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淄博市生殖醫學中心團隊:願成為高齡患者最後的希望之光

2020-12-21 齊魯壹點

20年光陰變遷,淄博生育治療帶來的變革在悄然進行。

2020年3月,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時,一通來自太平洋彼岸的電話打到了淄博市生殖醫學中心,接電話的是副主任趙秀紅,「趙主任,打擾了,我在加拿大生下了7斤的男寶寶,母子平安,真的非常感謝醫院幫我們做了試管。」趙秀紅放下電話,第一時間把這一消息告訴了主任崔豔國,據了解,這是該中心首例在海外成功分娩的試管嬰兒。

談到「試管嬰兒」技術在淄博的發展,沒有人比淄博市生殖醫學中心團隊更如數家珍。他們既是開創者、推動者,也是領路者和見證者。從第1例到第6000例,淄博用了6年;而從0到第1,淄博用了14年。這是他們的工作軌跡,也是他們的青春所在。

一樣的醫院和科室

一樣的他,淡然了許多

距離上次見到淄博市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崔豔國,已經過去了整整6年。6年前,淄博試管嬰兒多年的技術空白終於被填補,採訪時,他笑的像孩子。而今,一樣的醫院、一樣的科室、一樣的崔豔國,再提往事,卻顯得淡然了很多。

為了不影響患者就診,我們的對話選在了一個崔豔國休診的時間,儘管如此,在科室外等候的病人依然排了兩圈,其中既有20多歲的新婚夫婦,也有不少中年夫妻。崔豔國一陣小跑來到辦公室,不好意思地衝記者打了招呼。「剛忙完,病人一直很多。」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他臉上不知是因為天氣炎熱還是忙碌而漲紅的膚色,依舊沒有散去。

雖然正值休息時間,但崔豔國想了想,還是先把一面請勿打擾的牌子掛到了門上,「患者來看病不能分時候,拒絕不了,這樣能安靜聊。」他笑了笑。

辦公桌上,一面淄博金牌工匠的獎盃被他放到了格外顯眼的位置,這是他2018年被淄博市委組織部、市總工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授予的,自那年開始,他獲得了很多榮譽,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振興淄博勞動獎章、市級崔豔國創新工作室、淄博市醫療衛生「首席專家」、山東省「勞模(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但這些多被他收藏了起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外國文獻和專業書籍,這樣的工作環境,讓他感覺更舒適。

瞄準空白

一開始就碰了壁

20年前,崔豔國作為淄博市衛生領域的首批引進人才來到淄博市婦幼保健院。儘管在1988年中國已經有了首例試管嬰兒,但在當時,淄博在生殖醫學領域還是一片空白。

「試管嬰兒技術涉及法律、倫理、道德三個層面,其實直到19世紀末,這項技術在我國都沒有大面積鋪開,很敏感,沒市場,沒規範,觀望的比較多。」崔豔國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介紹說,「不過,那時大家都考慮到這會是將來的一個方向,因為它能解決在不孕不育上的很多問題,這也是我一直致力於這一領域研究的原因。 」

2001到2002年,崔豔國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兒童醫院學習體外受精技術,學成歸來時,就接手了生殖醫學中心的工作。「那時科室裡只有兩個人。」崔豔國回憶說。「不過萬事開頭難,當時還是挺樂觀,感覺終於能看到點希望了。」

然而,2004年,國家發了一系列紅頭文件,開始規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市場,突如其來的政策調整,打了生殖醫學中心一個措手不及。「對我們地級市來講,意味著想搞試管嬰兒,門檻更高了,首先一個要求就是要有博士帶頭,國家才放心把這項技術放到這。」於是,考慮再三後,2005年,崔豔國坐上了南下的火車,來到南方醫科大學再次進修。

時光如白駒過隙,崔豔國再回醫院時,已是2008年。這三年,他一邊攻讀博士,另一邊對醫院也「沒閒著」,他抽時間指導生殖醫學中心的臨床業務同步推進,對年輕團隊進行業務培養,在兩頭兼顧的生活節奏下,淄博市生殖醫學中心終於在2006年9月,通過了山東省衛生廳驗收並審批為人類輔助生殖技術中的夫精人工受精技術試運行單位,淄博地區生殖醫學領域空白的窘況也因此緩解。

