太在打麻將!在公園街巷裡組局搓麻,不能不感嘆,美國麻友們深得打麻將的風範!

好(技)奇(癢)的記者聽說後專門來到布萊恩公園,想研究一下美國人到底是怎麼打麻將的。

說來有趣,美國人打麻將,都在桌邊放一張「小抄」。

「這是美國麻將聯盟發布的年度美式麻將規則卡。」布萊恩公園的麻將區組織者琳達·費希爾向記者介紹中國麻將和美式麻將的區別,傳統中國麻將有144張牌,而美國麻將還另有8張鬼牌(百搭牌)。

費希爾說,與中國麻將固有的「碰」「槓」「吃」打法不同,美國麻將聯盟每年更換麻將規則卡,列出新的可以得分、贏牌的麻將組合,以保持其趣味性。

聽起來還挺燒腦的吧?

起源於中國的麻將其實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傳入美國。你以為在泳池裡打麻將是中國人的專利?看看下面這張圖 :

不過,由於美國人一直熱衷於其他戶外項目,麻將直到最近幾年才重新風靡起來。

致力於將麻將運動規範化的美國麻將聯盟成立於1937年,當時僅有32名會員,現在已發展至50萬人。

「這足以顯示麻將運動的受歡迎程度。」費希爾說。

而且,喜歡搓麻的可不光是老頭老太,美國麻將聯盟的副主席拉裡·昂格爾告訴《芝加哥論壇報》:「據不完全統計,在美國有大約有50萬20歲到30歲的人參與這項活動,且大部分是女性。」

昂格爾分析了麻將再次興起的原因:趣味性強、思維性強而且適合社區活動,將大家定期聚集在一起,麻將就是一個充分的理由。

所以說,可別小瞧這些我們逢年過節用來與親戚們相愛相殺的麻將塊兒們。要知道,在美國這麼一個移民國家,麻將曾經在文化發展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安納莉絲·海因茨在史丹福大學歷史系攻讀博士時做的一項研究顯示,猶太裔美國人和華裔美國人在20世紀時都通過麻將來聯絡感情、增進關係。

與其他休閒方式不同,麻將需要牌友之間的合作和戰略,這就「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創造了理想的平臺」。

海因茨說,從文化層面上來說,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麻將在美國的中國城很重要,成為華人與當地美國人之間的「文化紐帶」。

海因茨還發現,在二戰後的幾十年間,很多家庭都從熱鬧的市中心搬出,他們在郊區感覺受到孤立,年輕的猶太母親便將麻將作為建立新的社交網絡的方式。

今年是布萊恩公園麻將區運行的第四個年頭,每周開放兩次,節假日甚至還會有各種麻將馬拉松,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學習。

「這一運動越來越受歡迎。去年勞動節,大概有50人來這裡玩麻將,他們都是通過口口相傳或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信息,有人甚至從佛羅裡達趕過來。」費希爾說。

布萊恩公園的麻將聚會還幫助了好多老年人走出家門交朋友。

「我們住在新澤西,今天專門過來打麻將,」一個名叫巴尼的麻將愛好者告訴記者,他的團隊今年9月將參加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麻將世界錦標賽。

「坐在一起,邊談邊玩,這樣的社交活動令我們著迷。」巴尼說。

實際上,麻將不僅在美國受歡迎,在全世界不少地方都很火,而且還派生出「本土化」的麻將文化。

在日本,麻將寫作「麻雀」兩個漢字,讀音仍然類似中文的「麻將」(マージャン)。一些日本公司在招人時,會讓求職者玩麻將,據說能從其中看出他們的性格、能力和聯絡技巧。小小「麻雀」,卻決定著一些日本大學畢業生的前途。

此外,日本還有成立了50多年的麻將運動協會,有五大權威機構進行與麻將相關的科研,麻將就像圍棋那樣有段位劃分,在十段以上的高手比賽時會有專人在背後進行行牌記錄,以作為研究資料。

在歐洲,把麻將玩得最高雅的是丹麥,他們的麻將協會會員全是各個領域的專家、博士。丹麥麻將協會定期舉辦麻將交流活動,大家在活動上切磋麻將技能,交流打麻將的心得,還會時不時地做一些傳單海報,免費教新人們打麻將。

