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談起街機格鬥遊戲的歷史,《街頭霸王》絕對是繞不開的一部作品。1987年8月在日本的街機廳中出現了一種二人對戰遊戲,這個遊戲就是初代街霸。街霸比起早年的《功夫》來說提升無疑是巨大的,並且許多格鬥遊戲的基本概念更是由它所確立起來的。比如我們熟知的必殺、輕重拳、防禦等等,可以說沒有初代「街霸」就沒有後來整個系列的大紅大紫。
當然,初代街霸並沒有成為當時的現象級遊戲,真正讓《街頭霸王》系列聲名鵲起的作品其實是1991年CAPCOM推出的《街頭霸王2》,而街霸2的出現也是在真正意義上拉開了格鬥遊戲時代的帷幕。
時過境遷,即便是各類格鬥遊戲層出不窮的今天,《街頭霸王2》也仍然能吸引著很多人去對戰和研究,《街頭霸王2》系列的正式最終之作《超級街頭霸王2X》更是連續二十多年一直排在日本每年街機格鬥遊戲投幣率前十,可見真正經典的作品其生命力有多麼強勁。
不願被承認的《2010街頭霸王》
可不為人知的是,街頭霸王初代與二代之間還夾雜著一部作品。卡普空曾經在《街頭霸王2》誕生前一年,也就是是1990年8月8日在FC平臺推出過另一款「街頭霸王」,也就是我們故事的主角——《2010街頭霸王》。
也許你會認為這只是當時FC上無數平平無奇的盜版街霸之一,但可惜的是這部《2010街頭霸王》確實是出自卡普空本部之手,而且製作人還是曾經開發過《魔界村》的頂級製作人——藤原得郎。可以說《2010街頭霸王》在當時擁有CAPCOM社內最頂級的資源,但最終效果卻差到連卡普空自己恐怕都不願承認這是「街頭霸王」系列的一員,藤原得郎更是不願提及自己曾製作過這款遊戲。
《2010街頭霸王》的背景故事與街霸系列根本沒有任何關係,它講述的是一名機械戰警與異形生物在未來戰鬥的故事,更重要的一點是它並不是與初代相同的格鬥對戰,而是類似《魔界村》的平臺過關遊戲,可以這樣認為《2010街頭霸王》除了標題裡有「街頭霸王」外,剩下的就再也看不到街霸的影子了。
也許是日版發售後卡普空覺得太過離譜,因此遊戲在推出美版時將主角改為了「肯」,並且還在背景介紹中暗示了他跟《街頭霸王》中的肯為同一人,但整體遊戲畫面、角色和基本架構和日版沒有任何區別。並且有意思的是,美版在原有標題之外新增加了一個副標題「The Final Fight」,也就是同為CAPCOM旗下的《快打旋風》。
這個副標題似乎給這部莫名其妙的作品找到了一個看似說得過去解釋,也就是《快打旋風》系列的番外作品,但這種說法自然不能說服玩家,因此《2010街頭霸王》自然也成為了卡普空不想提及的黑歷史之一。
結語
複雜多變的關卡與戰鬥體驗頗有藤原得郎另一部作品《魔界村》的味道,只不過在難度上《2010街霸》也完美承襲了《魔界村》,超高的難度幾乎讓卡關成了家常便飯。其實就遊戲本身而言《2010街頭霸王》並不是一款爛作,相反它可能還是一部比較出色的作品,只不過可惜的是他起錯了名字。《2010街頭霸王》在之後便銷聲匿跡了,而《街頭霸王2》在1991年上市後則引起了巨大反響,將格鬥遊戲帶向了頂峰。
我們很難想像卡普空是出於什麼原因來製作《2010街頭霸王》的,也許只是街霸系列的一次試誤,也許是期望將自己的又一個潛力IP帶到如日中天的FC上而做出的妥協。不過今天看來這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街頭霸王這個IP即便是在遊戲高度發展的今天還依然能像一顆恆星一樣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