崛起元年

多項技術實現「首創」

2014-2015,是生殖醫學中心的「崛起元年」。

從2014年4月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即試管嬰兒技術)正式獲批,到次年3月18日淄博第一例龍鳳胎試管嬰兒順利誕生,兩年間,這裡創造了淄博市生殖領域的多項「第一」,如第一例凍融胚胎試管嬰兒成功妊娠;第一例卵細胞漿內單精子注射試管嬰兒成功妊娠;第一例囊胚移植試管嬰兒成功妊娠。

「可能是之前做了大量工作吧,資質通過時,科室的技術力量已經比較強勢了。「崔豔國說,「像德國、以色列的專家來科室交流,聽到我們的成功率能接近50%,都不敢相信,後來我們也派年輕醫生去發達國家學習找差距,結果回信息告訴我,咱們的水平不比那邊差。」

據統計,自2014年開始,淄博做試管嬰兒的患者呈現翻倍式增長,每年接診患者達到了3萬多人次。「理論上來講,有80%以上的女性,在結婚的第一、二年中如果有懷孕計劃,基本上都能懷孕,但對於淄博的育齡夫婦,大概有15%左右存在著生育障礙,這可能是受疾病、心理壓力、生活習慣、環境及工作壓力等各種因素影響。試管嬰兒技術的開展,無疑給他們帶來了解決生育問題的希望。」崔豔國表示。

二孩政策落地

再迎「高齡」挑戰

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於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一政策的落地,給剛剛崛起的生殖醫學中心帶來了新的挑戰。

按照治療流程,試管嬰兒助孕一般要經過確定合法證件的審核、治療方案選取、藥物降調節應用、促排卵過程中監測卵泡和藥物劑量的調節、夜針HCG注射、取卵、體外受精及胚胎培養、胚胎移植、黃體支持及確定是否妊娠等若干個步驟,走完一個周期,大約需要二十多天。雖然從科學角度講,試管嬰兒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但這並不意味著每次治療都會百分百成功,一般來說,30歲以下的女性,成功率在40%以上甚至超過50%;30至34歲,成功率在40%左右;35至40歲,成功率為30-40%;40歲以上,成功率甚至降至不足10%的妊娠率。

「從2016年開始,我們發現面對的群體不一樣了,更多40歲以上,甚至年齡更大的市民,有了要二胎的訴求。放在以前,這是不可理解的。」崔豔國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過去我們做試管嬰兒,對於40歲以上的患者,我們都不建議他做,但是二孩政策放開了,我們就必須面對這個問題,如何想辦法提升技術,讓患者享受到實惠,這是很重要的。」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講,要做試管嬰兒,同樣也要根據指徵和適應症來界定。「不孕不育的治療方法因人而異,有多種方法,而針對個別特殊病因所致不孕不育來講,試管嬰兒一般是治療的最後選擇。」崔豔國介紹說。「因為患有器質性疾病,比如腺肌病,或是輸卵管積水、不通或傘端粘連導致運輸配子或胚胎的功能出現障礙,或是因為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排卵障礙、受精障礙或不明原因不孕等因素,符合國家規定的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適應證的情況時,我們才會對患者考慮使用輔助生殖技術。現在很多人,包括同行,都對我們有誤解,認為我們總是做試管。但事實上,我們更希望患者自然受孕。」

實地探訪

全過程不容半點馬虎

為了對淄博生殖醫學中心有更直觀的認識,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對生殖醫學中心關鍵部分進行了探訪了解。

在輔助生殖區的取卵室門口,醫護人員先是穿好防護衣物,在經過徹底消毒滅菌後才能進入。「輔助生殖技術對環境要求非常高,溫度、溼度、光線,都有嚴格要求,就連空氣也需要專門過濾淨化。」生殖醫學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進入後,醫護人員又接受了短暫的「風淋」,以吹走身上的灰塵、毛髮。