網上流傳的麻將教學英文筆記。

在英國,麻友在和牌時會大呼一句:「ihu-ed!」,這便是中文「和牌」的「和」配上英文語法的時態,英國人的嚴謹與求真也是沒誰了。

世界範圍內,麻友們組的各類「大局」可謂層出不窮,重量級的麻將競技賽事包括世界麻將錦標賽、各個洲的麻將錦標賽和一些被列為重要項目的公開賽。

2014年,曾曝出中國選手在歐洲麻將錦標賽中慘敗、個人最好名次第30名、團體第37名的消息,被網友批為「國恥」。

不過,在兩年後的奧地利麻將公開賽中,組團參賽的陝西大爺大媽們勇奪冠軍和季軍,一雪前「恥」。

(新華社,綜合新華國際頭條(ID:interxinhua)、北京青年報、濟南日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她打麻將的樣子像位女王!」中國麻將在美國「火了」!網友在線求...
    但京劇、武術都是「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表演藝術,離市井生活還是有一定距離。因此,廣大人民最喜歡的國粹,應該就是麻將了。在中國,這種爺爺奶奶四人圍坐一桌打麻將,「嘻嘻譁譁」不亦樂乎的場景隨處可見。可你知道嗎?現在,這種場景不再是中國特有了。因為中國麻將已經風靡美國!
  • 70歲美國奶奶:打麻將是我家祖傳手藝 中國網友:?
    「我從9歲開始打麻將,現在我快71歲了。」說這話的人名叫琳達·范斯坦,她是土生土長的美國紐約人。對!您沒看錯,她是紐約人!作為一個紐約人,琳達·范斯坦不僅打了60多年麻將,還在當地教了20年麻將,由於課程太受歡迎,以至於她創建了一個俱樂部,數百名麻友們每周準時報到。
  • 老外迷上中國麻將(組圖)
    美國的這種麻將桌旁的「陰盛陽衰」現象,似乎誰也無法加以解釋清楚,卻使我想起了胡適家裡的「陰衰陽盛」。──胡太太是個麻將迷,人到哪兒打到哪兒,胡適雖不加幹涉,但內心嫌棄麻將牌。他曾痛心疾首地說過:「中國的男人們以打麻將為消閒,女人們以打麻將為家常,老人們以打麻將為下半生的『大事業』。」
  • 打麻將:華人都是賭神?日本最色情?美國人可以作弊?
    被中國人戲稱為「國粹」的麻將隨著中國人的腳步走向全世界,各國人民則根據自己的聰明才智開發出了不少新玩法。眼看春節又要到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窩裡鬥」(在家打麻將的意思)的時候,今天不如就跟著捕輿者一起,看看不同國家到底都是怎麼打麻將的。日本麻將
  • 中國麻將「攻佔」美國?海外網友在線求助:教我!
    「我從9歲開始打麻將,現在我快71歲了。」說這話的女士名叫琳達·范斯坦,是位土生土長的美國紐約人。由於課程太受歡迎,她甚至創建了一個俱樂部,數百名美國麻將迷們每周準時報到。 琳達認為,麻將是個超讚的傳統遊戲。一代又一代人接棒傳承,每個人家裡都有一套麻將,他們的母親打麻將,他們的祖母也打麻將。
  • 自曝愛吃醃製魚肉,還迷上喝酒打麻將
    除此之外,橋本環奈這段時間也被曝出了不少新聞。有媒體曝料,最近她迷上了麻將,經常都有與好朋友互相切磋,玩得不亦樂乎。據悉橋本環奈對於麻將的喜愛,也不是空穴來風,這個愛好還與自己拍攝的一部作品有著不小的聯繫。在2017年拍攝《銀魂》中,橋本環奈結識到了好友小慄旬。
  • 中國麻將在美國「火了」?海外網友在線求助:誰能教教我!
    只要是中國人,就一定不會對幾大桌子人在茶館打麻將的場景感到陌生。
  • 萍鄉人自己的線上麻將來啦!免費打麻將還能領話費!
    因為,這次你不僅能和朋友們一起打麻將,還可以邊玩邊賺錢(新用戶7天內到VIP5可以領取50元話費)。戳下方小程序,先玩為快☟☟☟弘揚國粹,尋找麻將大神!萍鄉人自己的麻將遊戲來啦!免費玩還可以獲得獎勵每天籤到福利送不停做任務一邊玩一邊賺邀請好友還可以瘋狂領禮包
  • 從薇薇:美國人民別急,這就來教你打麻將!
    1922年,美國進口13萬餘副麻將,每幅售價高達500美元,但很快就被搶購一空。1923年,美國麻將銷售猛增到150萬副,1500萬人玩起了麻將。同年,紐約公園大道的年度街會準備邀請12位中國人給大家示範打麻將,結果街會第一天,用於展示的麻將牌就被看客強行買走了。 由於搶購的人太多,市場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 農村那些整天遊手好閒打麻將的人,錢從哪來?原因讓人心寒!
