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9 日,伊朗首次確診 2 例新冠肺炎病例,伊朗衛生部發言人證實,兩位患者均為來自庫姆的老年人,病毒測試初步結果呈陽性,因年齡和免疫能力等原因,兩名患者已經死亡。
由於新冠肺炎的潛伏期,一般能達到 14 天,因此,「確診即死亡」的這兩位患者,此前極有可能已經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2 月 25 日,伊朗衛生部副部長哈裡其確診。確診前一天,他未戴口罩出席疫情發布會,會上頻頻擦冷汗。據悉,他在被確診後,當時在場的人也並未收到任何需要隔離的通知,有些人繼續出席了重要的政府會議。
伊朗衛生部副部長(BBC)
2 月 27 日,伊朗議會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在社交網絡上上傳視頻表示,自己已感染新冠肺炎。
同日,伊朗副總統埃卜特卡爾被確診,據悉,她本人還是一位免疫學博士。就在前一日,她還未戴口罩,與伊朗總統魯哈尼以及多位部長共同出席了在德黑蘭舉行的內閣會議。
紅圈為副總統與總統
截至當地時間 2 月 29 日,伊朗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 593 例,其中 8 名感染者為伊朗官員,死亡 43 例,病死率高達 7.25%。
短短 10 日以來,伊朗的死亡病例數已經超過了韓國(16 例)和義大利(21 例),位列全球第二,而病死率遠超中國湖北省(約 4%),位列全球第一。
丁香園疫情數據
疫情爆發的聖城:庫姆
2 月 19 日,伊朗衛生部宣布,伊朗境內出現兩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兩名患者均來自什葉派聖城庫姆。據伊朗官方媒體 IRNA 報導,兩人分別來自不同的社區,未曾離開過庫姆,更沒有海外旅行史。
庫姆,不僅是伊朗疫情的傳染源,更是重災區之一。在 24 日新增的 18 例患者中,庫姆獨佔 8 例。
這座城市位於伊朗中部,是伊斯蘭教什葉派聖城。伊斯蘭教什葉派十二伊瑪目派第八伊瑪目阿里·裡達將其妹法蒂瑪·馬蘇瑪的陵墓建在庫姆河南岸,城內還擁有超過 50 所神學院、以及其他大學。
因此,庫姆每年都吸引約 2200 萬遊客前來。在朝聖時,信徒往往成群結隊,爭先觸摸、親吻法蒂瑪·馬蘇瑪的陵墓,近日,甚至還有信徒舔舐「棺槨」,以示安全。據悉,在每周五主麻日,信徒還會在各大清真寺進行集體禮拜。
舔舐棺槨的信徒
這樣的大型集聚,無疑為疫情傳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消息,黎巴嫩確診第二名新冠肺炎患者,她曾赴伊朗庫姆進行朝聖活動,並且與黎巴嫩首位新冠肺炎患者乘坐過同一班次飛機。
2 月 21 日,伊朗政府 50 多年來首次取消了周五集體禮拜。據人民日報消息,曾有阿富汗官員透露,僅在今年 1 月份,就有 3 萬多名朝聖者從伊朗返回阿富汗。
但由於庫姆並未採取封城等管制措施,每周仍有至少數百人甚至上千人,繼續前往疫情暴發地庫姆朝聖。
2 月 23 日,伊朗衛生部部長納馬基表示,伊朗確診病例可能與中國有關。庫姆一例死亡患者是一位商人,曾在中國疫情爆發後乘坐飛機往返與伊朗與中國。因此推測,該商人有可能是在中國感染病毒後,將病毒帶回伊朗。
納馬基只得再次向國民呼籲:「不要前往庫姆或其他朝聖地!」
經濟被制裁、醫療體系經驗不足:高死亡率的背後
據新華網消息,2 月 28 日,伊朗衛生部發言人賈汗普爾就伊朗患者死亡率高這一問題,在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稱,疫情初期,伊朗檢測試劑匱乏,很多疑似患者無法確診。而導致這一情況的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自 2018 年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實施「史上最嚴厲制裁」後,伊朗的進出口貿易受到較大衝擊。伊朗政府多次公開表示,美國對伊朗和伊朗人民的制裁是「經濟恐怖主義」。一些諸如特殊疾病的藥品、高級醫療器械等物資伊朗方面幾乎無途徑獲得。
其次,伊朗數年來並未發生大規模傳染病疫情,國內醫療體系對此缺乏足夠經驗。從首次公布確診病例到 2 月 28 日的 10 天中,伊朗用於測試的試劑盒均為 WHO 以及其他友好國家捐贈,數量非常有限。
伊朗疫情地圖(伊通社)
在鳳凰網的專訪中,伊朗衛生部發言人賈汗普爾表示,伊朗的健康和公共衛生服務系統可能是中東或地中海東部地區最好的醫療服務網絡之一。雖然我們並不能說,相對伊朗的人口來說,我們擁有最好的基礎設施,但我們的許多鄰國可能沒有這樣的網絡。
我們的醫療服務網絡有助於我們找到患者、控制疾病和治療疾病。在幾乎所有省市中,我們都設置了定點醫院或醫院的一部分,來隔離確診和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
在談到「封城」問題時,他則表示,由於國家體制和結構不同。中國的社會結構和管理體系,中國政府能夠使用的社會和經濟手段,以及動用軍隊、警察和安全部隊的能力,美國、西歐都不具備。由於國情不同,伊朗將不會效仿中國的「封城舉措」。
內外交困:伊朗的無奈
然而,伊朗疫情蔓延的原因,還不止於此。