清潔完成後,就來到了生殖醫學中心內部。B超室、取卵室和取精室在這裡有序分布。據工作人員介紹,取卵手術是實施的第一步,一般是醫生在B超設備指引下,用一根直徑3毫米左右的取卵針刺入卵巢,用負壓把含有卵子的卵泡液吸到一個試管中。女性患者要經過連續十多天的藥物注射促排卵(促排卵方案的設定一般促起5-15個卵泡,其中促起卵泡個數8-12個時結局為最佳),以增加卵子的數量,從而提高成功取卵的機率。而取精過程則相對簡單許多,一般是男方自行取得,只有患有阻塞性無精症以及其他特殊原因而無法得到精子的患者,則需要經過穿刺甚至手術來取精。當卵子和精子都成功取出後,就一起被送進精液處理室和胚胎培養室進行處理和培養。

經過取卵室牆面的一個小窗口,與之聯通的是生殖醫學中心的核心——實驗室,工作人員介紹,取卵後,醫生會試管通過窗子傳遞給實驗室的同事,由於實驗室是百級潔淨的層流實驗室,所以兩邊人員不允許交叉,任何一些小的汙染,都可能會對實驗產生影響。「實驗室是人類體外胚胎的培養和誕生地,是整個過程的關鍵,在實驗室內,被取出的精子和卵子經篩選後,會在規定時間內進行體外受精。隨後,受精卵會被放入模擬母體子宮環境的培養體系內形成胚胎。一般體外培養的第三天,醫生將會進行胚胎評估,決定哪些胚胎可以通過胚胎移植,送回母體子宮中。如果篩選出多個優質胚胎,經患者同意,移植後剩下的優質胚胎可以用液氮冷凍保存起來作為備用,以減輕並緩解經濟壓力和增加累計妊娠成功率。」工作人員說,「這裡的任何物品都是受嚴格管控的,尤其是胚胎,所以我們的實驗室人員在對卵子、精子和胚胎的操作時都是兩名人員,進行雙人核對;在胚胎保存方面要求雙鎖管理,人手一把鑰匙,無法單獨進入。」

「蛋糕」之爭

別掉進宣傳陷阱

官方數據顯示,在中國,不孕不育夫婦正呈年輕化趨勢,機率已攀升至12.5%左右,而有業內人士表示,官方公布數據往往相對保守,真實數據或許更加嚴峻。加之「二孩政策」的推進,讓試管嬰兒這一輔助生殖技術有了更為強大的市場需求,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10萬試管嬰兒出生,如此大的「蛋糕」,在促進了這一產業「繁榮發展」的同時,也讓更多人或機構嗅到了商機。而這種現狀在生殖醫學中心團隊看來,有的更多是擔心。

最新公布的山東經批准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醫療機構名單顯示,20年來,淄博獲批合法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僅有淄博市生殖醫學中心一家,雖然較濟南幾個大的生殖中心還有一定差距,但在技術實施和技術的擁有種類方面並不存在太大差距,在有些方面還具備淄博自己的特色。

事實上,當你在網絡上搜索「淄博試管嬰兒」的關鍵詞時,大量的內容彈出,無非是「第三代試管嬰兒生子」「超值套餐」「兩年內不成功,全額退款」「包成功包性別」等誘人字眼。

「『試管嬰兒』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它需要精密的儀器和嫻熟的技術,更需要醫護人員全身心投入和極其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崔豔國介紹說,「關於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國家有明確的相關規範進行管理,在價格上更不會是一些機構宣稱的十數萬到數百萬的天價。所以還是希望更多市民能向專業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諮詢,不要掉入陷阱。」

據了解,2008年至今,淄博市生殖醫學中心接待諮詢、就診和臨床治療的不孕不育患者,已近30餘萬人次,而自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準入以來,已有超過6000餘人次實施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體外受精技術臨床妊娠率近50%。