    現在在農村的日子越來越好,人們手裡的錢也多起來了,就想著找點樂子打發時間。所以很多人都會找點愛好,但是有一些人卻迷上上了打牌打麻將,甚至整天不幹活就遊手好閒。那麼有小夥伴就不明白了,這些人不幹活哪來的錢打麻將?在聽過小編分析之後,你可能都會覺得心寒!
  • 美國人在作弊?
    在這本書裡,麻將第一次有了對應的英文名字mahjong,巴伯考克還擔心美國人看不懂牌上的漢字是什麼意思,在牌上標上了數字和字母。這本書迅速在中國的各通商口岸流行起來,許多人將書帶回祖國,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墨西哥……大家迅速學會並愛上打麻將,這本「小紅書」1920年9月出版,到1924年已經再版了十二次。
  • 打麻將到底對身體好不好?結果真讓人意外···
    對於打麻將,大家褒貶不一。有人抱怨家人說,他(她)一上麻將桌就不管不顧了,飯都不吃了,有人說打麻將能鍛鍊大腦,偶爾玩玩還能愉悅身心。 打麻將原本是娛樂的,但有些人太過於沉迷,或是輸贏心太重,這就讓一件放鬆的事情變成了一件勞心累神的事情了。打麻將對我們是有好處的,前提是我們要玩對咯~
  • 打麻將為了贏?切莫贏了小錢輸了人生,曾仕強告訴你如何打麻將!
    曾仕強先生除了是一位國學大師外,還是一位人際關係學的大師,在他的著作中曾經說了十個人際關係的催化劑:一表人才、兩套西裝、三杯酒量、四圈麻將、五方交遊、六出祁山、七術打馬、八口吹牛、九分努力、十分忍耐!別的不談,我們就單聊這個「四圈麻將」!
  • 有趣的人都在玩什麼高端社交?
    當社交媒體最早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時候,重點在於擴大每個人的社交網絡,而如今當大多數人都成為至少兩個通用社交產品的用戶。人們對於社交的需求更多放在親密、小型、私人化上,垂直社交成為新的方向。與簡單的文字相比,聲音總是能夠傳達出更多的情緒,也能表達出更多的內容。
  • 【網絡闢謠】春節打麻將爭議多,打麻將到底對身心健康是好是壞?
    科學家將62名被診斷為健忘的老年人分為兩組,一組每周玩2次麻將,另一組每周玩4次麻將(這些老人雖然會玩麻將,但都已經連續6個月沒有玩過麻將),連續玩16周,結果發現無論何種頻次,老年人的認知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其後效(即不再玩麻將後)能持續至少一個月。
  • 疫情肆虐期間,美國人都在家玩什麼遊戲?
    COVID-19大流行,隔離在家使我們所有人都感到不安。儘管美國感染很嚴重,但社會上一些理性的成員卻呆在家裡,尋找可以做的事情。顯然,這包括遊戲。以下是通過數據調研整理出來的,在美國疫情期間最受歡迎的遊戲!
  • 在農村親戚打麻將沒事?和朋友玩超過這個數就算賭博,農村人注意
    (註:本文為一天農業獨家原創內容,侵權必究)在農村親戚打麻將沒事?和朋友玩超過這個數就算賭博,農村人當心了。麻將是從古流傳下來的遊戲,博弈之餘不失和氣,北方麻將136張,南方麻將多八張花牌,分別是春夏秋冬,梅蘭竹菊,共計144張。
  • 會打麻將的人往往都是交易高手
    十賭九詐與主力設局  做交易的人絕大多數都很坦誠、老實、思維機械,這和受到技術分析基本理論中三個假設的灌輸有著很大的關係。大家以為價格代表所有人的心,其實主力都是在明取棧道暗度陳倉。如果是麻將的高手會無師自通地深悟此道。打麻將的詭詐之術很多,數不勝數,不勝枚舉。  我們打麻將有聽牌這一環節,許多人佯裝上聽,其實還是一把十三不靠的亂牌。
  • 打麻將風水知多少,喜歡打麻將、不想輸錢的記得收藏哦
    很多人都覺得奇怪, 為什麼打麻將一定要有一盞麻將燈呢?麻將原本就是藉助陰靈來進行的一個遊戲,再加上本身在牌入面的靈魂,為了不令玩者在玩時, 有太恐怖的事發生,麻將燈的作用,就如「浩天鏡」一樣,照著麻將內的幽靈, 令其不能出來作惡。打麻將風水禁忌二:勿在廁所門前首先這個位置財神不喜歡,財神不喜歡靠近你,因為那地方很臭。另外每個人上廁所,會朝你背後去看一下,走過去在你的背後。
  • 嫌棄中國麻將無聊還醜,美國人竟發明了「白人麻將」?
    這是美國一公司重新設計的「白人麻將」,牌面和遊戲規則都做了改變,美其名曰能夠更符合「新一代美國人的審美和習慣」,最便宜的一套價格都要高達300美元以上。幾套麻將設計幾乎完全「去中化」,看不出一絲中國元素,此舉遭到華裔網友的激烈聲討,斥責這是對中國文化的極度不尊重,是明目張胆的「文化挪用」。「文化挪用的教科書式案例」「麻將源於中國,屬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