2020 年 1 月 3 日,一場針對伊朗高層的「斬首行動」震驚世界。
在徵得總統川普的首肯之後,美軍三枚飛彈襲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伊朗名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原旅長卡西姆·蘇萊曼尼在這場襲擊中喪生。據悉,他被認為是下一任伊朗總統的有力候選人。
蘇萊曼尼的死亡引起了伊朗國內的強烈反彈,宗教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警告「等待美國的將是嚴厲的報復」。總統魯哈尼及聖城旅繼任旅長,則公開宣布要為其「報仇」。
據《每日郵報》、《印度時報》報導,1 月 5 日,在聖城庫姆的清真寺中,伊朗升起了象徵「不公正流血」的「血色復仇旗(red flag)」,立誓要為蘇萊曼尼報仇。據悉,這面旗幟上一次升起是在 1300 年前卡爾巴拉之戰,直接導致了什葉派與遜尼派的分裂。
血色復仇旗
1 月 5 日,伊朗宣布,將晚些時候決定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第五階段的新步驟,即將針對伊核協議第 36 條,對離心機的數量將不再有任何限制。而早在 2018 年 5 月 8 日,美國總統川普便已經宣布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將對伊朗實施最高級別的經濟制裁。
這也就意味著,伊、美雙方徹底撕毀協議,進入敵對狀態,伊朗國內反美情緒升至頂峰。
據新華網消息,1 月 8 日,烏國際航空公司一架波音 737-800 客機從伊朗首都德黑蘭的霍梅尼國際機場起飛前往基輔,但起飛不久後墜毀,機上 167 名乘客和 9 名機組人員無一生還。1 月 11 日,伊朗軍方發表聲明說,客機是被伊朗軍方「非故意」擊落,事故系「人為錯誤」所致。伊朗國內一片譁然。
在這一特殊背景下,伊朗總統魯哈尼於 2 月 26 日指出:「伊朗不會停工停學,但同時也需要嚴密進行醫學防控。社會停擺是伊朗的敵人所希望看到的,他們想讓全國放假。」
另外,由於 2 月 23 日伊朗將進行第 11 屆議會選舉,有確診官員此前一直忙於工作而不採取任何隔離措施,選舉當天,佔全國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的 2451 萬多名伊朗人擠在 5.5 萬個投票站進行了投票,且多數人未進行任何防護。
關於議會選舉的報導(伊通社)
2 月 21 日,宗教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公開將疫情預警視為破壞大選的「外部敵人宣傳攻勢」。
在疫情面前,這種內憂外患、束手束腳的環境,無疑為伊朗疫情的爆發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2 月 28 日,伊朗衛生部長納馬基表示,數據顯示,未來一周將是伊朗疫情暴發的高峰期。
伊朗,將何去何從?
在中國艱難抗疫的時期,伊朗曾經 2 次向我國捐獻物資。2 月 1 日,伊朗紅新月會捐贈的 100 萬個口罩運抵北京。2 月 13 日,伊朗捐贈的 N95 口罩等第二批醫療物資抵達中國。
伊朗第二批捐獻物資
2 月 22 日,伊朗國家電視臺報導稱,伊朗文化和伊斯蘭指導部宣布,鑑於疫情以及公共衛生安全的考慮,將於本周臨時關閉全國境內的所有電影院和藝術中心。
目前,伊朗庫姆市所有的學校、大學,包括什葉派宗教神學院在內,都已經關閉。伊朗當局正在調查病毒感染源,以及感染者與來自巴基斯坦或其他國家宗教朝聖者的可能聯繫。
2 月 26 日,中國駐伊朗大使館和在伊某中資企業緊急向伊方捐贈 5000 人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助力伊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伊朗駐中國使館發布推特
2 月 27 日,美國財政部發布豁免許可,宣布伊朗可通過伊朗中央銀行進行人道主義貨物的貿易。與此同時,美國還與瑞士敲定了一項人道主義貿易協定,保證瑞士可向伊朗出口人道主義貨物而不受到美國制裁。
2 月 28 日,賈汗普爾證實,伊朗國防部研製的新冠肺炎試劑盒預計將於下周正式投入使用,至此,新冠肺炎試劑盒問題應該能夠得到妥善解決。
當地時間 2 月 29 日凌晨,據人民日報消息,為支持伊朗疫情防控工作,中國紅十字會志願專家團隊一行 5 人已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他們同時攜帶了部分中方援助的醫療物資。
據悉,包括 5 萬個新冠病毒檢測盒在內的中國第二批支援伊朗物資預計 29 日晚抵達德黑蘭。此前中國駐伊朗大使館代表中國政府和當地中資企業向伊朗衛生和醫療教育部捐贈了 25 萬隻口罩。
中國援助伊朗物資(中青報)
在 2 月 23 日的專訪中,伊朗衛生部發言人賈漢普爾曾表示,伊朗將會與病毒進行一場全面的、科學的、強有力的,有效果的、有方法的鬥爭。在疫情沒有突破伊朗的醫療服務水平之前,我們會盡力遏制和控制疫情的發展,甚至是徹底控制和消除這種流行病。 (責任編輯:Leu.)
信息、題圖來源:IRNA、BBC、人民日報、新華網、鳳凰網、中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