「接下來,還是不忘初心,繼續攻關吧。」崔豔國低頭想了一會,然後告訴記者,「下一步,除了普通患者,我們也希望能成為高齡患者的一道光,幫助他們實現希望。」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孕育生命的希望
    本期將向讀者介紹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下文簡稱「中山六院生殖中心」)的科室風採及在生殖醫學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科室介紹中山六院生殖中心,是中山大學各大附屬醫院中規模最大、發展最快、患者滿意度最高的生殖中心。在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中,中山六院生殖中心獲生殖醫學專科排行榜華南地區亞軍!
  • 第四屆東方婦產科學論壇 生殖醫學分論壇精彩紛呈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的孫贇主任就輔助生殖(ART)臨床熱點難題「反覆種植失敗的處理對策」進行了全面詳細的精彩闡述。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的劉嘉茵教授做了高齡婦女助孕的生育機會的精彩演講。劉教授首先提出了高齡婦女助孕的最佳年限。
  • 成立十周年,青大附院生殖醫學中心搬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12月12日,青大附院生殖醫學中心成立十周年遷址慶典舉行,不孕症規範化診療學習班同時開班。該生殖醫學中心日前已正式喬遷至市南區寧夏路218號新址。新生殖中心位於青島市市南區寧夏路218號,總面積約9000平方米,設有生殖婦科、生殖男科、生殖外科、輔助生殖技術實驗室、男科實驗室、內分泌實驗室、超聲科、影像科等,硬體設施居國內領先水平,為患者提供「一站式」就診服務。
  • 【曙光·新聞】2020上海中醫藥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學術年會圓滿舉行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生殖中心協辦。09/ 于洋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臨床幹細胞研究中心于洋教授為大家帶來了「衰老影響雌性生殖細胞發育潛能的分子機制研究」精彩講座。孫贇教授首先闡述了PGT-A規範化歷程及技術的發展歷程,指出目前NGS成為PCT-A檢測的重要技術平臺。根據多項對照研究及中心統計的臨床數據,孫教授提出了PGT-A可受益於高齡女性、復發性流產、反覆種植失敗等人群,指出臨床上應加強PGT-A術前諮詢,充分告知患者嵌合體現象發生率及在生物學和檢測技術方面的陽性風險,嵌合體胚胎目前移植經驗有限,建議患者開展另一個新的周期以獲得更好的妊娠結局。
  • 青大附院舉行生殖醫學中心成立十周年遷址慶典暨不孕症規範化診療...
    感謝市衛生健康委、市南區政府等政府部門在生殖醫學中心遷址建設中給予的大力支持!生殖醫學中心成立十年以來,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依靠過硬的技術實力,為廣大不孕不育患者提供了最優質的診療技術,獲得了較高的社會滿意度。
  • 青大附院舉行生殖醫學中心成立十周年遷址慶典
    12月12日,青大附院生殖醫學中心成立十周年遷址慶典暨不孕症規範化診療學習班開班儀式在青島府新大廈舉行。青大附院院長董蒨表示,生殖醫學中心成立十年以來,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依靠過硬的技術實力,為廣大不孕不育患者提供了最優質的診療技術。
  • 啟動紅會福娃娃2020生殖醫學「保貝」計劃
    濟南紅繪醫院院長高素青在20周年院慶致辭中提到,紅會福娃娃2020生殖醫學「保貝」計劃,將為廣大不孕不育患者提供智慧醫療、專家技術、手術安全、住院無憂、保胎孕育、公益基金等六大保障,為患者求醫、問診、治療、孕育四大環節提供全程醫療服務,切實將不孕不育家庭患者需求落到實處,解決有生育意願家庭「不能生」的難題,為生殖健康和家庭幸福助力。
  • 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科李曉:精湛醫術挺起患者堅強的脊梁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6月23日訊(記者 江學俊 見習記者 張衛鳳)他出身醫學世家,自幼受家庭的薰陶,勵志當一名醫生;他勤奮好學,專研創新攻克難題;他涉途求醫技,用手中的「毫刃針」為許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他就是山東省疼痛醫學會神經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科主治醫師李曉。
  • 臨汾市人民醫院生殖中心通過省級校驗
    原標題:臨汾市人民醫院生殖中心通過省級校驗12月5日上午,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審批處處長劉小平帶隊,山西省衛生健康委綜合監督處處長王軍紅、婦幼健康處主任科員劉鵬飛、衛生監督所主任科員陳鵬等一行5人,對臨汾市人民醫院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項目進行兩年一次的現場專項校驗
  • 中醫調養——高齡婦女生兒育女的秘密
    中醫針灸,是根據不孕患者的體質,選取不同穴位,辨證施治,是名副其實的綠色自然療法,安全,無副作用,可用輔助試管嬰兒助孕技術,提高受孕率。我中心與北京大學醫學部韓寄生院士團隊合作,採用現代的經皮穴位電刺激治療,即「電針」,安全,無痛苦,無副作用,該調理能夠增強卵巢和子宮供血,提高卵子數量和質量,尤其在移植胚胎前後進行針灸調理,可用提高受孕成功率30%左右。
