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 通訊員 深慢病
新冠疫情暴發後,「口罩臉」成為很多愛美人士的痛處,臉泛油光、皮膚過敏等皮膚問題都讓口罩「背鍋」。近日,在遇到很多臨床案例後,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膚科臨床醫生進行了口罩實驗。實驗結果顯示,在未化妝的情況下,戴了8個小時的口罩並未培養出細菌菌落,但化妝、痘肌、油皮等情況,口罩都會產生不同個數的細菌菌落。
「口罩臉」頻發化妝要「背鍋」
「我一摘口罩傻眼了,嘴巴周圍全都是密密麻麻的痘痘。」近日,20多歲的大學生小範(化名)來到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膚科求助。小範承認她是很愛美的小姐姐,即使戴口罩,她都會堅持化精緻的妝容。沒想到,「精緻」了幾個月後,皮膚開始冒出密密麻麻的小點點,進而發展成了痘痘,皮膚還泛紅,用化妝品都遮不住。
「這幾個月來,門診確實接診了不少長痘、皮膚過敏的患者。」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膚科醫生普遍反映,追蹤患者這幾個月來的生活習慣,其中確有大多數患者是由於長期佩戴口罩引起的。過敏情況分別為接觸性皮炎、面部皮炎和痤瘡。
隨著「口罩臉」患者越來越多,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關楊、鄭錦芬設置了幾種狀況的口罩實驗組別,分別為無化妝素顏、化妝、痘痘肌、油性皮膚,口罩在這四種皮膚狀況下使用了8個小時。實驗人員從使用過的口罩中取樣後,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的實驗室中進行實驗:在培養皿中進行細菌培養。
幾天後,結果顯示,各種情況的菌落各有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正常無化妝素顏下的口罩沒有培養出菌落。
臉部有化妝應增加口罩更換頻率
這個實驗結果有何提示?關楊解釋,結合臨床和實驗結果,「口罩臉」並不能只是口罩背鍋,「這鍋起碼自己要背一半。」皮膚問題如長痘、泛紅、過敏等,都與皮膚表面菌群狀況息息相關。無化妝素顏的正常皮膚沒有培養出菌落,這意味著只要正常佩戴口罩,其實不會導致皮膚菌群失調,應該不會導致很嚴重的皮膚問題。但如果化妝後再長期佩戴同一口罩,菌落的產生或會導致各種皮膚問題。此外,痘痘肌的菌落最多,這意味著,痘痘肌本身就有問題,長期悶口罩或會加劇菌落的產生,從而導致痘痘問題更加嚴重。讓醫生意外的是,同樣無化妝的情況下,油性皮膚也產生了菌落。關楊和鄭錦芬表示將會繼續跟蹤,探明油性皮膚菌落的源頭,從而找到油性皮膚問題的根源。
鄭錦芬說,所以,「口罩臉」不僅僅是口罩的問題,自身佩戴口罩的習慣也是原因之一。如果臉部有化妝,她建議應該增加口罩的更換頻率,連續戴口罩時間儘量不超過3小時,不給細菌滋生留機會,並做好面部清潔。如果是皮膚敏感者或痘痘肌,除了勤換口罩,如果須長時間佩戴口罩時,應每隔2個小時到通風、人流少的地方卸下口罩讓面部透氣。
2020年5·25護膚日的主題是「守護皮膚,防禦病襲,共抗新冠」,戴口罩抗新冠,很多市民竊喜:「戴著口罩就不用防曬了。」但皮膚科醫生並不贊同,醫生認為,防曬是一輩子都要做的事,口罩雖然能擋住部分陽光,但並不能擋住紫外線中UVA、UVB。所以,市民仍要做好防曬,如果「口罩臉」過於嚴重,無法擦拭防曬霜時,建議可以加強物理防曬,「遮陽傘開起來,遮陽帽戴起來。」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李程
審籤 | 謝哲
實習生 | 黎採怡