  • 因搬遷,省婦幼東屯渡院區生殖醫學中心7日起停診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記者今日從湖南省婦幼保健院了解到,該院東屯渡院區生殖中心11月整體搬遷至興漢門院區生殖醫學中心,將於11月7日起停診,患者可到湖南省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就診,也可通過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掌上婦幼APP、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微信公眾號預約掛號
  • 泰國DHC生殖中心成立DHC輔助生殖公益基金
    目前,我國的不孕不育率已經超過12.5%,患者人數超過4000萬,不孕不育症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成了嚴重影響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的社會問題,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部分不孕不育家庭順利圓夢家庭,但仍有一部分家庭的求子之路卻充滿了坎坷,在一次又一次的期待中失落,甚至因為屢次求子不成而經濟拮据,以至最後不得不放棄。
  • 石城縣人民醫院加入不孕不育生殖醫學聯盟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王國暉報導:為加強各級醫院不孕不育、生殖醫學學科交流合作,探索不孕不育、生殖醫學相關分級診療模式,7月23日,贛州市婦幼保健院與石城縣人民醫院建立不孕不育生殖聯盟籤約儀式在五樓會議室舉行。該院院長溫桃芳、黨委副書記汪洋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籤約。
  • 為什麼DHEA和輔酶Q10這個神奇的組合,在生殖中心這麼火?
    為什麼DHEA和輔酶Q10這個神奇的組合在生殖中心這麼火?
  • 病人至上,「懸崖刀尖」上的生命之光——記著名重症醫學專家、中大...
    1997年,邱海波從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畢業,成為我國第一位重症醫學博士。他放棄北京優越條件,謝絕了北京協和醫院的盛情挽留,回到母校附屬醫院工作。1997年邱海波擔任南京鐵道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助理,1998年擔任醫院急診及ICU主任。2000年創建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擔任主任。
  • 鄭大三附院生殖醫學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成功阻斷...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通訊員 華小亞 李嘉恆  「感謝醫護人員全程的陪伴和關心,讓我們這個家庭有了健康的孩子,重燃生活的希望。」6月23日,在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抱著剛剛出生僅5天的小孫子,王女士激動落淚。
  • 鄭州醫大生殖醫院口碑好嗎
    他希望一定要把該項公益事業做好,同時,更希望能有更多像鄭州醫大生殖醫院這樣的愛心醫療機構參與到這場偉大的戰役中來。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實現中央提出的2020年全面小康做出應有的努力。針對該項目的啟動,劉福合副會長表示,根據中央的決策,到明年底全國貧困地區要和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會,但這並不意味著扶貧工作的徹底終結。
  • 「玫瑰」出院、株洲「清零」的背後:株洲最後1名患者出院,系全國...
    3 月 14 日上午 10 時 40 分,在株洲市新冠肺炎定點集中隔離救治醫院門口,46 歲的患者鄧女士接過醫護人員遞上的鮮花,與醫護人員合影。" 玫瑰既是她姓名的諧音,也是我們希望她的生命之花猶如鏗鏘玫瑰一般綻放。" 定點救治醫院 ICU 護士長賀曉元說。
  • 產婦 3個月寶寶 88歲高齡患者!
    大連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 楊榮利組建醫療團隊(一)整建制組建醫療救治團隊2020年疫情伊始,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作為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三大中心之一截至目前,共有15名確診患者符合出院標準,出院轉B座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共有9名無症狀感染者符合解除醫學觀察標準,轉集中醫學觀察場所醫學觀察14天。
  • 【學科建設】寧城縣中心醫院不孕不育-生殖優生門診成立啦
    對於大多數女性而言,都渴望體驗這樣一次孕育之旅,都希望同自己的愛人有這樣一次共同的甜蜜經歷,都期待擁有一個健康聰明的寶貝兒。然而,天不盡遂人願,有諸多原因所致的不孕不育、習慣性流產、胚胎停育……使很多女性朋友們增添了負擔,給很多家庭帶來了缺憾,讓孕育一個可愛的寶寶成為了一種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